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的距离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守望的距离读后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守望的距离读后感 篇1
读完这本书,我想斗胆说一句。作者有时言辞未免过于犀利,除却这一丢丢瑕疵,还是让人受益匪浅的。
对哲学独到的见解以及对女性人格独立等等作出了深刻阐述。
简单摘出2段来解释我当下的处境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1、我是喜欢独处的,不觉得寂寞。我有许多事可做:读书,写作,回忆,遐想,沉思,等等。做着这些事的时候,我相当投入,乐在其中,内心很充实。
但是,独处并不意味着和自己在一起。在我潜心读书或写作时,我很可能是和想象中的作者或读者在一起。
直接面对自己似乎是一件令人难以忍受的事,所以人们往往要设法逃避。逃避自我有二法,一是事务,二是消遣。我们忙于职业上和生活上的种种事务,一旦闲下来,又用聊天、娱乐和其他种种消遣打发时光。对于文人来说,读书和写作也不外是一种事务或一种消遣,比起斗鸡走狗之辈,诚然有雅俗之别,但逃避自我的实质则为一。
然而,有这样一种时候,我翻开书,又合上,拿起笔,又放下,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找不到一件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只觉得心中弥漫着一种空虚怅惘之感。这是无聊袭来的时候。
当一个人无所事事而直接面对自己时,便会感到无聊。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仍会找些事做,尽快逃脱这种境遇。但是,也有无可逃脱的时候,我就是百事无心,不想见任何人,不想做任何事。
2、王尔德说:“人生只有两种悲剧,一是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我曾经深以为然,并且佩服他把人生的可悲境遇表述得如此轻松俏皮。但仔细玩味,发现这话的立足点仍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如果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看人生,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中有两种快乐,一是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在这里,我找到了内心的将解未解之谜,并受益良多,谢谢作者。
守望的距离读后感 篇2
周国平在《守望的距离》书中说:“守望者”的职责是,与时代潮流保持适当的距离,守护人生的那些永恒的价值,瞭望和关心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
我理解的守望,是守候和期望。生活总有不容易,人生总会有荆棘,但我相信我们都拥有一颗强大的心,不管遇到再大的风再大的雨,我们都能想尽办法安然度过,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强大的宇宙。正是因为人生中的不完美才慢慢成就更完美的我们。
《守望的距离》这是迄今为止周国平最完整的一个散文集,汇集了他从1984年以来发表的几乎全部散文。本书写作期间,他的生活发生了一连串变故,因而偏多对于人生难题的思考,诸如生与死、爱与孤独、执著与超脱、苦难与幸福等等。事实上,这些问题是每一个热爱人生但又难免遭遇挫折的人都会面临的。也许正因为此,本书在今天仍不断获得新的知音,包括一茬一茬成长起来的可爱的青年读者。
《守望的距离》共有十三辑,每一辑都有属于它的主题。周国平说:我身上必定有两个自我。一个好动,什么都要尝试,什么都想经历。另一个喜静,对一切加以审视消化。世人何不是如此,对待一个难以决策的事情,心里总是在纠结,就像两个小人在打架,做着争斗。我们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只有把你放在一个特殊的环境里,经历一段难忘的历程,有的人才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不过就是给自己时不时地戴上面具,生活才会如此多姿多彩。
他在书中谈人生境界。他认为一个人不能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在现实的利益世界中,随波逐流。人应该在现实世界中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他告诫人们,不要让琐屑的生活淹没自己,不要失去自己,尤其是不要失去精神家园,一个人拥有了精神家园,他就拥有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他谈生活,再绚烂的生活最后都会归于平静,最后你会发现平平淡淡是最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他谈幸福,他说幸福是爱心的充实,是一种活得有意义的鲜明感。而我们现在的好多人定义的幸福是白富美,高富帅,最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皇帝班的做姿,纵然这些他都拥有了,他就幸福了吗?不一定,就像萨特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却在垂暮之年吐露了他的心声:“生活给了我想要的东西,同时它又让我认识到没多大意思。”凡事没有绝对,都是相对的,人不可过于执着,有时在转角真的以遇到你想不到的风景。
周国平喜欢对死亡进行探讨,死亡与人生意义在某种方面紧密相连。人固有一死,因此在对待名利方面,他进行了感叹“我们短暂的生命过于拥挤,我们把太多的光阴抛洒在繁忙的工场和喧闹的市场。”一个人如果把生与死的问题都看得如此透彻,那他绝对是把人生勘察了一遍,他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所以才会拥有豁达的胸怀。为什么好多人都忌讳,反感,甚至不愿触及这个话题,只能说我们还是经历的太少,见识得太少,思考得太少,没有他那种豁达的境界吧!
