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百科 > 心得 > 正文

护士工作心得体会

2025/10/01心得

爱习作提供的护士工作心得体会(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护士工作心得体会 篇1

重症监护室,很多新入职护士一听到这个名字就有点怕,不仅仅是因为辛苦与忙碌,更是因为这里到处充斥着死亡的阴影和病魔的残忍。我们曾经自诩这里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在这里,我们时刻准备着与死亡作斗争。紧张忙碌是我们工作的常态,然而生离死别并没有麻木我们的心灵。每有生命离世,我们总会惋惜、会心痛。如有患者克服了重重困难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我们会欣喜、会庆幸。就是在这样一个五味杂陈的环境中,我已工作近半年了,在这里我亲身感受到呼吸ICU全体医护人员对病人的关心、爱护与同情心,以及什么是奉献和敬业。作为新护士,我更感受到前辈们对我的关怀与帮助。

初到RCU时,面对工作环境、仪器设备、专科技术,我感到陌生与担忧,同时也对它们充满好奇。来到这里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在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环境中,护理团队每天都在忙而有序的工作着,每次遇到接收新病人、抢救时,医护间的配合是那么的默契,正是这支出色的医护队伍使得一个个珍贵的生命一次次的转危为安。这一幕幕都让我惊叹医护工作的神圣,而此时我内心是多么希望自己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临床操作能力,能尽快成为这个优秀的团队中的一名,能捍卫脆弱的生命。

在护士长及带教老师有计划地理论、操作培训中,在各位护士老师的耐心指导和经验分享中,我也慢慢地融入了她们的工作生活。当我对RCU的仪器设备、专科技术与理论感到不那么陌生的时候,开始分管病人。病人身上是气管插管、胃管、尿管、深静脉置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等各种管道,而我身上是沉甸甸的责任。我犹豫采集动脉血时,如何做到一针见血;我担心烦躁、意识不清的病人把身上的管道拔掉;我恐惧病人病情变化,需要抢救;我生怕遗漏自己班上的工作,给接班的同事带来麻烦。当我还在为这一切忧心忡忡的时候,老师们无私的帮助让我慢慢成长,步入积极充实的工作岗位。虽然我独立分管病人,但是我感觉到老师们的眼光从未离开我和我分管的病人,我很感谢老师的“放手不放眼”,既能让我学着独立,也让我内心少了恐惧。经历了半年的艰苦历练,我已经基本具备了一个RCU护士应有的业务水平和心理素质,牢记作为一个重症室护士应有的职责,熟练掌握RCU各种日常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常见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做到有条不紊地配合医生,明确多种危重病例的护理注意事项,真正从一个新人向一个合格重症监护室护士成长。

除了感谢老师,我也谢谢这里的患者,在日常照护他们的过程中,我积累了有效沟通的技巧,这对我与形形色色的患者沟通很有帮助。这里的患者让我深刻感受到在面对病痛死亡时,坚强的意志力是多么重要。他是石油大学的外语老师,一位78岁的'老爷爷,在静脉输入伏立康唑后(部分患者使用本品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视觉障碍),烦躁症状很明显。很多患者出现反应时会不停的自言自语、大喊大叫、手脚不受控制、双手乱抓、躁动下床、对劝阻者拳打脚踢。然而这位爷爷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他明白自己种种不受控制的怪异行为是药物反应,如果他的思想稍微懈怠,就会出现上述躁动症状。可他是怎么做的呢,我发现每次症状发作时,他会用枕头、被子蒙住头,他会用力拿双手捂住耳朵,他会蜷缩着身子,他会用嘴咬住卫生纸。老爷爷说这样能使自己保持头脑清楚,能把不听使唤的四肢稳住,能将嘴边乱七八糟的话咽下去,能给护士减轻麻烦,也不会吵到其他患者。一次夜间巡视病床,掀开爷爷的被子,我忘不了那一幕:凌乱的头发,汗水浸湿的脸颊、衣服,咬在嘴里的拳头已经紫红,那种痛不欲生的感觉湿润了我的眼睛。帮爷爷擦擦汗,给他喂点儿水,拍拍背,说些宽心话。突然老人脸上浮现出许久未见的笑容,有些僵硬,但足以感动我。病痛摧体先摧志,老者坚强又乐观。不向顽疾垂皓首,依然默语笑如风。谢谢爷爷让我真切体会到生命亦可脆弱亦可伟大。

