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数教学反思
爱习作提供的认数教学反思(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认数教学反思 篇1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万以内的数的认识,掌握并归纳出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2、培养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和学会用知识的迁移学习新知识。3、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以比较大小为例主要想体现以下几点新课程教学理念:
1、突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作用,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离不开的一部分;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有趣味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的开始,老师力求一种和谐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孩子在非常平等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在复习导入部分,老师设计了和同学比体重、身高,年龄等,通过一种平等的自我介绍式的开始,一方面,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另一方面,也通过这一环节对百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有一个复习,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后面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随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抽出数学素材,让孩子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一理念。
2、数学的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利用迁移的原理,让学生利用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旧知识的迁移,学习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在课上用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体育器材的价格,抽出数据,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感兴趣了,才会愿意学,通过这些和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体育器材,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一般都可以对万以内的数大小做出比较,所以,重点是让孩子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系统的总结出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前一个知识点往往是后一个知识点的基础,而后一个知识点又是前一个知识点的延伸和发展。
3、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利用迁移的原理,让学生利用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引导学生在体验、感受、观察、比较的基础上主动获取知识;任何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我们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诱导学生利用旧知识去学习新知识。通过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复习,
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让孩子自己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探索,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4 、注重课堂评价的应用,和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兴趣。通过练习,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遵循学生的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拓展学生的思维,在练习中设计了开放型的练习题猜数,老师通过搜集长城的长度,大桥的长度,著名山峰的高度资料,让孩子通过比较既复习了知识,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并让孩子感知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激发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为孩子进一步学好数学打下基础。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基本是完成教学预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掌握得比较好。
认数教学反思 篇2
终于,让学生们感到非常熟悉的数学的标志数字出现了,而且是在教师节的欢庆大会上,在这里,结合教材我进行了尊师的教育,并及时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了数学学习上来。在这里,我让学生经历了数1的逐步抽象的过程,由具体的物体的个数,抽象形成1粒算珠,再抽象成1个符号,即数字1。让学生找一些东西数量上的共同特点,逐步抽象概括出数字。写数是个难点,我扎扎实实的进行了些数字的教学。4和5比较难写,重点进行了指导。
“几和第几”的教学可是个难点,这里结合了书上排队买票的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几”和“第几”的不同。在练习中,书上的每个画面我都充分运用了,每个画面都引导学生自由地说,在说的过程中感悟“几”和“第几”的不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把“想想做做”第4题和第5题整合成学生喜爱的连续的动画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更显得生动活泼。在后面的教学中,我又联系他们自己的座位说让他们用几和第几来说话,在现实中学以致用。
“0的认识”不难,但要写好这个数字很难,我重点强调了不能给0长尾巴。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我通过引导和学生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观察、想像、比较、讨论的过程中逐步领悟、总结出这些说法,最后,我教了句儿歌“大于号、小于号、大口对着大数哈哈笑”,学生听了这句儿歌都很开心并切实掌握了所学知识。
“认识6~9”我引导学生把这4个数由具体实物逐步抽象出数的认识过程,并学习写数。学生虽然会按顺序数出6~9,也可能已经认识了数字6~9,但对这4个数所表示的意义,对它们表示的数值究竟是多少,认识不一定清楚。让学生经历认数过程,揭示相邻之间的`关系,就是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这4个数的意义,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10的认识”我利用挂图让学生观察数数,又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获得对10的感性认识,并通过用算珠表示、用数字表示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真正理解10的意义,并初步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的意识。教学写数时,突出了1和0两个数字组成的。这一层次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汇报等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一单元的教学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说写数教学不能持之以恒,不能每天及时地对学生的写的数字进行点评并修正。对难点的突破例如“几和第几”应多举例并反复强调。总之,这些不足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修正,希望有所改观。
