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百科 > 心得 > 正文

老人与海读书心得

2025/09/23心得

爱习作提供的老人与海读书心得(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老人与海读书心得 篇1

海,广袤无边,神秘莫测。谁也不能保证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一个渺小而孤独的老人,能与它争斗吗?带着这一疑问,我走进了《老人与海》的世界。

《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位老渔夫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仍然不放弃,继续到远海打鱼。他历经磨难,征服了一条大马林鱼,又要面临一群饥饿的大鲨鱼围困。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老人与大鲨鱼殊死搏斗的那段故事了。他赤手空拳,孤独无依,面对凶狠的鲨鱼,却毫不退缩,毅然捍卫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大马林鱼。虽然,最后那条大鱼被鲨鱼吃个精光,但我依然觉得他是那个头戴光环的“胜利者”。

看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不畏困难、不怕失败。不管结果成功与否,奋斗拼搏的过程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才是最宝贵的。

暑假里,钢琴老师给我布置作业:两天内把一首篇幅为两页半的钢琴谱子弹下来。“天啊!”我心想:“两天内要把一首曲子弹熟悉,不能有错音,那是什么作业啊?平时一般都是一周完成的。”我很纳闷,但在老师面前又不敢说,只好生闷气。当天晚上,我看到《老人与海》这本书,想到老人遇到的种种困难,我这又算什么呢?于是第二天一早,我就开始练习起来。老师叫我一小时练两行,两天练五小时。这看起来简单,练起来可没那么容易。早上,我先练了一小时,那两行谱子别说熟悉了,连弹下来都困难。下午,我又练了一小时,前两行谱子勉强熟悉了。第二天,我决心开始苦练。从上午到下午,一次又一次,循环反复地练习。不知过了多久,我练到了第八行。最后两行最难了!这时,我又想起了《老人与海》,于是我咬紧牙关,晚上继续坚持练习,终于攻克了这首曲子。

清代郑板桥有首《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老人与海》里的老人就像诗中的竹子,意志坚定,不管经历多大的折磨和打击,依然那么坚韧挺拔。我想这也是我们新时代的少先队员应该学习的品质吧!

老人与海读书心得 篇2

学习了《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我知道了它主要讲的是每逢冬季来临,一位老人便徒步二十多里路去喂海鸥,呼唤海鸥,与海鸥亲昵的说话的故事,以及在老人去世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的悲壮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老人与海鸥那份真挚的友谊。

初读课文,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老人那么简朴,但是还每天用自己仅有的退休工资去给海鸥买食物?经过老师的讲解后,我明白了:是因为老人之前孤身一人,没有亲人,海鸥是他唯一的精神寄托,虽然不是亲人,但是,他们胜似亲人。老人把海鸥看作是他的儿女。他们之间的感情令人震撼……

老人是用真心去呵护,疼爱海鸥的,一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神就兴奋起来,他还给每一个海鸥都起了一个名字:独脚,灰头,老沙,公主,红嘴……

“当老人去世时,“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翠湖边海鸥们都飞了过来,围着遗像翻飞,盘旋……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扑了过来,“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从这几句话中,我认为,海鸥很舍不得老人离开他们,不想让任何人带走老人。

任何动物都是有灵性的,只要你用真心去对待它们,我相信,一定会有收获的。

老人与海读书心得 篇3

钟,嗒嗒的响着,随着半夜的风轻轻拂过,我窝在被窝里翻阅着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作品:《老人与海》。

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平凡的老人,一条普通的大马林鱼,在茫茫大海上发生了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经历。在这一个悲剧性的故事中(钟),却折射出一个“英雄人物“——老人圣地亚哥。当老人拖着自己的战利品与鲨鱼作战时,我的心不禁被所震撼。人一定不能给打败!这简洁的话语,使我似乎听到老人与海浪搏击的声音……

看到这儿,我停了下来,看着那书桌上堆积如山的作业本,那道道关卡还在等我解决。可是我却放弃了,我向它们投降了,被它们打败了。不!不应该这样!人一定不能给打败!遇到困难我们一定要迎难而上。此时的我又恢复了以往的我,如此生机向上。我离开了被窝,坐在了桌前。一点点黄晕的光照亮了所有的题目,也照亮了我心中的光明……

书中悠悠散出的味道,使我有说不出的感觉。

老人与海读书心得 篇4

在这个暑假里,我把一本海明威写的《老人与海》,读了一遍又一遍,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老渔人在出海的时候很多天都没有捕到鱼,最后捕到了一条大鱼,不仅仅要和大鱼拼命抵抗,而且在返回的路上还碰到了成群的鲨鱼,结果鲨鱼把能吃的肉都吃完了。老人拖回去的只是一副大鱼骨架。

在生活中,我们碰到了困难,也许会迎难而上;但也会畏难止步。比如说张海迪阿姨,她小时候双脚就已经残废,但是她并没有向挫折屈服,而是以积极、乐观、自信的态度去挑战挫折。她天天把词语贴在床头、墙壁上、厨房。经过张海迪阿姨的不懈努力,她终于战胜了挫折,而且还获得了荣誉,为祖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伟大的胸怀,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迎接悲惨的命运,用自信的勇气来应付自己的不幸。”是啊!当我们碰到厄运和不幸时,与其埋怨命运的不公,还不如鼓起勇气,振作精神,以刚毅的态度与厄运抗争。

