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海上日出的教学设计

2025/09/30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海上日出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海上日出的教学设计 篇1

海上日出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海上日出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上日出的教学设计 篇2

目的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学会本科生自信词,运用图文对照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练习用扩大、分辨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教学难点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教具学具

自制幻灯片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住在海边,大部分同学都看过日出,水来说说日出的景象是怎样的?指名说说。

二、指导看图:

1、投影图片1和图片2

说说图商会了怎样的景象

2、检查朗读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1、讲读第一段

①指名读课文

思考:我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日出?

②指名回答

2、讲读第23自然段

①微机出示图片(一)说说图意

顺序:(天空太阳海面)

②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

③讨论解答:

日出前天空有什么变化?

重点理解词语:天水相接范围目不转睛

太阳是怎样升起的?说说过程

理解词语:一纵一纵一刹那夺目

演示日出的过程欣赏壮观的景象

④指导朗读句子(日出过程的句子)

体会用词的准确

3、讲读45自然段

①微机出示图片(二)

指导观察云太阳

②指名读45自然段

理解词语:分辨灿烂重围光亮

概括段意

指导读句子他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黑边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红色。体会镶、透、染等词好在那里?

4、讲读第6自然段

齐读课文

奇观指什么?

这伟大的奇观指什么?

作者看到这壮观的`景形象,心情怎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一个什么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朗读课文

四、作业:

1练习背诵课文

2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练习背诵课文

1、练习背诵第一段

2、指导背诵第23自然段完成思考练习2

3、指导背诵45自然段

4、同桌练习背诵全文

5、抽查

二、指导书写练习用扩大、分辨造句

1、指导写生字

2、理解扩大、分辨并造句

3、书写句子

4、听写生字

三、小练笔

写早晨校园的一处景物

四、作业:

1、熟背课文

2、预习第3课

板书设计:

2 海上日出

冲、跳

上升 躲

露半边 黑云

红霞 透

浅蓝 光亮

教学札记:

学生在观察图画时对于两幅日出图区别之处看不出,只认为第二幅图是

第一幅图的延伸。同时分辨与分辩分不清楚。

海上日出的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要求

1、了解海上日出的过程和景色,体会日出奇观的伟大;重点学习第二、三部分,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练习给课文段落加小标题。

3、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重点难点

1、通过了解具体描写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学习按照事物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练习给课文段落加小标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景激情,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看过日出的景象吗?

2、导入:很多人都喜欢看日出。登高看日出,使人心胸豁达,草原看日出,令人精神舒畅。那么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会给人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就跟随巴金爷爷一起去领略这奇迹般的“海上日出”。

板书课题。出示课件1:课文朗读

3、谈观后感受。那巴金爷爷笔下的“海上日出”又是怎样的呢?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课件2出示阅读要求

1、通读全文后,问:巴金爷爷是如何赞美海上日出的?

2、理解句子:课件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改成陈述句。谁能把题目与结尾结合起来说一句话?

3、快速浏览,思考:课文哪几段写日出?写了日出的几种情况?

随答板书:晴天有云

三、学习晴天部分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怎么知道太阳要升起来了?

出示课件4、5、6指导学生字“霞”

2、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画出有关语句。

3、指名有序地说太阳升起过程。课件7出示句子

4、读喜欢的句子,说原因,理解重、难点句子。随答板书

5、齐读第三自然段。

6、看课件8,复述日出过程。

四、学习有云部分

1、默读四、五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写的日出情形有什么不同。

2、合作学习,找出描写有薄云和有厚云时阳光特点的词、句。

3、汇报学习情况。理解重点词、句。

4、你感受到什么呢?

5、指导朗读。

五、整体感悟

为什么说是“伟大的奇观”

六、积累作业

摘抄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海上日出

晴天负着努力跳出

薄云直射灿烂

有云伟大的奇观

厚云透过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出示生词,指名认读。

2、指名复述太阳升起的过程。

二、给段落加小标题

1、思考:你能给二、三、四、五自然段加上小标题吗?

