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城南旧事读后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1
随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抚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的歌声,我走进了一位小女孩英子所住在北京的那条胡同,又走进了她用心滋润着的那段“城南旧事”。
英子的世界是充满疑问的。她结识了第一个朋友:“疯女人”秀贞,秀贞在英子的帮助下,与失踪多年的女儿相认,可是在她们回家途中死在火车轮下,英子为此大病一场,因为他们母女俩悲痛的经历,所以成了英子无法忘记的噩梦。
后来,英子乔迁到新帘子胡同,她认识了一个为了供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盗的年轻人,英子觉得年轻人很善良,动荡的岁月背景下,这位年轻人在英子眼中,伟大而又渺小,而且也不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但是不久后,年轻人被抓,英子又失去了一位朋友,我看到了英子眼中闪烁的泪光,却怎么也看不到英子后悔的心灵。
有一位人物不得不提,她就是英子的奶妈一一宋妈。英子一直对宋妈不管自己的家庭,来照顾别人的做法深感不解,在英子九岁那年,宋妈知道儿子去世,女儿被丈夫卖掉,因此哀痛欲绝。随后跟丈夫回家了,留给了英子长久的孤独,留给了宋妈无尽的寂寞。曾经的恋恋不舍,曾经的朝夕相处,在离别时都随风逝去,往日的离合悲欢,往日的风雨阴晴,在失去时都显得那么软弱无力。之后,英子的慈父也因为染病在身,而终埋地下,这是她第一次经历真正的生死离别,正如文中所说“爸爸的花儿落了,英子也不再是孩子”。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这本书以小英子的经历为背景给故事蒙上了一层天真童趣的色彩,即使是悲剧,也会使心中漾起一丝温暖。但这也是她生命中无法替代的一段年华,这本书展现了英子眼中的'世事变迁,也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
看完这本书后我发人深思,英子对生活的思索从未停止,对大人的世界充满疑惑。仔细回想,英子的童年经历并不意外,《城南旧事》只是对穷苦人民生活中的一个写照,童年的沉重经历是她情感深处酝酿过的一坛陈年老酒,往事辛辣而苦涩,但仔细品味,就能体会到它的香醇,品味到它其中有呈现的人间真情。
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2
在炊烟里,在北京城的霞光下,是那个小姑娘,一翘一翘的辫角,奔着,走着,向那记忆中的城门跑去了,向她那无拘无束的童年奔去了。她是谁?她,就是英子。
小小的她,随父母几经周折来到这巨大而寂寞的北京城。没有朋友,只有自己家的奶妈——宋妈。什么都让她感到新奇,冬阳里的骆驼队,也能引发她一连串的幻想与期盼。她小小的世界里,装着满满的童真与希望。但是人总是要长大的,从惠安馆开始,英子的童年就开始一点点的往终点行去……
惠安馆里有个疯子,英子是知道的。所以即便让她过去,她也是怕的,女疯子整日疯魔般念叨的孩子,她也原以为是不存在的……直至她略略知道了秀贞的悲剧,她并不是疯子,又到她认识了妞儿,知道妞儿也不是那人家亲生的——她仿若知道了什么石破天惊的秘密。在那个风雨交加而黑暗的夜晚,她是如何撑着自己小小的身子跑进那漆黑的夜里,是如何为了给一个家庭团聚的机会而偷出了家里的金镯子?可是秀贞和妞儿死了,死在了冰冷的铁轨下,死在了火车的车轮下……他们一家人再也没有机会团聚了。秀贞和妞儿,本身就是个悲剧,人们说她们薄命,人们说秀贞活该…英子小小的心里,有那么多委屈无法诉说。她的童年离她远些了。
野草丛的深处有个人,他是英子在捡球时意外发现的。英子与他许下了“以后,我们一起去看海!”的诺言。他又经常与英子聊起他优秀的弟弟,英子心里想着,他是个好人吗?也许是吧。直到那一天,她手中的小铜佛终于出卖了他。英子终于知道,他是个贼,拿着偷来的东西供弟弟上学。他是个好人吗?是个坏人吗?人们都说他坏,英子小小的心里,却无声的呐喊着。她的童年离她远些了。
还有那么多那么多的故事,兰姨娘,德先叔,再有宋妈那懒惰的丈夫,两个可怜的`孩子,一个死了,一个卖了。宋妈天天挂念的孩子,居然一个都不在了。英子不明白宋妈为什么不管自己的孩子——可没有宋妈,英子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英子唱了五年的骊歌,终于到别人为她送行了。英子觉得自己长大了。粉红的夹竹桃别在头发上,仿若父亲的陪伴,父亲老了,也病了。常常有人要她做大人,她的童年可还是没有走啊。可直到她归家,她却知道父亲已经去了医院…父亲的花儿落了,她的童年也走到了尽头。
英子的童年,只留存在城南。与凋零的夹竹桃,与车水马龙的景象流转,一齐消失在了时间的长河中,再不归来。
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3
读了一遍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最难忘的是《冬阳童年骆驼队》,这是林海音小时候的一篇回忆录!难忘里面描写骆驼吃东西时候的生态: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齿,那样安静的态度。老师教给我们,要学骆驼,沉得住气。它是那样的沉稳,那样的安逸,那样的满足于现状。对于骆驼脖子底下挂的那个铃铛,显然作者的观点不同于父辈的解释,这就是天真无邪的童真。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童年——有喜有悲,有笑有乐,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忆里的分分秒秒,其实有很多有趣美好的时光值得我们怀念和记载!
