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礼物》教学设计

2025/10/08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礼物》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礼物》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 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并积累新词。

2. 理解课文,学会抓重点词句体会微笑的神奇。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微笑能带给人们幸福和快乐的道理,学会在生活中善待每一个人。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有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婆婆,她独自一人生活在山脚下的小屋里。老婆婆家里很穷,吃野菜,住土炕,整天与小鸟、虫儿为伴。她勤劳而善良,谁都尊敬她,因为她见到每个人都会送他们礼物(板书:礼物)。你想知道这是一件什么样的礼物吗?

二、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本课生字,教师随机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2.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 老婆婆的礼物是什么?(微笑。)

三、学习第2段,了解老婆婆生活的环境

1. 独立思考,体会老婆婆的穷。

(1)老婆婆吃的是什么?

(2)老婆婆住的是什么?

2. 讨论交流感悟老婆婆生活的快乐和充实。

(1)找出体现老婆婆生活贫困但心情非常快乐的词句。

(2)老婆婆每天都干了些什么?

(3)你觉得老婆婆是怎样一个人?

四、学习第3~5段,了解老婆婆真诚的微笑给人们带来的幸福快乐

1. 学习描写老婆婆外貌的语句。

(1)边读边勾出描写老婆婆外貌的句子,并想象一个善良老人的形象。

(2)拓展说话训练:小孩子的手像,脸像,眼睛像。告诉学生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外貌特征。

2. 小组讨论学习。

(1)老婆婆的礼物是什么?它产生了哪些神奇的作用?

(2)老婆婆是如何送给各种人真诚的微笑的?面对伤心的人、愤怒的人、劳累的.人,老婆婆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3)各式各样的人中,除了伤心的人、愤怒的人、劳累的人以外,还有哪些人到过老婆婆那里?老婆婆又会微笑着对他们说些什么?

五、生质疑,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六、教师小结,强化感悟

老婆婆的生活虽然穷苦,但她勤劳而善良,她的生活充实而美好,因为她微笑着面对生活,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各式各样的人。所以微笑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微笑着面对人生。

七、讨论交流,拓展延伸

1. 讨论交流: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没有神奇的礼物送给别人?

2. 在以后的生活中,希望大家都真诚地对待别人,送给别人真诚的微笑。

《礼物》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①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父亲疼爱女儿,女儿敬爱、体贴父亲的真挚感情;

②初步了解倒叙及记叙顺序;

③边读边想,体会人物内容;

④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习积累词语。

2、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感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疼爱女儿,女儿体贴父亲的真情。

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父亲送礼物及女儿接受礼物的心情。

课前准备:

1、搜集父母疼爱子女,子女敬爱、关心父母的故事读一读。

2、回忆父亲关心自己成长的一些生活细节,记录下来。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倒叙及记叙顺序。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

1、同学们,课前大家搜集了父母疼爱子女,子女敬爱关心父母的故事,愿意说出来与同学分享吗?

2、读了这些感人的故事,你体会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感情真挚的记叙文――《礼物》(板书课题,齐读)。这份礼物蕴含着怎样的一种情感?我们一起去文中找一找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在自己有感触的地方做上批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同桌互读,互评互议,直至读得正确、流利。

3、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叙述顺序。

1、这篇课文以“礼物”-自行车为线索,讲述了父女间真挚感人的`故事,在叙述顺序上很有特色,你发现了吗?快速浏览课文,请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学习伙伴,然后与你的伙伴交流本文的叙述顺序。

2、具体说说全文可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了什么?师板书。

买自行车忆往事 送车原因 送车

四、默读课文,体验情感。

文中有许多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并写上批注。

五、小结。

六、作业:

读课文,力争读出感情。

《礼物》教学设计 篇3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9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在生活小事中所蕴含的父子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学习作者运用心理、动作、情态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感受父子之间的真情,并从中受到启发,学会关爱父母,孝敬父母,感恩父母。

策略与方法:

读中感悟,合作交流,教师点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同见证了一对地震中的了不起的父与子的爱,他们的爱震撼了我们的心灵,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父与子的爱的文章,也许,这对父与子的爱,不会像阿曼达与父亲的爱那样给我们带来强烈的震撼,但它却会像涓涓细流一样,轻轻流过我们的心田,那划过的痕迹依然会令我们回味无穷。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轮读、纠正字音。注意“攒、挪”的读音。

(2)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①借助词典理解:思忖、井井有条、呜咽。

②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怦怦直跳、吱吱嘎嘎。

2、检查读文情况。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听的同学注意评价、纠正字音。

三、 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在小组内分析记忆字形,给生字组词。

2、注意“殊、呜、彼、套”容易写错。

3、指导书写,把子写规范、些漂亮。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的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先给你的同桌讲一讲。

第二课时:

五、品词悟情,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对于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谁能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指名复述课文

(设计理念:锻炼学生复述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做一个整体的回顾。)

师:提到“礼物”,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麦克的礼物是一件怎样的礼物呢?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说出麦克的’礼物”是一件”特别的礼物”,进而追问麦克的礼物有什么特别?为什么要送这样的礼物?)

