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2025/10/07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篇1

这篇课文,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在作者的想象中,草丛变成了茂密的森林,小黑甲虫变成了英勇的武士,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成了俏丽的南国少女……在教学时,我努力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课文中,把自我想象成一只小虫,进入到草虫的'世界中去。

围绕“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说一说你是从哪些描述中体会到的”这个主要问题,让学生体悟课文,思考揣摩。如“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此时无声胜有声,在这深情的对视中,甲虫夫妻在互相在倾诉些什么呢?又如,“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黑甲虫看着“庞然大物”为什么会感到好奇?蜥蜴和小甲虫在交流些什么?还有“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启发学生思考:“我”还会看见些什么?也许是市场里,甲虫们做买卖;公园里,大甲虫在教小甲虫寻找食物……

有学生说,草虫的世界有大街小巷,就是一个微型的世界。我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写其他昆虫或小动物,学生结合自我的观察写了“青蛙开演唱会”、“蚂蚁搬家”、”蟋蟀打架”等,把课文里很多好词好句都用上了,这就是学以致用吧!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篇2

郭枫先生以优美的笔调,把平常人们忽视了的草虫世界描写得情趣猛然,读完《草虫的村落》后,好像身临其境,有点乐而忘返的感觉。教学本课,要教会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细心观察大自然的',有哪些独特的感受;还要体会作者是怎样联想和想象,表达这些独特感受的。但是,在设计教案时,发现落实这样的目标,有点难度。我在上课时,干脆就改成:①哪个场景非常富有想像力,深深第吸引了你?②作者哪些词写的很生动?③你有什么感受?请学生做批注阅读。结果发现学生学得很主动,多数学生学会了批注法,但是后进生们还是败在感受上,要么没有,要么简单,要么不对。但总算高兴第迈出了一大步。符合学生的口味才对劲。

但是,有些口味,却不能迁就。课前,我就担心,解读小圆虫引得黑甲虫们驻足痴望,学生会走入歧途,黑甲虫们喜欢看美女,美女非常吸引人。上课时,我想尽量避开这个话题,但是学生哪壶不提偏提哪壶。我一时无法,只好迁就了这种说法,但是心里直发毛。难道就没有更好的解释吗?下课,翻阅资料,果然有比这好很多倍的解读,

这里以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色斑斓的小圆虫的妩媚多姿,也写出了虫子们懂得欣赏美的一面。小小的圆虫,也是那样的迷人!

这解读多好啊,可惜,课前没有深入解读到这点,深入浅出有道理啊!老师没有做足课前功夫,简直就是误人子弟啊!

仿写阶段,学生热情很高,但是段落很短,原因何在?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没有好好对比这几段话的构段方式。仔细对比6与7自然段,可以发现规律,第一句是过渡句,写我的目光在哪里看到了谁。接着写他们在做什么?如何有趣?最后写写作者的观察感受。这样写才会生动有趣,有血有肉。

归根到底,主要是对教材的解读不够仔细。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篇3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静谧、小巷、音韵、勤勉、庞然大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喜欢的语句。

3、与大自然为友,感悟自然中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的生命与灵性,与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

4、体会作者怎样用心观察大自然,怎样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

【课前准备】

关于重点句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去观察过虫子吗?那你看到过“草虫的村落”吗?“草虫的村落”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新课文。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思考:“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字词检查。

3、交流反馈。

三、梳理内容,明确场景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在哪儿?你在那里看见了什么?

2、交流反馈:

⑴ 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

草虫的村落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个森林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过放大构成的。

⑵ 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

作者是怎样想象的?

(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他把一个草丛边上有甲虫的小土堆想象成了一个“草虫的村落”。)

⑶ 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

交流时,教师相机出示: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终于走出一条路。”

“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村落”:有建筑,有形形色色的人们,他们还有各自的工作、交往和生活。

3、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草虫的村落”的?

