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设计
爱习作提供的美术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美术教学设计 篇1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中美术作品的选择是以国内优秀艺术家作品为主,同时结合其他国家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美好情感、积极态度的养成以及重视它们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同时认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社会的丰富性.在重点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中学生由于性格、文化修养方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标准,审美意识也就逐渐形成.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欣赏活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逐步形成提高视觉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清楚了解美术中绘画的主要种类及艺术特点。
三、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绘画不同种类的特点及区别。
难点:掌握绘画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
四、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相关的美术作品的图片或事物
教师:相关美术图片及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提问:在我们的美术课里你想学到哪些东西?
学生回答:中国画、水彩画、素描、剪纸、设计……
师:大家把在小学学过的内容和你所知道的有关美术的内容进行分类.可以怎样分?
生:……
师生总结:绘画类、雕塑类、艺术设计类、手工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美术,走进绘画。
2、欣赏油画作品《父亲》、《开国大典》,请学生发表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美术语言的角度,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线条、色彩、构图、明暗等是怎样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欣赏张利、靳尚谊等名家作品,感受油画的不同风格。
学生了解油画工具材料,师生共同总结油画特点:利用颜料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充分地表现对象,达到丰富的色彩效果。
3、请学生说说对中国画的了解?知道有哪些作者,哪些作品,哪些作画技巧等。
欣赏作品《粒粒皆辛苦》、《鸳鸯戏水》,分析这两张画的区别,分别是人物画、花鸟画,写意画、工笔画。
师生共同总结中国画的种类、特点。
4、介绍版画、水彩画.
先做简单的比较,再介绍版画、水彩画的各自分类及特点。
5、教师将课前准备的图片让学生辨别,也可结合教材中的作品,加强学生对画种特点的掌握。
6、对学生收集的作品进行分类,由同学相互评价。
美术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想象一下独特的虾和蟹的形象,编一个小童话并把它画出来。
2、可以画得可爱,也可以画得可怕、富有想象力才是最重要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画出来的作品应该有故事情节画面有背景。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范作等绘画工具。
2、学生准备彩笔、蜡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上一节课中你是怎样画和做虾和蟹的。
2、你有没有尝试想象一下形象独特的虾和蟹的形象。
3、试试看编一个关于虾和蟹的故事,它们的形象会是怎样的。
二、欣赏范作
1、科幻电影中的龙虾和螃蟹显得那么可笑又可怕。
2、螃蟹理发师利用了它的什么特点?利用螃蟹壳做成酒店屋顶的外形,多么吸引人啊。
3、一些利用虾或螃蟹的外形做成的.小装饰品。
4、这些虾兵蟹将多滑稽:古怪的身体、穿着坚硬的盔甲、瞪着突出的眼睛、挥舞着吓人的大钳子,好象来自《西游记》。你用想象力和画笔编出了什么离奇的故事。
三、大家一起来想象
1、先来编个故事故事里的虾和螃蟹是什么样儿的。
2、你可以把他们画得很可爱也可以画得有点可怕。
3、构图新颖想象力丰富。
四、总结
美术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
剪纸作为一种民间手工艺,有着工具简单、制作简便和便于少儿接受的特点,对启发少儿的想象力、锻炼心灵手巧和胆大心细的品格,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本课所讲授的内容为剪纸团花,是由折纸和剪纸相结合的艺术,装饰性和艺术性都很强。通过巧妙的构思和不同的折叠方法,便可剪出不同图案,给欣赏者以美的感受。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B.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团花的过程种,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欣赏与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2)难点:纹样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
