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中班社会教学反思

2025/09/28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中班社会教学反思(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中班社会教学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讲述故事激发幼儿乐于与他人分享的愿望。

2、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小动物分享了“秘密”减少了猜疑,大家友好相处。

3、使幼儿懂得分享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知道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可以分享。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重点及难点

重点是通过故事让幼儿知道分享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可以分享。

难点是理解故事情节,感受分享秘密比秘密本身更有趣。

活动准备

1、森林背景图,插入教具(小鸭、青蛙、狐狸、松鼠、桃核)。

2、故事多媒体课件。

3、录音机、录音带。

4、木偶表演道具:小鸭、青蛙、狐狸、松鼠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模仿小动物走路进活动室。

1、激情导入:

小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非常喜欢它们,今天我们班就来了一些动物朋友,来,鼓掌欢迎它们(出示插入教具小鸭、青蛙、狐狸、松鼠)。最近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你能猜猜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吗?!(请幼儿自由讨论)。老师把这件事情编了一个小故事,听了这个小故事你就明白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二、出示森林背景图,利用插入教具,老师有表情、有感情片段讲述故事。

1、讲述故事第一段。引导幼儿讨论:呱呱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2、继续讲述故事至两个伙伴发起愁来:“怎么才能知道呱呱的秘密呢?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办法能知道呱呱的秘密。

3、继续讲述故事至结尾。

帮助幼儿分析故事情节,体验小动物对“秘密”的感受,引导幼儿讨论:

(1)青蛙呱呱的秘密开始告诉大家了吗?没告诉大家时,大家都是怎样做的?

(2)其它小动物有秘密吗?它们各自有什么秘密?

(3)呱呱最后怎样把秘密告诉大家?(幼儿分组讨论)

4、我们为这个感人的故事起个什么名字呢?(幼儿为故事起名字)

三、完整播放动画课件。

老师把这个感人的故事,录了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四个小动物在故事里的表现。(幼儿欣赏动画课件。)

讨论:

(1)在这个故事里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分享秘密有什么好处?

(3)你有秘密吗?如果你有秘密你愿意把你的秘密和小伙伴一块分享吗?

四、幼儿两人一组互相讲述秘密。

小朋友两人一组互相分享秘密,各自讲述自己的小秘密给小伙伴听。然后请幼儿讲述秘密给大家听,让小伙伴分享自己的秘密,让小伙伴分享自己秘密的快乐。之后请幼儿讨论:

(1)分享秘密有什么好处?

(2)你知道了别人的秘密应该怎样做?

五、引导幼儿感受分享的`快乐。

讨论:

(1)生活中除了分享秘密我们还可以和小伙伴分享什么?

引导幼儿讨论分享食物、分享玩具、分享欢乐、分享成功......

(2)你和你的伙伴、家人一同分享过什么?你感觉如何?

(3)小朋友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小结:分享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分享,分享欢乐、分享食物、分享成功……当你和别人分享了你的快乐,你将获得更多的快乐。

六、幼儿自选木偶分小组表演。

你想不想做一次你喜欢的小动物来表演这个小故事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木偶,请四人小组共同协商分配角色,随录音表演。

七、去大自然寻找秘密、分享秘密,活动结束。

小结:小动物有秘密,小朋友有秘密,大自然也蕴藏着许多秘密,我们一起去外面找一找大自然里有哪些秘密,大家一块来分享。(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设立分享秘密小屋,幼儿可来此分享秘密,感受分享的快乐。投放木偶道具若干,幼儿可在区域活动中自由表演。

活动反思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与人合作、分享的品质。善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是时代的要求,是孩子日后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品质。大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已初步形成,但在以往的教育中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通过分享秘密这一活动的进行,幼儿懂得了分享秘密比秘密本身更有趣,感受到与人分享的快乐,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多种活动方法的整合运用,帮助幼儿很快理解故事情节,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但幼儿在活动中口语表达能力尚欠缺,还需要在以后的活动中加强训练。

中班社会教学反思 篇2

在本次的安全教育活动中,我班尝试着邀请到一位从事消防工作的助教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与他们熟悉的亲人共同学习,真正走进这个让他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特殊职业。活动中,我先请孩子们运用所积累经验谈谈消防员叔叔是怎样工作的,再请幼儿观看消防员工作、学习、训练、生活的纪实片。接下来还请助教为孩子们介绍了各类灭火器材的名称用途,并引导幼儿认识了各类防火标志,学习了自救方法。在互动游戏环节中孩子们还进行了穿消防服比赛。活动的最后,我们还为消防员叔叔制作了慰问卡,让孩子们这个环节中学习尊重并感谢叔叔们的劳动。

