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小雨》教学设计

2025/10/10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小雨》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雨》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结合图片、实物理解邮递员、打靶、一捆稻、一束麻等词语;

2、美读诗歌、背诵课文,并在朗读中拓展说话、抒发情感;

3、补充学习儿歌,积累语言;

4、通过朗读感受诗中小朋友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

美读诗歌,背诵诗歌,体验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一捆稻、一束麻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启动情感

1、送小朋友一首儿歌。

出示儿歌:小雨淅沥沥,

小雨沙啦啦,

淅沥沥,

沙啦啦,

小雨小雨慢慢下,

苗苗就是喜欢它。

1)自己轻轻地读一读。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3)为了读起来好听,我们习惯上把淅沥沥读成xī li li,跟读;

4)美读儿歌

淅沥沥,沙啦啦,这是下小雨的声音,听起来就好象小雨在唱歌。多好听呀,小朋友也把这首儿歌读好听了!自己再试试。指名读。

指导:A、小雨小雨慢慢下再慢一点就好了。

B、雨滴声再轻一点。

C、你读得真好听,我好象听到了小雨在唱歌。

5)齐读。

2、小雨,会滋润大地,会让空气更新鲜,苗苗喝了小雨滴还会慢慢长大!可有时,小雨也会带来很多不方便。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首儿童诗,它的题目也叫《小雨》。

板书:小雨 一起读题

二、初读感知,体验情感

1、这首诗歌可有意思了。捧起书,自己读读,读准每一个字音。

2、听录音。让我们听听录音机里小朋友是怎样读的。

3、学着录音机里小朋友的样子自己再读读。

4、检查

(一)出示词语:性急 收起 邮递员 然后 最后 等一等 剥完 解放军 打靶

1)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帮助,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会读了举手。

2)开火车读。正音:等děng 后鼻音舌头往后缩,跟读。

然rán 这个翘舌音挺难读的,跟读,谁舌头最灵,也能把然后读准。

3)理解:

A、邮递员

你知道邮递员是干什么的吗?(出示图片)你瞧,这位叔叔就是邮递员,每天上午7点、下午3点左右,邮递员也会来到我们学校送来信和报纸。

B、打靶

(出示解放军打靶图片)谁在打靶?说话中纠正生字的读音。

(如:解放军打靶百发百中。)

(二)出示句子:等爸爸收起最后一捆稻,

等妈妈剥完最后一束麻,

过渡:小朋友读词语读得很准,很棒,看来光读词语是难不倒大家的。林老师第一次读这首诗歌时,发现有两行诗句读起来挺拗口的,自己练练,看谁的本领最大,也能读准。

1)指名读

2)这两行诗句里,这两个词语最难读,把他们读准了,整行诗句自然就读通了。跟读:一捆稻 一束麻

3)理解词语:

A、(出示实物)老师手里拿的是一根稻,现在是一棵稻,(出示图片)那爸爸手里拿的`是一捆稻。指导读准一捆稻。

B、你们知道麻是什么吗?老师本来也想把麻找来给小朋友看看,可是我找了好多地方都没找到,因为麻在我们这个地区比较少见。不过,麻晒干后可以做成麻绳、麻袋。你们回去可以向爸爸妈妈打听麻绳、麻袋是怎么样的?指导读准一束麻。

4)连起来读诗句。自己试,指名读。

5)像这样很长的句子,读时还要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师边范读边划停顿符)

6)再指名读。

7)齐读。

(三)再出示句子:等邮递员把信送到,

等解放军打完了靶,

等小鸟飞回了窝,

下班的人也回到了家,

1)最难的两行诗句小朋友都能读准了,老师想,这几行诗句一定也难不倒大家,自己先试试。

2)指名读。

3)师划停顿符,再指名读。

4)齐读。

三、美读诗歌,领悟情感

[第一节]

1、到现在为止,小朋友不但会读词语,知道了词语的意思,而且连诗句也能读准读通了,收获可真不少。读诗歌光读通还不够,还要读美。怎样读美,听起来好听呢?小朋友放开胆子,觉得怎样读好听就怎样读!

2、指导读出节奏、变化、韵味

A、诗句中间的停顿就像是歌曲里的节奏,你看,节奏是有变化的,有变化才美,你能不能也读出变化呢?

