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幼儿园中班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恐龙》幼儿园中班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恐龙》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1
活动名称:
看讲恐龙妈妈藏蛋
目的要求:
1、根据图片大胆猜测,并清楚地讲述恐龙妈妈藏蛋的几种办法
2、能看图讲述故事,体验编构故事结尾的乐趣。
材料准备:
布置场景(草丛树洞沙滩鹅卵石泥土)图片挂图恐龙蛋若干
指导要点:
1、以玩藏蛋的游戏。体验藏的方法,知道怎样藏不被人发现。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东西。你们看看是什么?”(鸡蛋)“我们一块来玩藏蛋的游戏“一些小朋友来找蛋。”“你们要看那些地方藏蛋,不容易被发现?”
师提问:“你把蛋藏哪了?你为什么要这样藏?”
2、教师出示图一图二。引导幼儿围绕恐龙妈妈怎样藏蛋进行看图讲述。并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恐龙妈妈藏蛋的办法。
(1)教师提问:恐龙妈妈要去找东西吃。可她又怕蛋打碎,你们猜猜恐龙妈妈会想什么办法?
教师出示图一问图上画着谁?是什么地方?他在干什么?“请小朋友来帮助恐龙妈妈找一找图上哪些地方可以藏恐龙蛋?
(2)当幼儿说出藏的地点时。组织幼儿讨论这样藏蛋会安全吗?你认为应该怎样藏蛋会更好?学习词语“四处寻找”“又大又圆”并体验四处寻找心情和样子。
(3)师问“恐龙妈妈最后会把蛋藏在那?你觉得这个办法好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恐龙蛋又大又圆和鹅卵石的样子很像,恐龙妈妈认为不会被人发现。)
教师出示图二证明小朋友的猜测。并和幼儿一块把图一图二连起来讲述。
3、提出悬念“恐龙妈妈把蛋藏好后,就离开了。那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请小朋友讨论一下。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可让幼儿派代表回答)
4、教师出示图三图四图五问幼儿说“你们说得不错。那我们看看这几副图上发生了什么事?”
幼儿边看图片教师边提问“图上有谁?他在干什么?小熊把恐龙蛋当作什么?学习词语“砌”。如句子:砌围墙是用石块砌、
5、现在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故事的结尾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请小朋友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编故事,比比看谁编的好。
活动反思:
《恐龙妈妈藏蛋》这个故事情节虽简短,却跌宕起伏,清淅的画面、简洁的角色形象、便于幼儿观察,适合中班幼儿讲述。因为语言活动中充分、有效的观察能促进幼儿的表达。因此,本次活动我主要以引导幼儿观察、猜想、验证、完整讲述的思路来组织。首先,我通过问题提示引导幼儿观察1、2两幅图,并猜想:蛋可能会藏在哪里,最后藏在哪里?由于前面的情节没有太大悬念,因此幼儿很快就能观察、猜想并完成讲述1、2幅图;而真正富有悬念的观察与猜想则在后面的三幅图,我重点让幼儿观察猜想了第4幅图:“小熊睡着后被谁的'声音吵醒。他会怎么做?小熊床上的小恐龙是哪来的?小熊的表情如何?”等,并请幼儿体验、模仿小熊“好奇”的神情,幼儿沉浸在情节巨大差所带来的情感愉悦中,更加激发了幼儿的讲述欲望,使幼儿体验到了表达的乐趣。
《恐龙》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阅读图画画面,理解儿歌的内容。
2.学会念儿歌。
重点难点:
观察画面理解儿歌的内容并学习儿歌。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我想要一只恐龙》,儿歌《我想要一只恐龙》。
活动过程:
一、教师请幼儿欣赏幼儿用书上的画面,说一说画面上的恐龙分别是什么,小朋友在和恐龙做什么事情。
1.梁龙可以做什么?
2.翼龙可以做什么?
3.暴龙可以做什么?
二、播放儿歌,请幼儿倾听儿歌,结合画面理解儿歌的.内容。
1.先请幼儿倾听音乐,然后跟着打出音乐节奏感。
2.结合画面内容熟悉歌词。
3.跟着音乐旋律边念歌词。
三、尝试跟随儿歌唱。
1.老师唱,幼儿欣赏
2.带领幼儿逐渐唱
3.分组唱
4.请幼儿表演
四、幼儿讨论:我想要一只什么恐龙?它可以……
活动反思: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幼儿对恐龙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兴趣。在本次活动的中,幼儿对儿歌的学习很快,因此我把重点放在幼儿的讨论上,“你想要一只什么恐龙,为什么?”幼儿的想象千奇百怪,但最喜欢的还是暴龙,因为他很厉害,它可以打败其它恐龙。
《恐龙》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的意思,学唱歌曲。
2.模仿歌曲中的动物的动作,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
重点难点:
理解歌词的意思,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视频《谁是恐龙?》,歌曲《谁是恐龙?》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请幼儿倾听歌曲,同时观察图片中有关动物的图片,理解歌词内容。
1.你在歌曲中听到了哪些恐龙?
2.每一种恐龙有什么特点?它的样子是什么样的?
3.谁是真正的恐龙?
二、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欣赏画面。
1.对这几种动物的.外形特征有进一步的了解。
2.和你的同伴说说每一种龙都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哪一种龙?为什么?
三、播放歌曲,请幼儿欣赏。
四、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创造律动动作,并演绎面部表情。
1.变色龙是什么样子的?
2.你会怎么扮演?
3.恐龙捕捉食物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4.喷火龙是什么样子的?
