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天鹅的故事》教案

2025/10/11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天鹅的故事》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天鹅的故事》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5—7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文后练习中的有关问题。

4、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导读课文时,重在指导学生会阅读天鹅破冰的场面描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2、复述课文

教前准备:有关天鹅的图片、天鹅破冰场景图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天鹅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天鹅的故事”。板书课题。

2、谈话激趣。

谁能说说天鹅是什么样的鸟?出示图片。师简介。天鹅会有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指导

1、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

三、理清课文脉络。

1、给课文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天鹅用身体破冰的故事?

2、讨论交流,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听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关于天鹅的什么故事?

2、(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故事)。

二、精读

1、自学思考:天鹅破冰的故事中,最能让你感动的是哪几个小节,找出来,读一读。

2、学生自读思考。

3、交流,确定为5——8自然段。

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讨论:这地方为什么让你感动?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动?

(相机板书:腾空而起重重地扑打)

讨论:为什么找出“腾空而起”。你觉得老天鹅怎样?(板书:顽强)

(3)怎样才能读出老天鹅勇敢、顽强的`奉献精神?试试看。

第6自然段

(1)导读:这时,别的天鹅——,它们——,瞧着——,只听得‘嚓——嚓——’,冰层——,接着——,冰面终于——。这位——沿着——水面——。

(2)出示: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

讨论:这里的“破冰勇士”是指?为什么说它很顽强?

(3)齐读第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的前四句。

(4)讨论: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天鹅,你亲眼目睹这么一只老天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用自己的生命在一次、两次、无数次地扑打冰面,你会怎么想?你又会怎么做?

(5)过渡:而这群天鹅正是这么想,这么做的,下面的故事证实发这一点,指名读。

(6)观察插图,这是关于天鹅们集体破冰的场面。同桌合作,一个看图听读,一个读,看看有没有读出天鹅集体破冰激动人心的场面。

(7)指名读,其它同学看图想象当时热火朝天的场面。

(8)讨论:这群天鹅干得怎样?(板书:都投入齐心欢快)这群天鹅怎样?(团结)

第7自然段

(1)在天鹅们齐心协力、奋不顾身地努力下,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块很大的水面,天鹅们终于可以找到吃的,它们——(导读)

(2)读到这“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个很大的水面。”你想说什么?

(3)指导读

三、复述

1、课文5、6、7小节生动地再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我们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就像我读了这篇课文迫切地想介绍给同学们一样,你们也一定想告诉别人。下面我们分小组练习复述。

2、指名复述。

四、精读第8小节

1、同学们,我们读了这篇课文就被天鹅们舍身破冰的故事感动了,我想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斯杰潘老人,他的感受一定更深,找出来读读。

指名读,出示:

我当时离它们才三四十米,双手端着上了子弹的枪,可是,我却把枪挂在了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

2、讨论:老人为什么没向天鹅开枪,却把枪挂在了肩头,悄悄地离开呢?如果你是这位老人,此刻你会想些什么呢?

3、再读第8小节,提示“深情”。

五、精读课文本1—4自然段。

1、说说故事是由什么引起的。指导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共有几句话,试着给这段话分层。

3、指导朗读课文本1—4自然段。

六、欣赏全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天鹅的故事》教案 篇2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阅读的过程中独认识生字:啸 噜 胸 脯 颤 咯 吱 陷 窟 窿。积累本课词语7个以及描写风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天鹅啼叫含义,并读好描写天鹅动作的词句。

3、懂得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共度难关。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天鹅啼叫含义,并读好描写天鹅动作的词句,体会天鹅们的心情。

三、教学准备:

1、教师方面的准备:教学软件、录象资料。

2、学生方面的准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 知道天鹅这种动物吗? 学生交流。

出示图片:天鹅生活于湖泊与沼泽,通常是数十只至数百只在一起成群活动。主要吃水里植物,是一种非常温顺的国家保护动物。

2 今天,我们将看见天鹅的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5课。

读课题。

说明:天鹅是学生不常见的国家级保护动物,通过对天鹅的介绍,让学生有初步的了解,更利于课文的学习。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探索欲望,为后文学习做铺垫。

(二)整体感知

1 师:开火车朗读课文,每人一句,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朗读,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并即时正音。

2 听,“克噜——克哩!”天鹅们在湖上啼叫着,课文多处描写了天鹅的啼叫,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想想他们为什么啼叫?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句子:

(1)一群天鹅落在湖面上,“克噜——克哩!”地啼叫着,好像在讨论:冰封湖面,没有吃的,怎么办?

