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城南旧事》有感

2025/09/26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读《城南旧事》有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城南旧事》有感 篇1

不久前,在丁老师的领读下,我们班同学一起阅读了《城南旧事》。这本书是当代女作家林海音写的著名的成长题材小说。《城南旧事》以女孩英子的口吻讲述了自己在北京城南的童年生活,表达了英子对城南的怀念以及对童年的怀念。书中塑造了很多个性迥异又鲜活的人物,有本性善良的“小偷”、思念自己孩子的秀贞、幽默的爸爸、爱护孩子的宋妈……。而我最喜欢的人物不是别人,正是书中的主人公小英子。

英子是个非常纯真可爱的小姑娘。我印象最深的有一个这样的场景:在“我们看海去”这个章节中写到,她在高草丛中偶然遇见了小偷,便问小偷是不是来拉屎的,小偷瞪着大眼睛望着英子,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当我读到这一段时,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小英子太搞笑了。虽然在撞见小偷这个事情上小英子反应有点跳戏,但可以感受到她是多么纯真无邪,可能是那种心底里有善良的人才会那样看谁都不是坏人吧。

最难能可贵的.是,或许天真可爱是每个小孩都有的特点,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英子有个朋友,叫妞儿。英子与妞儿的相遇很有戏剧性,英子第一次见到妞儿是在油盐店里。妞儿买了很多东西,手都端满了,店里伙计非得让妞儿唱一段才许走。妞儿眼看着就要急哭了。这时英子“一下子蹿到妞儿身旁”,质问伙计,帮助妞儿解了围,后来他们成为了朋友。我对英子很是敬佩,换作是我,我并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像英子那样,在别人被欺负时能够挺身而出。不得不说,英子真是非常勇敢和机敏,于是英子在我心里的形象越发生动立体起来。

作者林海音写《城南旧事》,通过重点去描写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生动地刻画出了人物的形象,让人过目不忘,语言质朴却能让读者产生共鸣。

读完这本书,我就像体验了一次英子的童年。随着在城南生活的日复一日,生活中各种滋味也都随着时间冒了出来。在英子的生活中并不全是开心,朋友的离开、父亲的离去牵引着小英子的情感,让英子感到悲伤和难过。然而她又在这样的悲伤与难过中,慢慢体会到成长的真谛,人生的真相。

《城南旧事》告诉我:童年的时光是珍贵的,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珍惜这一去不返的童年。想到这里,我的耳畔响起了那首熟悉的旋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读《城南旧事》有感 篇2

“长亨外,古道边,芳章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如交半零落……”

自从上周读了《城南旧事》这本书,这首歌便环绕在我耳边,虽然它并不是很出名,但却令我想起主人公英子童年时所经历的一切。惠安馆门口疯女人的一笑,草垛里蹲着的年轻人,与德先叔离开的兰姨娘,回到故乡的宋妈、喜爱花朵的父亲,这一切都是那么清晰,却又是那么模糊。

最令我难忘的,是那位善良的年轻人。他与英子交谈时所流露出的后悔,是那么强烈,但为了供弟弟读书,他不得不去偷东西。小孩子总想长大,可大人却总想变小,小时候不努力,长大以后会怎样呢?英子说:“我分不清海跟天,更分不出好人和坏人。”那个便衣侦探,那个一副老实相的年轻人,那些骂小偷的围观者,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便衣利用英子抓年轻人,年轻人为供弟弟上学而当小偷,那些围观者不知内情却仍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咒骂年轻人。善与恶,真与假,究竟该如何区分呢?我也不知道。

书中写的故事,看似很杂乱,却又那么有序。它记录了英子生活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一个人物都给我们留下了无法磨灭的.迹象。尽管亲妈、兰姨娘、年轻人、德先叔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可他们还是以一种高尚的姿态活着。

小孩子的眼睛是透明的,透明得不带一丝杂质。英子对待惠安馆的疯子秀贞,对待年轻人,对得兰姨娘,对待宋妈,都能以一种理解的心态去接纳他们,体会他们不为人知的苦。如果人们都像英子那样真心待人,宽容待人,悲悯待人,我们的生活一定也会小些痛苦,多些快乐吧!

