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船的鸟的教学设计
爱习作提供的搭船的鸟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搭船的鸟的教学设计 篇1
一、教材简析
《搭船的鸟》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是教科书专门编排的习作单元,它以观察为主线,通过一系列阅读和习作活动,引导学生体会留心观察和细致观察的好处,着力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生活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今后的习作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在编排体例上,本单元除《搭船的鸟》之外,还编排了另一篇精读课文《金色的草地》,然后是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之后是两篇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最后是单元习作我眼中的缤纷世界。本课作为习作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其定位与其他单元不同,教学应直接指向表达,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明确细致观察与生动表达的关系,懂得留心周围事物的`重要性。
《搭船的鸟》一文的作者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郭风,课文描写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只是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对于司空见惯的事物、短暂停落在船上的鸟,常人往往熟视无睹,习焉不察,但作者却独具慧眼,对其体察入微,进而发现生活的诗意。因此,本文是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细致观察的极佳载体。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作者所观察的事物。
2·品析生动表达的语句,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教学重点即目标2)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强化生字。
2·了解起点,同步识写。
3·检查预习,认读词语。
环节二:问题驱动,整体感知
1·围绕课后习题,自主读文,相互交流。
思考:作者和母亲在探亲途中,对哪些事物进行了细致观察呢?你是从哪里发现的?
2·指名汇报,相互补充,点拨引导。
环节三:品读感悟,深入发现
1·聚焦作者观察的事物,咂摸语句,感悟作者观察的细致。
2·回扣单元主题,畅谈对主题的理解。
3·归纳小结,鼓励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搭船的鸟的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生字,书写羽、翠两字。
3、学生反复诵读,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4、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
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三、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
课件、课文音频、翠鸟捕鱼视频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讲到作者和妈妈坐船到外祖父家去,接下来我们一起搭上作者的船去看看沿途的风景。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搭船的鸟》
(二)初读课文,感受情感。
听朗读,思考问题:
我观察了哪些事物和场景?(生答)
雨天船上的场景、翠鸟的外貌,以及翠鸟捕鱼的样子。
(三)再读课文,深入体会
1、搭船的鸟是一只什么样的鸟?仔细阅读第2自然段,找出答案吧!
这是一只比鹦鹉还漂亮的鸟。
(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随机点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
课件出示翠鸟图,引导学生感受翠鸟的美丽,补充翠鸟的相关知识。
再次指名读,教师指导读出喜爱之情。
3、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
4、那么翠鸟到底在干什么呢?(捕鱼)
5、翠鸟捕鱼的情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动作敏捷)
6、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从“一下子”,“没一会儿”“一口”体会翠鸟的动作敏捷。
7、观看翠鸟捕鱼的视频,更加具体的'理解翠鸟的身手了得。
8、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方法之一。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四)扩展延伸
指导写作手法的运用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六、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羽、翠”
2、教师指导书写,学生练习
七、作业布置
1、请写一个有关翠鸟的谜语,表达你对翠鸟的喜爱。
2、留心观察一种自己熟悉并喜爱的鸟,抓住它的外形、觅食栖息、飞行中的一个方面,用一两段文字描述下来。
搭船的鸟的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设想】
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供学生欣赏。
2.谈话导题: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它不仅漂亮而且还特别聪明,它会搭船。
板书课题(15搭船的鸟),齐读课题。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1)是什么鸟要搭船?
(2)这只鸟是什么样子的?
(3)这只鸟为什么要搭船?
(4)这只鸟搭船要去哪里?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x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谈话过渡: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用序号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4.生字宝宝被大家的读书声吸引,跳出来在课后排好队等着我们和它们交朋友呢,认识的字把拼音藏起来读,不认识的利用拼音和它打招呼。
5.学生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互读。
6.利用大屏幕出示生字,学生齐读。小组内说认字好方法,学生互助识字。
[设计意图: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其自主识字的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7.检查识字,小组之内互查。(开小火车读)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会写字,教师巡视。
2.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评议。
3.学生继续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激趣促学。
1.谈话解题: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十五课《搭船的鸟》一文的生字生词,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搭”是什么意思?“搭船”又是什么意思?
2.指名同学说一说。
3.教师评议并小结:那谁见过会搭船的小动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这样的`朋友——一只会搭船的鸟。
二、初学课文,把握课文整体内容。
1.谈话过渡:请同学们边听课文录音,边思考下面的问题(投影出示问题):
(1)搭船的鸟是什么鸟?
(2)你喜欢这样的小鸟吗?为什么?