(2)湖面上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3)所有的天鹅同时结束了工作,它们昂着头,挺着胸,在水里游动着,捕食着鱼虾,不时发出胜利的欢呼声:“克噜——克哩——克哩!”

指名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次啼叫,在我们听来,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对天鹅来说,却大不一样。要读好这些句子,我们就应该了解,天鹅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这样的啼叫声,让我们再一次阅读课文,体会这叫声中的含义。

说明:课文以天鹅的三次啼叫为线索,展开故事。引导让学生抓住主线,从整体对课文进行感知。

(三)理解课文

1 指名读课文第1、2节。

寒潮突然降临,北风呼啸,湖面又上冻了。这意味着天鹅将失去食物,面临生存危机。“克噜——克哩!”天鹅们怎样地啼叫着?(着急、悲伤)

指导朗读句子(1)。

2 正在这,出现了这样一幅情景。

媒体播放:老天鹅破冰

出示课文第3、4节,指名朗读,边听边思:在你眼中,那是一只怎样的老天鹅?

学生交流。

xiong pu xian ku long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胸脯扑打(奋不顾身) 冰层塌陷 出现冰窟窿

指导朗读第3小节。

引读第4节。边读边思考,回答。

“别的天鹅似乎怔住了。“怔住”是什么意思;其他不明白什么?

它们呆呆地站在那里,瞧着这位“破冰勇士”。只听得‘咯吱——’,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接着又裂开了一条……冰面终于塌陷了,出现了一个小的冰窟窿。”现在,你就是天鹅群里的一只天鹅,看着老天鹅如此奋不顾身的破冰行动,你会想些什么?

学生交流。

说话联系:湖面上到处都是“克噜——克哩——克哩”的啼叫声,他们还会说些什么?

板书:投入。比较“投入”“加入”。

指导朗读句子。

出示:有几只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鹅,大约百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湖面上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齐读句子。

3 一只老天鹅的奋不顾身,使冰层裂开了小窟窿,整群天鹅的投入,使小小的冰窟窿变成了一片很大的水面。(板书)

引读第5节。

说明:本环节意在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感悟,让孩子们反复轻读揣摩:文中几次写到天鹅啼叫?为什么啼叫?各表达什么意思?三次啼叫,第一次共忧患,第二次同抗争,第三次齐分享,彰显了天鹅同甘共苦的品质。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应注意关键语句的朗读指导。

(四)总结

当天鹅欢快地在水面上捕食时,我们也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克噜——克哩——克哩!”那一声声啼叫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想一想,把它写下来。

练习:天鹅不时发出胜利的欢呼声:“克噜——克哩——克哩!”好像在说:“。”

说课要点

1、说教材

《天鹅的故事》是上海市二期小学语文新教材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一群天鹅齐心协力与恶劣环境抗争的故事。课文以天鹅的啼叫声贯穿,描述了三幅画面:一开始交代由于反常的天气变化使湖面再次上冻,致使一群北归的天鹅陷入绝境;在危急关头,一只老天鹅奋不顾身用自己的身体扑打冰面,众天鹅在它的感召下同心协力砸破冰层;最后终于摆脱了危机,众天鹅共祝胜利。文章赞扬了老天鹅奋不顾身、顽强坚韧的品质,也写出了众天鹅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可贵精神。

2、说学情

刚跨入三年级的学生在阅读分析能力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始终处于局部的范围,在整体阅读上稍有欠缺,如何抓住课文的主线,深入阅读课文,是这一时期的薄弱环节,教师在课上要多加训练,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完整,联系前后文思考问题,提高阅读能力。

3、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目标的确定力求知识、技能与能力,方法、过程与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的要求,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详见教学设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养成边读边思的好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和带着问题进行思考。

