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牛和鹅教学设计

2025/10/01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牛和鹅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牛和鹅教学设计 篇1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童年生活”,《牛和鹅》记叙作者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从此再也不怕鹅的故事。本单元是第二单元阅读策略的延伸和实际运用,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牛和鹅》五个批注,从三个角度写,一是对课文内容的疑问,二是对课文内容的体会,三是对课文写法的体会。课文旁边的空白处有编者示范的批语,其中第二个批注是重点,要求学生看到批语,能结合课文,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体会作者的传神描写。

设计意图

批注与本册第二单元的“提出问题”,与三年级的“预测”都有联系,批注可以预测,可以提问。本课批注聚焦何处?紧扣单元重点“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带着学生学习如何批注。通过播放微课,用生动有趣的直观方式跟着小伙伴学习批注的方法和角度,对批注有深入的了解,明白语文书上的五处批注是从不同角度进行的。再利用课文改编的差异性资源,激发学生批注的兴趣,由扶到放从而掌握批注的方法。

《牛和鹅》(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识记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了解批注,学习课文的批注示范,掌握批注的基本方法,重点学习1-4段。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的批注示范,尝试多角度进行批注。

[课程资源]

微课“如何做批注”、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人生有一个特别美好的阶段,那就是童年。童年啊,就像冰心奶奶说的那样。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出示PPT)看一看第六单元,我们又要学习什么新本领呢?指名读。

2、让我们走进18课的学习,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18、牛和鹅,看到课题,你有什么发现?

3、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把“牛”写得比“鹅”小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去验证自己的想法吧。

二、检查词语

1、第一组:霖哥儿 金奎叔 任大霖

(1)指导读好儿化音,“哥儿”是对男孩子的称呼,谁来喊一喊,注意儿化音,本文中的“霖哥儿”指的是谁?出示:任大霖,“任”在做姓的时候读第二声,谁来读。

(2)我们在读到一篇文章的时候,了解作者对课文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帮助,谁来读一读,作者的介绍。这篇文章就是任大霖写他童年时期发生的一件事。

2、第二组:嘎嘎 吁哩哩哩 啪嗒啪嗒

(1)第一个词是鹅的叫声,谁来读一读,鹅如果高兴的时候,它一定这样叫——;如果鹅生气的时候,它一定这样叫——。

(2)第二个词是唤鹅的声音,假如那里有一群鹅,你会这样唤他们——,鹅到了这边,你会这样唤他们——

(3)读一读课文中的句子:这时,有一个顽皮的孩子故意要引它们来,就吁哩哩哩地叫了一声。

(4)听了你们的喊声,鹅跑过来,发出——,听一只鹅跑过来了,读——,听一群鹅跑过来了,读——

3、第三组:扳牛角 捶牛背 握脖子 摔酒瓶

注意读好动词,读出节奏感。这四个词语,前两个是我们对待牛的动作,后两个是金奎叔对鹅的动作。

三、整体感知

课文围绕着主要人物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小结:我欺负牛怕鹅,金奎叔帮着我赶走鹅,我改变对牛和鹅的态度。

四、学习批注

(一)了解课文批注

1、快速看看课文:这篇课文的形式与平时的课文一样吗?课文边有一些小字,这篇文章是任大霖写的,那这些小字又是谁写的呢?

2、读文时把思考记录在课文旁,这种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的读书方法,就是“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3、我们先来看第一处,谁来读?这一处是写在第一段的,读了第一段读者这样写道——

课文一共有几处这样的批注,一共五处批注。

4、老师的批注找不到合适的位置了,快来帮帮老师,让批注回到他们合适的位置。第二次批注谁来读,他应该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5、我们帮着批注找到了合适的位置,在找的过程中,你发现了批注的什么特点。

6、跟着小伙伴学习批注,播放微课。现在你对批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7、我们语文书上的这五处批注其实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的,你能说一说吗?

8、板书:疑问 写法 体会 启发

(二)尝试批注

1、 引领批注

(1)老师读了课文前两段,觉得很有意思,有话想说,也进行了批注。读读1、2段,你有什么话想说,写在相应的位置。

(2)出示老师的批注:单独成段强调了大家的'观点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

2、练习批注

(1)《牛和鹅》今年选入我们的课本有一点改动,你看这是去年的课文,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了吗?在原来的课文中,三四段的位置上原来也有一处批注,那读者究竟是从什么角度进行的批注,又批注了什么呢?

