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幼儿园语言教案

2025/09/24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语言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画的观察、比较,学习事物的多少,认识汉字“多少”。

2、发展幼儿语言,学习儿歌。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挂图两幅,写有儿歌的纸。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画,学习儿歌。

儿歌:多少

小鱼多,小狗少,

小狗急得汪汪叫。

老鼠多,小猫少,

小猫气得喵喵叫。

让幼儿观察图画,逐句学习儿歌。

(1)出示第一幅挂图,引导观察。图上有什么动物?(小鱼和小狗)数一数,小鱼和小狗哪个多,哪个少?(幼儿数后,得出:小鱼多,小狗少。)

小鱼那么多,小狗才一只,看看小狗的表情如何?(很着急,急得汪汪叫。得出:小狗急得汪汪叫。)

(2)出示第二幅挂图,引导观察。图上有什么动物?(老鼠和小猫)数一数,老鼠和小猫谁多谁少?(幼儿数后,得出:老鼠多,小猫少。)

小朋友看看这些老鼠在干什么?(老鼠们在高兴地吃苹果)一只小猫非常生气,坐在一边喵喵叫!

(3)幼儿完念儿歌。

二、通过儿歌的念读,认识汉字“多少”

1。出示儿歌挂图,引导幼儿找出已识汉字:小鱼、小狗、老鼠、小猫、大。

2。引导幼儿一字一句地读儿歌,引出识字内容“多少”,并将放大的汉字“多少”出示,让幼儿认读。

3。引导幼儿找出儿歌中多和少,并数一数,有几个多字宝宝,几个少字宝宝。

4。引导幼儿用多和少扩词、说句。如:不多、不少、很多、很少……我有很多书。他没有多少玩具。

三、延伸活动

幼儿每人一张字卡,上面有“多少、大小、哭笑、老鼠”等已识字,请幼儿用水彩笔给汉字“多少”戴上花环。

幼儿园语言教案 篇2

目标:

1与同伴交流春天的感受,根据第一段的句式方编诗歌第二,三段

2通过绘画交流等丰富有关春天的经验

3提高倾听和补充他人讲述的能力

重点:

与同伴交流春天的感受,根据第一段的句式方编诗歌第二,三段

难点:

学习方编

准备:

形象图

过程:

1设置问题导入活动

——谁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

——你是怎么知道的?

2通过提问具体的小问题,引发幼儿对春天更多的联想

3教师引领幼儿学习第一段诗歌

4幼儿用猜测,模仿的'方法学习第二,三段

5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的完整的朗诵

幼儿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作品的表现手法。

2.通过讨论、仿编等方法,理解并学会运用比喻手法“xx 是 xx的梳子”。

3.能够运用较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理解。

活动准备:

1.图卡

2.幼儿操作卡(分三种☆、☆☆、☆☆☆)。

3.电脑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画面梳子,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梳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二)分段欣赏flash,加深幼儿对诗歌的理解。

1.(画面)师:你们看看,妈妈在用梳子干什么呀?(根据幼儿的回答揭图卡)

2.(画面二)师:那我又在干什么呢?(根据幼儿的回答揭图卡)师:我们起来说说妈妈和我之间的事情吧!(幼儿根据图卡学说第二句)

3.(画面三)师:在这个画面里你看到了什么?风吹着树,树的枝条在摆动,像不像有把梳子在梳头发呢?谁会是梳子?它又在梳着谁的头发?(根据幼儿的.回答揭图卡)

4.(表演画面三的场景)师:下面我们起来表演风吹动树摆动枝条的样子。准备好,风来了!

5.(画面四)师:现在又是谁在给谁梳头发呢?你是怎么看出来?(根据幼儿的回答揭图卡)

6.播放flash,完整欣赏诗歌。

7.幼儿朗诵诗歌。

师:诗歌的名字叫什么?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来念念吧!

(三)围绕树和大海进行仿编,帮助幼儿掌握句式。

1. (出示空白图卡)师:除了风是树的梳子外,还会梳着谁的头发呢?除了船是大的梳子外,还有谁会是大海的梳子呢?

