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人生海海》读后感400字

2025/10/09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人生海海》读后感400字(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人生海海》读后感400字 篇1

人生如海里的海浪!

我以为是一个人对自己一生的叙述,后来才知道是一部小说,它真实的让我觉得肯定书里的人都有原型,刚开始以为上校是书的全部主角,后来发现人生海海写的不只是上校的一生,是“我”,上校,林阿姨,爷爷,父亲,一个村庄的一生。

上校是一个为国家奉献了自己的身心的人,他从来不活在别人的嘴巴下,他有好多秘密,救过无数的人,最后疯了,却有林阿姨照顾了一生,无忧无虑活到了94岁,以前的丰功伟绩也好,不堪往事也罢,都被他遗忘在了内心深处,偶尔像鱼一样,越出水面透了透气,不知道是不幸还是不幸中的万幸。林阿姨和上校就像是冥冥中注定的牵在一起的人似的,她和他的相遇,和互相的伤害和毁灭。却也造就了他们也许注定这下半辈子是夫妻。或许下一辈子也是,我相信上校心里是有她的,比如那张画,她说教他什么都不会,除了养蚕,而林阿姨也许是欠他的,在以为的情况下,中了副院长的计谋,她直到后来才知道,可是却也是深爱他的,记得她说过,这个世界上坏人太多了……摘了几句文里深刻的话,

人和兽之间,只隔着一团愤怒。

乡亲面前自大不得的,即使你上升到月亮上,你的祖宗也在他们脚下。

幸福是养自己的心,不是养别人的眼。

我饶过了他,也饶过了我自己。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人生海海》读后感400字 篇2

前两部看得拖拖拉拉,基本处于一种想起来就看一眼的状态。昨天睡前莫名就想起了它,于是“考完试后要早睡”这个flag又倒了。

第三部的感觉是沉重的,开篇那种扑面而来的乡村小调的感觉早已不见。时间像无声的.小偷,一点一点地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记忆。上校疯了是我完全没有想过的。那样的一个人怎么会疯呢,那样的一个人怎么能疯呢?可他就是疯了。看广场上那一大段描写的时候我看得飞快,心里乱哄哄的,不停地鄙视着冲上去的人们。但同时也在期待着一个大人物从天而降,就好像站在刑场等待着骑着快马飞驰而来的钦差,来喊一句“刀下留人”。直到我翻了页,进入了下一个自然段,只见一句直白又精炼的叙述摆在了那里——上校疯了。这是英雄末路,还是最残忍的一种方式。

初中大张老师的一句话我到现在都记得,虽然原句是鲁迅说的,可我就是忘不掉那个场景。

“悲剧是什么?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大家看。”

上校变成了孩子,一切仿佛回到了起点。人生是轮回么,朝气,光芒,智慧,苦难,磨砺,屈辱,这些留在沙滩上的印记会被海浪一点一点冲刷,无论它曾经划得多深多大。而后也继续有人写着,画着。我们都在海上漂着,或许偶然间可以闪烁微光,或许转眼就被巨浪卷入海底。挣扎着对抗生活,对抗命运,挣扎着跃出海面,然后继续翻腾。

《人生海海》读后感400字 篇3

刚看完一本麦家的《人生海海》。这是名家新著,有理有趣。

在虚构的村庄里,却有着一群活生生的人:最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上校”,“我”家里的主心骨“爷爷”,满嘴跑火车的老保长、年少贪玩的“我”……

书的开始是一片异样却安宁的村庄,村民们吵吵闹闹,对上校多种版本的猜测;后来66年那个黑暗的年代到来,上校被抓,伤了“小胡子”后逃走,后由于爷爷的告密又被抓,再后来就疯了。“我”因为爷爷的告密而不容于村庄,于是被送出村庄,再回来时已经物是人非。上校已经只是个只有六七岁心智的残疾人了。好在结局不差,有了爱人的悉心照料,最终死得安然。

看这部小说,像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村子。任何事都可能引来风言风语,人情往来之间有着斤斤计较,人总是容易被怀疑,被取绰号。

看这部小说,也是听了很多道理,看到了人生。“爷爷的话”,报纸上的话都有其道理。上校起起落落的一生,印证了“人生海海”四字。分享几句书中的话:

尤爱最后一句,这种睿智的话有些人终其一生都不能悟到,有些人则是要在失去幸福时才知道珍惜。

最烦的是就长辈,总是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用别人的道德标准来看待自己孩子的出息。偏偏那又是亲人,说不得,劝不动。其实,自己过得顺意就行,何必在意别人的看法,被别人一句话就怀疑人生呢?

