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绘画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美术绘画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美术绘画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尝试用两种颜色调配后为格子涂色,认识同种色。
2、通过故事游戏的方式初步学习调色的方法。在自由操作中发现色彩加白后会变成深浅不一的同种色。
3、能尝试与同伴进行协商,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
1、画有格子的大纸。
2、红、白颜料,调色盘。水粉笔。
3、幼儿用书:《爱跳舞的格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格子很喜欢和颜料一起跳舞,可是这需要小朋友用水粉笔帮忙,你们愿意吗?
★教师:请你让调色盘里的"白宝宝"和"红宝宝"一起跳个圆圈舞,看看"红宝宝"会有什么变化?
★教师:又来了一个"白宝宝"想和他们跳舞,看看现在的"红宝宝"和刚才有什么不同。教师:今天"红宝宝"心情很好,一个人跳起了圆圈舞,它转呀转呀(教师用笔在颜料盘匕的红色。里转),格子看见了说:"红宝宝。你到我家里来跳吧!""红宝宝"点点头(教师在颜料盘边上舔笔)说:"好呀!"就来到一个格子的身上跳起了舞(教师涂色)。
教师:"白宝宝"看见了说:"红宝宝,我能和你一起跳舞吗?"(教师用笔在白颜料里蘸一下)"红宝宝"说:"好呀!""白宝宝"就和"红宝宝"一起转呀转呀(教师将白颜色放入红色中转动)跳起了圆圈舞,然后两个人一起来到另一个格子的家里跳着(教师用调好的颜色在格子内涂色)。
二、教师指导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爱跳舞的格子》,激起幼儿参与涂色活动的兴趣。
教师:你想让你的"红宝宝"和"白宝宝"与格子一起跳舞吗?跳的时候要在格子的每个角落跳一跳。
★引导幼儿与同伴进行协商。教师:今天我们要两个小朋友在一张纸上帮颜料宝宝到格子里跳舞。想一想你准备在哪一边格子跳?要和你的朋友商量。
三、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观察。教师:你们用了哪几种颜色和格子一起跳舞?可是却变出了这么多不同的颜色!它们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
★教师进行总结。
教师:"红宝宝"和"白宝宝"不停地跳舞,变出来的这些颜色就是同种色。你们猜一猜,其他的颜色和"白宝宝"跳舞会变吗?
效果反馈孩子们很喜欢给格子涂上颜色,有些孩子意识到颜色的相互搭配,会用渐变色。此次活动成思行进步最大。
活动反思:
这次涂鸦活动,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情景――圆点娃娃找朋友,通过让幼儿扮演的小魔术师来“变点”、为圆点娃娃“拉拉手”,把操作过程融入游戏中,情节生动有趣,激发了幼儿创造的兴趣。孩子们很兴奋,积极性很高,思维也很活跃,在不同程度上发展了思维力和想象力。活动中,我注意对他们进行鼓励,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处于温暖可靠的信任中,从而信心产生动力,动力产生行动,行动得到收获,收获得到自信,使幼儿在获得经验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创造力也得到了提高。活动中,孩子们还体验了合作,这对于我们中班幼儿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如何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稳定的心理素质?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地研究和探索。
幼儿园美术绘画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次活动在欣赏丰富多彩的民族服装的基础上,为了加深幼儿对民族服装的了解与认识,充分感知民族服饰的美丽和民族特点,满足大班幼儿绘画与制作民族服装的兴趣,而是基本活动。本次活动从服装的多样化图案中,选择二方连续纹样作为切入点,让幼儿能充分将发现、学习的新知识运用到绘画中去, 感知民族服装的图案美。
活动目标:
1.认识二方连续纹样,了解二方连续纹样在民族服装中的应用。
2.能运用二方连续纹样创造性地设计出新颖多样的民族服装。
3.在创作与交流中感受民族服饰多彩、多样的美。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1.二方连续纹样图案图片。2.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民族的服饰。3.每位幼儿至少 1 张民族服装的轮廓图,水彩笔,蜡笔等。4.背景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
经验准备:对二方连续纹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根据已有的经验讲述,说说自己喜欢哪个民族的服装、为什么。感知民族服装的特点。
二、观察各民族的服饰,学习用二方连续的纹样绘画、装饰民族服饰。
1.出示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的服装,引导幼儿观察其花纹的装饰特点。
提问:这些服装都是哪些民族的?都有哪些花纹?这些花纹都装饰在什么地方。
小结:观察衣服的样式、色彩和装饰花纹,了解装饰花纹主要在领口、袖口、前胸、后背、裙边等地方,为幼儿装饰纹样作好铺垫。
2.幼儿欣赏二方连续纹样图片,了解其规律。
提问:这些花纹有什么规律?你还见过哪些二方连续纹样?