整个活动的设计环节中,我们最大的亮点是准备了大量珍贵的纪实影象,使得孩子们通过DVD不仅能看到消防员叔叔在火场和事故现场的英勇战斗,也能看到消防员在生活中刻苦学习`艰苦训练的情景。使得他们从中更加真切的体验到消防员工作的危险及辛苦。

亮点二,在环节的设计中,我们不仅请家长助教参与授课还请部分家长参与课中的游戏环节——穿消防服比赛,看到孩子们穿消防服时滑稽的动作和有趣的表演时,活动室里响起了阵阵掌声和欢乐的笑声。可见,孩子们在与家长一起学习的时候不仅共同分享着快乐,也同时感受到消防员能在发生火灾后能迅速地穿好防火服到达火场,这与他们平时里坚苦的训练是分不开的。

当然,在本次活动中也有不足之处

一、在活动导入的环节中,我请孩子们谈谈“消防员是怎样工作的”?他们的讨论似乎只围绕“灭火”来进行,内容较为单一,语言的表达也很简短,多词汇少连贯的语句。针对此问题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应多帮助幼儿学习用完整的句子表达想法或多与幼儿交流。如在课前是否可尝试在带领孩子们走进消防中队实地参观,并请孩子们与叔叔们面对面交谈。让他们在脑海中留下更多真实生动的.影象,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的语言经验。

二、在观看纪录实影像的环节中,尽管孩子们看得兴致勃勃。特别是在火场和训练的段落中很多孩子都跃跃欲试,在自己的座位上摆弄着各种姿势,乱作一团。当时,我并没有顺应幼儿的表现,而是死扣环节,引导幼儿一味地说、看。束缚了孩子们的表现欲望。所以我想是否可以从孩子们的实际出发,及时修改活动环节。如:组织孩子们起立模仿他们灭火、训练时的动作,使整个环节更加生动而不生硬,激发孩子们更多的学习欲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的开展,至始至终得到了家长们的关注,积极参与与配合,也为本次的家园活动添上了精彩的比笔。听到本次活动深受家长们的好评,我也感到这是对家园合作最有效的回报。

中班社会教学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写信封,巩固复习对邮票的认识。

2、了解寄信的过程,能在成人帮助下学习寄信。

活动准备:

1、PPT、幼儿事先每人写好一封信放在椅背后的布袋里

2、信封、邮票、打印好的地址条、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回忆寄信过程

T:小朋友,还记得上次我们去参观了要塞邮局?还知道信是怎么寄出去的?(PPT1)你们想不想来寄信?

二、认识寄信所需材料

T: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邮票、信封、打印好的地址条、笔)

三、分享幼儿写的信

T:昨天我们都给自己的好朋友写了一封信,现在雅雅老师和爸爸妈妈特别想知道你们写了什么?你们愿意来分享一下你的信吗?(幼儿每人拿出自己的画)

T:你的.好朋友是谁?你对他(她)说了些什么?想和他(她)做些什么?(3—4人)

小结:对呀,跟小朋友一起玩真开心呀!那我们赶紧来寄信吧!

四、了解写信封格式

T:信写好了要把它塞在哪里?信封怎么写?(PPT2)知道要写邮编、收信人姓名、地址、贴邮票丰富邮票:图案、数字,不同的面值表示不同邮资。今天我们是寄给好朋友的信,我们离得很近,所以只要80分就够了,如果信超重或寄到更远的地方就需要更大的面值。邮票只能使用一次。

五、亲子写信封

1、家长指导幼儿一起写邮编、贴地址、邮票。

2、写好后将信装入信封中,封好口。

六、结束活动:

寄信

T:放学后请爸爸妈妈带你一起去寄信吧!

活动反思:

在“奇妙的信”这一主题活动中,幼儿通过故事、绘画、音乐游戏等活动,已获取了一定的写信知识与经验,尝试过给自己的好朋友写信与阅读信的活动。这次,我们组织幼儿开展“我们去寄信”的活动,给家人写一封信,启发幼儿把自己的心理话或平时对家人想说又没说出口的话,通过写的方式传递给家人。在活动中,我们启发孩子们说一说:“你想给谁写信?”“你想对家人说些什么呢?”让孩子们在讨论写些什么的过程中激发他们对家人的爱,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此时,孩子们的心情是喜悦的、温暖的,他们体验到了写信与直接交流的不同感受,从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们可以捕捉许多信息,孩子们在分享写信成功的自豪感。

在参观邮局与寄信的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询问邮局工作人员以及亲身的体验寄信的过程,并由刚才的知识活动转移到了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孩子们在喜悦与兴奋中分享着成就感,这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真正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学理论。我想,如果把知识传递与生活游戏相结合,幼儿对学习会更感兴趣,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班社会教学反思 篇4

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自己在家是个小主人,学会当小主人的基本礼仪。

2、培养幼儿做小主人的能力。

准备:

图片三幅

重点:

引导幼儿学做小主人难点:学会当小主人的基本礼仪

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主题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说图片上画了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小结:

图片上的小朋友看到客人会很有礼貌的和客人主动打招呼,会端上茶给客人喝,大人在说话时不随便插嘴……,她真是一个有礼貌得好孩子。

二、幼儿讨论:

平时你家来了客人,你是怎么来招待她的?