B、唱歌时,如果每个音都一样高,那这首歌就不好听了。读诗歌就像唱歌一样的,谁再来读读。

C、范读。自由练习。

3、指导读出感情

A、如果下雨了,那会怎样呢?这位小朋友看着小雨想到了那么多,多有爱心啊!我们也可以边想边读,让同学们感觉到你的爱心。

B、朗读、评价、点拨。

如:小雨下得还不够轻,再试试。你读得这么有爱心,小雨一定已经听到了。

4、男生读,女生读。

5、配乐读。

[第二节]

1、出示第一节:现在你也能这么有感情地读读第一节吗?

2、自由练习。

3、指名朗读,指导:

A、小雨下得这么早、这么快,小朋友看着小雨,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B、怎么读听起来很着急,盼望小雨等一等再下。

C、雨可能会越下越大,小朋友心里越来越着急,谁能把三个等一等读好!

5、小组赛读。

6、顺势引背第二节。

五、背诵诗歌,积淀情感

1、让我们一起合起书,朗诵这首诗歌,如果忘了就打开课本偷偷地瞄一眼。

2、;配乐朗诵诗歌。(站起来也行。)

六、拓展说话,抒发情感

1、这位小朋友真有爱心,看着小雨想到了那么多人,还想到了小动物,你会想到谁呢?

引导:下雨会给哪些人、物带来不方便呢?还有谁也在外面工作、行走呢?田野、院子、马路、大街

2、我们也来学做小诗人,用文中句式等 来说说。

《小雨》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要求

1比鲜8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蹦苷确、连贯地朗读课文。

3蓖ü反复朗读,体会春雨滋润万物的美好情景,产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书写4个生字。

教学准备

CAI课件,头饰(花儿、鱼儿、苗儿),苹果生字卡,磁带,游戏。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毙∨笥衙牵老师今天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谜语和大家一起猜,看看我们大家谁最先猜到。

2背鍪久沼铮

远看像层沙,

近看珍珠一串串。

只要它一来,

地上顿时开满会走路的小伞花。

3苯沂久盏祝ㄐ∮辏。

4苯淌迨榭翁猓盒∮晟成场

5毖生齐读两遍课题。

二、学习会读的'8个字

1庇们Ρ嗜Τ隹挝闹写骱烀弊拥纳字。

2毖生小声、自由地拼读,并且给会拼的生字打上“√”。

3蓖桌互读、互检。

4毙∽榻涣鳎各自汇报会拼的生字。

5痹僖孕∽槲单位,进行挑战读,比比谁最棒。检查生字。(强调让没有发言的小朋友来挑战读。)

6蓖嬗蜗罚ü固生字)。

老师种了一棵苹果树,今年果子结得特别多,小朋友们想吃吗?谁能准确地读出苹果背面的生字并组一个词就可以摘到一个苹果。

三、写字

1惫鄄炜渭上田字格中的4个字。

2蓖ü观察,你觉得字应该怎样在田字格中书写才最漂亮呢?

3毙∽樘致郏致鄣耐时动手写一写)。

4被惚致劢峁。

5毖生齐书空、读生字。

6鼻胪学组词。

7毙∽楸热写(看哪个小组成员的字写得最工整,写字姿势最正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苯淌Τ鍪酒还生字卡片,同学开火车朗读生字。

2逼攵辽字。

二、学习课文

(一)听读课文。

你们听,小雨点沙沙地会落在哪些地方呢?

放录音磁带(学生边说句子,老师边展示CAI活动画面)。

(二)深入学习课文。

1卑涯阆不兜哪且唤诖笊地朗读给我们听,好吗?

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进行朗读练习。(鼓励学生边读边进行动作表演。)

2彼嫜生学习课文。根据学生回答,举例学习课文:小雨落在花园里。

老师提问:小雨点落在花园里,花儿怎么样啊?

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找出“乐”。

从哪儿可以看出花儿的“乐”呢?

引导学生找出“花儿乐得张嘴巴”,生齐读。

3庇靡陨戏绞窖习课文其他两节。

4比班表演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课文。)

5毖请小朋友到台上朗读表演。(学生戴上花儿、鱼儿、苗儿的头饰。)

6蔽什么小雨点落在花园里、池塘里、田野里以后,花儿乐得张嘴巴,鱼儿乐得摇尾巴,苗儿乐得向上拔?

