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了解藏族、蒙古族、壮族地区著名的自然风光及风土人情。(重点)
2.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风光及民俗文化。(难点)
3.感受祖国风光的美丽,欣赏、尊重各民族的多元文化。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有关青藏高原、蒙古大草原、桂林山水等风景的视频和图片。
2.音乐:《天路》、《赛马》、《山歌好比春江水》
经验准备:
幼儿的旅游经验、对少数民族地区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有关资料的收集和了解。
活动过程:
1.创设“藏族游”的情境,初步感受藏族的风土人情。
(1)幼儿随教师乘坐“青藏铁路”去拉萨,ppt播放图片,引导幼儿欣赏“窗外”的风景,初步感受青藏高原的自然风光。
(2)由配课教师扮演藏族同胞,送上哈达,邀请幼儿一起跳锅庄舞,
初步感受藏族人民的热情和能歌善舞的文化。
(3)交流讨论青藏高原的了解。
提问:青藏高原的风景有什么特点?哪里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小结:青藏高原的天蓝云白,雪山连绵,布达拉宫壮观雄伟、珠穆朗玛峰为世界第一高峰。
2.播放视频“青藏铁路是怎样炼成的”,引导幼儿加深对青藏高原的了解,知道青藏铁路修建的不易及其对藏族人民的重大意义。
提问:通过这个视频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青藏铁路的修建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想对工人叔叔说些什么?
小结: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非常寒冷,空气稀薄,人们随时会因为缺氧而危及生命。工人叔叔们用毅力和智慧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将青藏铁路修建完成,他们是祖国的骄傲!
3.播放课件,引导幼儿了解蒙古族地区的辽阔景色及风土人情。(1)在欢呼声的音乐中,引发幼儿猜想,引出那达慕大会。引导幼儿“听,人们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
随即出示图片“摔跤”引导幼儿观察,引发幼儿对蒙古族人民的活动的探究。
(2)播放视频“那达慕大会”,幼儿分组交流,教师梳理提升。提问:蒙古大草原的有哪些美丽的景色?蒙古族同胞喜爱哪些运动?
小结:蒙古大草原一望无际,牛羊成群,万马奔腾。那达慕大会是人们的传统节日,有骑马、摔跤、射箭三项竞技项目。
(3)出示弓箭、马杆、五彩项圈等道具,播放《赛马》,幼儿参加“那达慕”大会,感受蒙古族人民活动的有趣。
4.出示“对山歌邀请函”,展示桂林山水的的景色,体验壮族地区风景及文化。
(1)通过ppt出示邀请函,引发幼儿对壮族风情的探究兴趣。
提问:“谁发来的邀请函,邀请我们去对山歌?“你知道她是哪个民族的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进行自由表达。
(2)播放桂林山水的视频,引导幼儿观看、讲述和分享。
幼儿自由讲述分享,老师进行提升小结:“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形态各异,漓江的水又清又静,江上倒影,静美如画。
(3)欣赏“对山歌”,感受壮族民俗文化的有趣。
播放刘三姐和二郎哥对山歌的经典片段,引导幼儿了解对山歌是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来唱歌,开头要托长腔“喊山”,以引起别人注意。
(4)幼儿学唱对山歌,体验对山歌的有趣。
请男孩和女孩站在两个“山头”,隔着漓江水进行对山歌活动。
鼓励幼儿进行歌词创编,让幼儿在欣赏和创造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壮族风情的理解。
(5)幼儿随教师边唱山歌、边划船参加“对山歌”活动,离开教室。
活动延伸
在班级创设“民族大舞台”、“民族风情村寨”等区域,引导幼儿加深对少数民族民族风情的了解,提供幼儿展示平台。
大班社会活动《到民族娃娃家做客》
课后反思
1.关于幼儿经验缺乏的难点解决。
由于活动前对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做了充分的了解,因此通过活动前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相关民族的资料、区角材料的提供,使孩子们在活动前获得了部分相关民族的信息,为活动的展开做了良好的经验准备,这是活动得以顺利展开和孩子们充分参与、表达的'前提。但是孩子们收集到的是相对零散的经验,形式上大多是通过图片、视频的认知了解,缺乏参与性,因此在活动中,我以“民俗之旅”为线索,以“歌”为媒,以铁路、马、船等当地特色的出行工具为“过渡”,引导幼儿在唱唱、跳跳、看看、说说、比一比、演一演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感受了解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这些游戏情境的设置并加上多媒体视频和音频结合的效果,使孩子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幼儿学习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感受祖国多民族文化的魅力和自豪。
2.关于教师主导仍然较多的思考。
为了让孩子们获得更加直观的了解、更好的游戏体验,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以“旅游”为线,以“导游”的身份引导和参与孩子的活动,这种模式虽然能够很好地带动幼儿参与活动,获得较好的认知、体验,但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以教师为主导的场面,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走流程,相对缺乏自主探索的机会。为此我反思,应该在什么环节加以放手?怎样创设更加自由自主的氛围让孩子更好地表现自己?如何通过更丰富的材料的提供为幼儿提供自由探索的机会?在下一步的构想中,我将将这些理念融合到我的教育活动中,充分的尊重幼儿,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更好地体现“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中国人的名字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借助对名字的了解可以进一步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每个人的名字都是独特的,幼儿通过了解自己的名字感受自我的独特。大班孩子对文字敏感且感兴趣,熟悉的名字中的汉字满足孩子的认知需求,借助活动,引起幼儿对周围同伴、他人的关注。
活动目的:
1.发现名字中隐藏的秘密,初步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妙。
2.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达。
活动准备:
1.认识自己和同伴的名字。
2.知道自己的姓和爸爸(妈妈)、爷爷(外公)一样。
3.了解自己名字的故事(即爸爸妈妈为什么给我起这个名字?)