他在探索人生之谜,寻求人生真理。他的每一篇文章都能让我们重新找到自我,让我们对自己有一个新的认识。只要你是个爱生活的人,我想我们都能从中找到共鸣,心灵得到慰藉。我们守候着,我们期望着……
守望的距离读后感 篇3
要我看,《守望的距离》这本书是不应归类于散文而是哲学篇,就像尼采等人写的书,一大堆哲理话。
我并未说哲学对于人生来讲并不重要,周国平竟然可以将哲理写得那么厚一本,那就足以证明对于哲学,人生还是有话可说的,人生有时不能离开哲学这里说有时是因为一些人在人生中没有遇到思想错误的问题或是遇到了也是自己解决的,不必靠那些哲学书。
哲学辅助了人生,正如计算机上的软件一样,单凭一个系统作不成什么大事,只有再加上office软件就可以成为办公室里的助手,加上一些处理政务的软件,就可以成为政治上的奇才,加上装潢的软件,就可以成为生意上的老手,因此,根据不同的人生要求,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哲学作为人生的根据,这便是人有各种各样的性格的原因,因此哲学是一个辅助的工具,帮助我们的人生走向成功。
哲学丰富了人生,就如同水丰富了山川大地一样,没有水就没有大好山河与生生不息的人类历史,就没有人类文明,地球就只是死气沉沉的一个星球,等待未来物种的发现。哲学也是如此,尽管大多数人都不愿看到那厚厚的哲学书,可是,那不是哲学的问题,而是编者的问题,或许因该编的再可爱一些或是演讲,因此,不必看过多的哲学书或是不看哲学书,否则会引起你的厌烦,只要从生活中总结,正如补课一样,反复讲学生会的东西是没有做正功,只有讲学生不会的东西才是省力杠杆,只有这样,哲学才是丰富了人生,因此就有流传千年的成语,格言,哲学家,世界史也因此多了一份生机,多了许多传奇,也避免了许多错误。
哲学巩固了人生,就算是周国平也曾怀疑人生,正如庄子一样,不知是梦是醒,他不知是他做梦梦到了梦中的他还是梦中的他做梦梦到了他,既然或者就不必追究什么存在不存在的问题,管他呢!这便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哲理依据,人间有这么多是是非非,若是担心一切反而自己会伤神好在有一种洒脱的哲学态度让我们来面对这一切,是既是,管他呢!因此,活着时不必追究什么人生短暂的问题,内容才是最重要的,人生也因此不再怀疑,不再彷徨,不再犹豫,人生就因此巩固,成为定局。
哲学虽是如此的美妙,可也有其弊端,第一个就是哲学家的哲学话里也有容易使人误入歧途的东西,一些东西是不能说得太绝对的,不能肯定了一切,也不能否定了一切,如果人们将错误的当作对的来使用并长期用下去,那么造成的影响要比将正确的当作正确的使用大多了。另外就是不能老是沉迷于哲学,哲学虽是非常高深的学科,而且待人去挖掘,可是哲学终究是人生的辅助,不能因此代替人生或超过人生,不能太过追求哲学而忽视了人生。有一个故事,一个哲学家过于探究哲学,一个女人向他求爱时他列举了结婚的好处和坏处,最后发现一样多,真正的做法应该去尝试一下,就去求婚,可那女人结婚几年了,孩子都有了,这便是误认哲学,哲学与生活如同水和鱼的关系,可终究不能互相代替。
守望的距离读后感 篇4
站在思想的山峰,目睹着秋风扫落叶,一片一片,融入生命的河流。你爱着,感受着,思考着——今天我活着,我只有一个人生。你一直在守望,寻找着生命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究竟在追求什么?追求一种人格魅力,一种人格上的独立自主,藐视世俗的舆论和功利。用一颗深刻的心灵感受悲剧的深刻。日子川流不息,每天都似水流年,你心中的那个心灵世界,珍藏着许多往事,有欢乐,也有悲伤,它们虽已逝去,却永远活在你心中,与你终身为伴。尽管它渺小得甚至连一丝微风,一缕轻烟都算不上,可是你依然十分珍惜这个小小的心灵世界。然而生命永远在未完成之中。回首往事,多少事想做而未做;瞻望前程,还有多少事准备做。人的一生,思绪万千。有时惊心动魄,有时牵肠挂肚。古往今来,诗哲们关于人生虚无的感叹不绝于耳。他们的悲观,执著,超脱,那些多愁善感,那些豪迈奔放,都奏响了生命的进行曲。
