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2025/10/09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守株待兔》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守、窜、撞、桩、此、锄;会写5个生字:守、此、桩、肥、丢。

2、通过词语“忽然”、“窜”等体会野兔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通过“白捡”、“从此”、“整天”等词语体会种田人期盼不劳而获的愚蠢行为。在品词读句中明白寓意。

3、借助讲故事形式,尝试复述课文,愿意把故事讲给同伴或家人听。

【教学重难点】

借助讲故事形式,尝试复述故事,并明白寓意。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激发兴趣

1.揭示课题,朗读正音。

2.老师逐字板书课题,教学生字。

3.引导学生说题意。

二、读好故事,集中识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协同老师巡视,帮助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2.分组出示字词(带拼音),读通长句。

①忽然窜出来(读通句子:种田人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

②撞树桩(读通句子: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里的树桩上,死了。)

③又肥又大乐滋滋(读通句子:他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乐滋滋地走回家去。)

④从此锄头(读通句子: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3、分组朗读生字

4、书写生字:肥、桩、守(协同老师巡视,帮助指导学生书写,并记录下书写特别认真、美观,书写姿势端正的学生。)

三、学讲故事,明白寓意

(一)了解、讲述故事的起因,随机巩固生字词语“窜、撞、树桩”。

1.种田人为什么要“守株待兔”呢?谁能讲一讲。(重点理解:窜)

2.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事发之“巧”:一只野兔从树林里飞快地窜出来,刚好有棵树桩让她撞上,刚好撞死了,又被种田人看到,你觉得这一切发生得有点儿——(碰巧/奇怪/不可思议)

3.引导学生尝试复述故事的起因

屏幕提示词语:忽然窜撞树桩(协同老师巡视,帮助指导学生复述。)

4、继续点拨:种田人仅仅是看到野兔窜出来,撞死在树桩上就马上有守株待兔的念头了吗?

学习句子:他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二)讲述守株待兔的过程和结果,随机巩固词语“从此、锄头”。

1.划找课文写农夫想法的句子,并尝试复述。

2、种田人这样想,又是怎样做的呢?

3、 “从此”就是从哪一天以后?

4、理解“整天”:如果把“整天”一词去掉,句子的意思还一样吗?

(三)评价种田人的行为,明白寓意

1、小组内评价种田人的想法和做法。(协同老师巡视、指导学生讨论,并记录讨论有序的小组)

2、学生交流,教师随机点播。

3、写话练习(情境中写字——此、丢)(协同老师巡视、指导、批阅学生的写话;指导小组学习,并记录优秀发言。)

我想劝劝从此以后丢下锄头的种田人。

我想对种田人说:你别再,赶快去吧!

我想告诉种田人一个道理:

4、师总结寓意。

四、讲述故事,阅读推荐

1.尝试接龙复述整个故事。(分两个学习站,两位老师分别指导)2.建议学生回家把故事讲给家人朋友听。 3、阅读推荐:《中华寓言故事》、《伊索寓言》五、学情反馈,多元评价

协同老师走到进行整节课的课堂反馈。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守、窜”等6个生字,能正确书写“丢、此”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在读中悟出故事中的寓意: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掌握故事梗概,并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4、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等。教学重、难点:

理解“守株待兔”的寓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师)

积累寓言故事(生)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课

1、孩子们,你们读过寓言故事吗?谁能说说你读过哪些寓言故事,从中明白了什么?

小结:寓言故事短小而精悍却能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板书:守株待兔(“守”是翘舌音,跟老师来写)请同学们大声地齐读课题。

3、理解“守株待兔”

二、学习新知

(一)初读课文

1、作者怎样细致地描写“守株待兔”这则故事,它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学了这节课你们就会知道的。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认读生词

1)、认读词语

窜出来、撞死、树桩、从此、锄头

2)、认读生字

窜、撞、桩、此、锄

跟同桌交流一下这些字你是怎样记住的?

这些字在读时,你想提醒大家什么?(平舌音、翘舌音)

3、指名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谁来给刚才读的同学点评一下。

3)、小结:只要我们认真就能把课文读通、读顺。认真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良好的学习态度。

(二)研读课文

1、带着问题读课文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种田人在地里干活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他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后来他又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2、回答问题

种田人在地里干活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古时候有个种田人,……死了。)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什么怎么了?)兔子为什么会死了?指导用急促的语气读一读。

看到野兔撞死了,种田人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种田人急忙跑过去,……)

此时,种田人的心情怎样?(高兴)

你能用哪些词来形容他此时的心情呢?(美滋滋……)

想一想,种田人为什么乐滋滋地走回家?(因为他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了……所以……)我们还可以说:种田人乐滋滋地走回家,是因为……

指导用高兴的语气读一读。

当种田人有了这种想法之后,他是怎样做的呢?(从此他丢下了锄头……)

1)、“从此”指的是什么时候?

