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城南旧事》读后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1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童年就像花海里的花儿,是五彩缤纷的;像整天打闹的小娃娃,是无忧无虑的;像山间清澈的溪流,是纯洁美好的。
翻开《城南旧事》,小英子的“老北京童年”,如一卷画卷展现在我面前。朴素的生词文字,在林海音的笔下,却变得熠熠生辉,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仿佛学骆驼咀嚼的小女孩,就是我,仿佛毕业典礼的演出,就发生在昨日,仿佛“黄板牙儿”的驴,就停在我们面前。斜嘴笑的兰姨娘,骑驴回老家的宋妈,不理小孩儿的德先叔,使我倍感亲切。书中有悲伤,有自豪,有忧虑,有怨恨,但最吸引我的,是小英子那善良、纯真的'心灵。
童年,可以撒娇、打抱不平,还可以嚎啕大哭。面对即将逝去的童年,我醒悟了,在我看电视时、睡觉时,童年都在“滴滴答答”地流逝,一去不复返了。正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不等人,失去才显得可贵,我更应该珍惜时间。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我至今都记得,在乡下玩的时候,院子里养了几只鸡。它们踏着步子,“咕—咕—”地叫了,它们要吃饭了!我手里攥着从大人那边讨来的喂鸡的一小捧米粒儿,趴在篱笆边上,天女散花似的撒,米粒儿在空中划了个优美的弧度,径直落入鸡窝。“咕咕!咕咕!”鸡群伸长脖颈,埋头啄食米粒,我则饶有兴趣地看着。
家中院子里有棵柿子树,一到秋天柿子树的枝条上就挂满了饱满又鲜美的大柿子,令人垂涎久之。爸爸找来把梯子在柿子树旁找个合适的位置架起来,我则屁颠屁颠跑来扶梯子。“咔嚓咔嚓”,爸爸剪下一个个红灯笼似的大柿子递给我,我又把柿子装在篮子中,配合默契。我们俩忙前忙后,转眼就摘了二三袋柿子,不亦乐乎。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有趣的童年。”童年是最快乐的,也是幸福的,我要珍惜童年。
《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2
我在这个寒假里,读了林海音写的《城南旧事》,这本书让我难忘,它像一个指路标一样,为我指引成功的道路;像一束阳光,照亮了我的心房。
小时的英子原本与普通孩子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妞儿与秀贞的离去后,在兰姨娘与德先叔的离去后,在宋妈的离去后,在草丛中那个陌生人的离去后,在爸爸与自己天人永隔后,长大后的她,更成熟了。但在那样的一个旧社会里,虽然经历苦难的她,却依然保留一颗快乐的童心。我明白了,英子拥有一颗纯真的心,正是因为她有这样的一颗心,她的童年才那么快乐。她把我带进了另一个童趣的世界,天真无邪,没有欺骗,那样的世界里仿佛看不到旧社会的黑暗,而仅仅是一个孩子快乐,纯真的生活。历尽人间悲欢离合的英子懂得了离开朋友的难过,懂得了失去亲人的哀伤,懂得了因为自己的过错导致了别人的不幸后的深深的内疚情……
读着读着,我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东阳下的.骆驼队,疯女人秀贞,厚嘴唇小偷,兰姨娘,妞儿,德先叔,和宋妈以及去世的父亲。不管人或物,它们都和英子建立下了浓厚的感情,成为英子记忆里深刻的人物。慢慢的它们都在英子的童年中离去了甚至消失了,童年的故事,也就这样的悄悄地流逝。然而,童年的每一刻都是重要的、快乐的、美好的,而且刻骨铭心。相比英子有趣、精彩且有些哀伤的童年生活,我们的生活则显得单纯且无忧无虑。她的故事非常淳朴、真实,更勾起我们对正在溜走的童年生活依依流脸,使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日子。
现在,我已经5年级了,可是童年却像一股春风,一旦吹过,就再也回不来了,花谢了可以再开,但是童年过了就不会再也回不来了。
《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3
我从小到大读过许多书,最喜爱的就是女作家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这本书以淡淡的文字,悠悠的叙述,将我领进了二十世纪二十年头的老北京,作者在娓娓动人的真挚叙述中抒发了对童年的缅怀和对人间暖和的呼喊,书中的每个故事都亲切感人,令我思绪起伏,感慨万千。
全书由英子一个人引起,以英子纯净的眼睛视察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了英子七岁到十三岁的成长经验,从英子的视角旁观着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像惠安馆的疯子秀贞,约英子看海的小偷,骑在毛驴上的奶妈,最终离她而去的父亲,她靠着微妙的记忆,将年幼时围绕她发生的生活就是记录下来。
