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社会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社会教案 篇1
爱我家园
【活动目标】
1、了解水的重要性,知道要保护水源不受污染。
2、初步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知道乱扔垃圾的危害。
3、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情感。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小议水的用途。
1、听音乐提问,引起课题(流水声)
提问:小朋友,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你们喜欢水吗?水有什么用处呢?如果没有水会怎么样?(幼儿讨论后发言)
2、教师小结:对了,我们人需要水,植物也需要水。如果水脏了,会怎样呢?
二、通过看PPT,让幼儿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及带来的危害。
1、看PPT,了解水污染的原因。
师:其实,动物也需要水。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提问:小鱼原来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现在它们生活的怎么样?小鱼在喊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喊救命?它的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怎么会有这么多垃圾的?你看了以后,觉得怎么样?我们怎样帮助小鱼呢?
2、启发幼儿动脑筋,想办法解决水污染问题。
提问:如果到处都是垃圾,我们的环境会变成什么样子?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呢?
教师小结:在河里的垃圾会有河道清洁工用工具去捞河面上的垃圾,马路上垃圾会有环卫工人去打扫。小朋友平时要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不能乱扔垃圾。
三、引导幼儿知道怎样处理垃圾。
1、师:其实有些垃圾我们不要扔掉,可以把它回收,加工就可以变成新的有用的东西。(看视频)
小结:原来有些还可以加工变成新的.东西,我们小朋友从小到大要养成好的习惯,垃圾不随便扔,要把有用的垃圾收集起来。
2、认识标志,知道可回收与不可回收。
3、师:如果人们都把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不乱扔垃圾,我们的环境会变得更美丽。
四、教育幼儿保护环境。
师:平时生活中,我们要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的美丽。让我们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
幼儿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细心观察,初步区分出男孩女孩的明显特征。
2、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培养幼儿的性别意识。
活动准备:
《男孩女孩》课件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出示课件第一张图片:"这是谁?今天巧虎家来了两位小客人,请你看一看他们是谁?"
二、讨论男孩女孩的区别。
1、引导幼儿从外貌特征进行比较。
出示第二张图片,提问:谁是男孩谁是女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幼儿边说边出示第三张图片,列成表格式进行比较
2、生理特征"除了头发、衣服不一样,男孩女孩还有哪里是不一样的呢?""其实男孩女孩还有不一样的地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男孩女孩入厕图片,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男孩女孩的不同。
小结:你们都说得很对,男孩是短头发,穿裤子;女孩有的长头发,穿裙子,有的也和男小朋友一样是短头发,穿裤子的。但是,男孩是站着小便的,而女孩是蹲着小便的。
3、游戏:点兵点将"你是男孩还是女孩?你们家里谁是男的谁是女的?"
4、游戏:送礼物。(引导幼儿从男孩女孩的喜好来进步一了解男女的区别。
"巧虎还准备了好多玩具呢!他请我们来帮帮忙,把礼物分别送给男孩女孩。" 幼儿边操作边讲述。
小结:男孩女孩喜欢的玩具也有些不一样,男孩喜欢玩枪、汽车、剑,女孩喜欢玩芭比娃娃、毛绒玩具,但有的玩具男孩女孩都喜欢。
给爸爸妈妈送礼物"巧虎还给爸爸妈妈带来了一些礼物,请宝宝们来送一送。"
小结:宝宝们把领带、剃须刀、公文包送给了爸爸,把化妆品、裙子、小皮包送给了妈妈,原来我们男的和女的在生活中用的物品也不太一样。
5、小结:排排队、比一比"宝宝们真棒,把礼物都送好了!巧虎非常感谢你们,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小礼物,男孩们请到蒋老师这里来,女孩子请到陈老师那里!"引导幼儿按男孩女孩分别排成两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出谁多谁少。
小班幼儿好奇心强,好模仿,在平时带班过程中常常发现幼儿对异性入厕方式十分好奇,有的还模仿异性同伴小便。这说明幼儿对自己与异性同伴的'不同已产生好奇,活动中通过男孩女孩的图片对比观察和愉快的游戏让幼儿直观形象的了结了男孩女孩的外貌特征;通过观察男孩女孩入厕场景视频,强化了幼儿的性别意识;最后通过操作游戏"送礼物"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进一步了解自我,巩固了幼儿对性别意识的感知。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环节清晰层层递进,又比较有趣味性,所以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致较高,目标完成较好。
幼儿园社会教案 篇3
学习活动:
认识土豆和西红柿
活动目标:
1了解土豆和西红柿的外型特征。
2有观察的兴趣。
观察指导:
引导幼儿有目标的.观察。及时了解幼儿的兴趣点。
活动准备:
土豆和西红柿
活动流程:
出示土豆和西红柿的实物让幼儿观察——幼儿大胆的说
活动过程:
T: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好的东西,我们来猜猜看是什么呀?
