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7》的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习作7》的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习作7》的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片断),从中领悟如何围绕中心选材。
2、迁移运用《明天,我们毕业》表情达意的方法完成作业。
3、通过,激发学生对老师、同学或学校里其他人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借鉴例文和学过的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对学校老师、同学或学校里其他人的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
写有讨论题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教时
教学过程
习作7第一、二教时总第95、96教时
一、谈话导人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明天,我们毕业》这课文,作者通过对一幕幕往事的回忆,真切地表达了自己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眷恋之情。我们都被那纯真的情感所打动,同时也勾起我们对往事的回忆。再过一个月,我们也即将毕业,也要告别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也一定有许多心里话要对老师和同学说。今天,我们就来写一话别的。
板书课题:话别--写给......
二、引导审题
1、看到文题,你先想一下,你的心里话要对谁说。
2、把题目补充完整。
3、认真思考一下,你为什么要把心里话写给这个人。
4、讨论:这就是说文章要有个明确的中心。此外,要注意是“话别”,所以要表达出真情实感。
三、学习例文
1、怎样把你的意思表达出来,又要有真情实感呢?我们光看文章的片断,这是吴小亮写给传达室沈伯伯的,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写的?
2、自读例文,思考下列问题:
(1)例文主要写了哪些事?
(2)从这几件事中,可以看出沈伯伯是个怎样的人?
(3)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沈伯伯怎样的感情?
(4)联系例文和课文《明天,我们毕业》,思考:该用怎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
3、讨论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相机板书:
表达真情实感具体事例典型场景
4、教师:例文抓住沈伯伯为“我”送作业、打扫校园、迎送同学等具体事例,生动表现了他工作认真、关爱同学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眷恋沈伯伯的真情实感。
四、指导选材
l、同学们己经想好了要写给谁了,请大家再再回顾一下:在6年的学习生活中这个人给你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有具体的事例吗?你准备选择哪些事例来表达你的感情?
2、同桌讨论、交流。
3、指名说说你准备选择哪些事例或场景来表达你对这个人的眷恋之情。
4、集体评议,教师点拨。
五、完成习作
1、学生,教师个别辅导。
2、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指导修改。
3、誊写习作。
《习作7》的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习作7》本次的习作训练与阅读紧密结合,是对阅读的补充,是对阅读的检测,同时也是一次自由表达的训练,内容是自由选择的,习作的形式也是自由的。所以本课的教学,教师应着重做好两点:一是帮助学生进行多层面的反复阅读,做好阅读指导。阅读是本次习作的基础,也是习作成功的保障。第二,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鼓励自由表达。
根据本次习作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可按照以下思路展开教学:谈话导入,激情激趣,创设游戏,寻找故事,阅读链接,充实内容,学生练笔,故事沙龙,展示习作。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7教案教学设计
《练习7》这个练习共安排了五道题目,包括以下几项内容: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教学目标 :
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和自信心。
2.能够根据课文的内在联系,合理想象,写出完整的、有意义的故事。
3.能够做到叙述清楚,语句通顺。
4.鼓励大胆新奇的想象,有创意的表达,并融进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自主的学习实践中领悟到如何写出情节完整的,有意义,有创意的故事。
2.指导学生把故事写得有趣。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翻开语文书,除了看到一篇篇有趣的课文,一幅幅精彩的图画,你有没有发现藏在语文书里的故事呢?它们有的藏在成语中,如“立雪求道”、“叶公好龙”的故事,有的藏在课文里,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背景故事……
2、让我们打开语文书,从中你有没有发现藏在书中的故事呢?
二、交流感悟
1、交流从课文中的发现的隐藏的故事。老师将学生交流的话题随机写在黑板上。
2、怎样才能把这隐藏着的故事写好呢?