我姓蔡,大家喜欢叫我“蔡蔡”,初来乍到我是一只“菜鸟”,半年过去,我已羽翼丰满。

护士工作心得体会 篇2

俗话说:“金眼科,银外科,哭哭啼啼小儿科”。面对只会哭闹而不会表达和配合的小儿,儿科护士除了有相当的理论知识,熟练操作技能,不错的心理素质外,还必须有处理应急的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质,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铺开,聘用护士占护士比例的60%,其中低年资聘用护士占50%,而聘用护士入学门槛低,综合素质均较低。以下是我对自身作为一名儿科护士的心得体会。

一.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

儿科护理工作繁琐,责任心强,家属不易理解,收入低,随时有聘用护士跳槽,为了稳定护理队伍,保证护理质量,除了对每批新进聘用护士进行岗前教育外,还要定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她们热爱护理事业,有为护理事业献身的精神,只有从内心热爱该项工作,才能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

二.加强医疗安全教育,提升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将病人的合法权利还给了病人针对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科室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使护理人员知法、懂法、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操作规程,依法行护。查找病儿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每月组织一次查找安全隐患的讨论会。不断查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以保证全过程的安全、高效、方便、周到。

三.转变观念,加强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21世纪,客户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服务成为竞争的主体,护士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最直接反映了一个医院的素质形象,是病人了解医院的第一窗口。护士应明确,医院没有病人,就没有护士存在的必要,医院就要关门,护士就要失业,护士工作就是要病人满意,病家满意,把病人满意作为护士服务理念和行业准则,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主动服务意识。

四.加强专项技能和应急能力的培训。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家长对服务期望值越来越高,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每个家庭的小皇帝。家长都希望护士为病儿的每一项操作都能一次成功,特别头皮静脉穿刺,而穿刺成功率受病儿的血管的分布,病儿疾病,护士的心理素质,临床经验等因素影响,如果一次未成功,家长就会投诉、埋怨,因此为了提升输液成功率,我们对聘用护士采取一帮一带教,并利用小白兔练习头皮静脉穿刺。

五.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培训,提升病情观察能力和护理记录书写质量。

儿科又名哑巴科,患儿是有苦难言护士只有具备一定专科理论知识,才能准确观察病儿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在工作中护士要善于勤巡病房,勤于观察病情,这样才能准确发现病儿病情变化,及时为医生提供病情信息,才不会因疏忽延误病儿的治疗、抢救,然而要做好这项工作,护士必须有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因此,除了科内每月根据收治病人的情况组织一次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外,还要鼓励护理人员参加院内外的学术活动,参加不同学历层次继续学习,阅读相关的杂志,拓展知识面,另外在工作中还要不断总结经验,才能逐步提升病情观察能力,更好适应护理工作。护理记录作为病历的一个组成部分病人可复印,它可作为护患举证倒置的'依据,这就要求记录真实、准确,大多数聘用护士均为初中毕业后读护校,知识水平缺乏,而要准确、规范书写护理记录,必须有一定专科理论知识,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一定要重视聘用护士的理论知识培训。

六.加强美感意识。

有句话是“给好人学好人”,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护士的言行举止对儿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护士举止端庄,着装整洁,仪表大方,说话礼貌,和蔼可亲,病儿家长就会感到亲切、信赖、安全,反之就会持怀疑态度,对护士信任度下降,而很多医疗纠纷就是因为对护士不信任而诱发的,为此对每批新进聘用护士进行礼仪培训,包含:仪表、语言、情感等。

七.培养团队意识。

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提升工作效率,而每一个护士都有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存在工作经验,能力差异,作为管理者要对她们进行协调、整合,如进行合理分工、搭配,并给予帮助、引导、鼓励,大家只有团结协作,步调一致,观念统一,才能搞好护理工作。

作为儿科护士中的一员,我一定顺应时代的要求,坚持不懈的努力,为塑造医务人员的新形象贡献一份力量,提升医务人员整体形象建设增光添彩,紧跟时代改革发展的步代,为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宏伟大业而努力奋斗!