4.名字卡、姓氏卡、人物贴图、展示板等。
活动过程:
一、魔术引入。
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一个魔法师,你们信不信?(变魔术书)这位是我的助手,叫欧阳小丽。她听说我们大班的小朋友特别棒,会认自己的名字,就想来瞧瞧,这是真的吗?好,我把小朋友的名字变出来,你看到自己的名字,就站起来和大家招招手、大声说:“大家好,我叫……”,小朋友要认真看哦,不要错过自己的名字啦!(名字卡送给小朋友)
二、名字的秘密。
㈠探索姓的秘密。
1.知道自己的姓。
我发现,我们的名字都是三个字的,谁知道,你姓什么?
小结:我们中国人的名字是姓和名组合在一起的,姓在前面,名在后面。我的名字叫赖秀音,想想我姓什么?我们大部分人的姓只有一个单独的字,所以叫单姓。
2.了解复姓。
(变出欧阳小丽的名字卡)你们猜一猜,我的助手欧阳小丽姓什么?
小结:有一部分人的姓是两个字的,比如:欧阳、上官、司马、诸葛、司徒,这些姓都是两个字的,叫做复姓。
3.找同姓朋友
有没有人跟欧阳小丽一样姓欧阳的?有没有人跟我一样姓赖的?小朋友赶紧拿着名字卡来找找看,有没有人跟你一样的姓,找到朋友的坐到一起。我们来看看姓什么的朋友最多。
提问:你姓什么?有几个朋友?(请你上来把你们共同的姓从篮子里变出来。)还有谁没有朋友?你问问后面的老师们,有没有人跟你一样的姓。
4.关注其他姓氏。
这里是我们的姓,一共有多少种姓?除了这些姓,你还知道哪些不一样的姓?谁最勇敢来帮忙问一下后面的.老师们,有没有跟我们不一样的姓?
小结:除了我们的这些姓,还有很多很多不同的姓,有姓牛的,有姓马、杨、柳、谢、温、王等等好多好多的姓,有一本叫《百家姓》的书里面记录了500多个姓,其中复姓有60个。
5.发现姓的传承。
你为什么会姓吴,你为什么又会姓陈?你家里,还有谁跟你的姓一样?
小结:(出示人物关系图)中国人的传统是孩子一般跟爸爸姓,有的也跟妈妈姓。爷爷把姓传给了爸爸,爸爸又把姓传给了我们,姓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㈡探索名的秘密。
我们都知道,中国人的名字是姓和名组合在一起的,姓在前面,后面的就是名。我的名字叫秀音,我刚出生的时候,长得特别小,很秀气,所以名里面有个“秀”字,爸爸妈妈希望我长大以后声音会很好听,唱歌会很好听,所以名里面还有个音乐的“音”字,合起来就叫秀音,是不是很有趣呀?小朋友,你的名叫什么?你知道自己名字里的故事吗?就是说爸爸妈妈为什么会给你取这个名字?
小结:我们的名字,往往都有一些特殊的含义。有的代表出生的时间、地点或自然现象,有的藏着爸爸妈妈对我们的希望,包含着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中国人的名字真是太奇妙了,藏着这么多的秘密呀!
