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比长短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小班比长短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比长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中区分2—3样同类物体的长短。
2、培养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认知准备:能区分大、中、小。
材料准备:长短不同的绸带、扭扭棒、笔;幼儿操作练习册(苗P7)相应的粘纸。
【活动重点】
比较区分长短
【活动难点】
比较3样物体的长短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请你说出给他们的名称和用途。(扭扭棒、笔)
二、比一比。
1、两样同类物体进行比较:
(1)分别比较两根绸带说说哪根绸带长,哪根绸带短?(你用什么办法知道的)
(2)请个别幼儿演示比较哪支笔长,哪支笔短?(讲讲自己比较的办法)
小结(重点):教师边示范边讲述:可以用眼睛看,比一比。当看不出来时,可以将两样东西的一头对齐进行比较,这样也能知道哪个长,哪个短了。
2、三样同类物体进行比较:
(1)分别比较3支笔(讲讲理由)
(2)3根绸带的长短,(三根绸带一头对齐比较)
小结(难点):教师边示范边讲述:用同样的方法,三样东西一起比:一头对齐,捏住,比出最短的,再比出最长的,就可以帮它们排队了。
三、排一排,贴一贴。
1、请你找到围巾、皮带、玩具、衣服等的粘纸,并和原来同类的物品比一比,帮他们排排队。
(引导幼儿先将一头对齐,再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按长短顺序进行排队粘贴)
2、巡视指导,帮助个别幼儿完成作品。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儿园小班比长短教案 篇2
幼儿园小班比长短教案通用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比长短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比长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理解长短的概念,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2、能按物体的长短特征进行分类。
二、活动准备:
课件《比长短》,吸管若干根。
三、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感知物体有长、有短,学习用语言表述判断的结果。
1、出示金箍棒,引起幼儿兴趣。
从金箍棒中变出三根长短不一,颜色不同的纸棍,引导幼儿观察:这些棒是什么颜色?它们一样长吗?比较后说出哪根长,哪根短,哪根最短?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给与幼儿充分的时间自由讨论交流。
2、集体讨论交流
幼儿:“看出来的。”
幼儿:“比出来的”
(二)探究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1、引导幼儿观察。
谈话导入活动:“小朋友,看看图片上都有什么?”
幼儿:铅笔(吸管)
2、师幼讨论交流: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秘密?
教师:“我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幼儿:“铅笔颜色不一样,有绿颜色的,这还有红颜色的。”“吸管颜色也不一样”“这是长的铅笔,这是短的铅笔——————”
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的小眼睛真灵,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引导幼儿说出有长有短)
(三)教师演示,幼儿操作。
1、教师示范比长短的方法
教师:“刚才小朋友想得好,说的也好,现在看看老师是怎么来比长短的。我们把棒棒平放在桌面上,棒棒的一端要对齐,然后比较另一端,就能比出长短了。那还可以怎样比一比呢?”
2、幼儿自由操作比长短,教师指导。
教师:“有的小朋友是把铅笔竖在桌子上来进行比较的,这样比较长短的'方法也对,小朋友的小脑袋真聪明。”“我们比的时候,可以说一说,这根铅笔比那根铅笔长,那根吸管比这根吸管短等等。”
3、教师小结:我们给物体比长短时,不管是竖着比还是横着比,物体的一端一定要对齐。
(四)游戏:听信号做动作
老师说长,幼儿拉长手臂表示长。
老师说短,幼儿缩短手臂表示短。
(五)操作练习。
练习一:比长短
教师:“我这里有一张操作纸,上面有什么,仔细看,小朋友们,你们要在长的物品下面的框框里打勾。”
教师演示,后幼儿操作。
练习二:身体部位比较
教师:“现在我们玩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请你和你旁边的小朋友结成好朋友,看看我们的身体哪些部位可以进行长短比较。”
1、幼儿结对讨论比哪些部位。
2、幼儿自由比较长短
(六)结束活动
我们幼儿园还有很多物体,我们一起去看看哪些物体长?哪些物体短?
幼儿园小班比长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按物体的长短排序差异排序四个物体的序列。
2、使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排列顺序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长短不一的同色纸条四根,标记图一根。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出示四根纸条:这是什么?它们又什么不一样?哪根长哪根短?
2、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证明你你们说的是对的呢?
3、教师边操作比较两根纸条的`长短边讲解比较的方法。我们怎么来给这几根纸条取名字呢?
4、出示排队标记图:谁会在红线上给这几根纸条排队呢?想想哪根纸条排在最前面,哪根纸条排在后面,要把这几根纸条排得很整齐,一边排一边说:什么纸条请你排在什么地方。
5、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给纸条排队。
6、请大家说说他是怎么跟纸条排队的?
二、幼儿操作
1、每个小朋友从桌子中间拿一张排队标记图,拿一个小袋子。
2、倒出袋子里的纸条,比一比哪根纸条是最长的、长的、短的和最短的。
3、给四根纸条按顺序排排队,一边排一边说。
四、展示幼儿作业。
五、组织幼儿整理操作材料,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班比长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撕面条的活动,有耐心完成游戏任务。
2、能动手动脑动口,正确判断并描述物体的长短。
3、感知并掌握比较物体的长短的正确方法,理解长短的相对性。
物质准备:
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各色蜡光纸若干;每组一个装纸条的筐。
活动重点:
感知并掌握比较物体的.长短的正确方法,理解长短的相对性。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你吃过面条吗?面条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引导幼儿撕面条——帮助幼儿感知比较长短的方法。
(1)请每位幼儿取一张蜡光纸,说说自己拿的纸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2)请幼儿从长方形纸上撕下两根不一样长的面条,想想该怎么撕?
(3)请幼儿将两根面条比一比:哪条长?哪条短?(引导幼儿将比较的两个物体的一端对齐,用重叠或并放的方法比较长短。)
(4)请幼儿拿一根面条与其他小朋友的比一比,看谁的面条长?
3、教师引导幼儿比比谁的面条长,帮助幼儿初步感知理解长短的相对性。
(1)幼儿自由地撕面条,教师引导幼儿不断地比较,找到自己撕出的面条中最长的一根,感知比较的对象不一样,同一根面条比出的结果有时可能是长的,有时也可能是短的。
(2)请幼儿拿自己认为最长的面条来和其他小朋友的比一比,共同找出一根最长的面条。
4、教师指导幼儿撕最长的面条,引导幼儿学习将纸撕得又长又细的技能。
(1)示范撕长面条的方法:沿纸的边缘绕圈能撕出又细又长的面条。
(2)幼儿自由撕面条,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与同伴比较面条的长短。
幼儿园小班比长短教案 篇6
一、动目标:
1、比较长短差别明显的3~4个物体,按从长到短活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2、愿意大胆描述自己的排列顺序。
二、动准备:
幼儿每人3~4根吸管、排序板等。
三、指导要点:
(一)引导幼儿复习比较长短
引导幼儿比一比、找一找,分别找出其中最长、最短、比较长的吸管。
(二)按长短排序
1、鼓励幼儿自由探索:为3根吸管排序。
2、引导幼儿描述排序顺序: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
3、再增添一根吸管,引导幼儿再次排序。
四、延伸活动:分组活动
1、画面条:投放书面联系、水彩笔,引导幼儿在一组线条中添画一跳最长、最短或比较长的线条。
2、操作组:投放铅笔、铁线、毛线、纸条等引导幼儿为各种材料按照长短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