小结:有的是同一个纹样方向不同,有的是颜色不同的同一个纹样等,它们有规律地排列并一直循环所构成的带状纹样,称为二方连续纹样。
3.幼儿观察教师示范,引导幼儿用二方连续纹样进行装饰,教师根据幼儿说出的花纹在服饰的前胸处装饰,给与幼儿启发。
三、创意作画,尝试运用二方连续纹样在服装的不同部位创造性的装饰。 要求:1.能运用二方连续纹样在服装的不同部位创造性地装饰。
2.鼓励幼儿装饰出不同纹样图案的民族服饰。
四、作品展示,相互欣赏、交流设计的民族服装。感受民族服饰多样的美。
1.提问:你设计的是哪一个民族的服装?用的是什么二方连续纹样?你认为设计好在哪里?
幼儿互相欣赏设计的作品,分享交流自己的创意。
2.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身穿民族服装跳起民族舞。
幼儿园美术绘画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春天的大自然是五彩斑斓的世界,花开了,草绿了,大地焕然一新。桃花是在春天开放的花,暖暖的粉色温馨、怡人,充满美好。油水分离画《桃花开了》,不仅能让幼儿在绘画桃花、添画春天景物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存天的美好,更能让幼儿在油水分离这种比较新鲜的艺创形式中感受艺术价的老样作,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试用油水分离的方法画出桃花
2.创造性地表现桃在的不同形态,能结合存人的特征进行删
3.感受桃花的美,进一步激发热爱春人的关好情感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室布置《桃花园》版块,张贴形态各计的桃花的图片,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带领幼儿实地观察桃花。
2.《桃花园》大背景图 1 幅,有关桃化的蜡笔画 2 幅(画面相同)
3.油画棒,各色水彩颜料,调色盘,水,笔,“幼儿学小材料”一一美术用纸第 2 页
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欣赏桃花图片,感受桃花的形态和色彩,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提问:桃花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
小结:春天到来了桃花在树枝上绽放,粉红的颜色,5 个花瓣,一朵朵,一枝枝,开满树连成片, 多美的景象啊!
2.开展“变魔术”游戏,引导幼儿了解油水分离画的画法。
(1)出示相同的两幅桃花蜡笔画,请幼儿比较两幅画是否一样
(2)取其中一幅蜡笔画,施“魔法"使其变样,爿导幼儿观察、感知油水分离曲的法:用毛笔蘸适量水粉颜料,快速、均匀地将画面进行晕染
(3)引导幼儿了解油水分离画的作画步骤,请幼儿再次观察两幅蜡笔画,比较两幅画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知道油水分离画的名称作画步骤及作画时应注意的问题。
3.请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指导幼儿先用油画棒画出自已喜欢的桃花形态,大胆添画春天的景物。
(2)指导幼儿用毛笔蘸喜欢的水彩颜色,在画好的画面进行晕染,重点观察幼儿蘸色晕染的情况,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快速均匀晕染的方法。
4.引导幼儿展示、欣赏评价作品。
(1)指导幼儿将作品展示在《桃花园》的大背景图上,互相交流欣赏。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鼓励幼儿说出喜欢的理由。
活动延伸:
将活动材料投放到美工区,鼓励幼儿继续用油水分离法进行创作,表现春天其他美丽景色
幼儿园美术绘画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在欣赏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时,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用线条和图案装饰画面中的蜗牛,大胆想象,添画简单的背景。(重点)
2.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并独立画出蜗牛形象,学习把主要物体画在中心位置且最突出的构图方法。(难点)
3.体验用线条、图案装饰画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类蜗牛的图片、实物蜗牛。
2.蜗牛线描范画一幅。
3.记号笔、画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主题。
组织幼儿猜谜语: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猜一猜这是哪一种小动物?(蜗牛)