C:……
T:原来是土豆和西红柿呀
C:是土豆
T:那我们今天来看看土豆是什么样子的呀?
C:好的。
观察:
哪些幼儿能大胆开口。
幼儿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
2、参观幼儿园环境,了解各设施作用,知道优美的环境需大家爱护。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活动准备:
1.事先准备好参观幼儿园的路线。
2.玩具天线宝宝一个。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 。(1)参观幼儿园教师办公室、保健室,向老师问好,并请老师介绍自己的工作。让幼儿给每位老师送一朵红花,并学说:老师辛苦了!(2)带领幼儿来到操场,观看大中班小朋友活动,请幼儿说说他们在干什么,并请幼儿找一个小哥哥、小姐姐一起玩。(3)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xx就回来。(4)带领幼儿回活动室,介绍活动室环境,让幼儿知道这是我们学习和游戏的地方,有许多好玩的玩具,老师要在这里教我们许多本领,还能结实很多新朋友。
2.谈话,引出课题。教师:你喜欢我们的幼儿园吗?今天天线宝宝带大家开着火车一起去参观我们美丽的.幼儿园。
3.说说自己的幼儿园(1)幼儿园里有什么?你最喜欢幼儿园的什么地方?为什么?
4.画自己理想的幼儿园。(1)通过撕贴、添画等方式表现自己心中的幼儿园。可以让幼儿与家长共同构图设想。(2)展出绘画作品。
活动反思:教师带领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通过走走看看使孩子们知道幼儿园的布局,从而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的设施,喜欢幼儿园。在设计整个活动时,画一画幼儿园有一定的难度,幼儿不会用绘画的形式画出幼儿园,在今后的活动中注意孩子的实际水平。小百科:幼儿园,原称勘儿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引进的体制。旧称蒙养园、幼稚园,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纳三至六周岁的幼儿。幼儿园的任务为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
幼儿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观察种子的生长位置和特点,简单了解种子的用途。
2、尝试加工大豆、花生等能吃的种子体验动手制作食物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豆、红豆、花生、玉米、西瓜、南瓜、豆浆机、微波炉。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组织幼儿坐好,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基本部分:
1、今天老师带了几个好朋友来和小朋友见面吗,小朋友想不想认识他们。想。教师出示花生请小朋友认 识。
师:“这是什么?”幼:“花生”
师:“你吃过花生吗?他们是什么味道的?”幼:“吃过,有原味的、有卤味的,嚼在嘴里很香。
师:“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他可以用来干什么。”请幼儿自由回答,可以做花生油,可以做咸菜,可以用花生仁包皮制成药等。
2、教师出示大豆。师:“小朋友看一下这是什么?”幼:“大豆”
师:“你吃过它吗。”幼儿自由回答:我吃过煮的`大豆、我喝过豆浆。
师:“你还知道它们有什么用处吗。”幼:“可以做成豆油、可以做豆腐、可以做豆奶、可以做成豆腐皮。
师:“小朋友想一想,除了吃,它们还可以干什么。”幼:还可以种。
师:“你们知道除了这些种子能吃,还有那些种子可以吃吗。”幼:“还有瓜子、莲子、西瓜。”
师:“小朋友回答的非常好,除了大豆、花生,还有莲子、瓜子、杏仁、桃仁都可以吃也能做成很多食用品,工人们食用。
3、教师出示玉米。
师:“请小朋友看一下这是什么。”幼:“玉米”
师:“玉米好吃吗。”幼:“好吃”