2)、比较:种田人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种田人丢下锄头,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结合语境来理解)

3)、看图:此时,种田人又会想些什么?

种田人有着美好的梦想,这只能是痴人妄想,结果怎样呢?请同学们齐读。(日子一天……)

种田人为什么会一无所获?

此时,你想对种田人说些什么?

3、理解“守株待兔”寓意

学了课文,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4、练习讲故事。

为了让人们以此为戒,孩子们你们愿不愿当宣传员,把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呢?下面请大家练习讲一讲。

谁能看图讲一讲?今天回家你就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亲戚朋友听,好吗?

三、识字、写字

1、读字

守、丢、此、桩、肥

2、指导写字

1)、这些字按结构怎样分?

2)、书写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3)、指导书写“此” “丢”(笔顺)4)、范写“丢”

下面请同学们在语文书上,先描后写两个。注意写字姿势。一拳……

四、巩固练习

1、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窜(cuàn chuàn)喘(cuǎn chuǎn)锄(chú cú zhù)

2、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庄+()(偏旁)=()(新字)()(组词)

巴+()(偏旁)=()(新字)()(组词)

去+()(偏旁)=()(新字)()(组词)

3、《守株待兔》告诉我们:

(1)、昨天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我再等,不会捡到的。

(2)、昨天偶然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我们不能抱侥幸心理,守着再能捡到兔子,这是不行的。

4、续写小故事

听了我们的劝说,种田人会怎样想,怎样做呢?

五、课堂总结

1、学了《守株待兔》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2、《守株待兔》告诫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对偶然发生的事情不能抱侥幸心理,我们只有脚踏实地、认真地去做才能有所收获。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初步掌握归类识字的方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研读中明白寓意: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教学重点、难点:

研读课文,明白寓意。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步解题

1、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

2、谁能把题目读一读?能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吗?

3、质疑:根据这个课题,你能提几个问题吗?板书:怎么等?等的结果?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了。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1)这些生词你会读吗?

(2)请大家帮忙为这些生字找好朋友。

3、再次解题:你们都已读了课文,现在你能用一句话解释一下课题是什么意思了吗?

三、深读课文,明白寓意

种田人守呀守,等呀等,结果呢?板书:庄稼全完野兔没来(课件出示句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一)研读课文,知道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

1、田里的庄稼怎么会全完的呢?请你找一找,课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把它用横线划下来。

2、学习句子:从此他丢掉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1)自由读读句子,看看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2)交流预设:

(3)朗读指导:

A、谁愿意来读读这个句子?先自己准备一下,指名读。

B、你对他的朗读满意吗?那你能试一试吗?

C、寓言的朗读和其它课文的朗读有点不一样,它就好象在讲一个笑话故事,听老师来读一读。

D、谁还愿意读?

E、一天、两天、三天,从此他再也不出门劳动了,就在树桩旁傻等,让我们一起读,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4)小结:种田人整天什么农活也不干,也难怪,他的庄稼全完了!

3、学到这儿,你明白了什么?(板书预设)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

(二)研读课文,知道不能凭着运气生活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因为没有劳动,所以庄稼全完了,可是他整天都在傻等,怎么又没等到野兔呢?

2、读第一自然段,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窜是什么意思?笔直地向前跑,能叫窜吗?究竟怎样的跑才叫窜?(窜就是没有方向地乱跑)

3、什么原因,野兔要这么慌乱地从树林了跑出来,四人小组想象野兔窜的种.种原因。

小结:你们刚才说的种.种情况确实都有可能发生,但是因为这些原因,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就撞死的可能性大吗?

4、种田人意识到这一点了吗?从哪里知道?能给乐滋滋换一个词吗?(喜滋滋、美滋滋、乐呵呵、乐哈哈、喜洋洋)

5、朗读指导:想到今后每天都能捡一只野兔,种田人更是开心极了,你能把他心里想的'这句话读好吗?