(幼儿自由讲述)

三、情景表演请幼儿扮演角色,表演怎样来做有礼貌的.小主人。

引导幼儿欣赏儿歌“我是小主人”

家中门铃叮咚响,小小客人到我家。

你好你好快请进,我请客人快坐下。

找来玩具让他玩,拿出糖果招待他。

两人一起做游戏,大家乐得笑哈哈。

我做主人有礼貌,爸爸妈妈把我夸。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把表达与表现有机的进行整合,为孩子们创设了条件,使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尊重孩子,把孩子们自己发现的问题交由孩子们自己解决,大家各抒己见,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表达表现自己的认识,让孩子与老师,孩子与孩子,孩子与环境发生互动,互相学习,互相感染,真正发挥了幼儿学习主人的作用,使孩子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得到了提升。

中班社会教学反思 篇5

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从一出生,妈妈就给了孩子全部的爱,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孩子,竭尽全力保护着孩子,也不遗余力教导着孩子。在孩子眼里,妈妈就是最熟悉最亲切的人,每个妈妈都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好最美的妈妈,妈妈是孩子们最爱的人。孩子们虽然爱妈妈,可是很少表达,本次活动的目标就是让孩子们知道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在妈妈的节日即将到来是,能用响亮的声音、连贯的语言夸奖自己的妈妈,并想办法表达对妈妈的爱,如学会关心妈妈,做让妈妈高兴的事,更加懂事。

爱妈妈是每个孩子的本能,但是通过具体事件体会妈妈爱我我爱妈妈对于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活动开始,我先让孩子们介绍一下自己的妈妈,说到妈妈,孩子们都很积极,但是对于妈妈的描述仅停留在“我的妈妈是最好的妈妈,我的妈妈是最美的妈妈。”介绍完妈妈,我以即将到来的妇女节引入故事,通过对故事中小动物夸妈妈的梳理,让孩子们学会“我的妈妈最……因为她……”的句式具体的夸一夸妈妈,有了故事的引领,孩子们对于妈妈的夸奖丰富了,“我的妈妈最好了,我想要的玩具和好吃的,妈妈都会给我买。”“我的妈妈最温柔了,每天晚上都会给我讲故事陪我睡觉。”“我的妈妈最聪明,她什么都会,什么都懂。”赞赏完自己的妈妈,接着我请孩子们讲讲妇女节快到了,怎么为妈妈庆祝节日,有了前一步骤的情感升华,孩子们都很迫不及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想跟爸爸一起买条项链送给妈妈,想给妈妈买束花,想做一张贺卡送给妈妈……孩子们说了很多为妈妈庆祝节日的方法,但都是给妈妈准备物质上的礼物,因此总结的时候,我加上了一句妈妈们收到你们的礼物一定会很开心的,但是除了礼物,我想妈妈最想要的应该是我们的宝宝们都健康快乐聪明懂事。接着这个话题,我又让孩子们想一想我们平时生活中怎么来表现对妈妈的爱。大部分孩子理解了我的意思,纷纷表示要帮妈妈做家务,听妈妈的话已经帮妈妈捶背,喂妈妈吃饭等,只有个别幼儿仍然停留于给妈妈买花等。

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的参与度很高,孩子们都很愿意向大家描述自己的妈妈,甚至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几个孩子都积极地夸起了自己的妈妈,但是由于孩子们缺少这方面的经验,孩子们夸奖妈妈的词汇比较匮乏,如果在活动前,先做一个前期调查,让孩子们想好怎么夸妈妈,也许可以放孩子们更有话可说。当然这一点都不影响孩子们体会对妈妈的爱,在他们看来,最好和最美的妈妈是总在妈妈身上最适合的形容词。整个过程下来,孩子们不是缺少爱妈妈的心,而是不会表达,也缺乏爱妈妈的实际行动,怎么给妈妈过节以及平时怎么表达爱妈妈,孩子们有很多很多想法,然而一个活动的时间只能让孩子们表达爱停留于语言阶段,真正落实到行动才能让今天的教育起到更好的作用。如果能让孩子体验一次送妈妈礼物帮妈妈做事时妈妈的欣慰感动和自己的快乐,后续继续请孩子定期讲讲为妈妈做了什么,活动的目标会达成的更到位,孩子的体会感触会更深。

中班社会教学反思 篇6

中班社会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社会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