2.学生听录音,然后分组讨论、交流问题。
3.指名回答,教师小结。
三、精读课文,深入认识翠鸟。
1.认识小鸟的美丽。
(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小鸟样子美丽的段落,然后读一读,把你对小鸟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2)学生自己找段落、读课文。
(2)指名学生读一读自己找出的段落。
(3)教师小结,并投影出示问题:“多么美丽啊!”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想怎样读这句话呢?
(4)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组组长记录各组的讨论结果。
(5)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并读一读这句话。
(6)课文是怎样描写小鸟美丽的?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找一找有关的句子。
指答(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教师相机板书:彩色、羽毛、翅膀、嘴、比鹦鹉还漂亮。
(7)谁见过鹦鹉,它长得什么样?(指名学生说一说。)
(8)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鹦鹉的图片。(学生说说图片中鹦鹉的样子。)
(9)鹦鹉的确很漂亮,可本文却说翠鸟比鹦鹉还漂亮,你们想不想看一看翠鸟的样子?
(10)教师在学生的回答声中课件出示翠鸟的图片,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对比,加深对“比鹦鹉还漂亮”这句话的印象和理解。
(11)请同学们用书上的话说一说翠鸟的样子,然后你们可以在组内互相说一说。(学生照着书上的内容描述小鸟的样子。)
(12)经过刚才的练习,谁能不看书只看着翠鸟的图片说一说它的样子?(指名学生上前指着翠鸟的图片说一说它的样子。(然后学生在组内练习说)
(13)再读“多么美丽啊”“比鹦鹉还漂亮”,你的体会和刚才比较有了什么变化?(指名回答,教师评议并小结:觉得这只小鸟更加美丽了,也更加喜欢这只小鸟了)。
(14)教师范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学生练读。
(15)现在我们试着把第二自然段背下来,组内成员比一比,看谁最先会背,组间比一比看哪组的学生都能会背。(学生按要求背诵。)
(16)教师先指名背,然后指定小组一起背诵,教师及时给予鼓励。
2.认识翠鸟的本领,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投影出示问题: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站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
(2)学生分组说一说,组长记录下组内学生的想法。
(3)分组汇报。
(4)教师评议并小结:同学们的想法可真多呀!好奇的小作者,他的想法也不少,听老师把小作者的想法读一读。
(5)老师范读,然后学生练读,读出作者的好奇和求知的x。
(6)谈话过渡:你们想不想知道这只翠鸟在船上干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7)老师范读,学生练读。
(8)投影出示问题:读了这一段,你对小鸟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小作者的心理又是怎样的?
(9)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分组汇报(小鸟还会捕鱼,而且动作灵活……)。
(10)哪些词语能说明翠鸟捕鱼动作灵活?
(11)指名回答,课件出示: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12)现在你们知道小鸟在船上干什么了吧?(捕鱼)
3.感悟翠鸟的灵性。
(1)谈话过渡:小鸟搭船,它不但可以省去在雨中飞行的劳苦,还可以在船上休息,并且捕鱼,这真是一举多得呀!你觉得这样的小鸟怎么样?(很聪明)
(2)教师小结:聪明体现在动物身上,我们还可以称之为“灵性”。小鸟搭船捕鱼还体现了小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要想让动物和我们人类相处得更加和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动物,爱护大自然。
四、总结全文,加深对翠鸟的认识。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
2.学生分组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
3.学生朗读全文。
五、课后作业。
你们这节课的收获可真不少,让我们课下进一步了解翠鸟,问父母、查资料都可以。在下节课把你的新收获说给大家听,让同学们因为你的介绍,从而更加全面、详细地了解翠鸟这位好朋友!
搭船的鸟的教学设计 篇4
教材分析:
《搭船的鸟》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在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课题中一个“搭”字,就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这样的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我”留心周围的事物并细致观察,得以认识的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翠鸟,充分说明了留心观察的好处。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对小动物很感兴趣,文中的翠鸟那样的美丽与可爱: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它捕鱼又很敏捷、迅速。这是都是“我”细致观察的结果,因为留心观察,“我”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给“我”的旅途增添了快乐。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平时我们自己也应该像这样留心观察,积累习作的素材。
教学目标:
1.会写“翠”等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媒体:
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善于观察的孩子往往会有新奇的发现。有一个小朋友有一双敏锐的眼睛,看看善于观察的他又有什么新发现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5课《搭船的鸟》。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写“翠”等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3.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精读课文,品味感悟
1.认识翠鸟。
(1)师:这只会搭船的鸟是一只什么鸟?你是怎么知道的?