2.幼儿讨论后回答。(引导幼儿用句式来说说)

(四)幼儿分组活动: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图形配搭活动,并学习仿编诗歌。

1.师:“接下来我们做个填卡的游戏。在后面的桌子上都有份操作纸,请你们从篮子里找到相应的图片插到口袋里,把它变成句好听的话,编好后跟好朋友说说。5个小朋友组,不搬椅子,去操作吧!

2.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教师巡视并作个别指导。

3.幼儿根据自己匹配的卡片进行诗歌仿编活动。

(五)延伸活动师:还有很多小朋友有其他想法,我们把这些操作卡放在语言区,等你们游戏的时候再去编编,好吗?

幼儿园语言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第一次看见这个绘本就爱不释手,反复阅读了好几遍。故事中的两个小动物獾和狐狸看见了美丽的彩虹,思考着彩虹的尽头会有什么样的宝贝呢,并相约一起去寻宝。寻宝对于孩子们来说必然是好奇的,再配上生动的画面,不就可以激发孩子们无尽的想象吗?令人欣喜的是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实际上则蕴含着深刻的涵义。我们可以思考:对于动物来说它们的宝贝是什么?对于人类来说宝贝是什么?而对于人类来说有意义的宝贝又是什么呢?这些问题层层递进,带给孩子们的是一种人生的`领悟。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温馨、快乐的气氛。

2.能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故事情节,愿意在同伴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3.理解故事中“宝贝”的涵义,积极参与讨论,知道什么才是“宝贝”。

活动准备

《彩虹的尽头》绘图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彩虹引出课题。

指导语:1、小朋友你们看到过彩虹么?说说你看到过的彩虹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发言)

2、老师啊也看到过彩虹,望着那看也不到头的彩虹,老师总是想彩虹尽头到底有什么呢?大家来猜猜看彩虹的尽头会有什么?(幼儿自由发言)

3、老师有两个好朋友,他们悄悄告诉我,彩虹的尽头有宝贝!到底是什么宝贝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故事。(出示封面)

4、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老师的好朋友,看看图上有谁?(特别提示一下新朋友獾)

讲述开头,开始寻宝之旅。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大胆想象故事情节,理解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1、 出示松鼠的图

指导语:他们来到了什么地方?看见了谁?(幼儿根据图片讲述)

獾和狐狸过去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幼儿自由创编)

讨论后讲述第一部分故事。(讲述后着重重复一下谁的宝贝是什么,为什么)

2、 出示鸭妈妈和小鸭的图片

指导语:他们又来到了哪儿?谁在那儿?

鸭妈妈的宝贝会是什么呢?为什么?

讨论后讲述第二部分故事。

3、 出示兔爷爷的图片

指导语:继续向前行,来到了哪儿?看见了谁?

猜一猜兔子爷爷的宝贝是什么?

讨论后讲述第三部分故事。

4、 出示雨天的图片

指导语:看看天气变得怎么了?獾和狐狸的心情是怎样的?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开始回忆一路上的见闻。一路上他们遇见了谁?(回忆情节、练习对话)

松鼠的宝贝是什么?为什么?

鸭妈妈的宝贝是什么?为什么?

兔子爷爷的宝贝是什么?为什么?你们有回忆吗?是什么?

总结:松鼠把冬天能填饱肚子的东西——松果,当成自己的宝贝。而鸭妈妈是把自己最疼爱的宝宝——小鸭子当成自己的宝贝。兔子爷爷年纪大了,经历过许多事情懂得很多道理,所以他的宝贝是回忆。

5、 出示獾和狐狸对望的图片

指导语:他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阵惊喜,找到宝贝了!猜猜是什么?

讲述第四部分故事

他们为什么说对方是自己的宝贝?

6、 讲述结尾部分

指导语:獾和狐狸它们找到宝贝了吗?

它们的宝贝是什么呢?

找到宝贝后他俩心里觉得怎么样?

小结:獾和狐狸最后要寻找的宝贝原来就是它们的友谊啊!

三、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什么是“宝贝”

指导语:刚才听了故事中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宝贝,那你的宝贝是什么呢?

小朋友有那么多的宝贝,到底什么才是宝贝呢?

四、结尾

指导语:刚才小朋友说的很多关于对宝贝的理解,总之宝贝就是一种特别的东西,让你变得非常非常开心。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找到你的宝贝,并且好好爱护它!