4、说教法

巧设情境,就是教师运用语言描写或其它形象化手段,把某种情形、某种状况、某种景象表现出来,使学生宛如身临其境。在这样的条件下,请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思考问题。由于学生已置身于某种情境之中,他们已经暂时变成了该情境中的某个角色,此时思考问题就必须要与该情境的节奏相吻合,不能任意拖延时间。如:在学习老天鹅用自己的身体撞击冰面时,教师用语言把学生带入情景,要求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天鹅群中的一只,说说你眼中的老天鹅,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这样,他们思考问题就会是主动的,积极的,因而也是敏捷的。

5、说学法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让学生学会根据别人的发言,来充实自己的想法,并且把句子说完整。

6、说实施

在进行教学前,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即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做好了预习工作,在课堂上才能有所得,在教学开始时,教师抓住三次啼叫,让孩子们反复轻读揣摩:天鹅为什么啼叫?表达什么意思?然后,将《词句活动室》中的想像题结合进来,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进行体会。教学中,尤其关注老天鹅破冰部分和天鹅群=齐心协力共同破冰的场面。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描写老天鹅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坚韧顽强的品质。和天鹅群纷纷效仿,齐心协力的可贵精神。从情感入手,讲读结合,以读为主。抓住重要词句,通过高质量的感情朗读,感受蕴含在课文字里行间的情感,激起共鸣。

《天鹅的故事》教案 篇3

学情分析 这是一片篇幅较长的文章,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势必会产生阅读障碍,对于重点、难点较难把握,还需长文短教。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对课文进行感悟、理解;

2、引导学生用找关键词、句的方法来帮助理解课文重点段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增强爱护鸟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重点段落的品读感悟,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增强爱护鸟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搜集一些关于天鹅的资料;2、教学光盘;3、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学习方式 教学策略

一、播放音效,激趣导入: 1、听鸟叫,猜测鸟;

2、揭示课题。

1、 播放鸟叫的音效;

2、 板书课题。

猜测鸟的声音。

通过创设情境及多媒体教学的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

二、直奔重点,以情施教: 1、找出课文中三次天鹅的叫声;

2、学习天鹅的第一次啼叫;

3、感受老天鹅破冰;

4、感受众天鹅破冰(学习天鹅的第二次啼叫);

5、自主学习天鹅的第三次啼叫。

1、指导朗读;

2、创设语境,激情朗读;

3、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指导重点词句的理解、感悟;

4、播放众天鹅破冰的动画;

5、带读天鹅的.啼叫。

1、画一画句子;

2、读中悟情;

3、快速默读;

4、读句子谈体会;

5、融情入境,读出体会;

6、自读感悟。

1、以天鹅三次啼叫为主线,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怡情;

2、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利用音像,渲染气氛,让学生在其中受感染、受熏陶。

三、回环整合,深化感知:

1、带领学生对比天鹅的三次啼叫,巩固认知;

2、总领文章感情。

1、引读;

2、总结,板书:人心齐,泰山移。

1、对比朗读;

2、回忆学过的民间俗语。

引导学生进行充分而有效的读书实践,以读增智、以读代果。

四、情景对比,加深理解:

1、欣赏天鹅的迷人身姿,与课文中天鹅的故事作对比;

2、学习课文第八自然段;

3、升化文章感情。

1、播放关于天鹅的音像资料;

2、 2、指导朗读;

3、小结。

1、将录像与故事作对比;

2、讨论;

3、有感情朗读;

4、发挥感想。

通过对比,及对老人情感变化的讨论,结合自身的感受,进行情感的迁移。

五、总结课文:

通过大家的发言,我分明看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这样的美好将永存我们心间。

老师总结。

六、布置作业:

1、请你根据“老天鹅带头破冰——一起破冰——破冰成功”的顺序复述描写天鹅破冰的几段课文。

2、你在生活中,或在电影、电视中,看见过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吗?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课外作业。

1、巩固所学知识。

2、创设学生动笔表达的机会,丰富学生的语言认知与表述经验

《天鹅的故事》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8个:“啸噜胸脯颤咯吱陷窟窿”,书空“啸”字。理解词语“呼啸”、“窟窿”、“胸脯”、“怔住”。积累描写风的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品词品句,体验朗读,训练表达。

4 体会天鹅挺身而出和众天鹅齐心协力战胜困难的精神,激发同学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 播放媒体,看着这幅画面,你觉得天鹅怎么样?