5.如果你是一只喷火龙,你会有怎样的动作?
五、请幼儿尝试边唱边表演。
活动反思:
因为幼儿对恐龙感兴趣,所有学习儿歌时幼儿也比较快。在找喜欢的恐龙时,幼儿最喜欢的还是霸王龙。在表演时,幼儿也对霸王龙的表演特别投入。在活动中,我还让幼儿认识了汉字“龙”。
《恐龙》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乐意交往、交流,学习用简单采访的方式来收集信息。
2.知道科学家对恐龙灭绝原因的主要猜测。
重点难点:
1.乐意交往、交流,学习用简单采访的方式来收集信息。
2.知道科学家对恐龙灭绝原因的.主要猜测。
活动准备:
1.调查访问用的记录纸和笔。
2.活动前,请幼儿园中部分受访者沟通,请他们去了解相关的内容。
3.请部分家长作为志愿者在相应时间来幼儿与活动。
4.恐龙灭亡的假说。
活动过程:
一、教师请幼儿在幼儿园随机进行采访,了解其他人对于恐龙消失得原因的看法,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采访方式。
1.我们可以无问问幼儿园的人,也许他们能告诉我们答案。我们可以问谁?
2.问他们什么问题,怎么问?
3.三个小朋友为一组,去采访三个人。
4.使用纸和笔把他们的回答记录下来。
二、幼儿自行出去进行采访,教师和家长志愿者随后观察。
三、幼儿回来后,可以在其他的时间来交流采访结果。
1.你们喜欢采访吗?有没有遇到困难?
2.分享一下你们采访到的答案。
活动反思:
对探索的话题,我们班幼儿是比较积极的,在请幼儿自由的探索说出他们自己的观点,他们有些说恐龙是走丢了,等等···最后我做了卡片让幼儿自己回家与爸爸妈妈谈论后再交来分享他们猜的恐龙消失的原因,达到了家长与老师共同教育的原则。
《恐龙》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阅读图画书《恐龙妈妈藏蛋》,了解恐龙妈妈费尽心思藏蛋,小熊捡蛋为石造房、与恐龙宝宝做朋友的故事发展内容。
2、通过猜测预期、细致观察、自主阅读等方式,理解故事中一波三折的情节发展和出乎意外的结果。
3、愿意主动表达自己阅读画面获得的信息,感受故事的有趣和浓浓的`温情。
活动准备:
1、人手一本图画书。
2、恐龙妈妈的蛋ppt。
3、幼儿已经了解恐龙蛋的特征,了解其孵化的过程。
活动过程:
1、观察图书封面,感受恐龙妈妈爱蛋的情感。
(1)教师:看,这是谁呀?恐龙妈妈手里抱着什么呀?什么样的恐龙蛋?你们看恐龙妈妈喜欢她的这个蛋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2、在观察与猜测中,了解恐龙妈妈藏蛋的地方。
(1)教师:恐龙妈妈多喜欢、多爱这个蛋啊,她很担心蛋宝宝的安全,要把她的蛋宝宝藏起来。藏在哪里安全呢?
(出示四个藏蛋的地方)瞧,分别有四个地方:树洞、泥土、草丛、鹅卵石堆;你们觉得,恐龙妈妈会把蛋藏在哪里呢?为什么?
(2)教师:恐龙妈妈到底把蛋宝宝藏在了哪里了呢?
(3)讨论:恐龙妈妈为什么把蛋宝宝藏在这里呢?
(4)教师:我们一起看看恐龙妈妈的表情。
3、通过对关键画面的观察与引导、自主阅读,了解图书后半部分的内容。
(1)出示图1,问:那个又圆又大的鹅卵石在哪里啊?
(2)出示图2,这是什么时候?
(3)出示图3,小熊的身边多了一个小客人,是谁呀?这是怎么回事?
(4)幼儿自主阅读图书。
师:请小朋友自己去看一看图书,看看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5)提问:小熊怎么会坐在床上就看到月亮,被风吹醒,身边还多了一只小恐龙的?
引导幼儿观察重点画面:小熊把什么砌在了墙里?恐龙蛋在哪里?这是怎么回事啊?
4、师幼完整地阅读图画书。
(1)出示最后一幅图,恐龙妈妈和小恐龙见面了,从恐龙妈妈的表情里你发现了什么?从恐龙宝宝的表情里你发现了什么?
(2)师幼集体阅读
(3)问:恐龙妈妈为什么不把蛋藏在草丛里、土堆里、树洞里?
读了这本书,你们喜欢谁?
《恐龙》幼儿园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每幅图,理解故事情节。
2、大胆尝试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表达表现。
3、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情节。
难点:大胆尝试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表达表现。
活动准备
大图书一本,电脑制作的图片若干,小图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师幼共同阅读图书。
1、师幼共同阅读大图书的前半部分。
2、幼儿翻到图书第二页,教师引导幼儿重点观察。
3、翻到图示第三页,引导幼儿重点观察。
4、阅读大图书后半部分的第一幅。
5、阅读大图书的最后两页。
三、自主阅读。
教学反思
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在活动中时不时得出示刺激物,是孩子始终保持较高的阅读兴趣和讨论热情。比如,一开始利用电脑大屏幕出示反映上海美景的图片,接着出示一只大恐龙,激发孩子对阅读图书的兴趣。在孩子阅读
万前半部分图书后,大屏幕又神奇的展示了图书中的场景······这样的安排有张有弛,是孩子们在活动中一直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