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的故事》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长征的故事》读后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长征的故事》读后感 篇1
你们知道吗?在暑假里有两个特殊的节日?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这两个节日对我们21世纪的幸福少年来说太遥远,太生疏了。
什么是党?什么是红军战士?什么是战争?在我心中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对于他们的认识都是来自书本和电视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在暑假中,我读了《长征的故事》,这本书主要讲了在长征路途中红军遇到的重重困难和他们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团结一致的顽强精神。书中的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深深地感动了我。
书中写了好多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有《战友情深》,有《军民鱼水情》,有《一双布鞋》,最让我感动的是《总司令分饼》。在粮食非常紧缺的时候,炊事班的同志费尽心思弄来面,烙了两张饼,让总司令吃。总司令却拒绝了,他把饼分成一小块一小块分给战士们一起吃。
看完这个故事,我不禁对每一个人都肃然起敬。在艰难时期,无论总司令还是普通战士,都怀着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心。再想想现在每天热腾腾的饭菜都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还挑三拣四,这个不吃,那个不吃。我感到很惭愧,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
生活在红旗下的我们是幸福的。怎能忘记了红军战士的顽强拼搏精神呢?我们又怎能遇到一点点困难就知难而退呢?
《长征的故事》读后感 篇2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每当读起这首朗朗上口的诗时,心中浮现出来的是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红军跨过一座座高山,趟过一条条河流,走过辽阔无边的大草原。他们用汗水和鲜血成就了现在美好的生活。
前几天我读完了红军长征的故事,他们敢于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把我深深感动了,无论这段长征路多么艰苦,红军们丝毫不畏惧,不论夏日炎炎,还是大雪纷飞红军们始终有一颗炙热的心,任何东西都阻挡不了他们向前的脚步。
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故事就是《 三棵柳树》的故事。红军经过了漫漫长征路,来到了四川的若尔盖大草原,在红军的队伍里,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他的名字就叫侯德明,他从老家湖南出发的时候,从柳树上折了一根柳枝下来,在长征路上,他一直拿着这根柳枝,在长征路上,侯德明和他的父母走散了,这一路上一直是红军叔叔阿姨在照顾他,走到四川时,侯德明生了重病,红军叔叔只好把他留给了当地藏民,侯德明把手中一直拿着的这根柳条插在了茫茫的`大草原上,80年过去了,当年的那个孩子已经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可那棵柳树依然挺立着,人们把它叫做“红军柳”,那棵柳树依然是大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因为有了红军我们现在的生活才会如此美好,红军谢谢你。
《长征的故事》读后感 篇3
今天,我读了啸烈叔叔写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因为这本书体现出红军英勇艰苦的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无比顽强的生命力,也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量。
他们不知道走过了多少危险的藻泽地,翻越了多少寒冷的雪山。饿了,就把皮带抽出来吃;渴了,就捧把雪喝;冷了,就依偎在一起取暖。
这本书里面有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其中一个故事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个故事讲述了1935年6月26日红军过大草地。这个草地是一片藻泽地。红军进入草地后,就不断有人陷进泥潭之中。一天,一个战士不小心掉进了泥潭,一个战士看见了,赶忙跑了过去,拿出枪想把他拉上来。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陪上了自己的性命。第五个人救了第四个人,可是还有三位同志却牺牲了。
你们看啊!红军叔叔们是多么有团队主义精神啊!只要有一个人碰到了危险或困难,其他同志们就会奋不顾身地去救他。要是我们都有了红军叔叔这种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这种好品质。菜场上就不会听见这种喧闹的吵架声;学校里也就不会发生这种搞分裂的事情;公交车上也不会发生这种抢座位的现象……
以前,同学们问我英语上的问题,我总是保密,不对他们公开。今天,我读了这本书,我深受启发。我要用自己的长处去帮助别人,为我们班级出一份力!
《长征的故事》读后感 篇4
《红军长征的故事》这一本书中描写了当年战争时期中,红军们爬雪山、过草地等一些不怕艰难、不怕牺牲的故事。最让我难忘的是,当这些战士刚进入红军队伍的时候,竟然就已经不把“死”放在心上了。为了祖国的和平,他们真是了不起!
红军长征中的一个故事让我至今还记忆犹新,那就是关于战地女杰——贺子珍。1935年4月初,红军们赶到贵州附近的五里排,突然他们的头上有一群敌机,战士们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沟里、坡地上,但躺在担架上的红军伤员根本动不了。贺子珍连忙去疏散伤员,这时一枚炸弹投了下来,贺子珍被炸伤了,不过好的是敌机在这时候飞走了。
医生给贺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针,又给她做了全身的检查,发现她的头部、上身和四肢共有17块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弹片。手术开始了,贺子珍疼得大汗淋漓,但却一声不吭。终于,贺子珍身体浅层的弹片被一块块取出,而深入体内的'弹片却难以取出,成为战争给她的一份永久纪念。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最后一行时,我心里真是激动极了,暗暗地想,这些壮举简直是中国战争史上前所未闻的,这些英雄都是些平凡的人,但他们却是那样坚强、勇敢、自信。我也要像他们一样,虽然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了,但我也要坚强地面对一切,让自己自信起来,变得更棒!
《长征的故事》读后感 篇5
今天读了《红军长征的故事》一篇故事后我很感动:这个故事说的是在长征中,中国工农红军纵横十几个省,不仅在斩关夺隘、抢险飞渡,与敌人进行激烈的战斗的`同时,还要做好少数民族的工作,努力取得他们对红军的支持,《红军长征的故事》读后感(肖永卓)。红军在长征中有90%的路程行进在少数民族地区,先后经过了苗、瑶、侗、壮、水、布依、纳西、彝、藏、羌、东乡等少数民族杂居或聚居地区。在红军到达这些地方之前,反动派就对红军进行造谣污蔑,并和当地反动的封建地主勾结,强迫当地群众烧粮、烧房,胁迫群众上山躲藏,不准给红军带路当通司(翻译),企图置红军于绝境。在这些困难面前,红军不气馁、努力克服困难。在每经过一个少数民族地区都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宁可自己挨饿,也不动少数民族群众的一粒粮食;宁可在外受冻,也不擅自进老乡家门,读后感《《红军长征的故事》读后感(肖永卓)》。通过广大红军的努力宣传,一些受蒙蔽的少数民族群众渐渐认识了红军,他们不仅热情款待红军,还从方方面面帮助红军,在短暂的时间里,留下了一个个令人难忘、感人至深的故事。读了这篇文章后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遇到了困难也不能在困难面前低头,努力把事情做好,只要付出了努力,不过事情成功与否都没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