三、变魔术结束。
延伸活动:
小朋友回家以后,跟爸爸妈妈一起再找找,名字里还有什么秘密,比如,男孩女孩的名字有什么不同?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了解生活中常见工具的不同名称和功用,探索它们的使用方法。
对生活中的小工具产生兴趣,体验不同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准备
工具若干:事先请幼儿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各样的工具,如订书机、刨 刀、鞋刷子等。
生活用品若干:杯子、瓶、娃娃、抹布、皮鞋、盆、废旧纸张、标记等。
—些工具的实物图片、一段有关新技术工具运用的录像。(如电子清扫器 自动扫地、拖地;电动打蛋机、食物料理机在厨房忙碌;碎纸机、碎纸剪刀在办 公室里的应用等。)
活动过程
操作实践活动,感受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操作实践一
在班级放一些散放的物品,如散乱的纸张、地面上有碎纸屑、松了的蜞丝等。
老师:我们班有许多东西要收拾、整理,请你试一试。
操作实践二
提供一些工具,如订书机、扫帚、簸箕、螺丝刀等。
老师:请小朋友用你熟悉的工具把班上散放的物品放整齐。
①幼儿自由选择、观察、摆弄、交流、尝试使用各种工具,相互合作模仿 成人的活动,如用鞋刷相互刷皮鞋,用扫把扫地,等等。
②指导幼儿参与实践:装订散乱的纸张,把地上的碎肩清扫干净,把小瓶 子刷干净,用扳手拧螺丝等。
师生交流使用工具的体会。
引导幼儿说说:你刚才使用的是什么工具?可以用来干什么?
鼓励幼儿讨论、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与发现。
进一步感知各种工具的不同用途。
老师:除了你刚才使用的工具外,你还认识哪几种工具?
老师:其他工具各有什么本领?可以帮助人们做什么事情?
请幼儿自由发言,老师逐一展示各种工具的实物图片。
老师总结: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作用,人们可以利用各种工具来帮助 我们完成许多事情。
游戏“找找工具的工作对象”。
引导幼儿将工具按照日常的使用习惯分别配对,如扫把和簸箕、起子和螺 钉、鞋刷子和皮鞋等。
观看录像,了解更先进的工具。
老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生活中又出现了许多电动的工具、设计巧妙的工具,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老师总结:小朋友长大后自己设计更先进的工具为人们服务。
活动延伸
选择一些常用小工具放在生活区内,并投放相应材料,供幼儿练习使用。
请幼儿在家、在园,尝试练习使用简单的生活工具,来完成自我服务、小劳作等任务。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立春的含义和有关的习俗,
2.尝试知道使用黏土制作春卷,
3.在活动中享受动手制作的喜悦。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春回大地的有关图片。
2.黏土制作的图片。
经验准备:幼儿对手工制作有一定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么?
二、引出二十四节气及其中的立春。
师:我们古代的劳动人民,为了能够更好地耕田农作,将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分成了二十四个节气,每一个节气都寓意着不同的气候变化,而每年的2月3日或者4日就是第一个节气,立春。你们知道立春的含义么?
三、介绍立春的含义以及民间习俗。
师:立春作为第一个节气,代表着春天的到来,立春的立是开始的意思,春代表着春天,每年这一天,就代表着春天的到来,从这一天开始,我们的白天时间会慢慢变长,冰雪开始渐渐融化,小草也开始冒出新芽,我们的`周围慢慢从白色变成了绿色。知道了立春的含义,你们知道这么重要的节日,有什么传统习俗么?
幼儿讨论思考。
师:立春这天,我们有些地方会有打春的习俗,大家用泥塑捻成一个泥牛,用小皮鞭抽打泥牛,寓意祈求庄稼丰收。立春这一天还有一个习俗,叫做“咬”春。你们知道什么叫咬春么?
幼儿讨论思考。
师:咬春便是吃,有些地方会买白萝卜回来吃,北方的人们也会用面饼裹新鲜的蔬菜吃,叫做“春饼”,南方人则会吃“春卷”,都是寓意五谷丰登,企盼庄稼丰收。人们也会将做出来的春卷相互赠送,共庆这美好的时节。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做春卷呢?