不得不承认,读《城南旧事》时,我的内心是沉重的,那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时代;和善的女子被深爱的人抛弃,让人怜悯怜悯的人被世俗的眼光鄙夷,原本正直的青年被迫向生活屈服,深厚的母爱因为生存而面临苦痛的.选择,年仅13岁的孩子因为家庭变故挑起生活的重担,然而,伤感的心头有时又会涌起一丝丝的暖和,因为失散六年的母女竟又重逢,因为一个被生活压弯了腰的青年竟然和一个天真的小姑娘许下我们看海去的漂亮约定,因为所谓门不当户不对的两个年轻人在那个年头最终走在一起,因为爸爸对英子说过的话不要怕,无论多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这样的纯净美妙,这样的温厚醇和,这一切一切让我感动不已,心潮涌动。
《城南旧事》使我回想起我的童年,使我更加珍惜我所拥有的一切,这本书也给了我很多的人生启示,它教给我面对弱者时要有怜悯心,面对困难时要有责任心,面对挫折时要坚毅英勇,面对亲情友情时要懂得感恩回报,《城南旧事》使我长大了很多,成熟了很多,这本书定会成为我人生永久的回忆。
《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4
我喜欢看书,但却不喜欢看名著,觉得名著枯燥、乏味,总是看了一半便丢在旁边不管了。可是,最近我喜欢上了一本名著,并且看了好多遍,那本名著就是——《城南旧事》。《城南旧事》用淡淡的文字,叙述出了古城的碎片、大树边的几根垂落柳条以及那些美好的回忆。
《城南旧事》写得是作家林海音在北京城南度过的幸福童年生活。这本书由五部分组成: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和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整本书的主人公——英子,以她纯真的眼睛来看在北平生活的点滴,记载着英子7岁到13岁的生活经历。
这本书写的是英子的童年,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童年,记载了她所有的快乐。这时的我,多么希望回到童年,与幼时的小伙伴再在一起玩耍,与幼儿园的老师和同学们再在一起看动画片。可惜这是永远都不可能的事了,因为童年是短暂的',是一去不复返的。
小时候,我多么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可是到了现在,我五年级了,却觉得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的失去了一种东西——童年。在你真正的长大的时候,你会发现童年的时候自己是最快乐的,自己是最自由的。
英子正是这样,她从不把自己心里的大门给锁上,让人们随便的进出。正因为这样,她才与惠安馆里的秀贞结下了友谊,与草堆里的小偷写下“承诺”,甚至认真地听小偷给她讲故事。
每一篇故事的结局,主人公好像都离英子远去。惠安馆的秀贞、草堆里的小偷、斜着嘴笑的兰姨娘、不理小孩的德先叔、奶妈,最后连她的爸爸都离她远去。没有人修剪的花,也一朵朵凋零了。随着爸爸的离去,也为这本书画上了句号。虽然读完《城南旧事》会不禁落泪,但是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都洋溢这童年幸福与温暖。
童年是短暂的,是美好的,是值得珍惜的。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心灵也在随着时间一点点的变化。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让自己在每一分每一秒中度过快乐时光。
《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5
翻开《城南旧事》,随着泛黄的纸张、淡淡的墨香,我走进英子的童年。
英子六岁到十二岁在北京城南生活时,与被人们认为是疯子的秀贞结下友情,三天两头的住惠安馆里钻;她对“小偷’许下承诺,甚而认真地听着“小偷”的故事;她爱着自己的奶妈,望着她离去而伤心难过;她深爱着严厉而慈爱的父亲,父亲的去世让她意识到她的童年渐渐远逝。
我感触最深的.是英子与秀贞的故事。秀贞是人们口中的疯子,可有谁知道她疯的原因呢?人们都不理她,只有英子把她当成朋友,愿意陪她,愿意倾听她的诉说,可见英子是善良、纯真的。英子的玩伴妞儿,被养父母领养,但总受到他们的毒打,她的眼睛总是泪汪汪的,眼底下还有泪坑,身上伤痕累累。我为秀贞和妞儿感到难过,没有人理解秀贞的痛苦, 而妞儿还是个孩子都遭到这般待遇,可见当时人心的阴暗,秀贞和妞儿终于相认,我替她们高兴, 也多么希望她们能找到爸爸并幸福地生活下去。可事实却开了个玩笑,她们母女二人一同丧命于火车下。看到此处,我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掉了下来。
英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她从不在自己的世界里上锁,任由人们进进出出。英子的世界是悲伤的,一些她所珍视的人都离开了。父亲的去世让她知道了自己的责任,让她从儿童蜕变成了大人。当英子发现大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时,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愈发显得羸弱。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一切事物都随着时间缓缓改变,唯一不变的是我们对他们的情。
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我想英子在回忆童年时,也是笑着流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