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试试中发现到达一个地方可以有不同的路,并能比较路的远近。
2、尝试和同伴合作按标记找到目的地,体验找路的乐趣。
活动准备:线路图一张,小明图片一张;三个信封里面有找路的要求,分别有出发地点和终点及红、蓝、绿线路图。
活动流程:
一、问题导入
介绍小明。引导幼儿打招呼。
小明最近搬了新家,他第一天7点出发去上学,可是当他到幼儿园时,却迟到了。
第二天他也是7点去上学,当他到幼儿园时没有迟到,正好。
第三天小明还是7点去上学,可是当他到幼儿园时还很早,小朋友们还没有来呢。请你们猜猜这时怎么回事呢?
幼儿自由讨论。
二、观察讨论
老师出示线路图
看看图上有什么?从小明家到幼儿园可以怎么走?一共有几条路?
小明第一天上学走了哪条路?
第二天走了哪条路?第三天走了哪条路?你是怎么知道的?
老师把小明三天走的`路线用不同的颜色的箭头表示出来,第一天是红色的线;第二天是蓝色的线;第三天是绿色的线。比较三条路的长短。
教师总结:原来到同一个地方可以走不同的路,只不过有的路远,花的时间多;有的路近,我们花少的时间就可以到了。
三、感知体验
今天我们也来试试不同的路能不能到同一个地方。
1、看,这是什么地方?(幼儿园的动物房)
这就是我们要到的地方。老师这里有三张线路图,按里面的线路走就能到达动物房。
2、请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到老师这里领线路图。
提出要求:只能走,不能跑;要按线路图走;要一组上小朋友同时到。
3、幼儿分组按线路图的指示从不同的路线到达动物房。
4、比较哪组先到,哪组最后一个到,找找原因:为什么从同一个地方出发到同一个地方会有的先到,有的慢到?
感受不同路线的远近。
四、延伸活动
我们还可以试试从幼儿园的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有哪些路,哪条路近,哪条路远,可以记录下来,做成地图贴在幼儿园里,这样可以帮助其他的老师和小朋友快点到达他们要去的地方。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篇2
重点难点
知道三月八号是妇女节,了解妇女节的涵义。
学习制作礼盒,将做好的礼盒赠送给妈妈或老师,奶奶等,培养幼儿尊敬女性长辈的情感。
活动准备
剪刀、胶水、纸盒
活动目标
知道三月八号是妇女节,了解妇女节的涵义。
学习制作礼盒,将做好的礼盒赠送给妈妈或老师,奶奶等,培养幼儿尊敬女性长辈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今天是什么节日你们知道吗?妇女节是哪些人的节日?
在妇女节这一天,我们来做一些礼盒送给她们。
二、教师示范
1、沿着黑线将礼盒的外形轮廓剪下。
2、按虚线将外形轮廓折好。
3、用胶水将底部胶好,顶部口子用线绑好,礼盒就做好了。
三、幼儿操作
提醒幼儿操作时保持桌面整洁。
四、评价
让幼儿想一句祝福词。并将礼物送给女性长辈。
活动反思
三月八日是妈妈的`节日,通过学习制作礼盒,将做好的礼盒赠送给妈妈,培养对妈妈的感情,爱妈妈,并引导幼儿在三八节时送上自己的祝福。儿童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篇3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精选】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在我与幼儿的接触中发现,孩子对陌生人缺乏自我防范的意识,在日常与幼儿的谈话中问到:"陌生人来你家你会怎么办?"时,幼儿有的说:"我会请他进来,倒水给他喝。"还有的说:"我把门打开一小点,然后用棍子把他的眼睛戳瞎掉。"……听了很是让人担忧。因此我特设计了此活动,力图使幼儿在游戏的情景中学会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知道陌生人到家应如何应对,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目标:
1、知道如果有陌生人来敲门千万不能开门,学会正确的应对方法。
2、知道让陌生人进家的危险性,并能根据来人的不同,正确应对。
3、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重难点:
学会几种陌生人来敲门时的应对方法。
引导幼儿自主发现问题,正确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兔子布偶两个,大灰狼布偶一个;2、兔子头饰,灰狼头饰;3、多媒体课件《陌生人来敲门怎么办?》;4、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布偶表演《小兔乖乖》,引出活动内容。
(1)(教师出示大兔子布偶。)兔妈妈:今天我要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得把我的.宝宝乖乖一个人留在家里,可我真有些不放心。瞧,我的宝宝乖乖来了!(出示小兔子布偶)乖乖,你一个人在家可得小心,把门锁好,任何人来敲门都不能开呀!
(2)小兔乖乖:知道了,知道了,妈妈你就放心吧!
(3)兔妈妈:那好吧,妈妈走了!(大兔子布偶下)(4)(出示大灰狼布偶)师:不好,兔妈妈刚走,大灰狼就来了。
(5)大灰狼:哈哈哈,听说今天小兔子一个人在家,我得想个办法让小兔子把门打开,然后饱饱的美餐一顿。(播放一遍门铃声)(6)师:哎呀,大灰狼在敲门呢。这可怎么办呀?快快快,一起帮乖乖想个好办法!
(7)大灰狼分别装成不同身份的人,如送煤气的、妈妈的同事等,请幼儿帮乖乖想出应对的方法。
2、提问:如果你是乖乖,一个人在家,坏人来敲门,你会怎么办?
3、引导幼儿讨论,说出不同的解决办法。
4、请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看看片子里的小朋友怎样应对有陌生人来敲门的情况?