四、幼儿尝试用黏土做春卷。
五、互赠春卷。
师:我们的春卷做好了,你们想送给谁呢?我们一起去送给她吧。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5
学情分析
在现代社会中,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得到家庭、社会的关爱与照顾较多,而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比较淡漠。有的孩子甚至嘲笑残疾人,歧视残疾人,讨厌残疾人,看见残疾儿童甚至直呼他们瘸子、瞎子、傻子。因此,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残疾人,让他们从小学会关心、爱护他人非常必要。5月20日,我们结合全国助残日,组织幼儿参观了儿童福利院,慰问那里的残疾儿童,并为他们捐钱、捐物,献上一份爱心,让幼儿亲眼看到残疾儿童失去健康的痛苦、学习和生活的艰难;看到福利院的叔叔阿姨,以及社会各界对残疾儿童的精心照顾和关心。同时,活动通过许多悲惨而真实的故事,让孩子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在活动中接触残疾人、了解残疾人,养成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学习残疾人的坚强勇敢及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2.进一步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引导幼儿从身边事做起,关心、帮助随班就读的智障儿童。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活动前教师带领幼儿参观社会福利院,并拍摄了录像。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前几天,我们参观了社会福利院,你们在那里看到了什么?
幼:社会福利院里有许多小朋友不会讲话,只会哇哇地叫,老师在教他们做手势。
幼:我看到几个小朋友不会走路,手脚都特别短,还有的没有脚了,只能坐在轮椅上。
幼:有的小朋友眼睛看不见,他们读书用手摸,走路需要借助其他工具,真可怜。
师:我们把这些身体有缺陷的人称为“残疾人”。这些孩子身体残疾以后内心非常痛苦,生活、学习都很困难。你愿意变成残疾人吗?
幼:不愿意!
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小哥哥、小姐姐是怎么变成残疾人的。
2.观看参观活动的录像选段1,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师:老师把那天的活动录了下来,你们看哥哥、姐姐和小弟弟怎么了?他们的眼睛为什么看不见了?他们对小朋友说了些什么?
幼:哥哥小时候玩鞭炮把眼睛炸伤了。他说,现在我什么也看不见,真后悔。
幼:小弟弟说,他生下来眼睛就看不见。
幼:小姐姐说,前几年家里发生火灾,她的'身体被烧伤了,眼睛也烧坏了。
师:小朋友,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危险。你们一定要记住爸妈妈不在的时候,千万不要做危险的事情!你们知道哪些事情是危险的吗?
幼:不能玩火,否则,人会被烧伤,房子也会被烧掉。
幼:发生火灾的时侯马上打110,人要跑到安全的地方去。
幼:我们不能一个人玩鞭炮,会发生危险。
幼:鞭炮爆炸很厉害,爸爸说,有人结婚时,一个鞭炮掉在新娘的头上,新娘被炸伤了!我从来不玩烟花爆竹。
幼:不能从高的地方往下跳,,会摔伤。
幼:爸爸妈妈不在家时,不能随便开煤气、玩带电的东西。
师:小朋友讲得很好,很对。我们不能玩火、玩电、玩煤气,不能爬得很高,不要做危险的事情。
分析:通过残疾人的现身说法和幼儿充分的讨论,幼儿进一步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3.观看活动录像选段2,继续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师:明明在干什么?他为什么拄着拐杖?
幼:明明说,有一次,爸爸骑摩托车带明明和妈妈出去玩儿,遏上了车祸,爸爸妈妈都去世了,明明的腿也断了,再也不能走路了。
师:明明告诉我们什么?
(录像:小朋友,我本来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然而现在我却变成了孤儿,我现在最大的痛苦不是失去了双腿,而是没有了父母的关爱,没有了家的温暖。你们要提醒爸爸妈妈外出开车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师:听了明明说的话,你们会怎么做呢?
幼:我们在马路上行走时要遵守交通规则。
幼:走路要看红绿灯,要走人行道,不乱穿马路。
幼:不在马路上玩,不然会被车子撞伤。
幼:告诉爸爸妈妈开车时不要超速,注意安全。
师:马路上车辆很多,一不小心就会发生危险,我们必须时时刻刻都要注意安全。
分析:教师从交通等方面进一步拓宽安全教育的范围,丰富教育内容。
4.引导幼儿看录像选段3,感受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1张海迪阿姨身残志坚,坐在轮椅上看书、读报、写文章,自学成才。
(2)郑智化自强不息,成为家喻户晓的歌星。
(3)残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在比赛项目中勇夺冠军,走上领奖台。
师:小朋友,看了这三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呢?
幼:这些残疾人真了不起,我很佩服。
幼: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了,但是他们很努力,很坚强。
幼:我还看到过只有一条腿的人跳舞,坐在轮椅上打篮球。
师: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不怕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好身边的事。
5.观看录像选段4
(1)警察叔叔搀扶盲人阿姨过马路。
(2)几位小学生为手拿地图的聋哑人夫妇指路。
师:现在社会上都倡导关心、帮助残疾人。我们班也有一个智障的小朋友,你想怎样帮助他呢?
