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教学反思
爱习作提供的有的人教学反思(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有的人教学反思 篇1
《有的人》是新编苏教版八年级下册21课,这是一首现代诗,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作。诗歌语言朴素、感情深沉,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教学之前我进行了精心设计,决定突出两点:一是充分利用“优教班班通”网络教学资源和电子白板设备功能服务学生。二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潜能。
教学过程中,我利用的“优教班班通”网络教学平台中的资源有:名师课件、优教模块、备课资源、教学素材、电子教材、检测训练等。电子白板设备功能我使用了音像播放、书写工具、学生答题器、系统统计等。这样,丰富了课堂内容,优化了课堂结构。
朗读训练时,为了让学生在朗读中不断感悟、生成,我采用了学生单读、领读、齐读、示范读、对比读、配乐读、师生对读等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自我展示积极性。这样以读代教,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读中感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反思这节课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二是多媒体使用上还不能得心应手。
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争取上出更加完美的电教融合课,成为一名名符其实的实验学校实验教师。
有的人教学反思 篇2
这首诗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虽然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但是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地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诗歌语言朴素,感情深沉,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有的人”是个引人深思的题目——它指的是什么人?这些人怎么样?诗中举出了完全对立的两种人加以对比。而且诗中有许多句子都与鲁迅的人品和文章有联系。如,读到“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时,很自然地就会想到鲁迅的名言“俯首甘为孺子牛”;读到“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也会联想到鲁迅的著名散文《野草》。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注意结合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等以及相关的阅读链接来理解课文,做到温故知新。同时启发学生思考,让他们学有所得。如:“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这句诗使你联想到什么?(想到了鲁迅先生救助车夫的情景;不让女佣阿三干重活的情景;让卖票的青年一元钱给他两本书的情景……)这样加深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和体会。
对比是这首诗的主要写法,诗的每一小节都用对比写,每一节都是先反后正,这样,使正反两方面的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更突出。因此,我在朗读指导中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对比朗读,如:每一小节前后两句话对比读;行为和结果的对比读;还有更加细化的第二小节第一句和第五小节第一句(以此类推)的对比读。通过这种对比朗读,既能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内蕴,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对比的`表达手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自然也得到了提升。这样以读代教,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读中感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最后,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辐射鲁迅精神,让学生学习鲁迅,像他一样关爱他人,热爱人民,愿意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并呼吁学生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乐意为社会作贡献。
不过,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牵着学生的地方还多了点,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不够。我应该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学习讲读课文的方法独立阅读,理解文章,我再适当引导,让学生体会、感悟课文,从而提升认识,升华情感,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读书的主人。
有的人教学反思 篇3
今天早上第一节是语文课,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作的诗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但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的,而是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鲜明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有价值的人。
因为这首诗创作的时代距离现在较远,社会背景也不同,考虑到学生理解上有困难,所以开课伊始,我先引入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以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情形,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然后,我让学生默读诗歌,交流有的人分别指哪两类人?由于课前预习得比较充分,加上有了之前的铺垫,学生很快便理解了有的人分别指的是反动统治者和鲁迅以及像鲁迅一样的人。