护士工作心得体会 篇3

实习,是一种等待,是对自己成长的期待,是对自己角色开始转换的期待,更是对自己梦想的期待;学习,也有一份惊慌,有对自己缺少信念的不安,有对自己无法适应新环境的担忧,更有怕自己会莫衷一是的焦急。

带着一份希翼跟一份茫然来到了病院,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活。从此,我的身份将从一个学生变为了一个实习护士,生活环境将从学校转为医院,接触的对象将从老师、同窗转变为医生、护士、病人。对于这三大改变,对如何做一个及格的实习护士,虽说老师对我们已是千叮咛万吩咐,可我心里还是局促不安的,怪不适应,怕被带教老师骂,畏惧自己做得比别人差怕,自己不知从何入手……

第一个轮转科室是icu,我的带教老师是陈梅老师,她是院里的操作能手,干活麻利,动作美丽,操作标准,这无形中给了我很大压力。实习生涯的开始就让我有种挫败感,在老师眼前感到本人很微小,甚至于工作都不带头脑,只机械的履行义务,每次只想把工作做好,可越想先做好它越犯错,越错越惧怕,越怕越错,这就构成了一个恶性轮回。甚至于我都不敢自动请求做操作,可这样老师又感到我干活不主动,有时候认为冤屈了就自己大哭一场。天天面对着老师如鱼得水繁忙的身影,我心里只有怨叹,怨自己无奈将实践利用于实际,怨自己在以前见习时不好好学,愿自己笨手笨脚。可能是我适应才能差,又不会与老师沟通,进了ccu仍是处在徘徊中,但我也很感谢我的带教老师,对我很耐烦,也很关心我。到了手术室陈梅老师每天都能看到我的提高,即使是一点点她也鼓励我,即便我很笨犯了错她也会给我讲原理,让我晓得过错的根源而不是申斥。它起到了一个领导的作用,我开端有了自己的思路,又从新有了工作的豪情,不管多苦多累只有心里舒畅,我就能够开心渡过每一天!

当初我进入了第四个轮转科室骨三。本认为可以很快适应,但事实确泼了我一头冷水,感觉自己变得更傻了,不知该干什么,而老师也觉得咱们实习了这么长时光,又是本科生,做起事来应得心应手才是,面对老师的无奈我真汗颜无地!我又一次陷入了低谷,又回到了没脑子的生活,做事一点条理也没有。然而陈梅老师知道了我因为自大、不主动而没有得到操作锤炼时,她就给我讲操作技巧的主要性,并帮我寻找锻炼机遇。是老师又一次激发我的热忱,真的很感谢老师对我的关心,我也会加倍尽力,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

现在对于“实习〞,我还是又向往又惶恐的'。憧憬是由于实习是一次理论接洽实际的时机,将学了四年的理论去运用于临床,切实是十分新颖而有意思。而后,要在病人身上操作,要想真正地透过病症看到疾病实质,心中却没底,便未免惊恐了起来。也曾问过不少实习同学,各说纷纷。总之是“如人饮水,心里有数〞。但有一点是明白的应用懂得悉识的真正控制是把它用于实践,用实践来验证及巩固所学。学会如何与病人、老师交换is very important!不擅长与人接触是我的一大弱点,那种恐惧与不天然会使我失去良多的学习时机,所以我觉得沟通也是一门艺术,学好了将使你受益匪浅。经过这近五个月的实习,我也有了这层领会。在此,我总结了以下多少点:

理论常识的问题:以前当的始终是学生,学校是以学生为核心的。而中国式的教导一贯是填鸭式的:被动地接收那么多的知识,固然测验考了那么屡次,但现在我的知识在脑海中好似没了踪影,只好一直翻书。当在老师的发问下一次次理屈词穷时,才意识到自己记的浅显,没有时间经由的记忆如同沙滩上的脚印,当时仿佛深入显明,却耐不住时间的荡涤。

护士工作心得体会 篇4

我从事护理岗位刚好一年的时间,也正是我需要学习的时间。知道在工作中,“工欲善其身,必先利其器,”我知道作为一名护士肩上的责任和重任,所以白衣天使也并不是那么好当的。都说护理工作又苦又累,这话不假,但是也会带来很多快乐,只有你亲身投入其中才会对它有深深的体会。在这里我谈谈我对这份职业的一些心得体会。

