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2025/09/28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荷叶母亲》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积累相关文学常识。

2、在诵读中理解体会文中浓浓的母爱,学习把握借物喻人的手法。

3、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体会文中浓浓的母爱,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2、联系生活,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 导入新课:孟郊《游子吟》

(二) 作家作品介绍:学生先介绍,教师作补充小结

(三) 生字词积累,检查预习情况

(四) 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五) 思考探究:

1、课文重点写莲花,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赏莲?

2、文中写到作者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红莲的样子和作者当时的心情各是怎样的?

3、文章最后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点明主旨,深化感情)

4、写作手法归纳:借物喻人

(六)联系生活,体验亲情

1、欣赏歌曲《母亲》,回想和母亲的点点滴滴

2、欣赏汶川大地震中的几幅图片,体验母爱深情

3、发挥想象,仿照文中的语言写一段献给母亲的诗句。

母亲啊!您是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堂小结

(八)作业布置:

1、课外阅读冰心诗集《繁星》、《春水》,并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以《妈妈,我想对你》为题目写一篇作文,500字左右。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体会并学习本文触景生情,以物喻人的写作特色。

(二)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品味散文诗的语言美,理解关键句子思想感情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思想内容,感受文中深沉的母爱,感悟亲情。

教学重点:

1、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受文中深沉的母爱,感悟亲情。

教学难点:理解关键句子的思想感情。学习本文触景生情,以物愉人的写作特色。

教学突破:抓住本文的感情基调,引导学生对母爱的感受体验,并结合还说实际说出自己的见解观点。

教学方法:

1、深情诵读法。本文是一首散文诗,语言质朴,感情细腻,充满生活气息。所以应用反复的朗读,可以加深对文中情感的理解。以提高学生读的能力。

2、点拨提示法: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作用,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即可。

3、比较阅读法:编者把它安排在泰戈尔的《金色花》一起来学。除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母爱这一永恒的文学主题外。还有一点用意:《金色花》重点表现的是孩子在沐浴着母爱的同时,也想着怎样回报母爱。《荷叶母亲》重点突出的是孩子得到无私的母爱,母爱永远保护着我们,伴我们一生。所以把这两篇课文比较阅读,可以让学生懂得在得到母爱的同时,更应该回报母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烛光里的妈妈》歌曲片断,让一位朗读水平好的学生深情诵读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然后教师激情导入: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母爱更是永恒的。泰戈尔的《金色花》借助于金色花塑造了一个顽皮的孩子形象,表达对母亲的深情,而冰心又是如何写母爱的呢?让我们走进《荷叶母亲》,再次感受母爱的温馨。

二、熟悉作者,积累词语。

1、简介作者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诗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2、词语的积累要主意辨析字形字音和字意,并主意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姊妹(zimei)菡萏(handan),荷花。

欹斜(qi),倾斜、歪斜。荫蔽(yin)遮盖、遮蔽。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读。要求学生标明字音、注意节奏,掌握重音语气,把握情感等。

2、学生朗读:用个人读齐读的方式进行。个人读能发挥学生的优点;齐读可以读出整齐的韵律,增强感染力。

3、学生谈读后对课文的感受。进一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四、自主合作,研讨课文

1、课文重点描写了什么?

讨论后交流明确:课文重点描写了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

2、文中描写观看雨打红莲,荷叶护莲情景时,时如何描写风雨的?又是如何描写红莲的?作者的心绪随着红莲命运的变化又是如何变化的?

讨论后交流明确:文章写了三次看红莲的经过。

一看红莲浓阴的天――亭亭立者――烦闷

二看红莲雷作雨大――左右欹斜――不适意

三看红莲雨势不减――荷叶护莲――不宁的心绪散尽

3、找出本文点明主旨的句子,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能以荷叶护红莲喻母亲保护子女?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

讨论后交流明确:点明主旨的句子是:“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这是一种借物愉人的写法。文章所描给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

五、深入探讨,重点研读。

1、作者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

2、作者重点描写了红莲,但在写红莲之前为什么要写那个白莲?

3、结尾一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蕴涵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问题一,是让学生明白写作中前后铺垫的作用。祖父说的开了三蒂莲,家中添了三姐妹,就把花与人联系起来,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做了铺垫。

问题二,是让学生更细致的研读课文,养成发现问题,主动钻研的好习惯。写白莲被风吹雨打的惨像,是为了和红莲在荷叶的呵护下安然无恙的情态作对比,可以进一步突出文章的中心。

问题三,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表达了作者对母爱深深的赞美之情。

六、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1、《金色花》和《荷叶母亲》都是写母爱,主题一样,但角度有所不同,你能说出来他们的.不同之处吗?

