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弟子规》读后感

2025/10/04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弟子规》读后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弟子规》读后感 篇1

今天我读了《弟子规》一书,最使难以忘怀并受到启发的一段是“父母呼 ;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 父母命 ; 须敬听; 父母责 ; 须顺承”。

这段“弟子规”的意思是,父母呼唤时,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推辞投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辈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让父母生气伤心。看到这里不由得我深感内疚,平时只要爸妈叫我,我都会假装没听见,只管玩我的。妈妈要是让我去做事,我会毫不犹豫地说让爸爸去做,爸爸让我去做事我会说我是你的奴隶吗?每当爸妈教我怎么做人处事时,我会一只耳朵听,一只耳朵扔,把它当做耳旁风,根本不放在心上。我要是做错了事,爸妈说我,我会想尽一切办法为我们自己辩护,把黑板说成白板才肯罢休,有时让爸妈气得哭笑不得。

读了“弟子规”,让我明白了我们自己以前是多么的.不懂事。从此以后,我要痛改前非,绝不犯错,要听爸妈的话,不再让爸妈伤心,做一个勤快懂事的好孩子。

《弟子规》读后感 篇2

开学初,学校组织我们学习了一本经典书籍——《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具体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此书堪称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生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句话是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它充分体现出了做人要讲信用,说谎话骗人胡言乱语是不可取的。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一件事:在我童年的记忆中,以前对电脑游戏十分着迷,只要一碰到鼠标,我就完全沉浸在电脑游戏的世界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与妈妈约定的结束游戏的时间一拖再拖,为此,妈妈大发雷霆,我才不得已关掉了电脑。如今,我学习了《弟子规》,想想先人们的教诲,反省我的行为,我感到十分的汗颜,做人是就应讲究信用的,信用是一个人的做人之本,如果一个连信用都不讲的人,他又怎样能够立足社会,成就一番事业呢?《弟子规》使我认识到了我以前所作所为的不足,我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以《弟子规》时刻警醒自我,做到诚实守信,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失信的'言行多一些靓丽的风景,少一些违约的承诺。向着自我追求的目标,不懈地去努力、去拼搏,让自我的人生绽放光彩。

总之,透过学习《弟子规》使我受益匪浅,我要把其中学到的道理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去。

《弟子规》读后感 篇3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

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在这么多道理中,是对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这让我想起了博玄说过的一句话:“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意思是:对人诚心诚意,本来不相信,也会相信了;但对人虚伪无信,就是本来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他说得多有道理啊!

在“信”这一章,古人这样说:“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教育我们开口说话时,诚信为先。我们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当我们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我们更不能用来骗人。《弟子规》的“信”篇还教我们怎么说话:“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切戒之。”说话多不如说话少和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就决对不能说。

在我们跟他人交谈时,谈话的内容要实事求是、口齿清晰。不要听信花言巧语,因为这些话虽然好听却靠不住。奸诈取巧、下流肮脏以及无赖粗俗的语言,都尽量不要沾染。诚信并不难做到:我心想。只要人人认真去做,那么诚信的世界离我们还会远吗。

《弟子规》读后感 篇4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弟子规》,《弟子规》被称为我国的国学,是我国清代非常流行的一种启蒙课本,用三字一句的方式进行伦理道德的教育,其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 “父母教、需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的教诲要恭敬认真地听个明白;父母的责备、批评,应该虚心、顺从地接受。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同龄孩子学习不肯用功,非常贪玩,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及时完成,甚至不听老师和父母的话,学习成绩就不能提高。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尖酸刻薄的话,下流不干净的'话,千万不要说。

粗俗无赖的不良习气,要坚决戒除掉。

经常有许多小朋友喜欢说脏话,既不文明也不礼貌,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要是老说脏话,长大了就改不了这个坏习惯。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什么人都必须互相关心爱护,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我们小学生不管成绩好坏、家庭条件如何,从小就要养成谦虚谨慎、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优秀品格,团结一致,长大了才能为国家做贡献。 《弟子规》这本书上的好句很多,意义也非常深刻,值得我学习一辈子。

《弟子规》读后感 篇5

最近老师叫我们背诵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还要买,我懒洋洋的,对这本书一点兴趣都没有,翻开书还尽是古文,讨厌死了,对此很反感。老师还叫我们背下来,我的头都有两个大了!

可是当我仔细的翻看了《弟子规》后,发现这本书对我的品质变得更好有很大的作用,它里面有许多教育我们的句子。读起来非常上口,大人小孩都喜欢看,有趣!

在《弟子规》中,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句了: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有者后......是呀,我们应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让年长的人先做,这样才有礼貌。可事实上,现在的孩子被父母宠溺着,越来越不尊敬父兄了,有的人甚至对亲人破口大骂呢!

还有一句:晨必盥,兼漱口,便尿回,辄净....我们要爱护个人卫生,勤洗澡,衣服也要穿正,整个人要干干净净才行。不能脏兮兮的.,这要大家都不会跟他在一起的。

《弟子规》告诉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我很感谢《弟子规》。听!同学们正在整整齐齐的读这本书呢,让我也加入这个读书的行列吧!再见!

《弟子规》读后感 篇6

我最近读了《弟子规》,知道了做人的一些规则,受到了许多启发。《弟子规》的主要内容: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做事要严谨,还要诚实、博爱、亲仁,在做好以上这些事情的基础上,还要去学习文化知识。

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的时候,我想到了自己,在这些方面做的还可以,为什么说只是还可以呢?因为有时候还不够注意,比如,有时父母教育我时,我嫌他们唠叨,没有做到“父母教,须敬听”。有时爸妈叫我有事,而我却慢吞吞地应了一声“哦……等等!”然后又一头埋做自己的事。这是不应该的`!当我读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的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

对比起我自己,我真感到惭愧!爸爸妈妈批评错了我,而我没有做到“怡吾色柔吾声”,只是板着脸孔跟爸爸妈妈讲道理!当我读到“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的时候,我知道时间是十分有限的,是无价之宝。对照自己,在这些方面做的还好,但不是很好,因为我的时间有时在聊"qq"的键盘上慢慢地流走了;有时在看电视的遥控器上偷偷地溜走了……

《弟子规》像一面镜子,使我看到了自己的优点,使我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它将鞭策我按《弟子规》的要求去做,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