课件出示: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
齐读句子,强调“翠”的写法。
(2)师:让我们一起去和它做朋友吧!
出示翠鸟的图片,谈谈你对翠鸟的印象。
2.品读第二自然段。
(1)快速浏览课文,哪个自然段写出了翠鸟的美丽样子?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2)指名读,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翠鸟很美丽?
点拨:抓住“美丽、翠绿、蓝色、红色”等词语体会。
师: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翠绿”是什么样的颜色?“蓝色”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从“比鹦鹉还漂亮”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读一读这句话,把翠鸟的美读出来。
过渡:红色、翠绿、蓝色,这么多描写颜色的词语一起用,就为我们描写了一只彩色的小鸟。
(4)课件出示翠鸟的图片。
看到这样的一只小鸟,你们是不是也喜爱这只小鸟呢?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一起美美地读一读第2自然段吧!
(5)总结方法。
作者先总写鸟的美丽,再分别从鸟的羽毛、翅膀、嘴来写鸟的美丽,并与鹦鹉进行对比,突出小鸟的美丽。
要学习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主要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3.指导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这么美丽的一只鸟站在船头,会让人产生什么想法?文中的小朋友又是怎么想的?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
(2)从这段话的三个小问号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点拨:突出了“我”对小鸟的关注和喜爱,表现出了孩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了童趣。
(3)指导朗读。
4.品读第4自然段。
(1)师:这只美丽的翠鸟搭乘我们的船到底是干什么呢?
出示课文句子: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2)课件播放翠鸟在湖面上捕鱼的视频,学生看看翠鸟是怎样捕鱼的?说一说你的感受。
学生自由交流。
(3)作者也为我们记录了翠鸟捕鱼的过程,让我们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找出关于翠鸟捕鱼的动词圈画出来。
(4)小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
翠鸟捕鱼的动词有“冲、飞、衔、站、吞”
a.“冲进”说明翠鸟的敏捷、灵活。
b.如果把“吞”换成“吃”,好不好?
(引导学生体会“吞”字是指整个儿地或成块地一下子咽下去,表现出翠鸟吃鱼的速度之快。)
c.指名表演“衔”的动作。(用嘴叼)
师:看了翠鸟捕鱼的经过,你又有什么话想对这只美丽的翠鸟说呢?
你还从哪些词语能体会出翠鸟捕鱼动作快?
师小结:“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翠鸟速度快、时间短、捕鱼水平高;
e.指导朗读:用轻快的语气读,读出翠鸟的活泼可爱。
5.再次学习第5自然段。
(1)这只翠鸟搭乘我们的小船,不但可以省去在雨中飞行的劳苦,还可以在船上休息,并且捕到鱼,说明翠鸟有什么特点?
(会搭船捕鱼)
(2)这真是一举多得呀!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翠鸟?
(3)聪明体现在动物身上,我们就成之为“灵性”。
四、运用方法,仿写练习。
1.翠鸟的美在于它有着色彩艳丽的羽毛和敏捷的身手。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同学们,你们留心观察过周围的事物吗?请你用几句话写下来,把它的特点介绍给大家。
2.学生仿写。
3.小组交流。
4.教师评价。
五、课堂小结,升华感情
搭船的鸟的教学设计 篇5
搭船的鸟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搭船的鸟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搭船的鸟的教学设计 篇6
生:搭船的鸟
师:搭,搭船;我们在生活中常说搭船就是?
生:乘船、坐船。
师:是的,搭就是乘坐的意思。搭,搭船的鸟。准备(手势示意),跟我一起补充课题。“搭”左右结构,从左写到右。先写提手旁,一横、二竖、三什么?
生:三提。
师:三提收笔横中线。接着,右上草字头要紧凑;右下合字看起笔,中间一横要压线。
(二)质疑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师:请你跟我读课题(我就跟你读课题)。搭船的什么?
生:搭船的鸟。
师:怎样的鸟?