幼儿园语言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在“我和风儿做朋友”的一系列有关风儿活动的基础上,孩子们对风积累了相关的经验。诗歌《风儿也想有个家》以“风儿找家”为线索,激起孩子为风儿找家的情感,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诗歌浅显易懂,质朴中透出柔情,浅显中渗透关爱,适合中班孩子学习。

二、目标:

1、通过听听、说说、看看、找找等多种途径理解诗歌。

2、能在同伴面前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和想法,尝试仿编诗歌。

3、在反复朗读诗歌的基础上体验诗歌情绪的变化。

三、准备:

图片五幅已有过风的经验

四、过程:

1、谈话,激趣

——小朋友,我们已经到外面找过风了,请你说一说,你在哪儿到

2、学习理解诗歌

——出示“风儿”图片,这是风儿,听风儿还在说话呢?(小娃娃,有妈妈,风儿也想有个家)

——风儿说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想一想风儿会到哪儿去找家呀?

——风儿到底去哪儿找家呢?听风儿是怎么说的?(到河边找,小河起浪花:到树上找,树叶沙沙响;到草地找,小草头低下)

——师贴出相应的图片,幼儿看读。

——风儿有没有找到家呢?小草、小河是不是风儿的家呢?

——原来小河、小草、小树都是风儿的家,风儿说:“找到啦,找到啦,到处都是我的'家”(贴出图片)

3、朗读、体验诗歌情绪色彩

——老师把风儿找家的故事还编成一首诗歌。

——师朗诵诗歌。

——我们一起把诗歌读一读。

——现在你们就是风儿,请你们轻轻地自由地说一说

——哪个风宝宝愿意来说一说

——师幼分析诗歌蕴含的情绪色彩,指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4、仿编诗歌

——风儿找到了小河、小草、小树,它还要找更多的家呢?想一想风儿会到什么地方去找家呢?哪儿有发生了什么?

——请小朋友把风儿还有的家画在纸上,再来说一说。

幼儿园语言教案 篇6

一、活动内容

故事《聪明的乌龟》

二、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内容,重点了解乌龟是怎样机智地对付狐狸的;

2、学习用语言、动作大胆地表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尽量表现作品所蕴含的幽默感;

3、学习词语:缩硬壳

三、活动重点

了解乌龟是怎样机智地对付狐狸的。

活动难点:

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四、活动准备

故事磁带教学挂图乌龟手偶

五、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谜语--乌龟

(1)谜语:椎子尾,橄榄头,最爱头尾壳内收,走起路来慢又慢,有谁比它更长寿。

二)、完整欣赏故事:

1、教师播放MP3让幼儿欣赏故事。

2、根据故事内容提问: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里面都有哪些小动物?

(2)狐狸看见青蛙心里是怎样想的?

(3)狐狸是怎样跑过去的?

(4)乌龟看见狐狸要吃青蛙,乌龟是怎样做的?

(5)狐狸吃不到青蛙就要吃乌龟,乌龟是怎么办的?

(6)狐狸吃到青蛙和乌龟了吗?

三)、教师运用教学挂图,再次讲述故事一遍,幼儿看图分段讨论。

1、观察图1、2、3、4狐狸和乌龟发生了什么事情?狐狸和乌龟说了什么话?

2、观察图5狐狸想吃乌龟,乌龟怎么办?

3、观察图6、7引导幼儿重点讨论:乌龟怕摔、怕火,为什么还让狐狸把它摔到天上、扔到火盆?乌龟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4、观察图8引导幼儿讨论,乌龟喜欢水,为什么狐狸说要把它扔进水里,它反而哭了呢?你认为乌龟听了狐狸的话心里会是怎么想的`?它的心情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5、引导幼儿学习乌龟的语气,来表演乌龟。

四)、活动结束:

小朋友你们说说小乌龟聪明吗?为什么说他很聪明呢?(因为他遇到问题,困难时会动脑筋,想办法)老师希望小朋友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能像小乌龟一样机智、勇敢、爱动脑筋,千万别学狐狸,看上去很狡猾实际上很愚蠢。

五)、活动延伸:

表演游戏:聪明的乌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