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习惯》有感

2025/10/08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读《习惯》有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习惯》有感 篇1

“只要能够掌握思想,养成正确的习惯,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且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这句来自美国的拿破仑希尔的名言改变了我整个暑假的生活!《再见了,坏习惯》这本少儿励志读物有助于我们养成好习惯,给我的印象和感触很深刻。

这本书故事精短,富于哲理,趣味性强,能使我们在愉悦的阅读之中体会成长的智慧!

这本书让我改变最大的就是《干净的小蓝裙》这个故事了,它讲述的是老师送了一条干净的小蓝裙给一个小女孩,这条小蓝裙对一家人甚至是整个街道的改变都很大。

也许小女孩的老师也没有想到,一条干净的小蓝裙会起到这么大的作用:首先打造了一个干净漂亮的小女孩,然后使小女孩的家变得整洁亮丽,最后改变了整条街道。生活在干净整洁的环境里,对人的身心健康都很有好处。

我们都知道讲卫生的重要性,这对于我们个人的健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一个外表干净整洁的人,总会给人带来好感,让人愿意接近,反之,一个外表邋遢,浑身肮脏的人是不会有人愿意接近他的。

一条干净漂亮的小蓝裙改变了一条街道,说明每个人对美的追求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还和他人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真正爱美的人,也是一个会自觉维护和营造共同美好的生活环境的人,这里面包含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要想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环境,我们可以先从自己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动手洗衣服,帮助家长打扫房间,维护好班级的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只要大家都能这么做,我们的地球就会像花园一样漂亮整洁。

好习惯就像一双舒服的鞋子,越穿越舒服,越走越轻松;而坏习惯却像一个巨大的包袱,越背越沉重,越背腰越弯。让我们养成好习惯,塑造最棒的自己吧!

读《习惯》有感 篇2

世界上有两种人,分别是空想家和实干家。但最终空想家什么都没有,还把宝贵的时间扔了,而实干家则往往成了大器。那么,空想家和实干家之间是否相距很远?不远,他们中间只隔了一种东西——习惯。

正如作者在书中写道:“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也间接地话明了习惯的重要性。而习惯也分两种:好习惯和坏习惯。好习惯能使人心想事成,但坏习惯只能让你一事无成。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好习惯呢?首先要定下死目标,而且要思考哪些同学、家长和老师能帮助你,并把你的计划告诉他们,而且还要写一些纸条贴在家里,用来随时提醒自己。

但是一定要去用行动改正。就拿一个小例子来说,树上有5只鸟,飞走2只,还有几只鸟?答案是3只;树上5只鸟,有2只鸟想要飞走,还有几只鸟?答案是5只!这也就说明光想或光说但不去做是不行的。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要坚持。就像一个故事所说的:一个球队教练对队员训话:“迈克尔。乔丹放弃过吗?”队员们回答“没有!”教练又说“怀特兄弟呢?”队员们又回答“没有!”教练再次说“爱迪生呢?”“没有!”他又问“艾尔。洛卡拉斯呢?”队员们沉默了一会儿问“艾尔。洛卡拉斯是谁呀?”教练说:“你们当然没听说过他,因为他放弃了!”由此可见坚持的重要性。

再来看看改掉坏习惯方面,正如同“改掉”里的“改”字,坏习惯应该被替换成好习惯,而不是直接抹去。因为抹去是不可能的,习惯就像性格,抹不了。如果把坏习惯比作一辆正在运行的火车,那不管你在路上放多少门塞都不能将其停下,而当你成功地把它停好时再放上一个门塞,它就怎么都开不起来了。所以说最重要的还是立刻去做,并且做就要坚持。

读《习惯》有感 篇3

当别人对你做出友善之举时候,你是否会心存感激?但是,你会让这种感激变成种习惯吗?

今天,我读了篇文章,名字叫《习惯》。主要讲述了卡罗尔经常给他的邻居送馅饼,开始,卡罗尔的邻居对卡罗尔的善举心存感激,过了几次后就觉得这些是理所当然的事。最后,他因为卡罗尔工作忙,没给他送馅饼而大喊大叫。

读完这篇文章,我想对史密斯夫人说:“你的邻居并没有义务给你做馅饼,你却把它当做理所当然的事,这太不应该了。你应该礼尚往来,也给卡罗尔送些礼物。这样,你们的邻里关系才会变得融洽,和睦。

读完了这篇文章后,看到了史密斯夫人的所作所为,我开始反省自己。我以前也干过这样的事,爸爸妈妈起早贪黑地上班,辛辛苦苦地为我们挣钱,下班还要 给我做饭,晚上还要给我辅导作业,周末还要送我上特长班。刚开始,我还心存感激,可是到了后来,我把这当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情。开始向爸爸妈妈发脾气,有时 候妈妈让我做我不想做的事情时,我就大发雷霆,现在想想真是太不应该了。我以后要对爸爸妈妈心存感激,长大以后报答爸爸妈妈。