无数次失败和打击。然而,他英勇卓绝。他从1832年失业后,他经过了13次竞选,然而有12次的竞选是失败的。他在最后一次,也就是1860年的时候林肯终于当选为美国总统,他终于成功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我们碰到挫折时,应该要勇敢面对,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我们有了这种奋不顾身、不怕困难的勇气,就有了征服困难的精神力量。正如歌德所说的:“你若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点儿;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失掉了许多;你若失去了勇气—你就把一切都失去了。”

《老人与海》中的老渔人告诉我们,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不要选择逃避,要勇敢的去面对,想办法去解决。他那永不言弃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

老人与海读书心得 篇5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这本书大多数人在学生时代都已经读过,其中的内容,现在也几乎成了”读书界“无人不知的民间故事。而对于我在春节假期里面再次读它,只因它”好欺负“,假期的读书计划原本是将《生存与命运》读完,当时我计算了一下一共900页,一天读100页假期过完也刚好读完,无奈在kindle上读到了8%的时候也还是会把已经出现过的长长的苏联人名混淆。索性就临时更改了读书计划。

书名就告诉了我们这本书描述的主要内容。老人、大海、小船、鱼。老人孤身一身,乘着小船去大海里捕鱼,在跟鱼斗智斗勇几天几夜之后终将大鱼擒住,然后在返回海岸的过程中又遇到了鲨鱼,再次几经搏斗,耗费了老人几乎所有的精力,到最后只剩下一副大大的鱼骨,大鱼的肉都被几波鲨鱼吃掉了。当老人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海岸,回到自己的家中的时候,他脑子里是否想到后悔过呢,因为结果对他来讲终是一无所获,毕竟老人在此之前已经连续八十四天未曾捕获到一只鱼了。

勇敢、顽强、智慧而且身体仍然健硕是老人的特点,这些特点也可以从文中的描述看出来“他所有的一切都是苍老的,只有他那双眼睛除外。他的眼睛蓝的像海水,欢快而不屈”。在一望无际的大海里漂泊在一条小船上,只身一人,面对复杂多变的大海环境,我们只是想想他即使不做任何事情也是需要具备无限勇气的。在捕捉大鱼的过程中从不轻言放弃而且目标明确,被这条大鱼拖着小船在大海里游走了几天几夜,老人用它的意志力战胜了大鱼。在闻到大鱼的腥味之后的鲨鱼轮番攻击这条小船,老人再一次展现了他的顽强与智慧,老人大声地说“保持这个航向,继续往前,老什么就对付什么吧”,一次又一次的将鲨鱼击退。

大海是环境,鲨鱼是威胁,大鱼是目标。这样组成了老人所处的“场”,海明威为什么要描述的主人公是老人呢,而不是其他年轻人,我们对此具体原因不得知。但是我们可以思考人到了老年,到了人生的后半场的末端,仍然要对生活抱有无限热情。因为老人始终坚信“人可不是为失败而生,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老人也告诉我们,面对困难,要“像个男人那样,懂得如何去受苦”。除了大海、鲨鱼、大鱼所组成的“场”,人还需要运气,想想看如果这几日几夜的搏斗过程中,老人并没有赶上恶劣的天气,比如暴风雨等等。同时运气固然重要,但也都是在我们准备好的情况下才能不至于浪费运气,实际上老人懂得观察风向,懂得看云识别天气,懂得如何在大海里辨识航向这些都是老人的储备。就像老人说的“有好运气当然好,可我宁愿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当好运来临时,你已经准备好了。”

现在再回到开始的问题,老人一无所获的回到海岸的家中,他后悔吗。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下王小波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的描述,他提到,他自己不相信人有所谓的”命运“,但是他相信对于任何人来讲,”限度“总是存在的。《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圣地亚哥,是最好的渔夫,也确在连续八十四天里面不能让鱼上钩,”老人遇到了他的限度了,就好像最好的农民遇上了大旱,最好的猎手久久碰不到猎物一般“。但是老人并没有沮丧,更没有倦怠,而是向限度发起挑战到大海的更远处去寻找。有人说老人是一个失败的英雄,那么什么叫失败呢。老人不断的去尝试突破自己的限度,到更深的海洋中去,与自己的限度做斗争,他不能期望每一天都有鱼来咬他的钩,所以常常失败,他捕到了一条大鱼,返回途中又遇上鲨鱼,于是跟鲨鱼做搏斗,击退了一轮又一轮的鲨鱼的进攻,结果自己逮住的那条大鱼却被鲨鱼吞的只剩下鱼骨,所以有人认为他是失败的。“那么那些总是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生活的人却总是”胜利“,而这种”胜利者“之所以不败,只是因为他的对手是早已降服了的,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投入斗争。”因此对于老人来说就根本不会存在后悔这样的想法,他一再将手神往限度之外,这个限度也就一天天扩大了。

作家海明威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耀眼的传奇作家。他出生于美国芝加哥的一座小镇,共有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老二。海明威从小精力充沛,酷爱大自然,热衷打猎、捕鱼、在森林和湖泊中露营等。这也就不难理解海明威为什么能写出《老人与海》中的故事背景和老人的技能。《老人与海》这部中篇小说写于1951年古巴,并于1952年出版,于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先后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还曾经在1941年和妻子一起来到中国报道日本的侵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