明确:《荷叶母亲》重点是写孩子如何得到母爱的呵护。而《金色花》在写孩子得到母爱的同时,更想到怎样回报母爱。

2、仿写句子。仿照“母亲啊!如果我是园中的花草,你就是那日夜辛勤为我浇灌的园丁。”写出三句赞美母爱的句子。

3、欣赏下面的一首小诗,说出读后的感受。“母亲啊/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思慈/反使她终于沉默/母亲啊/你是那春光吗?”

七、再次朗读布置作业

1、采用齐读,朗读比赛的方式,反复品味,加深理解。

2、布置作业:

①背诵课文

②课外阅读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中有关歌颂母爱的诗篇。

板书设计:

荷叶母亲

――冰心

一看红莲浓阴的天――亭亭立者――烦闷

二看红莲雷作雨大――左右欹斜――不适意}触景生情

三看红莲雨势不减――荷叶护莲――不宁的心绪散尽

荷叶喻母亲

}以花喻人赞美母爱

红莲喻孩子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篇3

基本信息 名称 《荷叶·母亲》第1课时 科目 语文 课时 1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了“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又因“荷叶掩盖起莲花”的触动而产生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赞美了无私的母爱。

文章借景写人、托物寄情、以花喻人、层层铺垫、构思精巧。是对学生进行语言品赏、行文思路、情感熏陶等方面训练的好范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把握散文诗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诗歌的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朗读、品析、讨论;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女情,体会母爱的博大无私,体会女儿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难点: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领会层层铺垫的写法。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本设计包含情境导入、整体感知、品读欣赏、活动学习等环节,力求引导学生弄清各个场景之间的关系,从而领会作者布局谋篇的`思路;要在语言品赏中体会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读、多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导入语: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这首《游子吟》可以说是赞美母爱的千古绝唱。提到母爱,你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那么,怎样写母爱呢?是写冷暖问候,还是写病痛关爱?有没有一种新颖的写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读冰心的《荷叶·母亲》,看她是如何写母爱的。 带着预习问题,听导语思考进入课文情境。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感知学习 一、指导朗读

播放情境课文荷叶·母亲。

作听读指导:

注意体会朗读时的语调及感情的变化。

引导学生带着美的情怀,用舒缓的语调,饱含深情来朗读。

二、组织讨论

设计相关问题:

1.作者围绕荷叶一共写了哪些事?展现了哪几幅画面?

出示随文赏图。

总结

写到的事情有:

父亲的朋友送莲

我和祖父赏莲

雨打红莲

荷叶护莲

展现的画面有:

凋谢的白莲

盛开的红莲

雨中的红莲

2.题目是“荷叶·母亲”,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荷叶”和“母亲”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荷叶和母亲的相似点

板书:荷叶 覆盖 红莲

母亲 荫蔽 我

(比喻) 1.观看情境课文《荷叶·母亲 》。

2.简要概括画面内容。

3.找出画面之间的联系。

4.朗读文章,体验文章的美。 1.营造情境,引导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训练概括能力。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联系生活,细致深入的体味母爱,并能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

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借朗读传情,活现作品情感。朗读形式多样,个体大声朗读,学生示范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听读磁带等。

2、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分成八个小组

教学设计

一、课前展示(8——10分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主持人出题,每组派代表展示作者简介,重点字的注音,重点词语的解释。

学生展示:

作者: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

字词:并蒂瑞 菡萏(hàndàn)徘徊(páihuái)欹(qī)斜

荫蔽:遮蔽。

2、其他学生回答主持人出的口答题(上节课的内容和本节课的词语解释)

3、主持人总结活动。

4、教师小结课前展示环节:看来同学们回去都做好了预习,表现的很好,希望能够再接再厉。

5、导入新课:

下面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去倾听这首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母亲为了子女“黑发泛起了白霜”,“腰身倦的不再挺拔”。是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一千古绝唱道出了母爱的真谛。

母爱是线,编织着我们的梦想;

母爱如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母爱似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然而,冰心笔下的《荷叶母亲》又能悟出母爱是什么呢?(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课。

6、出示目标。

二、小组研讨(10——15分钟)——深入感知课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竞争意识。

1、播放录音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认真听读。注意朗读的节奏,重音,速度,字音和感情。

2、教师指名朗读,学生练读,其他学生评价,教师简单评价。

3、小组研讨下列问题:

(1)、本文的描写对象是什么?主要写什么情景?文中写到作者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作者的心情、红莲的样子各怎样?请找出变化过程。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环境

红莲

心境

(2)、课文重点写莲花,为什么要写与祖父赏莲?

