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百科 > 演讲稿 > 正文

节水的演讲稿

2025/10/03演讲稿

爱习作提供的节水的演讲稿(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节水的演讲稿 篇1

老师们、小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爱水节水护水》。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生命之本,人类的健康生活离不开水。然而目前世界上能饮用的淡水资源正在慢慢的减少。现在随着世界上的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污染和城市的发展,对有限的水资源及水的生存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全球的范围内,水质的污染、需水量的迅速增加以及人们对水的不合理利用,使水资源进一步短缺,水的生存环境愈加恶化,严重地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20xx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五届中国水周。今年联合国确定的宣传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我国20xx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如果没有电灯,我们可以点蜡烛;没有蜡烛,我们可以点油灯;没有油灯,我们可以点火把;连火把也没有,我们只好静静地等待黑夜过去,黎明的到来。而没有水,我们无法洗脸、刷牙,无法解渴,餐桌上没有了鱼虾,看不到花草树木,不知道什么叫游泳,船舰全部报废,高楼无法建,生活的一切都将停滞。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当我们每天接受水的洗礼时,当我们享受水给人类带来的福利的同时,请不要忘记真诚地说声谢谢。每个人都应怀有一份爱与感谢之心,要怀有对水的敬畏之心,从点滴做起,爱水、节水,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我们生活的美好世界。

让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做节水、爱水、护水的小卫士把! 谢谢大家!

节水的演讲稿 篇2

各位尊敬的同学、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节水、节粮、节电”

一、节水。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在中国那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问题,每冲一次马桶所用的水,相当于正在发展中的国家的人均日用水量……可是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浪费水呢?因为长期以来,人们普遍都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他们不但不爱惜水,而且任意地浪费与挥霍,才会形成浪费水的习惯。可是,虽然也会下雨,但是,下雨只是把一个地方的水带到另一个地方而已,却并不会增加整个地球的水量。所以水仍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

二、节粮。

有人为了炫耀自己的富裕,故意点很多菜,可是,只吃一小部分,就不吃了,剩下了许多;还有人因为错点了一些自己不爱吃的,就随意地把它们扔掉。可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呢?粮食是能随意挥霍、浪费的`吗?有的地区,因为自然灾害,粮食连年欠收,人们别说吃鱼吃肉,连饭都吃不饱!还有那些农民,粮食是用他们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有这么一组数据。20xx年我国谷物、棉花,肉类的产量均占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粮食只有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很多,甚至低于一些正在发展中的国家。

三、节电。

有许多的人,总是无节制地浪费电,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个景象:睡觉了,还开着电灯和电视;出门了,空调还开着,有的时候,浪费一度电都不当一回事。可是,一度电,如果用于工业生产,它可以织布8.7米,加工面粉16千克,可以灌溉0.14亩田地,生产15瓶啤酒,采煤23千克。一度电,如果用于日常生活,它可以让冰箱运行整整一天,可以让电风扇运行15个小时,可以烧开8公斤的水,还可以看10小时的电视,开空调90分钟……这是仅仅一度电的用途,仅仅一度电的贡献和一度电的价值。

如果说,世界上一刻没有电,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是沉浸在黑暗中吗?结果就是,全球的工作都停止了运行,黑夜中不再有璀璨的灯光,所以说这个世界一刻也不能没有电。

节约资源,从你我做起!请伸出你的双手,与我们一起节约资源,保卫我们的地球!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节水的演讲稿 篇3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如果我问你们,每年3月22日是什么日子?你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是世界水日。

没错,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其实就目前人类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们使用。淡水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其再生性取决于地球的水循环。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体被污染;为抽取河水,许多国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坝,改变了水流情况,使水的循环、自净受到了严重的影响。80年代后期全球淡水实际利用的数量大约为每年3000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总量的1/3。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也以几何级数增长。