7毖生自由回答。引导学生理解“春雨贵如油”,以及春雨滋润万物的美好情景。产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采取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1毙∩自由读(放课文磁带)。

2毙∽楹献骼识痢

3备鎏逭故径痢

4狈中∽楸热读。

(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引导学生随文识字,培养学生语感。)

(四)延伸拓展。

小朋友们,小雨点除了落在花园里、池塘里、田野里,还会落在哪些地方呢?

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让学生注重平时观察和积累,了解万物生长都离不开雨水的滋润。)

(五)听音乐《小雨沙沙》,拍手齐唱。

《小雨》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偏旁“灬”(四点底)。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春雨滋润万物的美好情景,产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兴趣,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书写4个生字。

教学准备

1.教师: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和课文插图、课文朗读录音带。CAI课件。

2.学生:观察下春雨时动物、植物、人物的情况及活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新歌,想听吗?

师放《小雨沙沙》歌曲:

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在说话;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哟哟,我要发芽。

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在说话;哎呀呀,我要出土,哎哟哟,我要长大。

师:刚才小朋友们听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说)

2.师:是啊。春天到了,春姑娘带来了春风,也送来了春雨。沙沙沙,雨点落下来了。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歌《小雨沙沙》。(板书课题:小雨沙沙)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合作学习,互相纠正字音。

3.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结合课文插图说说小雨点落到了哪里。

三、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师:小朋友,小雨点落到了哪里呀?(相机板书)

2.花儿、鱼儿、苗儿怎样了?

3.花儿、鱼儿、苗儿这样快乐,谁能够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这种欢快的心情?(自由练习读,抽读,生生互评,齐读)

4.让我们跟着优美的音乐齐读这首小诗吧。(放轻音乐,学生齐读)多媒体出示课文和背景图。你可以坐着读,也可以站起来读,还可以加上优美的动作读,总之,想怎样读就怎样读……

四、拓展迁移,创编诗歌

1.小朋友,想一想:小雨点还会落在什么地方?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2.CAI出示半开放练习:

小雨点,沙沙沙,落在,乐得。

3.学生讨论。创编诗歌。教师注意指导培养合作学习意识和习惯。

4.展示学生创编的诗歌,并给创编诗歌配乐齐诵读。

五、总结延伸,布置作业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会了这首诗歌,还写出了自己的诗歌,小朋友真聪明!回家后,把这首诗歌背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把自己编的小诗也给你们的爸爸妈妈看,让他们分享你们的学习成果,好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指导背诵

1.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雨沙沙》这首小诗,大家回家把课文背给爸爸妈妈听了吗?

2.真好!谁能够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把课文背下来的?

3.指导背诵。

(1)观察三节诗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想象每一节诗歌讲了小雨落到哪儿?

(3)师:抓住课文规律背课文,会节省很多时间。

4.配乐齐背诗歌。

二、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用生字口头自由组词或说话。

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找出生字中难记住的字,选择适合自己的识记方法,记住生字的字形。

3.指导书写。

(1)学生提出不易写的字,教师范写并强调关键笔画,学生跟着书空。

(2)学生写字。强调看一个字写一个字,切忌看一笔写一笔,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拓展延伸,指导观察

1.出示选择作业。

(1)为这首诗配一幅画(可以为一小节配,也可以为整首诗配)。

(2)用舞蹈表现诗歌。

(3)把诗歌内容编进《小雨沙沙》的歌曲里唱一唱。

2.请小朋友课后观察下春雨时的情景,看看还能观察到什么。

《小雨》教学设计 篇4

《小雨》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雨》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雨》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听写生字、新词。

2、能根据所给名词特点,填写适合的量词。

3、能按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组词:解:解放、解放军、解开;信:书信、写信、信纸。完成课堂作业第2题。

2)听写生字新词。

2、指导背诵。

1)指名抽背第一部分。

2)引导学生掌握第二部分的'背诵方法。(看图)等什么人(或物)干完什么事?

3)试背第二部分。抽背、评议。

4)背诵全文。

3、完成课堂作业第5题。

4、总结谈话:

1)你觉得这个小朋友是个怎样的孩子?