认数教学反思 篇3
认数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内容,有些学生在上课之前已经有了认数这方面的经验,有的学生万以内的数都在家学过了,有的孩子很喜欢学认数,因为简单能听懂,所以孩子很容易掉以轻心,以为自己懂了,其实对数的组成,数位的顺序,以及计数单位并没有真正理解,所以作业反馈上来许多问题。
然而学生这些已有的知识基础并不能忽视,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数的组成的过程中提高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认识几百几十》的.试一试中,让学生一边拨珠一边从370数到430,要求一十一十地数。如果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拨,有的学生不能理解题意,一会拨十位,一会拨个位,比较混乱。所以在教学试一试之前我先从例题的450入手,示范如何从450拨到510,提问490后面是什么数,为什么。接着教学试一试,先明确一十一十地数,你准备怎么拨,确定一次在十位上拨一个珠后,再让学生分组操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引发学生思考390后面为什么是400?900后面为什么是一千?这样学生通过计数器的操作,亲自经历按顺序数数的过程,丰富了对千以内数的认识和对十进制计数法的体验。
认数教学反思 篇4
认数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数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认数教学反思 篇5
在这节课里,真正地体现了学生主动学习,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求得了发展,较好地体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感触较深。
1、转变学习方式,积极体验数学。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数学比较抽象、枯燥,容易让人产生厌倦的心理。所以在教学中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采取不同的手段,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丰富学生对数学的`感受,引发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并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
例如,在练习“数序”时,创设“小猫吃鱼”的情境,师:有6只小猫,3堆鱼(4条、5条、6条),如果每只小猫吃一条鱼,问哪堆鱼正好够吃完。
生1:6条鱼正好吃完。
生2:因为6=6,所以6条鱼正好吃完。
生3:4小于6,所以4条鱼不够吃。
生4:6大于5,所以5条鱼不够吃。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们通过发表各自独特的想法,在不同层次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2、练习的设计讲求梯度性和趣味性。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因此,课堂练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必须精心设计。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编排意图,根据班级的不同,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对教材里习题做适当调整、组合、补充,使之能有梯度性、针对性、开放性、趣味性,能从质和量的方面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
首先,练习的设置要考虑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同时还应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
其次,练习的设置应有一定的难度,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活动,要使他们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可以“跳一跳、摘桃子”。
例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安排了不同形式的练习:数数、写数、排序、
“小猫吃鱼”、比较大小、开动脑筋。不但体现了梯度性,而且体现了趣味性。其中,排序练习中,教师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从左边数,小狗排第几?
生1:从左边数,小狗排第7。师:谁能像我一样问问大家?学生们根据自身能力模仿说出问题,
生1:从左边数,小鹿排第几?
生2:从右边数,小兔排第几?既照顾了学生的差异,又体现了开放性。
3、肯定学生的差异,客观评价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肯定学生的差异还要体现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评价一个学生,不应仅仅停留在语言上,还要善于用肢体语言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肯定。“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促使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如果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成功,必然促使他们继续参与,求得进一步成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成功的机会,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不断体验成功。
例如,在“开动脑筋”环节里,设置了:8>□77,76,8>4,72,8>1,7
总之,新课标、新理论,我们既要不断的学习探索,又要积极实践,贯彻新课标精神,落实素质教育,以人为本,育人至上,尊重差异,重视发展。
认数教学反思 篇6
本学期数字学习将接着上学期学过的1.2.3为基础,继续学习新的数字4,对此我回顾了以前认识的这几个数字,都有些许遗憾,因为我在生活实际运用方面讲的还是有点少,同时拓展这一块做的也不足,所以今年开始教学之前,我就在复习的基础上让学生们重新认识数字123。
然而在我复习时发现学生们还是对数字不敏感,还是抱着会读的态度在认识,换个方式问或者增加点与之相关的难度,同样还是不懂,后来在询问了别的老师并在其指点下,我决定在上新课之前,先把前面的知识重新的'牢固的放在他们的脑中并且把之前的缺憾都尽量做挽救,然后再循序渐进的渗透新知识。于是我发现效果还不错,当然我也是根据学生自身的认知增加不同的知识拓展,虽然有个别学生在认识3方面还是稍微欠缺。但我相信为后面学习新的数字时或有不少的帮助。
下面我就简单说说如何来做的,首先123的认知基础打牢固,学生们很快也就认识数字4,包括数书本上的图片里面的不同事物,但这也仅仅是基础,它的训练(没按顺序)包括书写,点数不同关于4相关或者不相关的不同物体,按物取数(按数取物)以及增加进去的基础颜色(2至3种)。目前来说,我在慢慢实验当中,同时按照顺序进行第一步,最后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还得在课程上完以后,对每位学生进行检测。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我会努力钻研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