2 今天,俺们学习的故事会给你留下不一样的感受。

3 (板书:天鹅的故事)

4 齐读课题

说明:播放天鹅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嬉水的媒体,引领同学不知不觉地进入美妙的情景。此环节的设计调动了同学的情绪,为后面的语文学习活动注入情感的因素,使同学从内心深处对天鹅发生一种喜爱之情。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 同学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考虑:

课文讲述了在( )情况下,( )带领( )去( )结果( )的.故事?

2 同学交流,梳理课文

(1)

板书:老天鹅

破冰

众天鹅

说明:通过自读课文,协助同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通过填空的方式引导同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朗读体验,品词品句

(一)体会第一次叫声

1 师:有一年春天来得特别早,一群天鹅从南方飞回来了。突然,寒潮降临(听风声)

(1)理解“北风呼啸”,书空“啸”

(2)积累描写寒风的词语。

2 寒潮降临,北风呼啸,天鹅的表示怎样?

3 出示:(一群天鹅落在湖面上,“克鲁—克哩!”地啼叫着,)

4 指导朗读

说明:通过观看媒体,启发同学朗读感悟,考虑想象,感受严寒给毫无准备的天鹅带来的绝望。

(二)体会第二次叫声

1 小组读课文,划出老天鹅与众天鹅的表示。

“~~~~”划出老天鹅怎么做的词。

“____”划出众天鹅怎么做的词。

2 交流:

(1)出示第3节课文内容

A 齐读

B 比较句子

突然,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它并没有飞走,而是用自身的胸脯和翅膀扑打冰面。

突然,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用自身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冰面。

C (理解“胸脯”)(板书:勇敢)

D 结果怎样?(看媒体)

E 齐读句子(只听得“咯吱”——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接着又裂开了一条……,冰面终于塌陷了,出现了一个小的冰窟窿。)(理解“窟窿”)

(2)众天鹅怎么做?

(理解“怔住”)

3 这时众天鹅发出了怎样的叫声?

(1) 出示:(湖面上传来阵阵“克鲁—克哩—克哩”的叫声,)

(2) 自身读?

(3) 师生互读

(4) 齐读

说明:通过比较句子,抓住关键语言,“腾空而起”、“像石头似的”、“用自身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冰面”……让同学反复朗读并亲自体验,使朗读理解紧密结合。

(三)体会第三次叫声

1 (板书:团结)导读,终于小小的冰窟窿变成了一片很大的水面,所有的—

2 此时,天鹅的叫声怎么样?

3 出示:(终于小小的冰窟窿变成了一片很大的水面,天鹅们不时发出胜利的欢呼声:“克鲁——克哩——克哩!”)

4 自身读

5 指名读

6 齐读

7 出示:(天鹅不时发出胜利的欢呼声:“克鲁——克哩——克哩!”好像在说:“。”)(板书:脱险)

8 积累几个描写和风的词语

说明:利用本课教学资源,引发同学的想象,对同学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促成同学语言素养的提升。

(四)整体朗读三次叫声

(五)齐读课文,说说感动的语句。

说明:让同学交流使自身感动的语句,把自身的理解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催发了同学灵性的涌动,情感的升华。

四、拓展说话

你想对老天鹅、众天鹅分别说些什么?

说明:拓展说话练习,使同学从课文到自俺,从内容到情感,从语言到审美全方位地提高。

说明:

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同学为本,从三个维度动身,让同学想象、理解和感悟,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天鹅的三次叫声为深化课意的切入点。为了让同学因理解而“叫”,在教学中,抓住关键语言,让同学通过观看媒体、句子比较、亲自体验等方式,使朗读、感悟贯穿整个教学。通过启发同学研读课文,考虑想象,揣测天鹅三次“克噜——克哩”叫声的不同含义,感受严寒给毫无准备的天鹅带来的绝望、老天鹅与众天鹅不顾一切破冰的勇敢和破冰胜利后的喜悦。使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得以充沛调动。

《天鹅的故事》教案 篇5

访俄期间,我在莫斯科认识了来自贝加尔湖的俄罗斯老人斯杰潘,他请我到他家去作客。

落座以后,我看到墙上挂着一支,就好奇地问:“您老喜欢打猎?”