师:“谁来告诉老师玉米可以怎么吃.”幼:“可以煮着吃、可以做成玉米片、可以磨成面蒸馒头等
师:“小朋友回答的非常好,除了大豆、花生,还有莲子、瓜子、杏仁、桃仁、玉米都可以吃也能做成很多食用品,工人们食用。
师:“小朋友想一想是不是所有的种子都能吃。”幼:“不是,有的种子是不能吃的。”对,并不是所有的种子都能吃,花的种子、葡萄的种子都不能吃。
3、师:“老师这里有很多的种子,现在请小朋友自己来加工一下,制作出可以使用的东西来。首先用大豆,可以做豆浆。”教师向幼儿讲解好操作步骤,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加工能吃的种子。如:煮豆子、做豆浆等。
师:“把你的劳动成果分享给大家一起享用。”4、 师:“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除了做这些我们还能用这些种子做什么,观察一下我们教室里用它用它们做了什么们做了什么。”
幼:“可以做粘贴画。”
师:“小朋友观察得非常仔细,你们想不想也来制作一个漂亮的粘贴画。”幼:“想。”
教师每人发一张纸,大豆、红豆、花生、南瓜、西瓜、玉米等的种子若干让幼儿自由制作粘贴画。
结束部分:
让幼儿把制作的粘贴画摆放到区角中供其他幼儿欣赏,表扬做得好的幼儿。
【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有种子加工成的食品、饮料、调味品等,搞一次种子食品展示会。
幼儿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找找,认识周围一些红色的东西。
2、初步感知红色与人们在生活中的关系。
3、学习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在活动中体验愉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
苹果、蕃茄、葫萝卜、辣椒等红色食物,灯笼,红旗等红色的实物若干,布置在活动室内。
活动过程:
一、找红颜色
1、师:"今天,我们教室里漂亮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哦,原来教室里有许多'红色'的东西。""我们再去看看、找找有哪些东西是红色的?"
2、幼儿在教室内寻找红色的东西。
3、请幼儿坐下来与同伴讲讲自己找到的是什么?(要求幼儿说:我看见XX是红色的)
4、请个别幼儿讲自己找到的是什么?
二、找自己身上的红色,了解红色与自己生活的关系。
师:小朋友找到的红颜色真多,大家都知道,红颜色真漂亮,请小朋友再互相找一找,我们身上什么东西也是红色的。(幼儿自由讲述,同旁边的小朋友讲,请个别幼儿讲)
师小结:小朋友的眼睛看的真仔细,发现了我们的衣服、扣子、鞋子、袜子都是红颜色,红颜色的东西穿在我们身上真漂亮,放在我们教室里使我们的`教室也变得漂亮了。
三、了解红色在喜庆场合中的运用(看录像)红颜色的东西除了能够使我们变得漂亮,还有什么用呢?老师请小朋友先来看电视(幼儿看电视,师适当解释)。
问:小朋友你刚才在电视里看到了什么?你看到电视里什么东西是红色的?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叔叔、阿姨结婚,还有商店开张都要放鞭炮,贴喜字,鞭炮喜字都是红色的。
(幼儿学一学,做一做放鞭炮的动作,感受欢乐气氛)。
师:那么,你还有没有在其它地方也看见过红色的东西呢?
请小朋友想一想,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请幼儿互相交流,请个别幼儿回答)
四、了解一些红色的食物出示红红的蕃茄,小朋友你们看这个东西是什么颜色的?你有没有吃过"你还吃过什么东西也是红色的?
师小结:哦,原来红色不仅好看,而且有的红颜色的东西还可以吃呢。
五、结束(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发现了这么多红色的东西,开心吗?拍拍手(也可和同伴拍拍手)。
在我们幼儿园里,在小朋友家里,还有许多东西也是红色的,放学后,我们再去找一找,看一看,然后把你的发现来告诉老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