读《城南旧事》有感 篇3

《城南旧事》这本书是葛老师送我的新年礼物,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是那么的喜悦,因为看书名就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妈妈告诉我说:“你翻翻看,我觉得你会喜欢这个故事。”对于妈妈的劝说我嗤之以鼻,还在心里念叨:妈妈怎么也变得这么不理解我了,我喜欢的是科幻的,或者那种写校园趣事的,类似《哈利波特》或者“阳光姐姐小说派”。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我慢慢地翻阅,渐渐的我发现我真的爱上了这本书,书中有太多感人的事了。

作者林海音以自己童年的生活为背景,描述了老北京胡同的人、景、物、事。

爱是体谅

当看到英子居然为了秀贞,一个有点“疯”的女人,把母亲留给自己的金手镯送给秀贞当盘缠用,我内心感动了,小小年纪的英子就懂得了爱,懂得了关怀别人,可结果却是悲惨的,在秀贞带着女儿去找寻失散多年的父亲时,居然死在了火车轮下,我不禁流泪,为她们悲惨的命运感到难过,为什么不给这一家人团聚的机会?

这不禁让我感慨,我是多么的`幸福,我从来都不用为了吃穿去忧愁,妈妈每天为我准备好丰盛的食物,只要我想吃,没有吃不到的。记得有次,妈妈张罗了一大桌子菜,可是我因为在学校跟同学怄气,回到家跟妈妈发脾气,还不吃饭,这下一大家子的人都急了,轮番来叫我吃饭,可我还是一点面子都不给家人,直到爸爸跟我提出交换条件我才勉强同意去吃饭。现在想想,我好幼稚,太不应该了,我一点都不体谅大人的艰辛,妈妈每天上下班已经很累了,回到家还要做饭、洗衣、搞卫生,而我呢?除了上学啥都不干,还净给惹麻烦。我有那么爱我的爸爸妈妈,还有那么多可爱的老师、同学,现在我长大了,应该要学会包容、体谅,要学会享受爱的同时也要付出爱!

爱是陪伴

当看到宋妈撇下孩子来到家中伺候,却收到儿子溺水身亡,女儿被卖给别人的噩耗,宋妈含泪离开。我不禁思索,是怎样的生活所迫会让她连自己的孩子都忍心抛下。

都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我很庆幸我有个好妈妈,在我心里我妈妈就是那个哆啦A梦中,只要我按下按钮,妈妈就会满足我任何愿望,当然妈妈为了能养成好习惯也是煞费苦心。比如,我不是很爱阅读,为了让我爱上阅读,妈妈每天都陪我看,其实我知道妈妈还有好多事没做完,但是每晚的阅读时间,不管有多累,有多晚,妈妈还是会一如既往的陪伴我。每学期暑、寒假妈妈也会提前跟我制定好规划,只要我每天完成制定的目标,妈妈都会给我“小星星”,当“小星星”足够了,我还能得到大大的奖励,满足我一个大大的愿望。在我眼里妈妈不仅仅是我的母亲,更是我的朋友,有烦恼了我愿意跟妈妈倾诉,有喜悦了我会第一时间跟妈妈分享,有错误了也会主动跟妈妈承认。虽然现在的我还不是那么的完美,但是我相信有了妈妈的陪伴,长大后的我一定会过成我想要的样子。

爱是感恩

随着时间的流逝,转眼,英子就到六年级了,而我也快到小学毕业的年纪,我好像走进了那个斑驳的胡同,走进了英子的童年里。

雨天赖床时爸爸藤鞭的咻咻声,教室外爸爸递给我的花夹袄和两个铜板,院子里爸爸摘下一朵茉莉花戴在妹妹头上。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我紧紧握在手,推开家门,弟弟妹妹在玩土,爸爸喜爱的夹竹桃垂落一旁,那时候我终于明白我不再是小孩子了。

故事结束了,合上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多想一夜长大,这样就能帮助父母多做点事。父母辛勤的养育我,无怨无悔,之前我觉得那是天经地义,现在想想,我错了,我要懂得感恩。犹记小时候,出门,我总是不愿意走路,走几步就说累了。有次去动物园,全程都是爸爸背我的,虽然爸爸汗流浃背,但我一点都不心疼,还骑在爸爸背上一个劲叫着“驾”“驾”“驾”,为了让我看上一场表演,妈妈可以顶着烈日排一小时的队,不喊热,不喊累,而我只是站在树荫下吃着冰棍。虽然这都是小事,但无不包含了父母对我的爱,那是无私的,是伟大的,她们全心全意的呵护我、培养我、照顾我,如今我长大了,也有了一定的自立能力,我也该帮父母承担一些我力所能及的,让他们能多休息一会,少疲劳一点!可我知道父母的心愿很简单:只是希望我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好好学习,长大做个有用的人。我想我会怀着感恩的心,更加努力地学习,实现他们的心愿,来回报家人给予我的爱!