但有些善良的人们还在珍惜着水资源。他们在呼吁我们节约用水。

那天,在口语交际练习中,学习委员动情地跟同学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西北山区的小女孩随着阿姨来到县城,住进了宾馆。当小女孩站在水龙头下洗澡时,望着哗哗的流水,她哭了,哭得好伤心。阿姨问她为什么哭时,她说:我们家乡连水都没有喝,这时的水却这样地流,太可惜了,多么令人忧伤的一个故事啊!孩子们惊呆了,他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憾!孩子们坐不住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就议论开来这是多么感人的一个故事呀!记得还有一次,妈妈高兴的从街上买回一个鱼头,中午用来煮鱼头汤。没想到,煮出的鱼头汤一点都不鲜甜,有股很浓的煤油味,妈妈赶紧叫我别吃,说这是受了污染的鱼,吃了会中毒。妈妈还告诉我说,一些工厂不注意保护水资源,把工业废水排入江河湖泊,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污染。鱼虾生活在这样的水中,就会慢慢中毒,死去;人类喝了这样的水,就会生病,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听后,我觉得真是可怕!为什么人类只知道赚钱,不知道保护水资源,这样下去,我们就很难喝到干净的水,到那时,人类该怎么生存呢?我真想大声呼吁:人类啊!不要让河流变得丑陋,不要让鱼儿变成毒药,保护水吧!保护我们生命赖以生存的源泉吧!

谢谢大家!

节水的演讲稿 篇4

同学:

我们每天都没有电。有了电,机器可以旋转、编织和灌溉;有了电,灯会亮,收音机会响,电视屏幕上会出现图像。有了电,你可以打电话、发电报……电是如此有用,你知道它来自哪里吗?

是电报机发来的。以火力发电为例。煤矿工人从地下挖煤,火车/轮船将煤运送到发电厂。发电厂的工人把煤磨成煤粉,然后把煤粉送到高大的锅炉里,把锅炉里的水烧成蒸汽,蒸汽带动汽轮机,汽轮机带动发电机,从而产生强大的电力。看,每千瓦时有多少工人叔叔辛苦工作!

你知道电的功能吗?一度,电力需求在增加。尽管电力行业发展迅速,发电量大幅增加,但仍赶不上需求。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电气工人日夜奋战,生产更多的电力,供应更多的.电力;另一方面,他们应该努力节约有用的电。学生应该如何省电?首先,我们应该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用电安全:不要摇晃电线杆和电线;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不要往电线上扔东西;不要捡起掉落的电线;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否则可能造成严重事故,浪费大量电力,危及生命。

同学们,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节约用电,支持社会主义建设!

节水的演讲稿 篇5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大家好!相信大家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地球上就有了一切。所以,水是珍贵的。

很多人把地球想象成一个蓝色星球,地球表面72%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只占全部水资源的0.5%,近70%的淡水无法被人类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大约0.007%的水可以被人类直接利用。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13个国家之一。我国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很少,只有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的水资源量在900立方米左右,分布极不均匀。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在增长,城市在增加和扩大,各地的用水量都在增加。随着生产的发展,许多地区和国家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不珍惜,最后一滴水就相当于血。我在这里呼吁你:

1、我们必须有珍惜水的意识。只有认识到“节水光荣,浪费水可耻”,才能时刻注意处处节水,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关滴水的水龙头等。

3、使用节水器具。

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点做起,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不要让我们悔恨的泪水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

节水的演讲稿 篇6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这句话每个人可能都耳熟能详。可谁又能真正做到长期节约用水呢?我估计,我们身边有95%的人是肯定做不到的。因为他们只会把节约用水挂在嘴边,而不是放在行动上。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从来没有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几乎每家每户都大手大脚的用水,这样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浪费。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都很好,许多同学家里都有小汽车,每当大人们去洗车时,我就发现,洗车要用一个大水管不断地往汽车上喷水,这样一来,汽车是洗干净了,却浪费了许许多多的水!

我建议,可以把这些水回收在一个大水池里,待它沉淀后再循环使用,这样就可以缓解洗车时过度浪费水的现象了。我还建议,车主在家自己用湿抹布洗车,减少用水量。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一个很严峻的社会问题。有些贫水地区的孩子只能喝雨水,有的人甚至饮用被污染过的水。我们是幸运的,我们生活在城市,从来就不

用担心水的问题,可是我知道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哪一天水资源用尽了,也就意味着生命的消失,不要让人类的眼泪成为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

因此我们必须倡导大家以节水为荣,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随时关紧水龙头;一水多用,充分利用每一滴水;少用洗涤剂,减少水污染。积极宣传,让每个人都投入到节水的“战斗”中。就让我们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吧!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