6、因为有了一次意外的收获,种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这样的好运气,正因为有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所以从捡到兔子的那天起,他便一直坐在树桩旁傻等(课件: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一个星期后……一个月后……)每天,他就是在那儿撞运气,可直到最后,他还是没又等到兔子。

7、学到这儿,你又明白了什么?(板书: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三)朗读全文,加深理解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如果你看见那个种田人,你会怎样劝他?找你的好朋友说说。

3、小结:靠碰运气是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只有实实在在去做,才能有收获。

四、指导背诵

可选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背,也可整篇背诵。

五、布置作业

板书预设:

野兔没来(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守株待兔

庄稼全完(不劳动不会有收获)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篇3

活动目标:

1、能用丰富的语言表述故事内容,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2、知道只有辛勤的付出才会有收获的道理。

活动准备:

课件、故事视频

活动过程:

一、自由谈话,引出话题

教师出示课件封面

1、教师提问:画面上是谁呀?农夫在干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小结:锄地可真累呀!农夫种田可真辛苦!有一天,这个农夫在田里劳动,发生了一件事情,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动画片,这个动画片有点特别,只有图像,没有声音,所以我们要认真、仔细地看。

(教师简洁明了地提出观看动画片的要求,将幼儿的注意力直接指向了故事动画片的图像。)

二、欣赏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1、欣赏无声故事动画片第一部分(从开始到那该有多好啊)

(1)幼儿观察提问:刚才我们看到了什么呢?

为什么这只兔子会撞在树桩上呢?(追问:咦,这是怎么回事呀?)

(个别幼儿提出问题后,教师积极回应,并将问题抛给全体幼儿,鼓励幼儿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

幼:有可能兔子的眼睛瞎了,看不见;有可能它不会急转弯;也许后面有猎人在追它;有可能它没来得及停住;也许它奔跑时没有看前面;还有可能它今天太高兴了。

(2)提问:兔子自己撞在树上的事情会不会天天发生?

幼:不会,只会难得发生一次;今天是碰巧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师:这样不会经常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说是偶然的事、碰巧的事、难得的事。农夫看到了这只兔子,他是怎么想的?

幼:拿回家,美美地吃了一顿;要是每天都有一只撞死的兔子那该有多好啊。

老师小结:农夫觉得自己的运气真好,不费力气就白白捡了一只兔子,他特别高兴。那以后他会怎么做呢?我们再来看看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教师抓住幼儿心中的困惑,以追问的方式呈现核心问题,引导幼儿想象、推理,为更好地理解成语故事作了铺垫。)

2、继续欣赏无声故事动画片(到第二只撞死的兔子)

(1)提问:为什么农夫天天守在树根旁,不去种田呢?

追问:就是呀,这是为什么呢?

幼:因为他还想等兔子来撞树;因为他太想吃兔子肉了;兔肉太鲜美了;因为干活很辛苦。

(2)师:农夫每天在树下等兔子,他再也不去地里干活了。如果农夫一直这样等下去,那田里的庄稼会怎样?

幼:他不去给庄稼除草、浇水、施肥,庄稼会死的;他的田里会长许多杂草;别人丰收了,他家的人却要挨饿了。

(3)讨论:你觉得他会等到兔子吗?为什么?等不到兔子那他最后会怎么样?

老师小结:农夫不像以前那么勤快、专心干活了,他总希望再有兔子窜出来撞在树干上不再种地,每天守在树干旁,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始终没有再得到兔子,而农田里的庄稼因为他无心照顾而慢慢枯萎了。

(教师及时在幼儿的疑问中捕捉宝贵的资源,并以学习同伴的身份参与提问,既提高了幼儿提出问题、大胆表达自己见解的积极性,又将重点问题提炼出来,吸引幼儿深入探索,有利于幼儿逐步形成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学习品质。)

三、完整欣赏有声故事动画片

1、提出观看要求。

师:现在我们一起再来看一遍故事,这次我要把声音放出来。大家听一听,想一想,农夫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2、讨论、交流。

(1)师:你觉得农夫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幼:他是一个懒惰的人,不想干活,只想捡便宜;他是一个很傻的人,以为兔子天天会来撞树;他嘴巴很馋,天天想吃好东西;他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以为会等到第二只、第三只兔子。

(2)师:生活中有没有像农夫这样贪吃的、偷懒的、傻傻的人呢?你想做个怎么样的人?

3、小结: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付出努力和劳动才能获得。所以我们都要做一个勤劳的人。

(幼儿带着问题完整欣赏有声故事动画片,既能加深对故事内容的解读,又能提炼故事的内涵。)

四、介绍成语名称引发幼儿学习成语故事的兴趣

1、引出成语“守株待兔”。

师:你们喜欢听这个故事吗?一个懒惰的`农夫天天守候在大树旁,傻傻地等待着兔子来撞树,这个故事有一个名字,叫什么呢?就叫“守株待兔”。虽然有时人们能够获得意外的收获,但是不能把他当作长久之计,如果我们即希望不劳而获,那么就像故事里的农夫一样,不但没有等到撞死兔子,反而连田里的庄稼也荒芜了,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应当要脚踏实地的去努力才能成功。

2、引发幼儿进一步学习成语故事的兴趣。

师:“守株待兔”是一个成语。成语是我们中国语言中特有的一种词语,许多成语都像“守株待兔”一样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一些道理。今天回家请每个小朋友学一个成语故事,并请爸爸妈妈写下来。明天你们做小老师,把自己学到的成语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让幼儿回家学习一个成语故事,然后做小老师讲给小朋友听,这一任务既满足了幼儿学习成语的需求,又让他们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3、欣赏歌曲《守株待兔》。

师:那现在我们回去一起表演故事《守株待兔》,好吗?

