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大班韵律游戏教案

2025/09/23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大班韵律游戏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大班韵律游戏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初步体验在多变的故事情境中,表演的诙谐幽默。

尝试在蜜蜂、熊来了的变化情境中,做出相应的动作表现:迅速回位,停住摆造型。

倾听音乐,尝试随乐表演故事《山狗和臭鼬》的基本情节一一寻宝。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引出活动

师:臭鼬大王肚子饿了,让山狗到山下的村子里找小动物来吃,山狗说:“跟我去跳舞吧”,小动物们都不愿意,“那我们去寻宝吧?”小动物一听,“耶”,全都欢呼着要去。可是宝藏是有强盗看守的,我们要用泥巴把自己糊起来,不让强盗发现我们。

2、师幼共同从故事情节中提炼动作

师:我们来试试。

3、用动作感知完整音乐

(l)幼儿集体在座位上感知音乐。

师:等我们把身上贴满泥巴以后啊,我们就能去寻宝啦!

师:寻宝之前,小动物们先美美的睡上一觉。

(2)幼儿集体散点感知音乐。

师:刚才我们都没有找到宝藏,这次啊,我们要换一个山头试试看。小动物们先休息。

师:好像有情况,你们不要动!我来去看一看。

师:啊!蜜蜂来啦!

师幼一起抱头跑回座位。

4、感受情境变化,完整随乐游戏

(1)讨论在狗熊来了的情境中,小动物的动作表现。

师:蜜蜂来了,我们怎么办?狗熊来了,我们怎么办?

(2)引出臭鼬大王

师:哎呀,我闻到一股臭味,会不会是臭鼬大王放的'屁呢?哎呀,真臭,捂都捂 不住,哎呀,受不了啦(吐),天哪,怎么这么臭啊,我实在是受不了啦,我被臭晕啦!

集体讨论“晕倒”的动作,集体练习。

5、结束

师:是真死还是假死啊?他要是假死我就把他带回去给大王吃掉!哎呀,大王,这些小动物都臭的不能吃啦!看来我要到另外一个村子里去骗一骗了。……哎呦!马蜂来了!

大班韵律游戏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风格,尝试用身体动作随乐表现A段豆豆欢快跳跃的状态,B段豆豆连续翻滚的状态。

2、根据游戏的情境线索,迁移生活经验相互学习并探索动作表达的多样性及有序性,尝试随乐完整游戏。

3、在游戏过程中,体验根据音乐信号扮演“豆豆”创造性律动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1、塑料圈人手一个;

2、完整音乐、A段音乐、B段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调动原有经验,唤起有关豆豆的经验。

师:你见过豆豆吗?

调皮的豆豆会干什么呢?(会动,会怎么动?)

二、筛选豆豆的两个动作(跳、滚),听辨A段B段音乐性质,尝试匹配。

三、熟悉A段音乐,探索豆豆跳的.动作并尝试有序表达。

1、探索手扮演豆豆,在身体各部位随乐跳。师:可以怎么跳?可以在身体哪些地方跳?

2、探索手扮演豆豆,在身体各部位有序地随乐跳。师:一会儿在这跳,一会儿在那跳,记不住怎么办?

3、师给A段动作结构,幼儿观察并调动已有经验解释动作意义。

(跳、跳、跳、跳 摇----呀 哈哈哈)

4、熟悉A段,理解意义后的完整随乐表达。

四、熟悉B段音乐,探索豆豆滚的动作。

1、倾听B段音乐,探索豆豆滚的动作。师:豆豆喜欢跳。还喜欢滚呢?可以怎么滚?

2、探索身体其他部位扮演豆豆随乐转动的动作。

师:音乐有四句,我们可不可以选身体的四个地方表现豆豆转动。

五、完整随乐表现。

1、创设情境,散点在大圈内游戏。

2、创设情境,拓展B段游戏玩法,散点在小圈内游戏。

大班韵律游戏教案 篇3

动作建议:

[1-3]小节:前奏。教师预令“准备春”

[4-6]小节:春糯米动作,每小节4次,共16次。教师语词“春、春、春糯米。

[7-10]小节:团糯米动作,每小节2次,共8次。教师语词“团、团糯米;团、团糯米。

[11-12]小节:撒黄豆粉动作,每小节2次,共4次。教师语词“撒、撒黄豆粉;撒、撒黄豆粉”