幼:不污辱他,和他一起玩,带他上下楼。
幼:帮他上厕所,和他一起画画、玩游戏。
分析: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讨论、交流,增强他们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意识。
6.结束活动
师:让我们来听听歌曲《爱的奉献》,互相说说自己在福利院做了什么好事,你今后怎样对待残疾人,听完歌可以到外面边玩边说。
7.活动延伸
定期带领幼儿去福利院、盲聋哑学校等地方参观、交流,为那里的孩子做好事,使健康的孩子和残疾的孩子联系更多,接触更多。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护地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懂得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做起。
2、发现生活中一些能再利用的资源,知道节约资源,避免浪费。
活动准备:
1、自制地球娃娃的外衣一件,衣服上粘有烟头、纸屑、纸盒、塑料袋等垃圾。
2、用废旧材料做的玩具小汽车
3、纸袋、油画棒、即时贴若干
4、音乐《大自然是我美丽的家》
5、课件
幼儿已有知识和经验:
我园的办园理念是"在绿色生活中健康成长",我们提倡"低碳环保"要从幼儿抓起,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平时,我园的孩子们就把家里的一些废旧物品带到幼儿园来,如:饮料瓶、各种纸盒、花生皮、玉米皮等。老师们将其变废为宝,家长和孩子们看到后都很赞赏,老师启发孩子,孩子带动家长,家长以身作则,整个循环过程对我园开展"低碳"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为了更好地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我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实录:
一、观看情景表演,引入主题
1、教师扮演地球娃娃出现在幼儿面前,表演难过的"地球娃娃"。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地球娃娃怎么了?
幼1:地球娃娃很难过。
幼2:她很不好受。
幼3:地球娃娃很伤心。
幼4:她很委屈。
幼5:地球娃娃满身都是垃圾。
2、幼儿讨论,知道爱护地球的重要性师:地球娃娃为什么伤心难过?
幼1:因为她身上有烟头、碎纸、塑料袋。
幼2:他身上都是烟灰、烟头、纸屑、纸盒。
幼3:因为她身上都是垃圾,太脏了。
师小结:小朋友们,这么多的垃圾扔到地球上难怪地球娃娃会难过,我们应该爱护地球娃娃。
(评析:开始部分引入,由教师装扮成地球娃娃,形象生动,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二、地球娃娃高兴了
1、师:我们应该怎样做让地球娃娃高兴呢?
幼1:不乱丢垃圾。
幼2: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里。
幼3:我还要告诉爸爸妈妈不让他们乱扔垃圾。
2、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真棒,我们要爱护地球,不乱丢垃圾,这样地球娃娃就高兴了。我们把地球娃娃身上的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好吗?
几名幼儿捡地球娃娃身上的垃圾,并扔到垃圾桶里,这时老师有意将废旧纸盒捡起来。
(评析:这个环节让幼儿感受了地球娃娃的心情,让他们自己觉得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使每个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引导幼儿资源再利用
1、师:刚才老师做什么了?
全幼:把旧纸盒捡回来了。
教师出示用废旧纸盒制作的玩具汽车,引导幼儿有些废旧物品能制作成玩具。
师:这个小汽车是用什么做的?
幼1:用旧纸盒做的车身。
幼2:轱辘使用饮料瓶盖做的。
幼3:还有用旧彩笔装饰的车身。
幼4:小汽车的天窗是用果冻盒做的。
2、师小结:生活中有很多东西能再次利用,我们既保护了地球娃娃,又能制作出新奇好玩的东西。
(评析:引导幼儿"资源再利用"是本次活动的一个升华,让幼儿知道废旧物品原来能做这么好玩的玩具,既不浪费,又美化了环境。)
四、看课件,争做环保小卫士
1、教师和幼儿一起看录像师:刚才的录像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做的对吗?我们应该怎样做?
幼1:水龙头流水没人关,我们应该把他关上,不浪费一滴水。
幼2:路人把垃圾扔到了地上,我们应该把它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告诉他不要乱扔垃圾。
幼3:小男孩在摇小树,他做的不对,我们应该爱护小树。
2、再次看录像,观看正确的做法,正确引导幼儿。
(评析:通过看课件直白明了的告诉幼儿,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不该做,每个人都想争做一名环保小卫士,把本次活动推向高潮。)
五、制作环保袋
1、师生小结:今天小朋友懂得了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力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不仅自己要爱护大自然,做大自然的环保小卫士,还需提醒周围身边的人,让大家齐心协力把我们的家园打扮得漂漂亮亮。现在就来动手吧!
2、分小组来制作设计,播放《大自然是我美丽的家》音乐。
设计环保袋(在提供的环保袋上可以贴、画、等装饰)。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