当我穿上护士服第一次踏进病房时,我的脑子里是一片空白的,并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只觉得来到这个科室怎么就那么繁琐的事,对于我一个新来的护士来说是有一定的压力的,不过幸好有那些美丽可爱的同事们帮助我,我的心里也就慢慢放下了我的压力。从而心里也就有了一种使命:我明白了护士的价值和“天使”背后的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

每天早上起床就对自己说,我可以的,我可以帮助患者战胜他们的疾病,帮助他们战胜病魔的`困扰。所以我每天都会以微笑、愉快的心情投入工作,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是可以坚持下去的。我也总是对自己说:“好好工作,不要出错!”,我们医护人员现在就是他们眼中的希望,所以你得好好努力学习,争取做到更好。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病人要我做”为“我为病人做”,做到及时、到位、专业、规范、安全、舒适的护理。体现出“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诚心以及热心”的服务理念。

作为一名平凡的白衣天使,在工作中我不求感谢,也不求回报,更不求鲜花和掌声,我只希望在我们付出爱心和责任心的同时,能收获一份尊重、理解与支持。然而在我们每时每刻都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时,用自己辛勤劳动帮助病人解除病痛,使其尽快恢复健康,我心里也就莫名的开心与快乐。

护士工作心得体会 篇5

作为一名23年护龄的护士,护理部在全院护士大会上点名要我发个言,目的是鼓励一下年轻护士爱冈敬业。我谈了两点感触:

一、我们不是偏师,而是主力部队

这是去年院长在给我们讲课里提到的,记得当时他也没细讲,但我很有感触,很欣赏这个提法。

1、谁都知道的“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不就是说在战胜疾病的这场战役中有70%的工作是我们护士做的,我们打了70%的仗,还不是主力部队吗?

2、当年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理人员奔赴战地医院,将英军伤病员的死亡率从50%降到2.2%,她的措施就是:健全医院的管理制度、改善伤员的住院环境、伤口的清洗换药、真诚的关怀、强大的心理支持等。她的.护理真是卓有成效!她由此获得巨大的荣誉和全世界的敬仰。

3、现在我们医院的护理,只说为病人提供服务的时间上护士就是其他医务人员的至少2~3倍。我们为医院创造的价值不低!领导也是清楚的,大家都记得去年的年终总结大会上全院各个奖项共发出奖金8万元,其中有5万落入护士之手。

二、我们要得到社会的尊重,要靠我们自己,要做值得尊重的事

1、要有地位受尊重要靠我们自己,我们的临床护士每天忙于输液、铺床、收床,病人有疑问就说:去问医师吧。我们得到的只能是病人、家属、医师的怜惜:你们太辛苦了你们会累死去.用几年学的知识为什么不用a呢?有关疾病的知识宣教和健康指导都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啊,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体现价值啊。

2、知识靠不断的学习,我们要把学习当自己的需要,终身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学历水平。一个全部是中专学历水平的专业怎么去发展,只有护理专业发展了护士才会有地位受尊重。

3、作为专业人员,专业职称也是反映地位和水平的,特别是在这方面国家也是很公平公正的,医师有中级职称高级职称,护士也有啊,是平等的啊。我们要积极的晋升。

最后,我想请大家相信自己,护士队伍是优秀的队伍,只要我们坚持我们努力一定会有辉煌灿烂的明天!

护士工作心得体会 篇6

我所见习的xx市中医院科室比较齐全,我们轮的科室有内儿科,中药房,放射科,急诊科,骨外科,妇产科,针灸科等七个科室。现在总结一下我的见习情况。

收获最大的课室是内儿科。

内儿科轮的三个星期中每天跟随带教老师查房,开医嘱,每天帮护士测体温量血压送报告。

在内儿科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是学习如何书写病历,像住院病历,病程记录,出院记录,会诊申请单。每一样我们都从一窍不通,到慢慢上手,再到驾轻就熟,写错了超过三个字,重抄一份,于是一张张的病历纸变成了我们的草稿纸被塞到白大褂的口袋里,不到几天这口袋的分量就像发酵的馒头一样慢慢的膨胀起来了。其中,我收获最大的是开中药处方,对病人望闻问切后,辨清寒热虚实表里,抓住主要方面,选方用药,开好处方后交给带教老师过目,这时也是自己收获最多的时候,因为带教老师通常会对所开的方药进行加减,同时解说病人现在的情况如何,为何要增加这些药,为何要去掉某些药。我的带教老师管有一个肺癌末期并且脑转移的病人,病人已经在这间医院已经住了三个月了,情况时好时坏,瘦的只剩下皮包骨,经常发烧,只靠鼻饲和点滴维持生命,他的哥哥是个退伍军人,每天早晨我们来查房的时候,他都会立即站立起来深深地向我们敬个军礼,他说,虽然他知道自己的弟弟已经没有希望了,但是他还是为医生能细心照料他弟弟而深深的感动,此时此刻我深深地体会到当一名富有爱心的医生是多么受人尊敬。、