(2)你试着从你感兴趣的角度来对3、4段进行批注。

如果从写法的角度批注,你一定会这样写——

如果从有体会的角度批注,你一定会这样写——

牛和鹅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人们对他们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五、学习生字

1、认识生字。(出示生字)鹅这么目中无人,老师可看不下去了,我们来进行抓鹅识字游戏,老师来指,你们读,我们一起把鹅抓起来。

2、本课当中有很多带有提手旁的字,一起来看一看。出示:摸、捶、握、摔、掐,谁来记一记这些字的字形。

3、出示田字格,谁来说一说,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在你的练字书上每个字练习两遍,指导书写“捶、摔”。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有一个批注之法送给大家,希望大家以后读书的过程中能够边读边思,出示:静心凝神,细读课文;勾画圈点,读过留痕;所思所感,随手记录。三言两语,理解更深。

七、作业

1、在练字手册上练写本课六个生字;

2、用学过的方法批注阅读P78阅读链接。

牛和鹅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悟,明白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2、抓住精彩句段,体会课文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准备

小黑板

一、复习导入,回顾全篇。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

指名回答

二、细读探究,引导感悟。

1、“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

为什么会这样?(指名汇报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因为“我们”用了牛和鹅看人的角度,所以人轻视牛,而害怕鹅。

2、后来作者对牛和鹅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指名汇报读第12自然段)

过渡:作者终于明白了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牛和鹅,(修改板书:牛 鹅)应该平等地对待它们,不能无缘无故欺负牛,也没有必要害怕鹅。

3、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作者对待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这样大的转变?课文的哪部分描写了这件事?(指名汇报:课文的第5-11自然段)

三、自主合作,品读感悟,释放主题。

1、 反复读课文,说说什么事情是我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2、 “我”“鹅”“金奎叔”三个形象,你认为哪个刻画的精彩?用“------”画出来读一读并做简单批注;

3、组内交流收获。精彩部分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分角色朗读,表演等)在组内展示。

4、交流汇报,教师相机重点指导:(朗读 写作 中心)

(1)指导学生读出鹅欺负“我”时的神气,读出被鹅欺负时“我”的狼狈不堪。

①指导读第5段:

找出文中描写鹅欺负“我”的句子,读一读,这鹅真是——(太嚣张、太飞扬跋扈、太不可一世、太傲慢、太自以为是......)这时候鹅心里会是怎么想呢?(指名说)

从哪些词语能看出鹅的神气?找出重点词,边读边比划动作,体会鹅的神气和嚣张。(生勾画,自读——指名读——齐读)

②指导读第6、7段,读出被鹅欺负时“我”的狼狈

师:哪些词语最能表现“我”当时的狼狈不堪?(指名说)你来读出这种狼狈。

(指名读——齐读)

师:我当时真是__(狼狈不堪 抱头鼠窜 软弱可欺 任人宰割)

师:这种哭叫不但没有使鹅嘴下留情,反而更——(引读第7自然段)

小结:作者用短短几句话,就让我们感受到这样栩栩如生的形象,他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我”的形象的?(指名说:动作、神态、语言)以后我们在作文中也可以用这些方法,让我们的.文章更生动。

③小小的鹅把一个小孩吓成这个样子,孩子为什么这么怕鹅?( 指名汇报读第1自然段)

(回到课文开头,师:因为“我”相信了这种观点,也从这个角度去看待牛和鹅,而这显然是不对的。)

过渡: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救星到了!

(2)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刚才还神气活现的鹅现在怎样了?(指名说)用一个词形容这时的鹅(指名说:落荒而逃、狼狈……)

(3)师:情况发生了大逆转,刚才是“我”狼狈不堪,现在轮到鹅落荒而逃,而“我”也知道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鹅了。(

(4)找出文中金奎叔说的话,(画出来,自己读一读。)师生合作读,说说对你有什么启发。(生自由发言)

(5)作者也像你们一样明白了:对鹅而言“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你是怎么理解的?(指名生谈理解:从鹅的角度看人,和从人的角度看鹅,由于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果就不同。师板书:角度不同结果不同)同样的道理,对牛而言,课件出示:它虽然把我们看的比它大,可是我们实在比不上它呀!