(1)师:不仅小兔乖乖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奇奇小朋友也遇到了同样的事情,想知道奇奇是怎样应对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观看多媒体课件:先分步观看,再总体观看。
5、组织幼儿讨论:奇奇教你了些什么好办法应对陌生人?
6、引导幼儿根据观看的内容说出遇到陌生人敲门时应对的方法。
7、小结:你一个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来敲门,如果你开了门,就会很危险,千万不能开门。
8、角色游戏:《宝宝在家》。
分组让幼儿分别扮演宝宝和陌生人,在游戏中运用正确的方法应对出现的不同情况。
8、师幼共同小结:当你一个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来敲门,千万不能开门,并想办法解决。
9、活动在音乐声中结束。
活动反思:
本堂课通过让孩子们演,让孩子们看,让孩子们想,让孩子们说,在生生互动中孩子们基本知道当
知道当家里大人不在,有陌生人来时不能轻易给开门。如果万一有陌生人闯进来要另计应变,与坏人斗智斗勇。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机动车的基本用途。
2、知道这些车给人们带来的许多方便。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1.运用课件,吸引幼儿兴趣。
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有趣的东西,请你们看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叫什么名字?
2.让幼儿和同伴一起交流自己刚刚的发现。
你刚刚看到的`车是什么样子的?上面都有些什么?你看到的车叫什么名字?
这些车有没有相同的地方?相同的是什么?不同的是什么?
3.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喜好,再次认识各种车。
你喜欢那种车,你为什么喜欢它?
4.小朋友你们坐车么?你什么时候坐车呀?
5.。
虽然车的种类、颜色各的相同,但它们都有轮子、方向盘、驾驶室等,车有很多的用途,可以为我们带来很多的方便。
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
将来长大了,你们想当科学家么?你们想发明车么?想发明什么样的车?它有什么用途?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学习几个表示声音的词,理解故事内容。
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培养观察力。
能够关心老人,想出各种能带给老人快乐的方法。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准备:故事图片,字卡(“孤零零”、“闷”、“做伴”)。
活动过程
主题谈话:我最喜欢听的声音。引导幼儿自由地说一说喜欢的声音。
欣赏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逐一出示图片和字卡,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①老公公为什么觉得闷得慌?
②后来老公公为什么觉得自己变成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设置情境,引导幼儿帮助老公公发现、寻找生活中更多的声音。
教师:“时间一久,这几种声音都听腻了,老公公想听一些没有听过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帮助他吧!”
请幼儿逐个说出不同的答案。表扬、肯定幼儿的答案。
主题讨论:怎样让敬老院的老人感到快乐?
分小组讨论,请小组推荐组员上前讲述本组的'意见。
活动渗透
美术活动:手工制作——小礼物。
音乐活动:学习歌曲《我为爷爷奶奶唱支歌》。
情境渗透:
展示幼儿到敬老院进行慰问活动的照片,大家共同分享。
引导幼儿继续发现生活中各种新奇的声音。
家庭中渗透:请家长鼓励幼儿在家为爷爷奶奶做一件小事。
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幼儿园全语言活动设计与实施指导》主编袁爱玲
幼儿德育故事:最好听的声音
有位老公公,没儿没女,也没有老伴,自己孤零零地住在一个小院子里。小院子太静了,除了刮风下雨,听不到一丁点儿声音,老公公闷极了!
一天,不知从哪儿跑来一只蛐蛐儿,在老人的窗台上“啾唧啾唧”叫得欢。
“多好听的音乐呀!”老公公眉开眼笑,他对蛐蛐说:“别走啦,留下来跟我做伴儿吧!”
蛐蛐点点头,老公公非常高兴,马上为蛐蛐编了一个漂亮的小笼子。从这天起,“啾唧啾唧”,院子有了蛐蚰的叫声。
过了几天,又有一只小鸟飞来了,落在院子里的小树上,“叽喳叽喳”地唱着歌。
“多好听的声音呀!’’老公公对小鸟说,“别走了,留下来跟我做伴儿吧!”
小鸟同意了。从这天起,“叽喳叽喳”,院子又有了小鸟的歌声。
又过了几天,有人送给老公公一把破椅子,这椅子真棒!不管什么时候,老公公只要往上一坐,它就“咯吱咯吱”响起来,“多好听的声音呀!”老公公快活地说。
啾唧啾唧!叽喳叽喳!咯吱咯吱!这都是很好听的声音!老公公觉得自己变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时间一久,这几种声音都听熟了、听腻了,老公公想听一听其他的声音了,小朋友,你能帮助老公公吗?
活动分析
本活动选取的德育故事内容简单平实,但其中的几种声音却让人感觉生机盎然,带给幼儿诸多乐趣。活动围绕“声音”展开,引导幼儿说声音、找声音,最后加以升华,让幼儿讨论“如何让敬老院的老人感到快乐’’,暗合了故事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的主题,渗透了德育教育的内容。
实施指导
活动重点:理解老人怕孤独、希望有人做伴儿的心情,积极想办法给老人带来快乐。
活动难点:积极参与小组商讨,大胆流畅地说出自己的意见。
活动拓展:
将故事制作成电脑课件,让幼儿利用空闲时间自由点击,倾听、复习。
制作手偶投放到表演或语言区,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复述、表演故事。
注意事項
教师讲述故事时要语言生动有趣,准确模拟各种声音。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积极参与小组商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