老人点了点头,说:“是的,但那是30年前的事了。

有一年初春,我背着这支,在贝加尔湖畔的沼泽地打野鸭。

那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一些候鸟从南方飞来。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突然寒潮降临,北风呼啸,湖面又上冻了。

有些刚飞来的候鸟只好飞走,再找暖和的地方。

我在湖边转悠了好半天,一无所获,感到十分扫兴。

这时,从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啼叫声:‘克噜——克哩!’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大群天鹅。

“天鹅群刚好落在离我不远的地方。

它们为什么没有走呢?我瞪着眼睛,想看个究竟。

只见天鹅在冰上互相呼唤着,好像在讨论:冰封湖面,没有吃的.,怎么办?

“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

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

“这时,别的天鹅似乎被这一举动惊住了。

它们呆呆地站在那里,瞧着这位‘破冰勇士’。

只听得‘嚓—— 嚓——’,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接着又裂开了一条……冰面终于塌陷了,出现了一个小的冰窟窿。

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

有几只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鹅,大约百十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

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迅速地扩大着。

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 —— 克哩 —— 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片很大的水面。

就好像听了谁的命令似的,所有的天鹅都同时结束了工作。

它们昂着头,挺着胸,在水里游动着,捕食着鱼虾,不时发出阵阵胜利的欢呼声:‘克噜——克哩——克哩!’”

说到这里,斯杰潘老人停住了,喝了口茶,然后深情地说:“多么可爱的鸟儿啊!我当时离它们才三四十米,双手端着上了子弹的,可是,我却把枪挂到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

从此以后,这支就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

《天鹅的故事》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五、六、七自然段。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珍稀动物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阅读天鹅破冰的场面描写,教育学生爱鸟护鸟,重视保护生态平衡。

三.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

二.教学过程:

(一)揭题,简介天鹅。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俄罗斯 斯杰潘 清脆 瞪着眼睛 塌陷 扩大 胸脯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结合正音。

(三)理清文章脉络。

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内容。

(课文主要讲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场面。)

2.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天鹅用身体破冰的故事?试着给课文分段。

3.交流讨论:

第一段(1)“我”到俄罗斯老人斯杰潘家做客。

第二段(2——8)斯杰潘老人讲一群天鹅在一只老天鹅行动的感召下,用身体破冰的故事。(四) 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珍稀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生自由朗读课文。

(二)重点学习课文第五、六、七自然段。

1、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后,你联想到了哪些课文?

2、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因为蚂蚁、羚羊、天鹅都具有勇敢、团结的精神。

3、 再读课文,说说你从哪些自然段感受到了天鹅这种勇敢、团结的精神。

4、指名读第五、六自然段,边听边划出表现天鹅勇敢的句子。

(1)交流所画的词语。(腾空而起、石头似的'、重重)

(2)理解重点句子:“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扩大。”

讨论: “破冰勇士”指谁?为什么说它很顽强?(说老天鹅顽强,是因为它不怕疼痛,不怕牺牲,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连续不断地扑打着冰面。)

(3) 文中哪几句话具体写了这位勇士破冰的壮举,你能将这段话分为两层吗?

(4)仔细读第二层,读后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5.画出第七自然段中写天鹅动作的词语,从这些动词你体会到天鹅怎样的心情?(高兴、激动)

6.练读第七自然段。

(三)学习文章第八自然段。

1、自由读, 说说读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老人为什么没有向天鹅开枪,却把枪挂到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 ”、“那位老人当时会想些什么?”、“作者听了这个故事会说些什么?”……)

2、讨论交流。(①因为老人目睹了天鹅为了生存,用身体和生命作代价,英勇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从心里敬佩和喜爱天鹅。②老人会想:多么可爱的鸟儿啊!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爱护它们。)

3、有感情地朗读第八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总结课文。

2.复述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总结课文。

课文主要讲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动人场面,反映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二)复述课文第五、六、七自然段。

1.回忆破冰的经过。(老天鹅带头破冰——一起破冰——破冰成功。)

2.学生练习复述,同桌交流。3.指名复述。

(三)完成课堂作业。

一、组词。

饿( ) 撕( ) 脆( ) 登( )

娥( ) 斯( ) 危( ) 瞪( )

二、摘抄文中的比喻句。

三、问题。

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勇敢 奉献)老天鹅 影响 天鹅群(团结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