紧接着,紧扣对比写法,让学生同桌合作,找出全诗总共出现了几次对比,然后多读几遍,认真体会体会。学生立刻投入到紧张热烈的讨论中,有的先读后分析,有的先发表看法再同桌对读,总之都积极地动了起来。然后,全班交流,学生准确找出了文中出现的四次对比,接着通过逐次分析、随文交流不理解的地方和多种形式的朗读,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
此时,学生的情感已经被完全调动了起来,我又适时抛出问题:小组合作,反复朗读第一小节,并说一说两个活和两个死该如何理解。各个小组马上行动起来,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小组成员都积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也参与了其中几个小组的讨论,认真聆听了孩子们的理解,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就适当地加以点拨,帮助其找准方向,深入思考。很快,全班交流的时间到了,第一组的代表进行汇报,她说:我认为第一个活指的是反动统治者活着,但是在人民心中他们已经死了;第二个活指的是鲁迅以及像鲁迅一样甘愿为人民做牛马的人,虽然死了,但是他们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然后,我又请了第二组的代表进行汇报,他说:我认为第一个活充满了对反动统治者的鄙视、轻蔑;第二个活则是对鲁迅以及像鲁迅一样的人的赞美。此刻,我发觉学生理解得不透彻、不全面,于是灵机一动,将这一难点的`突破分为了三个层次:这两个同学分别说出了第一层和第三层,都非常不错,那这第二层含义是什么呢?我们来认真想一想,反动统治者虽然活着,但是他们的(灵魂、精神)已经死了?也就是说,他们只是躯壳,灵魂、精神都已死亡,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通过一步步地引导,这一难点也顺利突破。
接着,我和孩子们一起分析了整首诗歌的写作思路,即:第一部分(第一小节)开门见山,以两种对立阶级的人为代表,紧紧抓住参加鲁迅纪念活动感触最深的两点,即鲁迅生为人民鞠躬尽瘁,死后人民怀念他,从对鲁迅虽死犹存的感受入手,提出了对生与死的不同观点;第二部分(第24小节)从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中,热情赞颂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第三部分(第57小节)从人民对两种人不同的态度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第一部分是全诗总纲,第二、三部分对第一部分提出的感触最深的两点进行了解说和深入挖掘,形成了赞颂鲁迅鞠躬尽瘁为人民的伟大精神的情感主线。
最后,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明确诗歌主旨,情感得以升华。
其实,最初备课时的思路与实际授课时的思路并不完全相同,因为老师需要时刻关注学情,对教学思路、内容、方法等随机进行调整,以便更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对于这节课,不能说没有不足,只是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教育机智的重要性,只有懂得随机应变,顺学而导,才能更好地调控课堂,让我们的学生学有所得,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同时受到优秀作品的熏陶感染,懂得要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有的人教学反思 篇4
今天,兄弟学校的来搞联谊活动,我应邀上了一节六年级略读课文《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本组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四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就是不同的人写鲁迅的,这样就使得鲁迅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有的人》是诗人藏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作,诗人参观了北京的鲁迅故居。看了鲁迅先生生前工作过的地方,联想到鲁迅一生不懈的奋斗,诗人感慨地说:“人民的爱憎是分明的,对于为革命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有的人》这首诗热情地讴歌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精神,嘲讽和鞭挞了反动统治者的丑恶行径,同时向我们提出了人生价值的重大课题,全诗结构完整紧凑,感情表达强烈真挚,饱含诗人多年来对历史和现实的观察和体验,融人了作者爱憎分明的真挚感情。诗是最精妙的语言艺术,用最少的字词,最简练的结构,最优美的音韵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无言之美,无尽之意。因此被誉为是“艺术中的艺术,文学中的文学”。诗中营造的意象与意境,能使人沉浸乃至陶醉。教授这堂课,我的做法是通过反复的诵读、揣摩、品味,把握诗人感情的`脉搏,加深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从这首诗的形式美、韵律美、意象美、哲理美等几个方面去体味、理解。课前,我的确做了非常丰富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上,学生依然不能突破难点——也就是用自己的话,说说两类人的区别。
实际上,在教学中,我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我的朗读指导来攻破难点。这也是我教学中的一个瓶颈。课后,我和学生交流,学生能够理解,但是在课堂上的时候,他们不敢表达火无法表达。我怎样去引导呢?这将是我工作的一个努力方向。
有的人教学反思 篇5
反思我的教学设计:根据参考书的教学建议,根据这首诗的结构特点,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打破了参考书的教学建议,不是一节节学习,而是先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找到诗的写作特点:一是对比(学生容易说出来),二是诗的2与5小节、3与6小节、4与7小节是相对应的。预设时我也想到了过学生对第二个特点可能回答不上来,于是我对这一环节设计了两种方案。
在教学中,对第二个特点学生确实答不上来,我准备使用第二种教学设计,我说:“现在找不出来没关系,学完诗后你会知道的。”这句话一出口,一位学生举手了,我让他回答,他居然说对了,我心里一阵高兴。我高兴的不是我可以用原来的方案上课,而是对这位学生能在我已经准备继续讲的时候,能够大胆地举手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这位学生不是优等生,而是一位中等生。
虽然最后我还是用了原先的教学设计,但我觉得在备课时对每一个问题的设计必须先要考虑到我们的学生,这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备课背两头。
有的人教学反思 篇6
有的人教学反思(集锦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的人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