小结: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指名生说)

过渡: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处理问题的结果也就不同。有些时候换个角度,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更加乐观。

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遇到过这样需要换个角度去思考的事?你是怎么看待的?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然后写下来。(生汇报)

四、总结凝练 ,升华主题。

师:说的多好呀,汶川地震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灾难带给我们痛苦和不幸,但换个角度讲,灾难不正是激发了全国同胞众志成城、携手并肩、战胜困难、重建和谐生活、重建美好家园的决心和信心吗?愿我们都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给生活更准确的答案!

五、拓展

生活中,有没有过这样的实例,改变看问题的角度,事情的结果发生变化的?

可以给学生提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推己及人换位思考

六、增量阅读(一颗螺丝)

七、老师还想给你推荐一篇文章,就是拓展阅读中的《两个农夫》,他们各有各的打算,一个卖牛,一个买牛,这可是两个农夫的才智和计谋的较量啊!请你在课后读一读。

牛和鹅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细致的文本阅读,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学习抓住关键句揣摩人物心情及心理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处理问题。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句揣摩人物心情及心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最后领略到换个角度看问题,所

得的结果不一样这个道理。

教学准备:重点段落、句子分析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 情景导入

出示牛和鹅的图片,学生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 研读课本

1、让学生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疑问。(作者为什么怕鹅?为什么又不怕了?怕鹅的表现?)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学习。

2、首先来解决作者为什么怕鹅,怕鹅的表现,这两个问题。(阅读文章1—4自然段,边读边画,说说)

3、后来作者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学生认真读5—11自然段,在小组内说说到底什么事让作者改变了想法。(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内互说)

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课件出示:孩子们大喊了一声,急急逃跑。这使鹅追的更快了。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地赶上我,“吭,吭”地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指名读这段话,学生自己读读,谈体会,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主动展示读)

4、我们害怕鹅,可是金奎叔不怕啊!课件出示他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握住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这一下,别的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里,逃命了。(自己读读,画出描写鹅动作的词语,能从中体会到什么?抓住重点词语谈体会,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课文,自读,齐读,展示读)

5、不可一世的老雄鹅被金奎叔赶跑了,金奎数对作者说了什么?(读11、12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

对金奎叔的话你有什么自己的看法?课件出示:金奎叔说:“让他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哪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扔到池里去。记着,下次可别在怕它们了。”(读读、讨论、发言)

6、作者的看法和同学的很相似,课件出示: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前者是从鹅的角度看人,后者是从人的角度看鹅。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所得的结果就是不一样的。

三、 拓展延伸

1、 课件出示一则故事,学生猜哲学家对老太太说了什么。(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阐述的道理)

2、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这篇课文对自己的启发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写写同学之间发生的不愉快的事,学习完这篇文章之后你会怎样来处理。

《牛和鹅》教学反思

《牛和鹅》是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角度”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记叙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文章故事性强,是一篇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尤其是描写“我”被鹅追赶这一部分时,作者将鹅的神气十足、胆大妄为,以及“我”的'狼狈不堪、慌忙逃窜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通过对鹅的动作的传神描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最后,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第二课时在处理重点词句的引导方面,我抓住“挣脱”“连飞带跳”“落”等词语让让学生感受鹅的害怕以及“飞快”“提”“握住”等词语感受金奎叔对鹅的不害怕,并采用多形式的朗读内化词语加深体会。在此环节教学中我应该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

在处理重点句子时,引导学生深刻领会金奎叔的话,通过理解金奎叔的话,领会文章蕴藏的道理:角度不同,结果不同。最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个道理的理解。

牛和鹅教学设计 篇4

教材分析:

《牛和鹅》一文记叙了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也不怕鹅的故事。文章故事性强,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同时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细致的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生动刻画,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最后作者从金奎叔的话中体会到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一寓意深刻的哲理。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会读写生字、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生字新词,读准除生字外,一些易读错字的读音。

情感目标:通过朗读感悟,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个道理。

能力目标: 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抓住有关词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朗读感悟课文,了解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学课件:powerpoint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让学生明白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样一个道理。

陈述:

一、开篇明意,导入新课

课前板书课题,并做好课件播放的.准备,课始我们通过“上堂课初读了牛和鹅这篇课文,牛和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第一课时所学知识的回忆,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文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句子),“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请多名学生朗读,促使学生想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接着出示有关资料:牛的眼睛里像有一个放大镜似的,什么东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样大。在牛的眼睛里,人比自己不知要高大多少倍,所以牛害怕人。请女生朗读,老师强调一下,这是从谁的角度得到的结果?(牛)同样(出示)请男生读这句话,什么东西在它眼里都比原样缩小了。在鹅的眼睛里,人比自己还要小。所以鹅不怕人,这是从谁的角度来看的?(让学生了解是从鹅的角度来看的)。所以人们都说,(点击)这句话学生齐读。