[13]小节:打斗。教师语词“准备开炮咯,1、2、3”

尾声:双手做端碗的动作,并说“做好了”

游戏玩法:

幼儿围圆,合乐做三大炮。

尾声时幼儿三人一组进入教师准备的碗“圈”。

幼儿可玩三次,三次分别准备大、中、小不同大小的碗“圈”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尝试在用动作的力度或方位表现春、团、撒三个动作。

2、能创编春糯米、团糯米、撒黄豆粉的动作,在表现制作“三大炮”的过程中感受欢快的音乐节奏。

游戏中有挑战精神,能迅速的找到碗并根据碗的大小灵活地与同伴调整站位的动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15名幼儿围坐半圆

2、剪辑音乐“麻辣烫”

3、“三大炮”PPT

4、制作好的三种不同大小碗各五个

5、三大炮流程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初步了解做“三大炮”的过程

1、T:今天我们要去参加一个盛大的厨艺争霸赛,这场比赛里有我们成都的名小吃,想知道是什么吗?来,我们一起看看就知道了。

2、观看视頻,帮助幼儿简单了解三大炮的制作过程

T:知道是什么小吃吗?(三大炮)

T:刚刚看的短片里师傅怎么做三大炮的呢?(教师请幼儿分别说说在视频看了什么)

3、再次观看视频,请幼儿关注制作三大炮的顺序

T:这一次我们再来看看,视频里的师父做三大炮的时候,是先做的什么?接着做的什么?然后做的什么?最后做的什么?

二、了解做三大炮的过程:春、团、撒、打抖、幼儿创编动作

T:我是制作三大炮的掌门人,今天我要带着你们一起去参加美食大赛,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把

制作三大炮秘诀里的顺序弄清楚。

①春糯米:将糯米倒进盆里,拿上一根木棒,从上向下ー下ー下的`春糯米的每个地方,春的糯糯的

T:小师傅你们会怎么春糯米?

T:跟着掌门人我的节奏来试试,看看你们能不能把糯米春的黏黏、糯糯的。

(重点强调一下一下,有力)

T:接着做什么?

②团糯米:团成圆圆的三个

T:小师傅们你们怎么团?

③撒黄豆粉:糯米团的每个地方都要撒到

T:你会怎么撒?让黏黏的糯米团每个地方都有香香的黄豆粉

④打斗:看准,不要打到外面去了

⑤三大炮做好了。

三、幼儿合乐做动作

T:刚才我们详细了解了制作三大炮的过程,现在我要带着你们去参赛咯哦,准备好了吗?游戏分3次进行

①幼儿坐在小椅子上合乐做三大炮

②幼儿站在小椅子前或中间空地做三大炮

③幼儿围成圆圈制作三大炮

四、三人一组合作做成大、中、小碗“三大炮”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

T:做三大炮可真不容易啊,我们现在要把做好的三大炮放在碗里寄给北京的观众,等等,我先去把碗拿出来哈,这一碗要装几个三大炮?那我们现在试一下,等撒了粉之后,我们就要快速的找个碗,然后站在碗里不动。

2、增加挑战,做出有中碗的三大炮

T:哎呀,碗都点大,不能上飞机,换个碗(中)

(教师注意幼儿三人一组进碗的规则,不能掉在碗外面)

3、继续挑战,做出小碗的三大炮

4、终极挑战,抢碗游戏。教师从5个碗减到3个或2个硫,幼儿游戏

五、结束

大班韵律游戏教案 篇4

挑战4幼儿分组并和大鱼玩做相反的游观站资,上下肢)

挑战3幼儿分两组在积木小人的帮助下列队,完整律动(站姿,上下肢)

挑战2幼儿尝试创编不同鱼游的动作,并站立完整律动站竖,上下肢)

挑战1幼儿学习基本游戏动作,能有表情的演择小黑鱼(坐资,上肢,2遍)

动作+音乐教师示范动作,幼儿观察学习(坐姿,上肢,2遍)

故事

动作建议

前奏

[3-4]小节:前奏。教师预令“一条孤独的小黑鱼吹着泡泡游走在海底,

准备吹!”

A段

[5-6]小节:双手在嘴巴前准备,手臂向左右两侧张开模仿吹泡泡的动作。

[7-8]小节:重复吹的动作。教师在乐尾预令“游!