板书:心中有他人

结合完成课堂作业第6题。

2)联系实际讨论:我们班上的同学也能经常关心别人?

3)小结:

这首诗通过一位小朋友请小雨等一等再下的一件事,颂扬了他心中有他人的好思想。我班也有许多关心同学的好人好事。老师相信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同学们会做得更好。

5、作业指导。

1)读课堂作业第4题的要求。

2)联系课文说说:一()稻、一()麻。

3)延伸:还可以说:一捆(什么)、一束(什么)。

4)交流讨论,第4题其他可以填上什么词。

5)完成课堂作业第4题。

《小雨》教学设计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模仿儿歌里的象声词。(重点)

2.能用好听的声音朗诵儿歌,尝试仿编诗歌。(难点)

3.喜欢下雨天,体验下雨天的有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观察下雨天、听雨声的经验

2.物质准备:课件、图片、小雨点粘贴活动过程:

1.听听下雨的声音,通过谈话引出活动主题。

出示“小雨点”手偶,提问:今天谁来做客了?你们知道吗,小雨点是了不起的音乐家,我们来听听它唱歌吧。

2.逐句欣赏儿歌,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学说儿歌中的象声词。

(1)播放带有雨点声音的动画课件,提问:小雨点是怎样唱歌的?

(2)教师有表情地完整朗诵一遍儿歌。

提问:小雨点是什么呀?小雨点都和谁玩了?儿歌里是怎么说的?(逐幅出示课件图片,引导幼儿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说一说儿歌中的话)

(3)教师朗诵儿歌,幼儿尝试跟诵儿歌。

3.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幼儿朗诵儿歌。

(1)请幼儿扮演小雨点,一起出去找朋友们玩,尝试朗诵儿歌内容。

(2)通过帮“小雨点”整理照片的游戏,引导幼儿再次朗诵儿歌。提问:这是我们刚才出去玩的照片,可是洗照片的时候顺序有点乱了,谁来帮忙摆一摆?请幼儿上台摆放图片,并用儿歌中的话说一说图片内容。

你们太棒了,把小雨点去过的地方都排好了,我们和着音乐把这些照片连起来说一说吧。

4.引导幼儿发挥想象,仿编诗歌。

刚才小雨点到了这些地方,它还会去哪里?跟谁做游戏?

小雨点们,我们去院子里找一找朋友吧!

5.延伸活动:引导幼儿了解下雨天可以玩的游戏,感受雨天的有趣,喜欢下雨天。

课后反思:

在这节活动的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小班幼儿的“游戏化”教学,赋予小雨点生命,通过小雨点唱歌、找朋友的情节贯穿始终,让幼儿在和小雨点游戏的过程中理解了儿歌主要内容,用好听的声音朗诵儿歌。

在活动的组织上,各环节清晰,比较好的落实了活动的目标。我注重把幼儿放在前,请他们先想、先说,我再来提升和梳理幼儿的想法,比如在说说雨点怎样跟朋友玩这个环节中,幼儿很开心兴奋地用跺脚来表现雨点滚动的声音时,我没有阻止幼儿过大的声音,而是及时提示幼儿想一想,还可以用哪里来表现“滚”的动作,并快速发现动作和语言表现很好的幼儿,用小雨点去亲亲她的方式来肯定她们,自然地引导幼儿向她们学习,调整自己的'动作跟声音,既肯定了所有孩子的创造力,又使课堂氛围活泼有序、动而不乱。为了解决活动的重点,我将听听雨点唱歌的声音放在活动开始,这种前置的方法让幼儿马上对象声词有了兴趣,通过模仿和动作表演加深了印象,为后面学习儿歌打好了基础。在难点的解决上,通过让幼儿扮演小雨点去找朋友玩,再请他们整理出去玩的照片,让幼儿身临其境的把自己当成小雨点,融入到儿歌当中,自然大方地朗诵儿歌。

在最后的创编环节,幼儿说出了“亲亲云朵嗒嗒嗒”、“滑到彩虹啦啦啦”等优美的诗句,让我很惊喜,如果我能在时间的把控上再紧凑一些,为后面创编环节留出更多的时间,可能会有更多幼儿精彩的创编,这是以后活动中我要注意和调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