预设一:

学生可能回答“麦克觉得父亲非常辛劳,他爱他的父亲,所以要送父亲这样的礼物……”

教师可抓住这一点向学生提问:你从哪儿能体会出麦克对父亲的爱?

学生通过再读课文,勾画出重点词语或句子加以深刻体会和感悟。

预设一:

学生可能回答:“麦克的父亲很爱他,为了感谢父亲,麦克要送父亲一件特别的礼物……”

对于学生的这一回答教师可劲儿提问学生:“你从文中的哪些地方能体会出父亲对儿子的爱?”

学生通过再读课文,勾画出重点词语或句子加以深刻体会和感悟。

六、深层感悟

1、师:为了感谢父亲,麦克要给父亲一个惊喜,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听着楼下父亲沉重的鼾声,他思忖着:父亲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每天不辞辛劳地工作着,他是多么爱我呀!送件什么东西给父亲作为新年礼物呢?麦克已经积攒了一点儿钱,够买一条花色领带。不过他知道父亲是不喜欢多花钱的。

(引导学生抓住“沉重的鼾声”“不辞辛劳地工作着”体会麦克家境的贫寒,体会父亲为了家人的生活整天的奔波劳碌以及他对家人深深地爱。)

“啊,对了,我明天可以早点儿起来,在四点钟以前就溜进牲口 棚,挤完牛奶。等到父亲去干活的时候,一切干得井井有条 。 ”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以及人物的心理描写、感情朗读来理解人物形象,来体会父子深情。

2、抓住三处细节深层感悟文本

师:麦克两次觉得时间过得漫长:

(1)“或许是第二十次醒来了,每一次他都划根火柴,看一眼那只古老的钟。一点半,两点……三点差一刻了,他激动地坐起来,套上衣服,摸索着溜下楼梯,悄悄地打开吱吱嘎嘎作响的木门。”

引导学生抓住“二十次”“ 一点半,两点……三点差一刻了”来体会麦克为了送这件礼物生怕错过时间的`心情。让学生换位想象一下,此时麦克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兴奋、激动、急切)

师:你觉得麦克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体会人物性格特征)

(2)他竖起耳朵听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挪动着——十分钟、十五分钟……

抓住“挪动”体会麦克急切的盼望看到父亲收到礼物后的反应。

(3)体“麦克,”父亲笑着,一种带着呜咽声的笑,“你想让我吃一惊,是吗?”

师:为什么父亲会带着呜咽声的笑?

因为儿子所做的事令父亲非常感动。父亲是如此的高兴,以至于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是紧紧抱住儿子。尽管屋里很黑,他们彼此瞧不见对方的脸,但是他们的心灵是相通的。那是爱的暖流在涌动。此时的父亲已经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动,让我们帮父亲说出他想说的话吧……

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

通过这一说话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父子情深,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七|:拓展升华

麦克的礼物如此的不平凡,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深刻的体会,你收获了什么?将你的感悟写下来。

板书设计:

新年礼物

礼物

儿子——————父亲

《礼物》教学设计 篇4

教学重点:

在表演过程中如何结合同学们的动作、神态、语言来进一步掌握剧本要求,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妙词佳句的蕴味。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引发思考

1. 板书课题,指读

你读了课题,会有哪些问题?

2. 初步交代剧本常识:

独幕剧是一种小型的戏剧,幕起开始、幕落结束。

二.快速通读全文,主动探究剧本格式。

1. 快速浏览全文,看看这篇课文与以往有何不同?