[教具准备]:剪刀、胶水、腊光纸。录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录像,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欣赏剪纸作品在生活中运用的录像,如:过年、结婚时人们用剪纸作品布置环境以增加节日气氛。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欣赏剪纸作品,认知剪纸作品的图案的特点。
1、教师出示剪纸作品,介绍不同剪纸作品的不同特点。
2、介绍剪纸的有关知识。
多面剪纸其实就是民间所称的“团花”,它利用纸的重复折叠,剪出中心对称的图案。团花的历史极为悠久,对称原理在剪纸中的灵活运用,更使着古老的艺术充满迷人的魅力。
3、揭示课题:百变团花
三、制作五面对称剪纸。
1、五面对称折纸。
教师用较大的纸,带领学生边折边讲解。
2、画五面对称剪纸。
(1)、教师示范两种不同的画剪方法,分别剪出分散和连接的两种图案,请学生找出图案分散的原因。
(2)、教师示范,要求学生画时注意:先定大,再画细部,剪时且慢要细心。
3、学生开始画剪五面剪纸。
四、引导小朋友制作自己设计的图案,剪出五面对称剪纸作品。
五、作业展示、欣赏。
1、教师引导学生分别用自己的`剪纸作品布置教室的玻璃窗,教师适当指导作品之间的排列。
2、欣赏作品,体会剪纸作品给教室带来的欢乐气氛。
第二课时
一、回忆、欣赏、比较。
1、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陈述制作五面对称剪纸的过程。
2、欣赏书上的剪纸作品,找出各个异同点。
二、学习制作六面对称剪纸。
1、教师示范单独对称图案的剪纸作品在对折以后起的变化,指导学生怎样把对折的图案设计到对折以后的纸上。
2、提醒学生画剪时要注意图案的简洁明快,图案与图案之间要有连接点。
三、装裱剪纸作品。
四、作业讲评(欣赏、游戏)。
1、展示学生制作的剪纸作品,欣赏、互赠。
2、欣赏用剪纸手法创作的儿童作品。
3、总结:剪纸作品的内容源于生活,鼓励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课后记
本课不仅引导学生接触到了剪纸的艺术魅力而且让他们实践了纸团花剪制的多种方法。这么熟悉的团花可以有许多有趣的变化,学生很感兴趣。
美术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画传统写意花卉的技巧特点,学会欣赏中国画作品,并从中领会到画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和任务。
2、学习中国画写意菊花的简单画法,进行笔墨基本功训练。
教具:
1、学生用具:中国画颜料、墨汁、毛笔两支{一支为狼毫小笔用于勾勒线条,一支为羊毫用于点、染色(如大白云)}、调色盘、水罐、一张旧报纸代替垫布、八开生宣纸。
2、教师用具:绘画工具一套、放大的菊花范画一张、分步步骤图一张、空白生宣纸1张。
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练习用毛笔、宣纸作写意花卉画的技巧。
教学难点:本课难点是用笔用墨和掌握适当的水分表现不同的浓淡墨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我们在四年级时已学过用中国画的写意画法画,荸荠和樱桃、西瓜等,今天,我们学习用中国画的写意画法画菊花。(板书解题:菊花中国画)
三、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
你们知道菊花什么时候开花吗?(指名回答)
(——它是深秋时独自开放)
(——深秋之日天气已经开始变冷,为什么菊花还会开花呢?)
因为菊花不怕冷,不畏严寒,故它能在深秋独放,而正是它的这种特性,能引起人们的心理共鸣,且不同心境的人均可从中寻觅出不同的寓意。我们可以从唐代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的两首咏菊诗中看看他是如何赞美菊花。其一:“飒飒西风满院裁,香寒蕊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借菊花不在春天开放,嗟叹生不逢时,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抒发要干一番大事的.雄心壮志。其二:“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阵阵香气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则充满革命的豪情,表达了他对起义军的胜利前景的自信。
你们看,一朵小小的菊花竞然使人们产生这么多的遐想,实属不易,今天我们就用菊花这种傲然的精神来学画菊花吧!
2、读画
菊花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到处可看到各种各样的品种,又因近代以来经过园艺家的精心培育,更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然而最常见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画的黄色小菊花。
(出示范图)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菊花,看看它们是由那几个部分构成的?(——菊叶、菊枝、菊花)。再看看菊叶有什么不同?菊花又有什么不同?菊枝呢?(——菊叶有大有小,有淡、有浓、花有全开的花、半开的花,有露出花蕊的和没有露出花蕊的,有朝上的、朝左、朝右开的花,菊枝干劲有力地衬托着叶和花)。而花是由什么形状的花瓣组成的?——由尖头椭圆形组成的。
②再请同学们观察课本21页中菊花和菊叶的步骤图看看是如何一步一步画的(——先勾花瓣、后填色,先侧锋画出菊叶,未全干时勾出叶脉)。
③写意花卉的技巧特点
写意花卉使用生宣作画。讲究用笔筒练流畅状物形神兼备。其作画程度不像工笔画那样。把色、染步骤分得那么清楚,往往根据绘画艺术效果的需要,综合勾、皴、擦、染、点等手法表现对象。而今天所学的“菊花”为小写意画、下面看看老师是如何所画它的!