(选择合适的故事,进行筛选和整合,借助合理的想象 ,将其中的一两个写下来。或者写写读完故事后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
3、小组内进行讨论,理清写作思路。
三、完成初稿,交流完善。
1、在练说的基础上,自拟文题写作。
2、指导学生修改写作。
(1)、将自己的习作朗读给同学听,同学在聆听中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
(2)、认真修改习作 ,正确使用修改符号,及时修改。
3、誊抄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7 语文书中的故事
藏在成语中、课文中的故事
读守故事的所思所想所悟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习作7,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7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习作7》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读懂习作要求,了解书信的格式。
技能:迁移运用《明天,我们毕业》一文表情达意的方法完成本次的习作。
能力:引导学生借鉴学过的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情意: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眷恋之请。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回顾六年级的小学生活,再现老师诲人不倦的形象,激起学生心中对老师的情感。
对策:用一、两个具体的例子,表现对老师的感激和眷恋。
教学过程:
一、导入、审题
1、小学六年的学习即将结束,我们举行了一次“话别老师”的活动。我们打开了记忆的闸门,重温了六年来那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今天,就让我们拿起笔,给老师写过一封信吧!
2、明确写作的内容。
写信的对象——小学阶段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
写信的内容——要说真心话,把最难忘、最感动的情景再现出来,要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眷恋之情。
二、开拓思路,知道选材
1、看到文题,首先我们要想心里对谁说呢?再认真思考你为什么要把心里话写给这位老师?这位老师有哪里让你感动的事呢?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适当指导。
修改:交流指导时可以围绕以下几方面:围绕所选老师的长处、特点写,不可面面俱到;围绕这位老师机给予学生的.帮助、教诲、关爱进行交流;围绕师生之间的情谊,表现对分别的不舍之情。
4、教师点拨:写信要有个明确的中心,要在信中表达出真情实感。
三、指导书面表达
1、撰写习作草稿。
2、交流、评改习作,评改要点如下;
(1)书信的格式要正确(要有称呼、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
(2)要有具体的情景。
修改:要把内心的话说出来,表达真情实感。
3、自由修改习作,教师个别辅导。
板书设计
习作7给老师的一封信
书信格式要正确
要有具体的情景
要表达真情实感
《习作7》的教案 篇4
主要内容:
本次习作着重指导学生装自编童话故事。《找“饿”》是一篇例文,是小作者用自己的动物玩具编写的童话故事。习作后的两个问题是让大家对例文进行讨论,实际上也是对编写童话故事提出了两点要求。然后教材对这次习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仿照例文,发挥想象力,也拿自己的玩具编一个童话故事。
学习目标
双基目标:
1、读懂例文《找“饿”》,了解其主要内容和自编童话故事的一般要求。
2、能按习作要求,用自己喜爱的玩具,发挥想象力,编一个童话故事,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思维发展目标:敢于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编写童话。
课时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自带各种玩具。
教学重、难点:能按习作要求,用自己喜爱的玩具,发挥想象力,编一个童 话故事,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导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学习目标:
发挥想象力,用自己喜爱的玩具,发挥想象力,编一个童话故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小就喜欢玩玩具,尤其是动物玩具,好多人还一边玩一边自言自语地讲故事呢?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玩玩具、讲童话。
二、明确习作要求
1、请同学思考: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2、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1)把玩具摆一摆,玩一玩,自编一个童话故事。
(2)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3)看谁写得有意思。
三、指导读例文
1、激趣:老师拿出两只熊猫玩具(一大一小)。
2、请学生读例文。
3、提问:
熊猫娃娃找到饿没有,是如何找到的?熊猫妈妈为什么这样做?
4、讨论:
你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是不是很佩服小作者的想象力?