2、全班交流小标题。三、品读课文,指导背诵

1、有感情地练读你喜欢的段落。

2、朗读汇报。

3、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四、领悟情感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五、总结全文

六、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

海上日出的教学设计 篇4

教材分析:

《海上日出》是s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课文的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的时间、地点。第2、3自然段写了“我”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第4、5自然段写了“我”在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第6自然段用反问的句式总括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第2——5自然段,描写了晴天和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以这两部分为主,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目标:

1、 掌握文中的生字词语。

2、 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课文,在脑海里构建“海上日出”美景。

3、 通过学习、理解文中“伟大”、“奇观”的涵义,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 通过阅读,感悟海上日出的动静相宜的'描写。

2、 体会作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随文入精境、以境促读,以情怡景。

教学难点:

1、 学生能感悟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

2、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题激趣。

1、 同学们见过海上日出的情景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道去海边观看太阳从海面升起的样子,愿意吗?(板书课题:海上日出。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我们生活在内陆山区,同学们都没有见过海上日出的景观,听说老师带他们去海边看日出,自然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心情和好奇心的驱动下,去学习课文,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2、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3、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让二位学生上黑板听写生字,其余学生在下面听写。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我为什么早起?四周清静说明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借助画面,引入课题,引领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的学习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激起学生想要看到海上日出的欲望。)

二、随文品词析句。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 读第二自然段后注意观察老师出示的画面。思考:天是什么颜色?转眼间又有什么变化?接着又有什么变化?我这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2、 引导理解。

(设计意图:把指导朗读与激发想象结合在一起,激起学生读下文的欲望,这正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果然”一词说明了什么?接下来看见什么?我当时是怎么想的?后来的变化又怎么样?

2、分组讨论。

3、本段描写太阳形状的词语有那些?描写太阳色彩的词语有那些?用拟人手法描写太阳动态的词句有那些?(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回答:

描写太阳形状的词语有:小半边脸、圆东西。

描写太阳色彩的词语有:红、深红。

用拟人手法描写太阳动态的词语有:一纵一纵慢慢地使劲向上升,冲破云霞,跳出海面,发出夺目的亮光。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读、看看、想想、说说,意在引导学生用心去看,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边看,形成与文本的对话,,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有共同讨论的机会。这样培养了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独立思考,自我检查、合作探究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读懂课文,更有益于自主能力的提高。)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分辨不清那里是水?那里是天?

2、观察画面,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如同身临其景,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和常见的自然常识,从观察的角度、方法等方面展开联想,在阅读中感悟和体会,促进师生与文本的对话。)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有时”说明了什么?“金边”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2、观察画面,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从教材文本出发,紧紧扣住课文,挖掘学生思维潜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从而把内在的感受表达为外在的语言,使文本与学生思想产生共鸣。)

(五)、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

思考:从这句话中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说这是一种伟大的奇观? 分组讨论,引导理解。

辨析:“伟大”、“奇观”。

“伟大”:品格高尚,才识卓越,气象雄伟,规模宏大,超出寻常,令人景仰或钦佩的。

“奇观”: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伟大”和“奇观”之处。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归全文,既为学生完整地欣赏文中意境创造条件,又大大刺激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欲望;既能让学生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又进一步内化学生知识,使老师、学生和文本之间进行了全面的对话和沟通。)

4、出示课文后面的练习。

①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伟大”、“奇观”的意思。

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文中“伟大”、“奇观”所在。

② 给2——5自然段加上小标题。

让学生自己做,然后根据前面听写的内容,提炼出2-5自然小标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回顾全文内容,用智慧的金钥匙打开语言表达和思维想象的大门,将课文创设的意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受,获得感性认识。)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拓展。

“海上日出”的自然美景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回去能将这幅美丽的图画亲自画下来吗?你能将自己观看到的海上日出的经过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享受一下,好吗?

板书设计: 早起看日出

天:蓝 红霞 亮光 目不转睛

太阳:半边脸 无光 负重荷 慢慢升 冲 跳 夺目光彩 海上日出躲进云堆 光射水面 水天一片灿烂

躲进黑云 镶金边 光亮

伟大奇观

海上日出的教学设计 篇5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4.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学习准备

1、课前自己有可能观察日出景象,观察要求:

(1)从日出之前到太阳完全升起来,天空和太阳有什么变化。

(2)太阳升起前后周围的景物有什么不同。

2、收集有关巴金的生平、文章等相关资料。

3、收集有关描写日出的诗或文。

三、学时安排

两学时。

第一课时有感情地朗读、品评13自然段课文。

第二课时诵读46自然段,质疑及交流收集的资料。

四、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1、同座相互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

2、听两组(4人)读课文,评价读的情况,穿插正音(注意生字范、刹、镶的读音)。

3、反复诵读第一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能讲的讲,不能讲的可以读。体会出观看日出的时间、地点和次数。以机帆船的机器声衬托周围很静。能熟知日出的整个过程及不同天气情况下的日出景象,得益于作者常常不懈的观察)。

4、诵读、品评二、三自然段,体会出:

(1)作者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先写出了日出前天空的变化。从天空是一片浅蓝到出现红霞,这一变化非常迅速,只在一转眼间。红霞给蓝色的天空、大海抹上了一层瑰丽的色彩。从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既体现了海上日出的特色,又将这幅壮观的画面无限延伸,让人感到视野开阔、心旷神怡。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这一句可以通过想象画面来感受:红霞慢慢布满了蓝色的.天空。渐渐焕发出光彩。天空的霞光映在海水中,海天相接,绚丽壮观。

(2)能熟知日出的整个过程及不同景象,既得益于作者不懈的观察,又与其观察的认真专注分不开,文中体现为目不转睛。

(3)可结合两幅插图理解领会重点的句子:

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句话先将太阳升起的过程形象地比作负着重担,又用慢慢、一纵一纵、使劲儿具体描述如何上升,具体的动态又和负着重担的感觉极吻合,强调了上升的缓慢和吃力。朗读时可想象太阳升起时吃力的样子,使自己的语速语调和句子表达的意思一致,从慢慢开始速度要慢,慢慢儿、一纵一纵、使劲儿三个词语气加重一些。

2)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可结合上句太阳升起时的艰难来理解:太阳尽管很吃力,可仍然不懈地努力上升,一旦冲出海面便发出夺目的光芒。读这句话时语速稍快,在刹那、夺目、突然三个词上要加重语气。)

5、诵读、背诵13自然段。可以先在同座或小组里练读、练背,再和他人赛一赛。

6、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巩固13自然段的背诵、体会。收集的资料自己相互交流。

第二学时

1、听老师报词语,会写的写下来:

(1)目不转睛。

(2)转眼间一会儿一刹那间。

(3)浅蓝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小半边脸跳出海面发出夺目的光。

2、自由练读第4、5自然段,抓住透、镶、染来体会太阳的光芒是不可阻挡的,光明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

3、品评最后一节,体会出:既赞美了奇妙的自然景观,更惊叹于光明的伟大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光明、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这句话用反问的句式表达了赞美之情,朗读时语调稍平,语气上体现出赞叹的感情。

4、质疑。

5、练习背诵全文,可按无云微云厚云的顺序背。也可一边背一边想象画面。

6、相互讨论思考-练习3。

7、交流收集的资料。

海上日出的教学设计 篇6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联系全文正确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学习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训练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像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感受的全过程,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四)美育渗透点

让学生感受的壮观之美,让学生学会欣赏美的自然现象。

二、学法引导

仔细观察图画,再朗读课文,想一想,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象分别是怎样的,在书中画出来,读一读有什么感受,和同学交流。

三、重点 难点 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了解晴朗天气里日出的全过程,体会其壮观之美。

(二)难点

凭借语言文字想像的动态过程。

(三)解决办法

课文重点的突破应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把每句话读懂,体会太阳升起时的特点,同时通过图文对照,并利用不同形式的诵读体会的壮观之美,课文难点一是利用动态图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想像基础,二是利用覆盖投影片加深理解。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录像带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引导点拨、交待学习方法,总结学习情况。

2.学生自学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导入: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既有清新明丽的,又有十分壮丽的。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巴金,去领略的壮丽景象。

2.谁看过?是什么样的?当时心情怎样?

(联系学生生活感受与作者产生共鸣: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二)整体感知

1.说说图1、图2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学生简单描绘)

2.文中哪些段落写了太阳升起的景象?指名读课文。

注意正音:一纵一纵() 一刹()那 镶()

(三)目标完成过程及重点难点学习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文章里作者向我们交待了什么?

(时间——天还没有大亮。地点——在海上。环境——周围很静。事件——看日出。“常常”说明“我”多次观察日出。)

2.小结第一自然段,写出了作者在海上看日出的时间及周围环境,点出下面是作者多次观察日出的所得。

3.讲读第六自然段。

(1)快速浏览全文,思考哪一自然段作者热情赞美了这一自然景象?找出来读一读。

(2)出示: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①说说什么是“奇观”?这指什么?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

(“奇观”指雄伟、壮丽而又少见的景象;“这”指日出的景象;整句话指是雄伟、壮丽的`景象。)

②为什么说是雄伟、壮丽的?是一种奇观?(不要求回答。)

请同学们默读2—5自然段,思考:作者描述了的哪几种景象?

(讨论回答:明确写了晴朗的天气和有云情况下的。)

③全文分为几段?每段讲了什么?

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1)“我”常常在海上看日出。

第二段(2—3)讲作者在晴朗天气看到的。

第三段(4—5)讲作者在有云时看到的日出。

第四段(6)总起来说是伟大的奇观。

(上述要求可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由于课文层次清晰、内容明了,尽量让学生自己概括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