[9-12]小节:随乐左手在身体前模仿鱼鳍左右摆动。教师在乐尾预令“发现小红鱼”

B段

[12-13]小节:双手在嘴巴前做呼喊状,教师预令“小红鱼”。

[14]小节:双手放在额头前,做招手状(2次)。教师预令“一起来”。

[15]小节:手指相对,在胸前做三角状。教师预令“变大鱼”。

[15-16]小节:双手做空放置眼睛前,头从左向右转。教师预令“看世界”。

[16-20]小节:重复[12-16]小节动作。

[20]小节:随乐左手在身体前模仿鱼鳍左右摆动。教师预令“变”

「24前两拍]小节:双手握拳,手臂在胸前交又。教师预令“逗大鱼”!

[24-25]小节:手臂上举过头顶,双手模仿鱼鳍摆动。教师预令“上”。

[25-26」小节:弯腰,手臂放下在体侧,双手模仿鱼鳍摆动。教师预令“下”。

[26-28]小节:重复[24-26]小节动作

尾声

[29]小节:双手高举做剪刀手表示胜利。教师预令“胜利啦!”

游戏玩法

幼儿在A段和B段随乐散点做小鱼吹泡泡、游泳、呼喊同伴等动作,C段当教师说:“变”时,幼儿分成两队游成预先设计的“大鱼”队形,同时配班老师扮演的大鱼出现,游在幼儿对面(和幼儿保持一定距离以防吓到幼儿),当老师说:“逗大鱼”时,幼儿和大鲨鱼玩做相反方向拍水的游戏,最后大鲨鱼吓跑,幼儿胜利!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乐曲旋律和ABC结构,学习随乐做吹泡泡、游泳、呼喊、斗大鱼等游戏动作。

2、迁移已有经验,尝试根据积木人队形合作站队,共同玩斗大鱼的`游戏。

3、体验小鱼和大鱼在游戏中斗智斗勇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P、积木小人16个、两张桌子、两张标记即时贴、小黑鱼胸饰两个、大鲨鱼头饰一个。

经验准备:听过绘本《小黑鱼》的故事,幼儿8人一组会在队长的带领下先用积木小人在桌面上排队形,然后按照队形给幼儿排队,幼儿要记得自己在队伍中的位置,队长站在队首,位置固定,

所有幼儿的面朝一个方向。

场地准备:幼儿椅子放半圆,两张桌子放置在椅子半圆外两侧,椅子半圆中间的区域贴两个队长站位的标记。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小黑鱼》,引出律动情境。

2.示范基本律动,幼儿初步学习,感知乐曲旋律和结构

(1)完整示范律动,幼儿观察B段呼喊小鱼的动作。

(2)再次完整示范律动,幼儿学习C段斗大鱼的动作。

(3)幼儿尝试学习。

3.引导幼儿创编小黑鱼游泳的动作,幼儿进一步学习律动。

4.引导幼儿探索分组合作排队形,学习玩斗大鱼的游戏。

(1)出示大鱼的PPT,引导幼儿分组合作,探索用积木小人排队形。

(2)幼儿分组展示大鱼队形。

(3)幼儿随B段音乐组队变大鱼。

5.师幼随乐完整表演游戏。

(1)尝试合作玩斗大鱼的游戏。

(2)尝试合作玩相反斗大鱼的游戏。

大班韵律游戏教案 篇5

动作建议

[1-5]小节:前奏,教师预令“准备出发”

[6-7]小节:双手变拳头,同时捶腿,2拍一下。

[8—9)小节、双手轮流交替做“看”的动作、

[10]小节:手,语言节奏:“没有呀

[11-12]小节:双手变挙头,同时腿,2拍一下

[13-14]小节:双手轮流交替做“听”的动作,4拍一下。

[15-18]小节:双手放在眼前做望远镜动作,随乐左右摆动。语言节奏:“宝藏、宝藏在哪里?”(两遍)

[19—20]小节:双手变拳头,同时捶腿,2拍一下

[21-22]小节:双手轮流交替做“看”的动作,4拍一下

[23]小节:摊手,语言节奏:“没有呀

[24-25]小节:双手变拳头,同时捶腿,2拍一下。

[26-27]小节:双手轮流交替作“听”的动作,4拍一下。

[28—29]小节:拍手1拍1下?后面做“耶”的V型手势

游戏玩法说明

幼儿站在座位前,立正做出发的准备。

[1-5]小节:前奏,准备

[6-10]小节:根据每2拍一动的速度匀速向前走,做“看”的动作2次,语言节奏“没有呀”结尾

[11-14]小节:根据每2拍一动的`速度匀速向前走,做“听”的动作两次。

[15-18]小节:做望远镜“看”的动作,同时加入语言节奏:“宝藏、宝藏在哪里?”(两次)

