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反思
爱习作提供的《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反思(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反思 篇1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新课标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文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儿童故事,它的情节曲折有趣。写了:卡罗尔一直想有一只小猫,爸爸就通过登广告向别人征要,于是别人送来了许多许多的小猫,家里乱成一团,爸爸只好又登广告把小猫送给别人。当别人把小猫都拿走了时,喜欢小猫的卡罗尔非常伤心,就在这时,她却惊喜地发现她最喜欢的那只小猫留了下来。“卡罗尔终于有了一只她喜欢的小猫。”
本文是略读课文,学习本课时,我注意指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学习默读能力,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别人交流,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环节:你觉得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有趣,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并且说说你喜欢的原因,这个环节不但尊重了学生自己的选择,还要求学生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在离下课还有10分钟时,按照教案设计,应该是让学生合上课本,闭上眼睛回想一下课文内容,然后简单复述故事情节的,我突发奇想:让学生通过表演重现故事情节,不是更好吗?安排好几个重要角色后,其他的学生就扮演小猫。孩子们非常兴奋。扮演小猫的同学不停地喵喵地叫着往教室外走。
表演开始了,“卡罗尔”通过与“爸爸、奶奶”的对话表达了自己想有一只小猫的心情。广告登出去后,第一个送小猫的男孩儿出场了,这时意外发生了:随着男孩进门的,还有一大群“小猫”,这群“小猫”喵喵喵地叫个不停,爬在地上的,钻进桌底的,趴在窗台的。什么表情都有,笑着,叫着,咧着嘴做鬼脸的都有。表演实在没收办法进行了,这时下课铃声也响了,我只好示意让学生停了下来,作了一下总结:
“大家想啊,由我们同学扮演的小猫还这么淘气,在教室吵得象一锅粥,卡罗尔家那么多的小猫,不知道吵成啥样罗。”学生哄堂大笑起来。
课后,我静静地思考着,语文课上的最后环节应该说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为什么却失败了呢?
一、打了无准备之仗
这个环节的设计本来在教案里没有,是我临时调整补充进去的,在表演之前没有做什么周详的考虑,教师本身也没有做到心中有底,面学生本身也是很随意的,加上天性活泼,只顾着自己扮演的角色,没有考虑到配合其他同学,以至乱成一团。
二、临时应变能力不强
在众多的“小猫”涌进教室里,作为“导演”的教师没有能及时阻止,让众“小猫”一涌而入,也没想到那么多的“小猫”不是同时到达的,不能及时调整表演的步骤,导致课堂上出现混乱的局面。
三、课堂调控能力不够
在安排角色时,有的角色学生抢着扮演,而有的角色却无人愿意扮演,我没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仅凭学生的兴趣而为之,因此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感兴趣的角色都凑在一块,使课堂近乎失控,而学生不感兴趣的部分则无人理睬。
俗话说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我想,以后再要表演课本剧,一定不会再发生类似的情形了。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反思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识字与默读方法的学习与掌握,感悟课文的趣味性。
教学方法:默读感悟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时间:3月13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动物给人们带来很多有趣的经历。有个叫卡罗尔的小朋友就很想要一只猫,她做了什么事情呢?板书课题: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体会“和”在题目中的意思,卡罗尔和小猫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曲折的'故事呢?
二、初次默读课文,感知故事
三、二次默读课文,画出语句
1、默读要求与方法: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悟。
2、画出写得有趣的语句和段落,还可以在下面写写什么有趣。
3、小组交流感受
四、三次默读课文,感悟情趣
1、哪些地方你觉得最有趣?指导跳跃性默读,有选择性地默读,与内容无关内容一扫而过。
(反思:这种快速浏览,带有目标性,有选择跳跃式的默读,在阅读教学中作用很大,尤其是在今天信息大量充斥的网络时代,让孩子学会有目的选择,对节约时间具有重要作用,对考试上的阅读答题也有重要帮助。应该从低段就开始培养。)
2、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一、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二、课件展示词语,认读生字词语
三、品读重点句子,领悟课文内涵
1、小猫在家时怎样热闹?卡罗儿的心情怎样?生找课文中句子读--
2、送走小猫家里静到什么程度?卡罗儿的心情呢?读--
3、伯洛的出现了,卡罗尔心情又有什么变化?读--
4、伯洛亲热的动作说明了什么?
5、人们送猫说明了什么?