(歌曲旋律欢快,歌词诙谐,充满了讽刺味,将一个懒惰、贪吃的农夫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有助于幼儿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视角加深对成语故事的理解。)

活动反思:

《守株待兔》是一则成语故事,活动通过农夫因为有了一次不劳而获而存侥幸心理,结果一无所成的故事而告诫孩子们,只有脚踏实地才会有收获。活动开始我先提出观看动画片的要求,将幼儿的注意力直接指向了故事动画片的图像。接着教师将问题抛给全体幼儿,鼓励幼儿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以追问的方式呈现核心问题,引导幼儿想象、推理,为更好地理解成语故事作了铺垫。接着让幼儿带着问题完整欣赏有声故事动画片,既能加深对故事内容的解读,又能提炼故事的内涵。整个活动结束后,我觉得有时看起来古代成语很深奥,但只要利用课件画面和提问相结合,幼儿能很好的理解故事寓意,特别是问“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幼儿回答的很多,如:我想做勤劳的人;我想做为别人着想的人;我想做事认真的人……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篇4

目标预设:

1、会认本课六个生字,会写五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研读中明白寓意: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教学重难点:

研读课文,明白寓意。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读懂课题。

1、听说我们班同学特喜欢学寓言故事,是吗?那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题目叫《守株待兔》。(出示课题,学习生字“守”)

2、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课文。

(2)从故事中找出一句最能说明题目意思的话来。

3、学习生字。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守株待兔 撞死 树桩 锄头 窜出来 从此

(2)联系实际理解“树桩、锄头”

(3)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题目的意思?

学习句子,理解课题:

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二、深读课文,明白寓意

1、种田的人等待野兔的结果是什么?

学习句子: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

2、田里的庄稼怎么会全完的呢?请你找一找,课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原因,把它用横线划下来。

3、学习句子:

从此他丢掉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

(1)自由读读句子,看看从这句话我们可以读懂什么。

(2)"丢掉了锄头"可以知道他没有到田里去劳动。

(3)具体理解"整天在树桩旁等着"这句话。(从早上、中午、傍晚三个方面来说)

(4)他在树桩旁傻等,人家在干什么呀?

想象说话:当别人 时,他在树桩旁傻等;

当别人 时,他在树桩旁傻等;

当别人 时,他在树桩旁傻等;

(5)朗读指导。

(6)小结:种田人整天什么农活也不干,也难怪,他的庄稼全完了!

4、学到这儿,你明白了什么?(板书预设)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

5、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因为没有劳动,所以庄稼全完了,;可是他整天都在傻等,怎么又没等到野兔呢?

6、学习第1自然段

(1)理解"窜","窜"是什么意思?(窜就是没有方向地乱跑)"窜"字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2)野兔为什么要这么慌乱地从树林里跑出来,四人小组想象野兔"窜"的种种原因。

(3)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就撞死的可能性大吗?

(4)种田人意识到这一点了吗?从哪里知道?能给 "乐滋滋"换一个词吗?

(5)朗读指导:想到今后每天都能捡一只野兔,种田人更是开心极了,你能把他心里想的这句话读好吗?

7、因为有了一次意外的'收获,种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这样的好运气,正因为有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所以从捡到兔子的那天起,他便一直坐在树桩旁傻等,可直到最后,他还是没等到兔子。

8、学到这儿,你又明白了什么?(板书: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三、观看动画,加深理解

1、刚才我们通过读课文了解了这个故事,现在想看看这个故事拍成的动画片吗?