询问学生是否相信这句话?指出作者任大霖和他的伙伴都很相信从而引导学生打开课文纸走进课文,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

(这个环节的设置,主要起温故知新的效果,同时通过反复朗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对牛的角度看人人比它大,鹅的角度看人人比它小这样的状况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转折角度作铺垫。)

二、精读课文,引导感悟

老师语言过渡:牛是怕人的,鹅是不怕人的,作者是怎么对待他们的呢?要求学生轻声自由读3、4自然段(出示),边读边要求用直线画出作者及伙伴们对待牛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作者他们对待鹅的语句。重点用小圆圈圈出他们对待牛和鹅不同态度的词语。

交流时,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相关片断,比如学生先找对待牛的态度的片断,(出示)指名读后,让学生找出作者胆大的对待牛的一系列动作,点击这些词,再请学生感情朗读。根据这些动作,体会我们不怕牛!(板书:不怕)

同样,(点击另一个片断)对待鹅的态度也在读中由学生找出(远远,才敢,绕个大圈子)这些词语,学生体会到鹅不怕人,我们却十分(板书:害怕) 鹅!

(说明一下,这部分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所以我们不多花笔墨,让给学生朗读的空间即可)。

5~13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段落

(板书:“我”)对于强壮的牛,一点也不害怕,可是对于小小的鹅,却害怕极了。后来发生了一件事从而改变了我对牛和鹅的的看法,(板书箭头)请学生拿起课文纸认真用喜欢的方式读5~11自然段,学生合作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设计问题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学生各抒己见,概括主要意思)

(本环节旨于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学生概括能力)

然后老师作小结: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通过这件事让作者改变的看法。

(课件出示)要求默读这两个片断,鹅是怎么对我们的,我们又是怎么的害怕?(点击)让学生通过对这些词句的品悟,鹅的不可一世、不怕人(好像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我的狼狈不堪,害怕鹅!(以为鹅要把我吃了)

接着学生练读,让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甚至利用躯体表演,加深感受鹅的不可一世,我的狼狈不堪。

由此引出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金奎叔的一句话,直到现在我还记着,让学生用慧眼找出那句话来!

(点击):“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学生朗读,(点击)提问:“凭这点”是指凭哪一点?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给予回答。老师再次引导:那我们该怎么办?是心甘情愿被欺负吗?(点击)金奎叔说“咱们不答应。”好,来看看金奎叔面对这只鹅是怎样不答应的?

(点击)“他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握住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多名学生朗读,快速圈出描写鹅动作的词语,让学生体味老雄鹅害怕的样子。通过个人读,齐读读出鹅的害怕。 如果学生朗读不到位,我们还设置老师范读,根据学情来定。

金奎叔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说的(出示)指名读这段话,

从此,作者对牛和鹅的认识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示12自然段)学生读,理解作者记住了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和鹅都改变了态度和做法。对牛,不再无缘无故的欺负它(板书:不欺负);对鹅,也不再怕它。(不怕)有什么可怕的?(出示)“ 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 仔细品读这句话,让学生体会在鹅的眼里我们比它小,但在我们的眼里,我们比它强!这就是观察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类似的事例。从而感悟从中受到什么启发?这里我们设计了一张得益卡,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收获和启发,并在班里简单交流。

(本环节是全文重点,也是本课时的精华,所花时间占据课的三分之二,让学生从人怕鹅到鹅怕人的转变的认识中,体会角度的不同,结果也不同这个看似简单实质深奥的道理。整个环节以读促理,层层深入,揭示道理自然流畅,融听说读写于一堂。)

三:总结升华、领悟道理

(课件出示)老师随着优美的音乐揭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答案。(板书: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见解,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够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正确的认识事物,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作业设计我们采用课外推荐阅读:《两个农夫》、 《牛鹅换眼》两篇文章,并且要求收集跟本课有关的故事、诗句、成语等,丰富学生知识,培养积累的习惯。

牛和鹅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来进一步体会文章蕴涵的道理。

2.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感悟课文,了解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上节课,文章围绕牛和鹅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说 评价

2.那么起初,文中的“我”是怎样对待对牛和鹅的?