人生是有意义的徒劳吗?从叔本华到海德格尔,都在寻问,生命—— 沉重的轻?虚无与偶然?人生难免有等待,等待的滋味有千百种,最是一言难尽。回归简单的生活,就像白开水一样。如行云流水般,始终保持一颗纯朴的童心。文字闲人,平淡有味。自然闲人喜欢躲藏起来,是顽皮还是害羞?智慧在思考中诞生,就算是孔子也洒脱。至于爱情,那是人性的一部分。人生永远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一个人只有在临终前才知道这一生最难忘的是什么?尽管那些风风雨雨已如烟雨朦胧。一句淡然面对,把一切都轻描淡写,你的诉说谁人理解。只好笑笑,古今多少事,都傅笑谈中。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的余晖散播人间,人生的尽头桑田沧海。
依然想问守望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守望的距离读后感 篇5
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惭愧的是,我就是真的没有好好读过周国平。这次终于拜读了他的《守望的距离》。
“守望的距离”其实是说明精神家园的守望需要恰当的距离。以守望的态度面对人生,面对生活其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守望代表着一种期待,而这种期待是守候的,守候是踏实,是不浮躁,是宁静,是信心十足。周国平先生在这本书中,他怀着深深的对生活的爱意,谈人生谈境界。他认为一个人不能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在现实的利益中,而是要追索人生的乐趣和心灵的欣慰。
我们要坦然面对生活,就应坦然的对待自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呢?——百炼成钢,正因如此钢才有了韧度,人也一样,不经风雨怎能见得彩虹?
生活是美丽的,上帝让我来到这个世上就是因为这个世界很美丽。有人也许问,不是也有不和谐吗?我笑了笑说:“你见过没有瑕疵的玉吗?你见过十全十美的人吗?自然界尚且如此,又何必让生活如此完美呢?完美其实是一种悲哀。”
生活是浪漫、轻松的。他也许是月下行走的浪漫,也许是一束花的浪漫,也许是浪迹天涯的浪漫。生活的轻松是你所想不到的,但你必须先沉重。登过泰山的人都会知道:从红门向上爬,大约四个小时到南天门,再到玉皇顶。上了那里才知道什么是“一览众山小”,那才是轻松,有一种沁人心脾,飘飘欲飞的感觉。去过大海的人也知道,在海边遥望大海时,把自己寄身于海天之间,才知道什么是轻松。所以要追求轻松浪漫的生活,就要先努力奋斗才会获得。
生活中也当然会有困苦、不愉快,但这只是一次对自己的处事的考验罢了,不足挂心,总是记小事于一身的人,是总得不到快乐的,放下吧,放下就是幸福,放下就是快乐,懂得放弃的人也总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想要做一个守望者,守望快乐和幸福,感受自己最美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