2. 相对应学生的回答来理解:开头介绍时间、地点、人物,主要内容是人物的对话,而方括号与圆括号里就是舞台说明。方括号里是交代布景、人物活动,圆括号里是人物说话时表情、动作。

3. 出示小黑板,让学生一目了然。

三.结合预习、自行阅读

1. 结合预习作业、自读全文,边读边划出不解词语、读不通顺之处,做读书记号

2. 有觉得自己读不通顺的'地方吗?讨论指导,再让该生读通顺为止。

有不解的词语吗?[或由同学回答、或直接答、或查字典]留在课文中解释

宰相:古代官职名,旧时皇帝身边总管全国政务的官员。

回味:(破字法)回忆刚才的味道。

心满意足:十分满意。

烦:麻烦。

满脸堆笑:(下节课具体分析)

盛情:深厚、真诚的情意。

务必:(换词法)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

难免:很难避免。(可组词法,可查字典)

法纪:法律、纪律。

恍然大悟:(查字典了解, 具体下节课分析)

腥:形声字,[书空],结构分析。[怎么记?]

违:形声字,[怎么记? 换部首法]

3. 描红

四.各小组分角色表演

要求:1.迅速确定各自角色

2.注意表演时应注意不仅要读得十分流利,还要有动作、神态!(可以自己添加!)

3.边表演边注意遇到些什么问题?(会遇到些什么困难?)哪儿有困难?

五.解释疑难,共同探究

1.你们在表演过程中间,有没有感到比较难表演的地方?

2.大家一起来讨论讨论该如何解决!为什么要这样演?

这里要体现出层次性

问题提的简单,也应给予解答,引导他自己找出答案。(耽误时间没关系)

注意:边讨论,边在相应的地方记上关键提示。

(可以是一个词,可以是一个字。要简单!)

六.登台亮相,欣赏评议

1.抽一中等偏上小组登台表演剧本内容

哪一小组愿意上台来表演?注意投入剧情

要求:其他小组仔细观察,尤其是扮演与自己相同角色的,更应当看仔细了,哪儿演的好,哪儿有待改进的,看仔细了。欣赏之后,咱们再说说看,讨论讨论怎样能演得更棒。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老师当回报幕员。

请仔细欣赏

独幕剧《公仪休拒收礼物》

2.欣赏

3.评议、研究,并在相应位置做上记号。

4.请优等生上台来表演(老师应当心中有数)

5.再评议,再讨论

6.小组内再分角色表演一次[来及便安排]

七.作业:

1.谈谈作为演员,你认为你所扮演角色有哪些特点?表演时需要特别注意哪些地方?你为什么这样觉得,从文中哪儿看出来的?

2.你认为人物添加些什么动作、语句、神态更好?更能使表演精彩、好看?

3.读抄课后“抄写”上的词语。

《礼物》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工具书等读准字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识字量。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了解插叙;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像。

3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读懂课文内容,知道大音乐家以奇妙的方式,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给他人送去了比任何东西都珍贵的礼物,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从而 感受礼物之珍贵,从而感受大音乐家爱德华信守诺言的崇高品质,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诚信乃为人之本。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阅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叙事手段,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感受达格妮心理的变化,感悟礼物的珍贵。

2.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流露在字里行间的那份激动与幸福。

【教学准备】

1.乐曲

2.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查找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的相关资料

搜集有关诚信的格言

【教学过程】

一、乐曲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一段爱德华·格里格创作的乐曲,引出爱德华·格里格。

2.教师介绍爱德华·格里格的资料

师补充简介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是挪威的一位著名的作曲家,他把挪威的民间歌曲和舞曲融汇于自己的作品中,创作了大量的不同体裁的作品,很受人们的推崇。

3.教师引导:正是因为爱德华·格里格的作品源于民间生活,使他在一次体验生活的林间小道上偶遇了一位八岁的小姑娘,并许下了一个承诺,所以有了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十年后的礼物》

师述:本文根据苏联作家巴乌苏斯托夫斯基的《一篮枞果》,作者:曾卓

4.生齐读课题,教师引导学生据题质疑

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和大家分享?

(问题预设:1、是谁送给谁的礼物?2、什么礼物?3、为什么是十年后的礼物?)

同学们的这些问题充分说明大家有超强的'思维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思考:

A、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

B、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汇报交流

(1)处理生字词

教师出示课件(白桦树、旋律、喧哗、咆哮、项链、珍贵、双颊、曙光)

自由读、指生读、齐读

识记字形:桦和哗对比着识记

曙:日字旁,上面是罒,不是曰

(2)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引导概括时要抓住文中的主要人物,并围绕他们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共同释疑。

1、生默读课文,先自主解决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

2、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3、师补充:从刚才的分析中你发现在爱德华·格里格身上具有什么优秀品质?*(诚实守信)

四、合作探究,理解感悟。

刚才大家的表现都很棒,那么,爱德华·格里格又带给达格妮怎样的震撼?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4、5自然段

1、引导学生分析4、5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这两个自然段让我们知道了什么?