自主十分钟
1、学生摆弄自己的玩具,边玩边编故事。
要求:故事要有意思,有教育意义或给人一点启示。
要有想象力,能虚构出一个故事,而且比较合乎情理。
2、跟同桌说说自己编的故事并互相评价。
3、请学生拿着玩具上台来讲自编的故事。
4、师生共同评价并帮助修改。
5、学生再一次明确要求后继续完善自己的故事。
第二课时
课时学习目标:
完成作文稿,在作文本上进行誊写,教师相机指导。
自主十分钟
学生写作。
板书设计
大胆想象
有意思
给人启示
导学反思
拓展阅读
老虎与青蛙
美丽富饶的大森林里,动物们安居乐业,和平共处,只有万兽之王——老虎对青蛙一直怀恨在心,因为它在小动物们面前得罪了老虎。
一天,老虎出去觅食,遇见了青蛙。老虎一直想吃掉青蛙,便一把按住青蛙,“哈哈!这回你逃不掉了!”
“要不咱们来比武,如果你赢了,就可以吃掉我;如果你输了,对不起,你不仅不能吃掉我,还要把你的宝座让给我!”青蛙毫不畏惧地说。
“当然没问题!”老虎想也不想就说。
比武开始了。老虎看了看矮小的青蛙,想,这青蛙这么小,绝对会是我的手下败将!老虎猛地向前扑去,青蛙灵巧地躲开了,结果老虎扑了个空。青蛙猛地一跳,打翻了身边的一个黄蜂巢,黄蜂恼怒了,可却不去叮青蛙,反尔直冲老虎。老虎见势不妙,想躲开,可还是被黄蜂叮得浑身是包。
“比赛结束,二比零,青蛙获胜!”裁判员喊道。
这时,旁观的青蛙朋友们围住青蛙,欢庆它的胜利。老虎哪能想到,青蛙和它的朋友们搽了些青蛙最近发明的黄蜂油呢,怪不得没有被黄蜂叮!而老虎呢,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小动物们从此再也没有见到它。
后来,青蛙登上了宝座,把森林治理得井井有条,小动物们都很喜欢和拥戴这个聪明的国王。
《习作7》的教案 篇5
【教材解读】
一、教材简析
本次习作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其训练旨在通过一次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并把活动的过程和感受写下来。由于实践活动是本次实践的前提,因此本次习作的教学设计主要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重视学习主体的知觉经验,强调让学生亲历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真切的心理体验,在习作指导中,引导学生记录真实生活,体悟抒怀,尽情表达。
二、学情分析:
小学生受年龄限制,再加上当代学生在学习重压下,社会给于的“活动思维框”缩小,对生活的自然认知与体验也就相应减少。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习作不也是如此吗?本次习作,采用情境体验法,帮助并教会学生直接有效地储备习作素材。而此情境设置,与学生的生活认知经验具有相似性,容易对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刺激。故指导学生写清体验活动的过程和抒发自己在体验活动中的真情实感是本次习作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组织一次体验盲人的活动,回味自己在体验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并有详有略地描写出来,特别注意能写下自己对这次活动独特的感受。
2、通过阅读例文《“护蛋”》,了解只有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才能把体验写生动。
3、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体验,平时多储备,做个有心人。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的体验、感受更清晰,能组织成文。
难点:习作指导过程中,突出学生个性化的体验。
【课前准备】
教师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进行一次体验活动,并对活动的方式进行指导;注意选择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进行体验;注意搜集好活动过程中的一个感受最深的、场面最精彩的片段进行体会。同时,教师应及时询问了解他们参加体验的情况,并进行二度二调控指导。
【教学流程】:
一、作前指导
(一)集体交流,明确习作要求。
1、今天我们不学课文,进行一次活动好吗?活动的内容就是你不当你自己,可以当老师,当家长,当一回盲人、聋哑人、残疾人,体验他们的生活,感受他们的内心。(板书:一次体验活动)你们有信心吗?