⑴ 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理解“追随”)

⑵ 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静谧”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

“静谧”不但写出了周围环境的幽静,还写出了作者的心境非常平静、人很放松。有这样的环境和心情,才使他忘了世界,忘了自己,才会发现这“草虫的村落”,才会发现──(生齐读)

“我发现了草丛中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在草虫的村落里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在那里,我们发现了一个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为什么说这是个小虫子的快乐天地呢?我们到下节课再去学习。

2、作业: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篇4

《草虫的村落》是一篇精读课文,在上这篇课文时,我作了精心的准备,教学时,我引领学生走进草虫的村落,让孩子们领略在虫虫世界里的宁静和感受虫虫们对生活的热爱。

正在我边引导感悟,边指导朗读课文的兴头上,课堂也渐入佳境的时候。一个学生站起来举手提问:文章一开头作者就说,在无限的静谧中,我忘记了世界,忘记了自己。那为什么他还会想起世界里的虫虫呢?

我实在无法解释,为什么在课堂如此激昂处,学生会泼出这样的怪问题,马上就是学生举手示意,他有不同的看法:或许,在作者的世界里,他有很多的烦恼,生活不躁动。

只有在看到草虫的时候,自己仿佛忘记了身边的许多事情。

我没有过多的引导学生讨论忘记世界的理解,而是继续引领学生,去感受草虫的可爱。

课后,我进行反思。首先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想,无外乎学生,没有正确理解世界一词的含义,他以为世界便是物质的万事万物,却不知道在精神上,每个人也有每个人不同的世界。这种属于典型的词语理解障碍未扫清。其次,当学生突然发出这样的.问题,我认为只有老师通过他的问题进行有效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他的问题,明显很幼稚,我该如何引领学生在他们自身问题的基础上走进文本的纵深处呢?后来我想如果,我能接解答学生话头,坐如下的过渡,或许能更好地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感谢**同学的解答。我们每个人都每个人的世界,这个世界在我们的心里。作者忘记了自己的世界,走进了草虫的世界。看,在草虫的世界里,是否更加让人向往?让我们继续去寻找去感受。这样效果会更佳。学生可能更满意。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篇5

作者以别具一格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极其准确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使我们感受到作者在神游这个想象世界中所透射出来的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让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洋溢着的生活气息。这篇课文我是第一次教,因此自己做了认真的准别,阅读文本,熟悉教材,设计合理有效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完成本科的'教学任务。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想象、拟人的手法,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草虫世界。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目光感受到这奇异的、灵幻的、快乐的世界,这真是一种视觉的享受。不足之处学生读文时感情不够充沛,缺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只限于对文字的了解缺少探索精神,今后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热爱自认、热爱生活、不断创新的精神

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 篇6

对课后小练笔的教学我是第一次接触,对二十分钟的课型我也是第一次尝试,将二者结合起来,对于我来说是全新的尝试。

虽说是尝试,我也没有懈怠,更多的时候在思考如何在短时间内给予孩子更多的知识呢?我也知道20分钟很短,内容安排上不宜过多。所以我在此次小练笔中就设计很简单:1、回顾课文精彩片段;2、变换场景说说;3、动笔写写。设计的出发点是:让孩子学会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主要思路是引导孩子总结出文章的写作方法,让孩子运用到自己的练笔中,然后引导孩子用合理的想象说说不同场景中虫子可能做些什么。我想这对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很容易的,也是有兴趣进行尝试的。

可是既然是尝试,避免不了有很多的缺陷。首先,课的设计过于简单,没有梯度要求和训练;其次,在这堂课上,我范了一个低级错误:把原本是同样意思的写作方法、手法分开,并强调了想象是写作方法,比喻和拟人是写作手法。这让孩子们一头雾水!出现这样的问题,首先是因为我的专业素养太低,基本常识薄弱;再来是我没有进行细心的查资料验证,不够认真。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今后会引起高度重视,也告诫了自己,专业知识的学习不能止步!最后,我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鼓励方式单一,导致孩子没能积极举手回答交流。

这次的课上完了,结束了,可我对该课型、课题的学习却才刚刚开始。本次的活动中我从其他老师的课上学到了很多很多,对我自己的触动很大,对我今后的教学影响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