默读:领悟内涵(关爱动物,动物就是你的朋友,关爱别人,别人也会真诚地关爱我们)
四、作业:自主积累词语
如(四面八方、黑白相间、冷冷清清、滴滴答答)等
(反思:这是篇与中年级衔接的类似略读的课文,本文修饰语少,情节曲折,对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加上叙述明白,对话自然,所以我没有进行繁琐的分析与串讲,而是主要让学生自读自悟。感悟卡罗尔心情变化与善良童心,体会人与小猫之间,卡罗尔和人们之间的关爱和友善。)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反思 篇3
怀着紧张和忐忑的心情讲完了我当实习老师的第一堂课,很感谢指导老师给我悉心的教导,老师也给我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我希望我可以做的更好。在我的备课和授课过程中,也发现很多的的问题,找到了许多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累的经验。我希望我可以不断的改进自己的备课和教学,领悟好总结反思。
在第一课时中,我听从老师的建议,对我的课件进行了很大的修改。在教学过程中,修改好的'课件对我的授课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在心理曾面,因为在齐军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一次模拟讲课,在真正的课堂中,自己没有特别紧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比较坦然。在进行课件制作和教学设计时,有很多的漏洞。经过这一次授课,我听从老师的知道,从下次备课开始,认认真真写好教学详细教案,把在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情况呈现在教案中,并且要做到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自己也发现了很多的不足。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的评价,导致学生积极性不够,而且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词汇过于匮乏,不利于教学计划的进行。在引导学生读生子的过程中,没有针对学生出现的情况作出合理的应对,没有很好的适应教学突发状况。虽然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第一课时的问题进行了解决,但效果不够理想。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学问题提问不合适,只是想当然的去提问,不能积极地参与问题。导致课堂上学生积极性不够。课后,和老师交流了这个问题,觉得这是自己教学经验不足造成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做好准备工作,充分的进入课堂。
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优缺点:
优点
1、课题引入效果不错。通过给学生们展示关于小猫的图片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们描述自己与小猫的故事,他们也很兴奋。
2、在生字词的学习中,能够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猜字谜,排火车读字词,男女分读课文等。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学习效率不错。
3、认识了很多学生,这对自己以后的教学很有帮助。
缺点
1、缺乏鼓励。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积极和回答问题和思考的时候,不能给予他们及时的评价。在和学生的课堂互动中,不会与他们以孩子们的方式交流。当学生们回答完问题的时候,不能给与他们良好的评价。
2、对课文的把握不好。比如在读文中有趣的句子的时候,水过地皮湿,不能正确引导孩子们学习,不能指导孩子们读出有趣。
这次教学实践自己也收获了很多,老师作为孩子们的导师,每天批改作业,指导孩子们,非常的不容易,自己要是以后有幸从教,一定以这些老师们为榜样,当一名合格的老师。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反思 篇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最熟悉的事物中撷取素材。“广告”是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因其语言简练、设计新颖而倍受孩子们的`喜爱,许多孩子对广告的记忆胜过对书本知识的记忆。于是我就根据学生的兴趣,结合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二年级下册第八课的特点(揭示广告的作用,叙述有趣),以课文中“卡罗尔想有一只小猫,于是在报上登广告”为切入点,设计了课前让学生从电视、广播、报纸以及其他媒体上收集广告,课上学说广告、练写广告的教学环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广告的特点、作用,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需求或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广告的形式来寻求帮助。虽然学生撰写的广告词不那么完美,但我在此以激励性的话语、中肯的批评进行评价,更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也许未来的广告设计师就在他们中间。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反思 篇5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第十自然段内容:
晚上,家里可不得了了,小猫在钢琴上跳来跳去,丁丁冬冬响成一片。小猫钻进抽屉里、橱柜里。有人从门外进来,门后会突然扑出一只小猫,吓人一大跳。
教学设计:
听课文录音,想笑和话就笑吧。听完全文后,问学生哪里最有趣?很多孩子说是这一节,于是我们就从这一节切入开始进入局部的感受理解。
(一)入境描绘动态
自由读这一节。想象小猫在家里吵闹的情景。
生一:小猫玩得很开心。
生二:家里很热闹。
师引导:小猫在钢琴上跳来跳去,丁丁冬冬响成一片。它们在干什么?
生三:它们在弹琴跳舞。
生四:它们在开晚会。
有了范例,接下来学生的表达更为丰富。
生五:小猫钻进抽屉、橱柜里跟人捉迷藏。
生六:我有补充,小猫是想找个窝,在里面睡觉。
生七:小猫突然从门后扑出来,和人开个小玩笑。
生八:不是哦,它是在恶作剧。
师:这么多小猫在一起,家里可真是不得了了。让我们把这情景读出来。
(二)入情摹拟声音
师:小猫除了玩耍、游戏,还会发出声音吗?
教室里一下子就沸腾起来,全班的小猫都叫了起来,长的、短的'、粗的、细的
叫得不亦乐乎!我又让他们模仿胆大的,老实的,胆小的,紧张的小猫的叫声。学生很快乐,教室里也很热闹。
接下来我们又进行了朗读竞赛。又一次体会了家里可不得了了的情景。学生读得较有感情。
教后反思:
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感觉思维的,特别是对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讲,他们的思维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因此教学要符合这一规律性要求。语言文字是抽象的、概括的,我们要做得就是让它们变得生动、形象、可感。这也是感性语文教学的一个技术策略吧。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反思 篇6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一篇略读课文,卡罗尔和小猫的故事很贴近二年级孩子的生活,相似的生活经历让他们在读悟、体验、积累中感受到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了情感熏陶。但课文内容较长。在这节课中,我主要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学习本课时我让孩子们从动物谈起,这样既激发了孩子们学文的兴趣,也拉近了孩子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接着我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明确默读要求:1.不出声,2.不指读,3.用眼看,4.用心悟。
采用分层次默读的方法进行训练:初次默读,整体感知全文,速度不必过快;
二次默读,画出文中写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体会其中的趣味;
三默读,感悟、欣赏。
学生有很多感受,对他们的不同见解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赞扬,巧妙地将话题引到课后的问题: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有趣?让孩子们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勾划出自己认为写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再交流。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反复默读感悟,使学生在读悟、体验、积累的过程中提高了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