2 、活动开始:游戏,我当“通信员”(老师把“情报”写在一张小纸条上交给小组的第一位同学,依次向后传,看哪一组传得快,传得准。)
3、师:同学们,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亲身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情。感受过生活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刚刚几个参加游戏的同学体验了当一回“通信员”,谁愿意来谈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呢?这几个同学亲身经历,还有了个人的感受,这就是体验。那么你们有没有经历感受较深的事呢?
(二)学习例文,掌握写作方法。
1、师:咱们小学生写作文,主要做到两条:内容具体,感情真实。那我们叙述一件事情怎样才能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真实感受呢?有一位同学就把自己“护蛋”的体验写了下来,我们来看看吧!阅读例文想一想:
2、在护蛋的过程,作者写了哪几件事?
作者抓住哪些方面,突出“护蛋”是“一件难做的事”?找出有关词句。
生读例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师小结:要想把一件事情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可以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的、做的都写下来!
板书:过程清楚体验真实
二、下笔成文
1、师:咱们的体验各有不同,作文的题目自然也可以有自己的个性,你想给你的作文取什么题目呢?(一次体验活动,我当通信员,我失败了,通信员真难当)
生自由说。
2、师:这聪明人啊,不仅要有一对聪耳会听,一双慧眼会看,一张灵嘴会说,还能用心去体会,老师觉得会写的人更聪明,那看看你们能不能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的、做的都写下来呢?
3、提示写法,行文铺路
(1)我们在说体验过程的时候,怎样才能让文章吸引人,让别人感受到我们的内心能体验情感呢?你有什么金点子?
(2)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3)教师小结:老师这儿有两点提示供参考:
A 、通过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把体验过程讲清楚。
B、能以情动人,写出了自己的真实体验。
4、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三、作后评改
1、生自读,自评自改。
放声读自己的作文,读的时候,想想句子是否通顺,对照习作要求,看看有没有疏漏的地方。
2、互评互改。
师:同桌交流一下,看看对方的作文哪些地方写得好?你对他有什么建议呢?读了以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3、点评:展示作品,评评改改。
生推荐,师生共评,课后修改。
四、拓展:体验生活,记录点滴。
同学们,生活是一个大舞台,今天我们学会了写自己的体验。课后,老师希望你们做一个有心人,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板书设计:
一次真实的体验过程清楚体验真实
《习作7》的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动手摆放自己喜欢的玩具,动脑编一编玩具的故事。
2、能读懂例文《找饿》,了解这个童话是怎样编出来的。
3、编写的故事语句要通顺,条理清楚。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编写的故事语句要通顺,条理要清楚。
难点:根据自己摆放的玩具,动脑筋编一则玩具的童话故事。
课前准备:
⒈搜集一些玩具。
⒉准备一些童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玩具是非曲直们从小就喜欢的好伙伴,尤其是动物玩具。动物王国里的玩具可多啦,它们之间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
2、(出示两个熊猫玩具)问:这是什么?什么样的熊猫?
3、你们猜一猜,他们是什么关系呢?这两只熊猫之间会发生一个什么故事?
二、出示
1、指名读《找饿》的故事,想一想两只熊猫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
2、讨论:小作者是怎样写这个故事的?
3、这两只熊猫之间,还可能发生什么事?展开你的想象,开动脑筋想一想。
提示:如果他们路上遇到了小猴(大象……),会发生什么事呢?
4、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教师适当点评:要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确定故事的主人公。
三、编写练写
1、各小组分别摆放自己喜欢的玩具,确定故事的主人公。
2、指名一生讲玩具的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适当补充。
3、小组成员扮演故事角色,参加全班表演。集体评议:想象是否合情合理,事情是否说清楚了。
四、学生习作
1、明确要求:(1)把故事说清楚;(2)语句要通顺,条理要清楚;(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习作指导。
(1)习作顺序:按故事的发展顺序写。
(2)习作方法:张开想象的翅膀,写一童话。
3、练习写稿。
4、修改评议。
板书设计
摆玩具 编故事
要求:把故事说清楚
语句要通顺,条理要清楚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