(3)八岁的达格妮得到许诺后一直期待着,这一过程中她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指生读“那个人真会哄我,哄一个八岁的小姑娘。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即使他有这样的心吧,也无法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中。”

师引导:在漫长的等待中达格妮【期待、怀疑、失望】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这句话

(4)师小结:4、5自然段的这种叙述方法叫做插叙。

插叙是在叙事的过程中插入介绍过去或其他的情节,插入的这一部分没有接着上面的内容按顺序描述,而是跟随达格妮回到了十年前,她才八岁时经历的故事,它既能具体补充与全面密切相关的内容,又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

(5)师讲述:达格妮已经失望了,那是不是正如她所想爱德华·格里格已经将这个承诺淡忘了呢?(没有)

2、当达格妮在露天音乐会上收到格里格十年后的礼物,第一次听到《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之后,她有什么表现?找出相关的句子。

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她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指名朗读,其他人边听边根据出示的内容做动作

那当时达格妮的心情如何呢?(惊讶)

3、议一议:达格妮为什么“惊讶”?请找出相关句子

这是怎么一回事 ? 这个有名的音乐家怎么会知道她的名字 , 而且将一支乐曲献给她呢 ?

师分析两个人的身份---一个是著名音乐家,一个是守林人的八岁女儿

4、起初,由于心情激动,达格尼无法静听音乐。渐渐地,她不由自主地沉浸到乐曲中去了。

媒体出示:

出示句子: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这里的省略号表示内容的省略,你还能想象她会听到哪些声音呢?

想像说话:沉浸在乐曲中的达格妮听到了(),她还听到了()。

5、过渡:这是来自故乡的声音,来自挪威西部——一个面朝大海、背靠大森林的美丽地方的声音(美景)。啊,她一下子明白了!让我们跟随她的思绪回到十年前的一个承诺。

爱德华·格里格信守了十年前的承诺,而且用这样奇妙的方式送过了她,文中如何评价这件礼物?找出相关的句子

这是最好的礼物——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来说,这是比华美的衣服、漂亮的项链更珍贵的礼物。

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达格妮的心情如何?

她的心情是高兴和快乐的,她认为格里格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这礼物是最好的,比华美的衣服、漂亮的项链更珍贵。

6、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她竭力抑制住呜咽,弯下身子,把脸埋在双手里。(激动)

这是神态与动作的描写,表明她此时的心情是激动的。

她为什么激动?

(因为她感受到音乐家对她的祝福)

意外的礼物,意外的收到,她充满了幸福感

7、生齐读祝福的内容:“你是黎明的曙光,你就是幸福。”(幸福)

这里包含了音乐家对她的美好祝愿。

8、音乐会结束,在她心中萌发了一种:“陌生的情感”,这是什么样的情感?

指她从音乐家那里感受到了关爱的幸福,信守承诺的美好,使她对生活充满了快乐与希望。

9、这位十八岁的姑娘走到海边,面对大海高声说:“生活啊,我爱你!”(感激)

生齐读

(1)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这份珍贵的礼物使达格妮更加热爱美好的生活。

(2)这情感的萌发源于什么?

格里格诚实守信的人格魅力

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十年后的礼物》让人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守信,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妙,这是任何金钱也买不到的。真可谓人间处处是真情,愿这份情感伴随达格妮一生。音乐家不仅将这份珍贵的礼物送给了达格妮,同时也送给了我们。

下面我们来谈一下,读了这篇短文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六、拓展延伸

下面我们共同展示一下搜集的诚信格言和古人诚信的小故事。(曾子杀猪)

守信的人是最快乐的,诚实是最天真的。——鲁迅

物物有价,诚信无价。

信守诺言就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

诚信是金钱换不来的。

诚信胜于一切。

如果你的人生失去诚信,那么你的人生将会毫无意义。

诚信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信守诺言的行为是种美德,我希望它能伴随我们一生,都能有颗真诚的心,都能做到诚实守信,信守诺言。

七、布置作业

1、课下推荐学生阅读苏联作家巴乌苏斯托夫斯基的《一篮枞果》

2、搜集更多诚信小故事读一读

《礼物》教学设计 篇6

《礼物》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礼物》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