【板书: “我” 牛 鹅】

自读3-4自然段,找出相关的语句。

指名读,谈体会

牛——不怕 【板书: 不怕】

——从哪儿体会到的?

——牛长得那么结实,强壮,作者为什么还敢欺负它?

【板书: 欺负】

——回答,引读第一句“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

——因为“我”站在牛的角度,我们比牛大,所以我们敢欺负牛

鹅——怕 【板书: 不怕】

——从哪儿体会到怕?

——谈体会

——我们连强壮的牛都敢欺负,为什么这么怕一只小小的鹅呢?

——回答,引读第一句“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

——因为“我”站在鹅的角度,我们比它小得多,所以在一个小孩子的心中,他是那么怕鹅。

朗读:男声读第三段。女生读第四段。

过渡:可是后来,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又是怎样呢?

1.齐读12自然段

2.指名说 【板书:不怕 不欺负】

3.总结板书

二、细读课文5——11段、感悟理解

1.自由出声读5——11段,思考: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说

从哪里看出我怕鹅?

1.默读5——7段,用横线画出我怕鹅的语句,你对这些句子有什么体会,读完可以在旁边用简短的语言做批注。

2.汇报交流 读句子,谈体会

(1)当看到四只大白鹅时——“我们马上就不响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指导:

从哪儿体会到我怕鹅?

“马上不响了”

放学的路上,也许我们正有说有笑,也许我们正追逐嬉戏,当一看到鹅,我们立刻收住声音,放轻脚步,屏住呼吸……

还从哪儿体会到我怕鹅?

贴着”“悄悄” 为什么不用“沿着”墙壁而用“贴”呢? 两句对比读。

看见鹅,我们大气都不敢出,足见有多可怕。

指名读——再轻点,要不然就把鹅引来了,再指读——引齐读。

过渡(情境):我心里这么怕鹅,一心想躲开它的视线,可我躲过去了么?

(2)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好像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

这是一群怎样的鹅?(神气十足,目中无人。)

从哪体会到它很神气?

一摇一摆地、神气地——神态中体会到什么

“吭吭”——叫声中体会到什么

(对比鹅听见了,就抬起头来,直着眼睛看了看,——动作中体会到什么)

(对比扇着大翅膀——动作中体会到什么)

指名读

这还是一群怎样的鹅?

你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目中无人

齐读——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只神气十足,目中无人的鹅。

鹅为什么这么神气、目中无人?

过渡——鹅越是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们就越害怕了

还从哪里看出我怕鹅?

(3) “孩子们大喊了一声,急急逃跑。”

指名读 谈体会。

看到鹅后慌忙逃窜,我逃掉了么?

鹅追得更快了。

还从哪里看出我怕鹅?

(4)“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

刚才还说敢骑在牛背上呢,现在见到鹅就腿软无力,我都这么害怕了,鹅有没有就此罢休呢?

(5)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地赶上了我,“吭吭”地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除了目中无人,神气十足,这又是一只怎样的鹅?

“啪嗒啪嗒”是形容鹅跑的声音,“吭吭”形容鹅的.叫声,从象声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这还是一只怎样的鹅?

从哪看出鹅的胆大妄为?还从哪看出?

一口就咬住、拉住我不放。

男生读,让大家再来见识见识这只胆大妄为的老雄鹅。

(4)连人都敢咬,真是胆大妄为!我又是怎样的反应呢?

“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指导:

指名读,谈体会

看图:作者怕鹅怕到什么程度?

眼神——惊慌失措

用手挡——不敢看鹅,不光是怕啄,更不敢面对这一切

身子向后,快要倒地——怕到极点

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扣子挣脱了——顾得上捡吗?敢去捡吗?

此时此刻,作者心里会想什么?

听老师读,闭眼想象,你眼前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指名读

师旁白,生读我的话。

再看图,鹅又是什么反应?

指名说。

我越是胆小,鹅就越是胆大,我越是哭叫,反而还把这只老雄鹅激怒了

引读——只见,它用全身的力量来拖我,来啄我——并且扇动翅膀来扑打我,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和它一样高呢!况且还有别的几只鹅在后面吭吭大叫着助威!

从老雄鹅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

让我们通过读再次感受我的害怕与狼狈,鹅的神气与大胆

女生读我 男生读鹅 老师来读其他句子

我怕鹅怕的胆战心惊,怕的魂飞魄散——我为什么这么怕鹅呢?回归首段。

我十分恐惧,时间似乎突然凝住了,我的脑子里乱乱的,只听见心儿扑扑地直跳——就在这时,池里划来了一只小船,捉鱼的金奎叔从船里跳上岸。——引读8-11

(六)读8-11段

1.同样对鹅,金奎叔是怎么做的?