[19-27]小节:同6-14小节

[28-29]小节:拍手2下加“耶”的动作结束。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通过学习走、看、听等动作,了解阿凡提寻找宝藏的过程。

2、创设情境游戏,幼儿融入角色寻找宝藏,在宝藏丢失后集体合作解开强盗密码锁最终寻回宝藏

3、通过游戏让幼儿喜欢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和积极克服困难的勇敢精神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阿凡提故事经验、音乐、活动场地PPT:(山洞、大树、花丛、瀑布)等

经验准备:数学知识

活动过程

1.故事导人

T: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阿凡提的故事吗?

今天,阿凡提听说森林里藏着一个大宝藏,他想如果能找到宝藏,把里面的金银财宝分)多好啊,可是怎么才能找到宝藏呢?

2.完整倾听音乐,教师示范动作模型

T:阿凡提是怎么寻找宝藏的?

T:你们观察的可真仔细,但有的地方还没说到,我们一起再看一遍吧。

3.倾听音乐,观察学习动作模型

T:还有哪些动作刚才没说到呢?

T:阿凡提需要一些小助手帮他一起运宝贝,小朋友们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他呀?

4.幼儿集体随音乐练习动作模型

T:小朋友,你们都会了吗?还有没有困难?

T:我们在家门口试一试吧!

5.座位前动作练习

T:你们找的好仔细呀,有了大家的帮助阿凡提更有信心了。

T:小朋友们,你们看宝藏就藏在这片森林里(一段小视频)我们一起出发吧。

6.教师扮演阿凡提,一起游戏,结尾处PPT分别出现“山洞”“瀑布”"(T-S众)“花丛”“大树"SI—S众)幼儿选择一处念出咒语找宝藏。

T:你们猜宝藏在哪儿呢?那我们一起念咒语看对不对(说咒语)。

游戏4次找出宝藏,但被强盗抢走了。(PPT)

7.结合数学内容设计三道密码锁,请幼儿智力开锁,成功后就可以拿回宝贝(三道密码锁分别是根据颜色、图形、数字规律填充完整

PPT语音:哈哈哈,宝贝我们锁在密码箱,如果你们有办法打开三关密码锁就赢了,宝贝统统还你们,不然就归我们了。

8.闯关成功,拿回宝贝。

大班韵律游戏教案 篇6

动作建议:

A段:小木偶站在原地不动,魔法师做制作木偶的动作;

B段:魔法师复活木偶,第一三乐旬魔法师对着小木偶施展魔法,第二四乐旬小木偶活动被施魔法的身体部位

C段:小木偶感恩,第一三旬小木偶用自己的动作感谢魔法师,第二四句魔法师模仿小木偶

活动目标:

1、在随乐游戏中感知乐曲结构,尝试自主创造及表现音乐。

2、能按照游戏规则按角色随乐进行表演。

3、感受乐曲欢快、诙谐的风格特点,体验随乐游戏带来的乐趣和挑战。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有领袖模仿游戏的`经验

音乐素材准备:《啤酒桶波尔卡》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l)教师:有一位魔法师,他制做了很多的木偶人。他想用强大的魔法让木偶人都动起来,让我们听着音乐,看一看奇迹能发生吗?

2)观看情景表演:魔法师和木偶人

3)师幼共同梳理故事情境

2、分乐段、分角色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1)引导幼儿感知A段音乐

2)引导幼儿感知B段音乐

①教师带领幼儿按照游戏规则听音乐进行随乐游戏。

②引导幼儿在教师的语言、动作指令下按照游戏规则听音乐进行随乐游戏。

③尝试自主按照游戏规则听音乐进行随乐游戏。

3)引导幼儿感知C段音乐

①迁移领袖模仿游戏的已有经验,按照游戏规则表现音乐。

②尝试自主进行随乐游戏。

3、师幼共同完整欣赏、表现音乐

1)师幼共同梳理回忆故事情节。

2)两两合作分角色表现音乐,感知乐曲结构(A+B十C)。

3)引导幼儿自主创造表现C段音乐,并再次完整感知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