3、作画步骤
边讲边现场演示(贴出空白生宣纸)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菊花的花和叶,均需枝干支撑,花须掩叶、叶则映枝。画法一般先画花头,后穿枝条。而后添叶,也可先画花头,次画叶,最后穿枝。以自己的习惯为准,没有定法。下面介绍一般画法:
①画花:先用浓墨从花心往外有层次地勾出花辨,等墨干后再上藤黄色。如枝头有含饱未放的花苞。用淡绿色为小底藤黄色点出。[师示范画后板书]
②画枝:用笔可曲可直、要有节奏,不可太光,可中锋,可侧锋,要留下用笔的痕迹。用色一般同叶色。[画后板书]
③画叶:先用毛笔蘸淡墨(可调少量墨绿笔尖再蘸一点浓墨大笔点画,趁墨色未干时用浓墨勾叶脉)[画后板书]
(出示分步步骤图)
师小结:画花和叶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手法这两种手法就是小写意花鸟画的最基本的枝法特点。
4、带领学生临摹
定位:也叫布局。就是要把这几朵菊花安排在画纸的适当的位置上。可先用铅笔轻轻的画个大概,以便掌握整体。
画花:用狼毫小笔蘸浓墨从花心往外画枝:用笔可曲可直,要有节奏,不可太光,可中锋,可侧锋要留下用笔的痕迹,用色一般同叶色。
画叶:用大白云湿毛尖蘸少许的墨在盘中间调几下(可调少许墨绿),笔尖再蘸一点浓墨,大笔画叶(这样画出的一笔,就有深有浅,墨色比较活)。
(巡回检查一遍,是否符合,及时表扬与纠正)
四、巡回指导
1、突出重点:详细讲解勾线用笔方法与点染要领,指示学生注意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环境卫生、不要乱甩毛笔,要用专用的抹布或吸水纸来吸墨、揩桌、擦画具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五、小结
1、展示画好的作业
2、评价作业优缺点
3、提出今后应注意的地方
六、布置课外学习
欣赏以菊花为题材的美术作品,思考画家是怎样表现菊花的,怎样通过菊花表达作者思想感想的?如有时间也可以写生或者临摹一幅菊花写意图。
美术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花鸟小品的构图及水墨的表现,掌握花鸟小品画的创作步骤,并能够在临摹的基础上画一幅花鸟小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艺术的花鸟画作品、分析作画步骤、练习绘画等课堂活动,逐步提高动手能力及水墨绘画的表现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中国传统美术的兴趣,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受花鸟小品画的独特魅力,初步掌握画花鸟小品的表现技法。
【难点】
运用一定的构图方法创作出富有情趣和具有画面美感的花鸟小品。
三、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等中国画工具材料,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播放音频,导入新课
播放古筝或古琴的音乐,同时播放中国古典风格的室内陈设装饰视频,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氛围,引导学生说出室内装饰的中国元素,引出花鸟小品。
活动二:赏析作品,引导想象
出示《立》《菊花小鸟》《墨梅图》等小品,提问:这些作品画幅都较小,它们与大幅作品比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表现手法相对简练,构图简洁,却耐人寻味、意趣鲜明。
追问:这些作品都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并让学生以一幅画为例来讲解一下作品需要表达的意境。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些作品都是由内容、题款及压印三个部分构成。如《墨梅图》,画家要表现高洁的思想情操。
活动三:启发示范,技法探索
播放画家绘画花卉小品的视频(菊花、梅花等),让学生注意观察画家是如何用笔墨的变化来展现花卉的?学生思考回答:先确定构图,勾勒花朵的外形,然后染色。
提问:这几个视频中画家的绘画技法都有哪些相同点?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因为画幅小,所以笔墨简练生动,无论是哪种花卉,都是把形象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不追求像。墨色有浓有淡,近处的、主要的用浓墨来表现,次要的'、远处的用淡墨来表现。
活动四:实践练习,展示评价
给学生布置作业,在临摹的基础上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花鸟画小品。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举办一个花鸟小品画展,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布置到美术角里,同时说说自己的创作意图,也可以从构图、笔墨等方面说说自己的优缺点。投票选出最受欢迎奖、最佳构图奖、最佳色彩奖等奖项,最后教师总结,并给出可行性建议。
活动五:总结评议,拓展提高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回顾花鸟小品的特点及特点,并提示学生花鸟小品是我国传统绘画形式,提升民族自豪感。留作业在网络上搜集你喜欢的花鸟画小品下节课分享。
五、板书设计
美术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地球水资源的现状,认识水对生命的重要作用,掌握设计水资源招贴画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认识水的重要作用,并学会结合主题设计招贴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节水和环保意识,尝试设计招贴画
三、教学难点
独立完成招贴画的创意设计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看到这些图片后有何感想?
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总结: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教师继续提问,应该怎么号召身边更多的人节约爱惜水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保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我们可以通过电视广告,宣传栏等提醒人们,这节课学习其中一种招贴设计,来用我们自己的招贴设计呼吁大家节约用水——生命的甘露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直观感知
教师展示肌理表现的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下面三种肌理的表现技法,他们适合表现大自然的哪些景象?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雨、雪
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图,引导学习蜡笔法(用蜡笔或油画棒画一画,在画上水彩),滴水法(色彩半干时,滴上酒精,颜色会晕开)等表现技法。
(二)具体分析
教师展示招贴画,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招贴画由什么要素组成?
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总结:文字、画面
教师继续引导赏析总结
(1)文字:简单、明了、意义贴切
(2)画面(色彩、图形):构图单纯、色彩对比强烈、主题突出
环节三:实践练习,体会对比
1.设计一幅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
2.教师提出作业要求,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给予指导和帮助。
环节四:展示评价,拓展提高
1.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并评价,可采取自评、师评、互评的方式进行点评。
2.布置课后任务,开发布会并且将作品贴在醒目的地方,号召家人和同学,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五、板书设计
生命的甘露
组成要素:文字(简单、明了、意义贴切)
画面(构图单纯、色彩对比强烈、主题突出)
六、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