二、出示蜗牛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
1.请幼儿讲一讲蜗牛长的是什么样子。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经验进行讲述,观察蜗牛的头部上的触角,背部的硬壳以及颜色等。
2.重点说出蜗牛壳上还有什么花纹。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能说出一圈一圈的螺旋线,还有许多小花纹。
三、教师讲解示范。
1.出示范画、观察感知。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说出用到了直线、斜线、波浪线、虚线、三角形、圆形、心形等图案。
2.示范蜗牛的画法。
(1)画出蜗牛的轮廓。
先在画纸的中间,用螺旋线画出蜗牛的壳,再画上身体、触角、眼睛、嘴巴。后来它慢慢地长大,背上的壳也一圈一圈地跟着长大,终于长成了一个大大的壳。绕圈的时候,线与线之间不要太密。
(2)用线条、图案装饰蜗牛的壳。
提示:蜗牛的壳就是它的家,蜗牛喜欢美丽的家,那我们用线条和图案给它装饰一下吧。我们先用线条把蜗牛壳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可以选用直线、斜线、波纹线等线条。除了线条,我们还可以画上美丽的图案,如圆形、心形、云朵形等。
四、欣赏优秀作品,教师提出绘画要求。
1.展示几幅优秀作品,让幼儿欣赏。
2.教师交代绘画的内容和要求。
(1)先在画纸正中间画一只大蜗牛,接着装饰一下贝壳,最后,画的快的小朋友可以涂上颜色。
(2)涂颜色的小朋友要选用一些鲜艳的颜色来着色。
(3)画画时注意画面的整洁。
五、鼓励幼儿大胆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观察并了解幼儿的绘画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六、作品评价。
1.比一比谁画的蜗牛最美丽。
2.与同伴讲一讲自己的作品,将自己的画编成故事说一说。
幼儿园美术绘画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支持、鼓励幼儿愿意尝试运用新材料进行美术活动。
2.能大胆选用自己喜爱的颜色作画。
3.培养幼儿养成有序摆放工具、材料的习惯。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创意绘本,画有柳树干的大图一张。
2.棉签、调色盘、各色水粉颜料。
3.各种树木的图片若干张(包括柳树)。
【活动过程】
1.将各种树木图片张贴在活动室周围(注意图片张贴高度要与幼儿视线平行),引导幼儿欣赏这些图片。
2.组织幼儿坐好后谈话:
1)"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树吗?来,让我们认识认识它们吧!"(松树、杨树、梧桐树等等)
2)"大树和我们人一样,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我们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树干有的高,有的低,有的粗,有的细;树叶也长的不一样……)鼓励幼儿大胆描述。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的兴趣较高,大部分能独立完成作品。我能关注幼儿主体性,并及时指导,教学目标顺利达到。但还存在不足,发现个别幼儿画面较脏,个别幼儿不能独立完成。在以后的活动中在这方面问题中加以引导。
小百科:柳属的形态特征如下:乔木或匍匐状、垫状、直立灌木。枝圆柱形,髓心近圆形。无顶芽,侧芽通常紧贴枝上,芽鳞单一。
幼儿园美术绘画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选用不同的海贝进行造型。
2、学习合理选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内容。
3、体验活动的乐趣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用贝壳制作的范作,制作成PPT。
2、各种形状的贝壳、螺等制作材料;橡皮泥、纸盘、等辅助材料。
3、关于海底世界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感知各种贝壳,引发幼儿对形的想象。
1.出示幼儿收集到的贝壳
2、玩贝壳,说贝壳
二、欣赏范作,积累创作经验。
PPT展示各种范作,引导幼儿观察。
三、创作海贝作品,大胆畅想主题。
1、幼儿自我思考。
---鼓励幼儿可以从辅助材料的使用方面大胆的想象。
2、幼儿制作。
四、展示海贝作品,体味创作快乐。
1、选择几名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2、将作品展示在桌子上,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欣赏别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