《人生海海》读后感400字 篇4

麦家的《人生海海》买了很久时间,最近抽空才看完。看完后,心中百味杂陈,不断回味书中的片段,总想记录点什么,却无从下手,不知从何落笔。

人生海海是一句闽南语,是指人生如同茫茫大海,潮起潮落,漂泊无定,暗含人一生之中存在着许许多多不确定的因素。

麦家说,人生太复杂,太宽广,如果没有一颗悲悯心,没有一点所谓的生命的顽强,那在人生面前基本上是要败下阵来。

这本书围绕着“上校”这个神秘的人物塑造了多个人物形象:爱讲人生道理的爷爷、沉默寡言的父亲、世故圆滑又带些许仗义的老保长、冷漠残酷无知的小瞎子、因爱生恨一往情深相扶终老的林阿姨......

这本书,看的让人很揪心,那个秘密每一次都要呼之欲出,却又峰回路转的岔开,岔出上校身上更多的故事娓娓道来。小说中没有一个完人,每个人身上都背着自己的缺陷和污点。在特定的历史洪流中,每一个人都在苦难中挣扎,每个人都在挣扎中努力的活着。

在故事的末尾,林阿姨在认真料理完上校的遗体,自己也镇静的穿戴好一套和上校一模一样的寿衣,安静的追随他所爱的人而去,她终于活过了他,又最终如愿陪他同死而去,兴许这是为了与所爱的人在另一个世界仍能厮守,此时此景,泪水瞬间模糊了整个世界.......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了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生活从来不完美,不完美才是生活。

《人生海海》读后感400字 篇5

第一次读麦家的书,是从一个公众号推荐来的,剧情挺引人入胜的,一开始由两个不同的称号(上校和太监)吸引着人继续往下读想揭开谜底。在那样一个食物和精神都贫瘠的年代,在那样一个落后的山村,上校满身抱负,一心投入爱国事业中,忍辱负重,奈何命运常常捉弄于人,一个在战前杀敌,战后救死扶伤的民族英雄,最终却被一群乳臭未干的小毛孩红卫兵们整得精神失常。令人唏嘘愤懑。

然而,读完觉得故事略显苍白牵强,虽然最终的谜底是上校为的是保护自己肚皮上的刺青,不愿被人知晓,宁愿被人称作太监,放弃喜欢的女人,甚至那样一个善良正直的男人不惜割掉别人的舌头,挑断其手筋脚筋,但是,作为一个外科手术专家,去掉肚皮上的字很难嘛,所以全书最终的解释是那块刺青的时候我觉得有点失望,不过最后小瞎子和“我”说的那段诋毁父亲的话,以及后来证实是假的,让我觉得这是这本书的亮点,最后并没有洗白小瞎子,让他忏悔,而是让他继续是个混账,我觉得这里对人性刻画的太出彩了。有些人从小到大就是坏没法改变的。

总之,故事描述的还不错,文笔很好!

《人生海海》读后感400字 篇6

《人生海海》,读完上校的一生,才觉得自己生活上遇到的事都不是事,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聪明能干又爱国的上校承担了远远超出常人的责任,承受着非常人能受的身体的折磨,人格的羞辱,阔达和隐忍让他坚持到最后。相比之前,主角的父亲是一个普通人,他没有上校的能力眼界和担当,但是不妨碍他们保持一辈子最好的朋友。普通人只要能接受自己的平凡,保持初心,明辨是非,也一定能有自己的价值。主角的爷爷,原本是一个很明理的人,但是他只考虑自己家族名誉,而做出了伤害上校的行为。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他因为一己私心,不顾是非对错,终究让家族前途尽毁。村民也是一群不明理,不辩是非,随波逐流的人。之前都说着上校的坏话,嚼着上校的口舌,当爷爷把上校举报抓走后,又纷纷说上校是大好人,爷爷把他举报了,爷爷整个家族都是坏蛋,没法容忍他们继续留在村里,却全然忘了以前自己对上校的羞辱和鄙视。仿佛村里没有一个他们统一针对的大坏蛋,他们的生活就没有意思一样。当然,社会上多的是这样的人,孔子说没必要跟三季人辩论,对于这些人,根本不必在意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不招惹,能避则避,躲不掉也不必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