(3)、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并说一说这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并深入研讨这句话,进一步讨论下列问题:

a。“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b。如何理解“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c。这一句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d、看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小组讨论,圈点,标记,教师巡视。

派代表发言,其他组补充,师适当点评。导入下一步。

三、达标训练(10——15分钟)——检测学生学习成果

a)文章的题目叫“荷叶母亲”那么荷叶和母亲之间有什么样的内在的联系?

学生畅所欲言,师小结: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b)荷叶护红莲不求些许回报,母亲养育子女不存半点私心,这就是人间最纯洁最美丽的真爱。那么,我们的母亲又是怎么关心我们,爱护我们的呢?请大家说一说。

学生畅所欲言,师简单评价。

c)母亲为了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是不是应该唱响对母亲的赞歌呢?我们又想对母亲说点什么,做点什么呢?大家可以参考以下选项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A 吟一吟:如果你爱好吟诗,可以吟诵与本文内容、情感相关的诗歌。

B 唱一唱:如果你热衷歌唱,可以唱一首与文章情感类似的歌曲

C 写一写:如果你擅长写作,请你按照“假如我变成了——,我要——”的句式,表达对你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吧。

例: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是妈妈不管走到哪儿,都免收烈日无情的炙烤

学生完成,教师适当点拨,评价。

教师小结:本文通过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和关爱,表现了温馨感人的母亲。

4、检测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解释该次。

(hàndàn) (qī) 斜

(2)、填空:

《荷叶母亲》借——赞美——,运用了————————的写法,抒发了诗人对母亲的——————————之情

四、完成作业(5——10分钟)——总结,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1、总结:让我们感受父爱,承载母爱幸福地成长。感恩父母!回报父母!但愿有一天当我们张开有力的翅膀翱翔于祖国辽阔的蓝天时,能看到父母欣慰的笑容!

2、作业:

(1)、回家为母亲做一件事,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2)、继续搜集表达母爱的诗文,回来给大家朗诵。

(3)、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和《春水》,吟诵其中表达母爱的诗篇。

(4)、读下面这首小诗,补写第二节的空缺内容使之雨一、三两节保持连贯。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甜甜

———————————————————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意绵绵。

五、板书设计:

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 烦 闷

雨打红莲 不适意

荷叶遮蔽 红莲 不宁的心绪散尽

象 征

母亲无私爱护子女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篇5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荷叶母亲》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会写“是、朵”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带来了欢乐,给小朋友也带来了欢乐。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演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趣导入

1、出示荷叶图:瞧!这是什么?板书:荷叶。你能说说荷叶长什么样吗?(课件出示句子: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多圆,多可爱的荷叶呀!多绿、多漂亮的荷叶呀!喜欢吗?

2、有好多小伙伴都喜欢荷叶,我们一起进入课文中看看,都有谁喜欢荷叶,来和荷叶玩呢?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圈出生字宝宝。并思考:荷叶吸引了哪些小伙伴?

2、识记生字

(1)老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进行认读,小老师领读;

(2)去掉拼音再次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老师出示去拼音生字:这些生字你是怎样认识的?和大家交流一下。

(4)生字组词识记

(5)巩固识字:同桌拿出生字卡,抽读生字,看谁读的准认的多;摘苹果

三、再读课文,感悟表达

1、指名回答荷叶吸引了哪些小伙伴?

2、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带来了快乐,他们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指名四人分自然段读课文。

3、想想还有哪些小伙伴会来?它们又会说什么?

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

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

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

小鱼儿说:“荷叶是我的()。”

——说:“荷叶是我的——。”

4、你最喜欢谁,你就投入地去读一读那个自然段吧。

5、配乐,师引读: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小水珠在圆圆的荷叶上滚来滚去,小水珠说:——生接。

荷叶圆圆的,平平的,就像飞机场,小蜻蜓说:——生接。

荷叶圆圆的,就像圆圆的歌台,小青蛙在荷叶上兴高采烈地跳来跳去,小青蛙说:——生接。

荷叶圆圆的,就像一把撑开的凉伞,为小鱼儿挡住了刺眼的阳光,小鱼儿说:——生接。

四、书写指导

1、课文读得这么美,能把生字写漂亮吗?

2、课件田字格里出示:荷、是、美;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吗?

都是上下结构;有有一长横;都有撇和捺。

是:横要长,撇和捺要舒展。

美:先写秃尾巴羊,再写大。古代的人说:羊大为美。

五、板书设计

荷叶圆圆

小水珠—————摇篮躺

小蜻蜓—————停机坪立

小青蛙—————歌台蹲

小鱼儿—————凉伞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