有感激到抱怨,也许这个过程并不漫长,但是,我们还是意识不到当中的变化。以后我要对别人的善举知恩图报。做个心存感激,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人。

读《习惯》有感 篇4

这本书描绘了我们小学生应养成的12个好习惯。在我们学校里,在我们班里,或多或少有同学养成了坏习惯,下面是我眼中的好习惯。

诚实守信 在我们班说真话,的确有一位在这方面有做得非常好。她的表现是这样的:她非常喜欢阅读课外书,所以到处去借书。我有时真怀疑她会忘记借了谁的书,但每次都出乎我的意料,而且绝对按时归还。但与她形成鲜明对比的自然有人啦。比如说:XXX。他可是我们班级里出了名的的“小霸王”,他说的话没有人不听,若不听,他可是要亮出他的看家本领“超大型流星飞掌”,掌掌致命。他借书,不等个七八天,还书那是不可能的,你若非叫他还,你可就要小心点了,“超大型流星飞掌”准会向你袭来。

乐于助人 我们班也有做得非常好的。你若墨水洒了,找她借餐巾纸,她便会义不容辞的递上一包餐巾纸,并向你调皮得说;“小心点,别再洒了,要不然我可没有多余的咯!”说完,眨巴眨巴眼睛,那俏皮的表情准会逗得你乐开了花,什么烦恼都忘了。但要换了别人,准会让你的心上再添几朵乌云咯!

读了这本书,使我改了我许多的坏习惯,也使我发现了许多同学的优点与缺点,还使我交到了很多的朋友。

读《习惯》有感 篇5

最近在看《习惯的力量》这本书,本来以为这是一本非常枯燥的书籍,没想到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劲。

想读这本书的原因是,每个人生活里,都有一些不太好的习惯,有些习惯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没有太大的影响,有些坏习惯,则会影响自己的生活,甚至工作。

所以,想通过阅读《习惯的力量》这本书,来学习关于习惯的秘密,通过一些有效的措施和办法,来改变一些坏习惯,或者培养一些好习惯。

这本书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个体的习惯,组织机构的习惯和社会的习惯,通过这三大部分,来诠释和习惯有关的一切。

习惯的原理是:暗示——惯常行为——奖赏,不管你是想建立一个习惯,还是戒掉一个习惯,或者是改变一个习惯,这三者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缺一不可。

如何建立一个习惯?拿跑步来说。

暗示:首先你要把提醒或者暗示你跑步的东西放在明显的地方,比如,制定跑步计划,把跑鞋放在明显的地方,

惯常行为:就是跑步

奖赏就是回报,比如,每次跑步都要记录,让自己的跑步可视化,每次跑完奖励自己看一场电影,每跑100公里,就买一件跑步装备等,这样坚持下来,你很快就会养成跑步的习惯。

如何戒掉一个习惯?

答案是没有办法,这本书告诉我们。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戒掉,只有改变习惯,不能戒掉习惯,改变习惯的原理是,暗示和奖赏不变,把惯常行为更换掉就可以,拿抽烟举例:

抽烟会带来愉悦感,替换抽烟的行为,保持愉悦感不变,才能真正戒烟,比如仿真烟或者糖类,而不能单单只是强行把抽烟行为戒掉。

总之,这本书把习惯这一行为分析的十分透彻,如果你能认真阅读,肯定会有所收获。

读《习惯》有感 篇6

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里,一定受到过不少人的帮助。或许,你曾对某些好心人随口说过一句谢谢,或许,你不曾学会感恩。

《感恩的习惯》讲的是作者受到了小侄儿的影响,在生日的时候给母亲买了一件羊绒衫,同时,作者的女儿在耳濡目染中亦学会了感恩。一个感恩的习惯,就能改变三个人的一生。

“任何时候受到帮助,都不能忘了说声谢谢。”这是文章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只有先学会感恩,才可能让别人再次帮助你,从细微之处学会感恩,在公共汽车上,有人为你让座;在最困难的时候,有人向你伸出援手;在最失意的时候,有人在你身边鼓励你,安慰你……很多时候,只需要一句谢谢,就可以让帮助你的人感到快乐。

要从细微之处学会感恩其实很容易。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笔者去参观外国的一间学校,正巧赶上学生们完成每日都必须做的作业—制作感恩贺卡,每个学生所感恩的都是例如“母亲中午做了我最爱吃的菜”“母亲今天帮助我们全家洗衣服”“姐姐帮我打扫了房间”这些很习以为常的事,笔者很奇怪就去问那些兴高采烈的学生,听到的却是一句惊讶的反问“别人帮助我们,难道不应该感恩吗?”从小学会感恩,学会从细微之处感恩,对那些孩子的成长历程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恍惚间想起小时候排练的那首歌,当站在舞台上唱完了这首歌的时候,每个人的眼里都盛满了泪水,不为别的,只是那时候想起了太多太多,对老师、同学以及对身边所有人的感谢全都融合在了歌声中。

学会感恩,学会从细微之处感恩,是这篇文章教给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