2、现在,你想对种田人说些什么,请你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3、小结:靠碰运气是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只有实实在在去做,才能有收获。

四、联系实际,明理导行

1、其实像种田人一样,因为一次碰到好运气,就想永远靠碰运气过日子的人在我们生活中也有,你能说一说吗?(比如赌博)

2、如果你的身边有这些想法的人,就请你用这个寓言故事来劝劝他吧。

五、书写指导。

板书预设:

野兔没来(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设想:

《守株待兔》一文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教育我们不要存有不劳而获地侥幸心理。文章语言形象生动,图画逼真有趣。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巧妙的问题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体会故事包含的深刻道理,并能结合实际或场景描写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标:

1、能够对文中的种田人、野兔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对故事的结果展开发散思维训练。能够对别人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8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读懂语言故事的内容,理解寓意,会用自己的话说说寓言故事包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并体会寓意。

教学难点:

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感受。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圆卡片、人物图片(种田人、野兔、树桩)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刚刚学了一篇寓言故事《掩耳盗铃》,这个故事教育我们不

要做坏事,不要做自己欺骗自己的事。今天我们还有一篇名为《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大家想知道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吗?(利用巧妙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同时这又是本文的重点)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教师板书课题)

读故事:

二、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课件展示课文情景剧及文字)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生字的读音。

(2)欣赏课文的画面展示,并初步体会文中人物的做法有何不妥。

2、自读课文:课文内容多么生动有趣呀,同学们想亲自读读课文吗?(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要求:

(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理解字义,把生字圈出来。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3)在课文中找一找“守株待兔”中“株”“待”的意思和题目的意思。

3、检查自学情况:

(1)课文中八个生字宝宝已被老师请了出来,小朋友们想不想和它们交朋友?那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你的新朋友好吗?请同学们合上书。(教师出示制作好的生字卡片,每出示一张指名学生认读、组词并在黑板上默写这个字,卡片交给同桌观察字形,完后订正学生写的字,并比较谁的字写的工整美观(此处两问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快速准确记住字形。)

(2)理解课题:打开课本

①学生汇报“株”的意思是“树桩”。(教师板书,同时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树桩”的形状,教师在黑板贴上自己制作的“树桩”图片)

②学生汇报“待”的意思是“等”,师问:“等什么?”(在学生齐答“兔子”时,一边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野兔”的样子,一边在黑板贴上“野兔”图片)③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回答“守株待兔”的意思。学生找出“从此他丢下出头??”一句,师问:文中的“他”指谁?(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贴

上种田人的图片,并叫学生观察种田人的动作和神情。)

(3)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结合黑板上的图片说出“守株待兔”的含义。(图片板书比较直观,学生容易理解)

(4)刚才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宝宝请出来和小朋友交朋友,现在请小朋友把你的新朋友送回家去。

①请同学们找一找课文中分别描写种田人、野兔、树桩的生字是哪些?把你手中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相应的图片下。(这一环旨在让学生了解故事中人物特点,为后边的课本剧演出奠定基础)

(5)同学们在自学过程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吗?(学生定会问“乐滋滋”的`意思,师追问:课文中说谁“乐滋滋”的?他为什么乐滋滋的?如果换作是你,你感觉怎样?)(这几个问题不但让学生理解了“乐滋滋”的含义,还让他们领悟了课文内容)

(6)谁能用“乐滋滋”的语气去读这一段,指名朗读。(然后课件展示这一段的情景朗读。)

悟故事:

三、再读课文,深入体会课文内容(课件展示下列问题)

1、那只兔子怎样死的?故事的结果怎样?面对这样的结果你想到了什么?(小组讨论后汇报,然后课件展示:情景朗读野兔的死因及事情的结果,学生体会朗读语气)

2、指名说说这两段的朗读语气,并找学生试着朗读。

3、假如种田人就在你面前你想怎样劝他?故事的结果又会怎样?你还想对故事中的野兔说点什么吗?(针对野兔跑得快,慌慌张张的窜出来撞死了这点和学生平时争先恐后你追我赶容易摔跤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4、结合你的学习和生活谈谈你的感受?(这个问题让学生谈有点难度,可以课件展示以下场景描写:

①考试时有学生偷看课本或同桌试卷

②小偷盗窃财物

③打麻将赌博等。以便让学生领会不劳而获的含义,还可以借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

(课件展示以上问题)

(这几个问题的设置能够让学生由浅入深的理解故事内容,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演故事:

四、课本剧表演

1、借助板书分析种田人、野兔、树桩的特点。(教师引导)

2、分角色表演,指一名学生朗读或全班齐读课文。

3、还可以让种田人边自述边表演,适当发挥故事结尾,表演出种田人的懊悔心理。其他角色配合表演。(这种表演可以使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编故事:

五、课外练笔

续编故事:

要求:从种田人看到它的庄稼全完了展开想象,编出种田人先是懊悔,继而反省,接着踏踏实实的劳动,终于在来年获得了丰收。(这一练习既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想象力,又可以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应老老实实的劳动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六、板书设计:(附后)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篇6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守株待兔》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