平平淡淡的时光里,那些差点叫人遗忘的小事,都成了记忆中美好灿烂的年华,英子没有忘记自己的童年,而我,也将永远铭记属于我的灿烂年华。

读《城南旧事》有感 篇4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由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写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书名叫作《城南旧事》。

书中讲述的是:英了要毕业了,可爸爸却因病重不能去参加她的毕业典礼。英子在衣服上别了一朵粉红色夹竹桃,这是爸爸种的花儿。英子回忆起许多关于爸爸的事:因赖床受到爸爸惩罚、爸爸特别爱花以及爸爸让她去闯练的情形。毕业典礼回来后,英子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儿,她清醒地意识到爸爸的花儿落了,而自己已经长大了。

这是一本充满人性美的书,英子的心是纯净透明的,当大人们看不清美与丑的时候,她却能看得清。英子善良、仗义、聪明、勇敢,而这些正是我们生活中所要追求的,不管你多大,不管你在什么位置,都不应该丢失童年的那份纯真与美好。

这本书是由六个故事组成,它们分别是《冬日童年骆驼队》、《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和《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从这六个故事中,我也有了许多成长的启示。比如《惠安馆》让我有了这样的启示:英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她对小伙伴的爱怜、对秀贞的关心,处处流露着真善美的美好心灵。再比如《兰姨娘》让我有了这样的启示:成长中总会有很多无奈,重要的是要学会体谅别人的感受,学会承担,学会解决问题。还有《驴打滚儿》也让我有了这样的启示:英子虽然是个小孩子,但也知道大人的感情,她尽力去让宋妈快乐起来,想用自己童趣的话语来安慰宋妈。

这本书里的许多人物:英子、秀贞、宋妈……我都喜欢。其实,好人也好,坏人也罢;善良也好,丑恶也罢,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架天平——道德的天平。我们应该如天平一样去衡量、他人的行为。

读《城南旧事》有感 篇5

本以为,《城南旧事》是一种恬静的悲伤,这些城南,遥遥的,茫然;说白了旧事,很有可能会蒙上浅浅的木深褐色。

实际上,都还没读过这本书,仅仅题型带给我的一些念头。

假如,叫我来抒写自身的《城南旧事》,想来总是是年幼时的回忆。如今早已这些旧事太漫长了。是否就是以前一样,坐下来窗前看到同龄人玩耍;是否就是背着挎包赶到正门口时,闻到妈妈饭菜的香味;是否就是蒙着别人的眼睛,嘟囔着要他们猜猜我是谁;是否就是在一次次冷风的围堵之后,还毫不妥协对别人说,我不想冷

这些回忆都不敲敲门,立即涌进来。或许我的人的大脑早已被吞没了,大脑神经的工作中负载超出平常数倍。你是否还记得之前哪个不爱说话的我,一次就由于不爱说话,被爸爸扇了一巴掌。阔别很多年,脸部還是隐隐作痛。实际上许多回忆是甜滋滋蜜,许多回忆是沁人的冷气,许多回忆是锋利的尖刀!

进了中学,才发觉丢弃了许多东西:中小学的朋友、教师,也有那类童真的心理状态。或许朋友与老师也有碰面的机遇,那类心理状态还能找到吗?取代它的的是一种在大海中泛舟的情绪。仿佛一望无际找不着终点,有时候会碰到,但幸亏拥有大量的時间来赏析水上的'景色。说白了有舍必有得,我舍去的,获得的,那可以相抵吗?好在,进到中学,还碰到了很多人,带给我很多,她们和中小学不一样。中小学的朋友,就仿佛玩家家酒,玩得开心,也没有烦恼。中学的朋友,她们温暖,讨人喜欢,尽管有时讲话会致伤,但大伙儿都很好~

察觉自己的语文好差,内心的觉得居然不可以写出去。很有可能每个人都一些觉得,不能用文本描述,由于连自身都不可以掌握。沉浸在回忆中,才知道回到过去也不是那麼非常容易的一件事。

因为我该想一想,我的城南旧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