最值得一提的科室是急诊科。

急诊科分有内科外科,有幸的是我内外科的急诊都轮过。内科的急诊通常是固定哪段时间会很忙,哪段时间不忙的。忙起来时,病人可以把整个诊室挤满,而晚上是最多病人的'。刚轮急诊的时候我会手忙脚乱的,不知道要怎样处理病人,于是带教老师就教我,先指引病人或其家属去挂号,如果是发烧,就预先给体温计测体温,如果病人病情比较急的,就先处理。从感冒发烧头痛头晕的病人到心悸腹痛尿血的病人,基本涵盖了内科的基本常见病种。在急诊就免不了要出车接病人,内科出车接的病人通常是脑血管意外,一次接回了一个被电击的病人,接回来时已经瞳孔散大了,于是所有的值班医生都来参加抢救,心肺复苏,电击复律。将近一个小时的抢救也没能把他救回来,带教医生于是叫我们见习医生上,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同时也给我们实践的机会。带教老师说,按压手势应该双手互扣,手指上翘,仅以掌根接触胸骨;按压深度应该下压胸廓三分之一,大约4―5公分;按压姿势为肩肘腕成一直线,身体微向前倾;按压速率为每分钟100次,口诀:1上,2上,。10上,11,12,26,27,28,29,30。每次按压之后必须让胸廓完全回弹到原来的高度,胸部按压与回弹的时间应该一致。相对来说,外科的急诊就相对比较单一,一般是外伤的病人,大多需要清洗伤口,进行清创缝合。车祸的病人比较多,有全身多处擦伤的,有骨折的,有脑震荡的。一般都需要做X线和CT检查以明确受伤部位和程度。

最有意思的科室是妇产科。

本来只是安排了一个星期的妇产科见习,而且我们还没有学习妇产科这一门课,但是本着对妇产科的好奇和喜欢,我选择了呆在妇产科两个星期,一周在妇产科住院部,一周跟妇科门诊。在住院部的一个星期里,我有幸见到了五次顺产,三例剖宫产手术和一例全宫切除手术。第一次见到自然分娩,我当时非常兴奋,当见到产妇从开始规律宫缩,接着宫口扩张胎膜破裂,到产妇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痛苦地屏气用力分娩,胎儿头部露出到整个娩出,最后胎盘完全剥离排出的整个自然分娩全过程,我的心情紧张地随着产妇的情绪变化和分娩过程的进行而一起起伏着,最后为能成功分娩出婴儿而兴奋万分。等护士将处理好的新生儿抱给母亲看的时候,母亲虚弱的脸上露出的那满足而幸福的笑容使我有了深深的感触,母亲是如此的伟大,母爱如此的无边。接着一周在妇科门诊度过,我跟着带教老师,一周内接触到妇科的基本常见病,例如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老年性阴道炎,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症。见识到妇检和产检的内容和操作。虽然我还没学习妇产科这门课程,但是在妇产科的所见所闻,让我留下了深刻的感性的认识,有助于以后我更好更直接的掌握这门课程。

还有,在骨外科,每天帮病人清洗伤口,拆线,时刻紧记无菌观念,带教老师还耐心的教我们打外科结,学习了解外科手术的各项操作和流程,包括术前准备,麻醉操作,手术过程,术后观察护理。在针灸科,我们积极学习针灸拔罐和按摩推拿手法,观看小针刀手术,三伏天帮忙给病人贴敷天灸。

美好的见习生涯,虽然告一段落了,但是我知道,我们漫长的学医的旅程才刚刚起步。重回校园,我才慢慢意识到,或许,见习最大的意义并不是在于你在这期间学到并掌握了多少医学知识和操作,而在于通过这短短的三个月时间你是否已经在思想上准备好当一名真正的医生并为此目标而努力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