生:搭船的鸟。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惑或想发问的吗?(相机板书: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
过渡语: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同学们读后用心思考,竟能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疑问,这是会学习的表现。那我们就带着疑惑走进文本。
二:检测预习,初读课文
(一)检测预习
过渡语:课前,大家已有预习,你能结合预习说说这是一只什么鸟?如果有点儿困难,你可以悄悄地看看课文。
生:这是一只翠鸟。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我从课文第五自然段读到的。
师:(ppt出示第五自然第一句)我喜欢这样的回答,知道是什么,还知道从哪里来,有理有据。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什么鸟?(这是一只翠鸟。)翠、翠鸟、一只翠鸟、这是一只翠鸟。
2、识“翠”音、形
师:手准备,和我一起写主人公的名字。翠上下结构,从上写到下,上面是羽的变形,看起笔是横折;下面这个部件读卒(zú),关键在竖要出头。翠(cuì),翠(cuì)鸟,平舌音真好听。请用铅笔在课题鸟旁工整地写上翠鸟。
(二)初读课文
1、同桌共读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走进翠鸟,一起读读它的故事。请看初读提示。
2、分组读
师:哪一组同桌想来展示你俩的合作成果?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第五自然段。其余同学做评委,眼看字、耳听读,如果全对请击掌一次;如果有错,请举手帮助。
3、检测字音、连词读
师:从大家的朗读中,我听出预习做得扎实。老师这里还有几个句子,你会读吗?
(1)第一句:结合插图理解“船篷”;联系生活读准“沙啦”。
(2)第二句:读准音难字“翠、翅、鹦鹉、长嘴”
(3)第三句:读好“静悄悄”的语气
(4)第四句:读准音难字“哦、捕”
三:走进文本,品读语段
(一)这搭船的翠鸟是怎样的?
师:我们初读课文即知道搭船的鸟是一只翠鸟,那这只翠鸟是怎么样呢?你喜欢它吗?不着急说,请自读课文,到文中去找找,勾画,争取不看书也能说出来。提醒汇报方式:我认为这是一只()的翠鸟,我从文中()读到的。
(二)聚焦第二自然段,从颜色感知外形之美
(1)体会总起句与分句的关系
彩色=翠绿色、蓝色、红色。
(2)鹦鹉图片对比,感知外形美丽
师:老师去年买了一本书《发现最美的鸟》,这是书里鹦鹉的插图,看了图片,你最想用哪个词夸夸鹦鹉?(鲜艳、好看……)
师:鹦鹉已够吸人眼球、已够漂亮了,文中说比鹦鹉还漂亮,谁比鹦鹉还漂亮?
生:翠鸟比鹦鹉还漂亮。
小结:这真是一只漂亮的翠鸟。孩子们,我们有手、眼、头,这是我们的外貌。而动物的羽毛、翅膀、长嘴就是他们的外形,请跟读外形。所以,第二自然就是在写翠鸟外形的漂亮。
(三)链接文本《翠鸟》,感知动作敏捷
师:这不仅仅是一只外形漂亮的翠鸟,还是一只怎样的翠鸟?
生:这还是一只会捕鱼的鸟。
(1)找捕鱼动词
师:你能找到表示翠鸟捕鱼的词语吗?请用三角形标注。
生:翠鸟捕鱼的词语:冲、飞、衔、站、吞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从纵身一跃的冲准备捕鱼到捕到鱼的衔,再到吃进肚子的吞,这就是作者有序的`观察。小手就是一只会捕鱼的翠鸟,准备,我读句、你表演。
师:我们合作读,我读黑色字,大家读黑色、红色、黑色的字。像这样读:我正想着,它冲进水里,不见了;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
(2)对比读感知动作敏捷
师:你从我们合作对比读中发现了什么?
生:红色的字写出翠鸟捕鱼动作快。
师:是的,一下子、没一会儿,一口写出翠鸟捕鱼动作的快,老师送大家一个词语:敏捷,它就表示动作快。
(3)回文品读翠鸟动作敏捷
师:我们一起读读这只动作敏捷的翠鸟吧!我正想着,起!
(四)这只翠鸟为什么要搭船呢?
师:课文读到这里,作者细致的观察、有序的观察让我们知道搭船的是一只翠鸟,一只外形漂亮的翠鸟,一只动作敏捷的翠鸟。这似乎已清晰地告诉我们这只搭船的鸟详细情况,那课文第三自然段就删除好了,可以吗?
生阐述理由
小结:哦,原来,我们观察一种动物时,不仅需要细致观察、有序观察,还可以融一些合理的猜想,这样让课文更有意思。
(五)齐读课文,读中感悟细致观察
师:同学们,生活中不仅可以观察鸟,还可以观察一花一草一树,甚至可以观察我们生活的环境等。所以,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希望同学们能一边观察,一边融入合理的想象,你将会与美好结缘,发现更多美的事物。请同学双手捧书,回归文字,读读文字背后传递的观察之美。搭船的鸟,起。
四:指导写字,落实形难字
侧重形难字“搭、翠、嘴”;归类学习带口字旁字“啦、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