2. 刚才那只胆大妄为的鹅见了金奎叔是怎样的反应?

3.金奎叔为什么不怕鹅?

指名说。

因为站在人的角度看,……,所以……

——引读:金奎叔说——

4. 再读两遍,看看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指导“这样看”指的是谁怎么看?

那我们呢,我们该怎么看?

5.对!鹅有什么可怕?它虽然把我们看的比他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

“实在”可以换成什么词?

我们人比鹅强在哪儿?

是啊!鹅怎么看我们,那是鹅的事,可我们确实比它大,比它强!

怕它干嘛?我们——不要怕它!

6.这以后,我不再怕鹅,鹅呢?——

指名读

鹅没有变,还是那么吭吭的叫着,可我对鹅的态度变了,它便不敢再欺负我了。

所以我看到牛,也不再欺负它了,因为——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可我们——实在比它弱呀!

7.回归板书,从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变化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8.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收获?

引——第一段第二段——不要总相信固有的观念,要敢于尝试。《小马过河》

从牛和鹅的故事中,你还有什么收获?

一是不应该因为鹅把我们看得小,我们就把自己看得小,我们要站在正确的角度去看到自己。

二是不要因为我们比人强就去欺负他们。

“不以己强而欺人,不以己弱而惧人”

三、总结升华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正如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正确的认识事物,那么你就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角度决定看法,看法决定想法,想法决定做法,而做法决定了结果。”

四、推荐阅读

老师还想给你推荐一篇文章,《两个农夫》,他们各有各的打算,一个卖牛,一个买牛,这可是两个农夫的才智和计谋的较量啊!

板书设计

牛和鹅

角度不同 结果不同

牛 不怕——欺负——不欺负

鹅 越来越怕————不怕

牛和鹅教学设计 篇6

第一课时

一、看图谈话,导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两个可爱的小动物。(课件出示图片)对于它们,你知道哪些?

2、揭题,板书课题。

生根据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重点词语。

2、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体会感悟。

四、作业: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深入文本,研读品悟。

(一)抓住“我”对牛和对鹅的不同态度的词语,仔细品读分析,感悟孩子们的心理。

(1)学生画出对牛和鹅不同态度的相关词语。

(2)汇报交流。对牛(拍、摸、触、刮、扳、骑)程度加深,板书:欺

对鹅(远远地、才、大圈子) 板书:怕

(3)作者是怎样走过去的?可是没想到的是……

(二)体会“鹅”的嚣张。

(1)面对威风凛凛的“鹅”,我是怎样表现的?

(小组内交流汇报结果,师作适当引导)

(课件出示:“在忙乱中……咬死我了!”)

(2)此时的我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从哪几个词看出来的?用“”画出来。

(恐惧、狼狈)(咬、哭、叫)

(3)读出鹅的不可一世和作者的狼狈、恐惧。

(4)带着恐惧的感受再读,指名读,齐读。

(三)感悟“鹅”对金奎的态度

1、过渡:“鹅”在我面前是那样的嚣张,可当它面对金奎步时又是怎样的.?圈画出相关句子。

(1)[课件]他飞快地……逃命了。

(2)找出鹅动作的词,读出鹅的落荒而逃的样子。

(3)指导读出鹅的害怕,体会鹅的心理说一说。

(4)画出相关词语(挣脱、连飞带跳、落)体会变化。

2、过渡:从同学们的读中让老师感到“我”实在是太害怕鹅了,怕得胆战心惊,怕得魂飞魄散。可是后来我却不怕了,为什么?

(1)学生找出金奎叔的话,说原因,你感受到了什么?

[课件]金奎叔说:“让它这样……再怕它们了。”

“凭这点”凭哪点?你有什么看法?

(2)分角色读,男妇生读。

生谈感受,师板书:不欺

不怕

3、再讯金奎叔的话。(板书: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4、再次体会作者的态度上的变化。

三、拓展延伸,发展语言。

1、[课件]小故事,大道理。

2、你有什么想法?指导学生谈感受。

3、小练笔:

(1)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需要换个角度去思考的事?你是是怎么看待的?

(2)写一写,交流汇报。

四、作业设计:小练笔。

五、板书设计

牛 欺 金 不欺

和 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