我最幸福的时光也是儿时在xx生活的点滴,确切的说是记事起到上小学的那段时光。我出生在xx,姥爷姥姥家那时候条件算比较好的,xx年就住进了的楼房,xx年实行的计划生育第一年,不准出生的我出生了。我还没上学xx年代末,家里就有了坐便和电话,xx年初爸爸就有了自己的小面包车,也是xx年时买了第一台电脑和钢琴。外界条件真是相当的优越。可那时我真的不关心这些,也不懂什么叫优越,就是知道要什么就会有什么。
初中前一直和姥爷姥姥住在航运局分的`家属楼,窗户一眼望去就是我美丽的xx。放学约上前院儿,后院儿,隔壁临院儿的小伙伴,浩浩荡荡xx几人,一同奔向松花江畔,沙场挖沙,抓蝌蚪,老年宫里抓蜻蜓……到处都是我们嬉戏的身影。每天玩到傍晚,家里人不出来找都不回家吃饭的时间。我们也有安静的时候,夏天拿着小板凳,还去xx玩,赤脚,吃1角钱的奶油冰棍儿,1元钱1包的瓜子。我们还助人为乐,帮助乞丐“撘房子”,给他新蒸的馒头吃。
茶余饭后人们都来江边逛逛走走,靠山吃山,家家户户用江水洗衣服,被单,风一吹,干的很快,满满太阳的味道。多希望时间永远停留在那一刻,细细品味那奶油冰棍儿,夕阳永远不会落下,因为晚霞照在我们脸上都是格外红润。
我最怀念我的姥姥,在我不懂事的时候一路陪伴,宠我,惯我,没少为我操心。刚上初中第二年,姥姥去世了,那是1998年的圣诞节,姥姥姥爷本身就是基督教徒,所以在天堂他们会更加享福,不用为我们操劳和挂念。
童年是人生当中最美好、最快乐、最重要、最值得回味的一段时光,童年就似小孩子温馨的脸蛋和纯洁的心灵,充满了喜、怒、哀、乐。童年又是一个打翻的五味瓶,酸、甜、苦、辣,这种种的感觉都让你品味到了人生的开端。
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4
书,这个字我们并不陌生,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它。俗话说得好,“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我就喜欢看书,《城南旧事》这本书给我的收获最多。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写的,主要写了在日本大阪出生的英子五岁时就来到了北京,在北京过完了她的童年。
看完这本书我仿佛回到了20世纪初的北京,我仿佛看到了老北京的小吃,仿佛看见了在前门表演大杂耍的人们。书中英子的童年淳朴,却非常真实。其中还写了一个小偷的故事令我难忘,英子和小偷第一镒见面在墙后的草丛里,小偷给英子讲了他弟的故事,英子就觉得小偷很老实,只是生活的迫切需求,使他不得不以偷窃为生。最后这个小偷还是被警察捉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都有用的人,才不会被淘汰,我们生活中也应该这样做,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长大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还有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冬阳?童年?骆驼队》虽然它只是后记,但仍让我受益匪浅,其中英子站在骆驼的面前,学着骆驼咀嚼的样子,这虽然很傻但却是一种天真。这个故事也勾起了我的童年。确实,人一生中只有童年是幸福的、快乐的、美好的!在童年,只有游戏,没有争夺,在童年,只有欢乐,没有悲伤,在童年,只有欢聚,没有离别!我们应该珍惜时间,珍惜童年!童年短暂,若等到长大才醒悟,那就迟了。所以要把握时间,好好学习。千万不能变成“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个叫《爸爸的花落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了》的故事,可怜的.英子才十三岁,父亲就告别人世,她必须承受一个孩子无法承受的责任,这也是英子成长的转折点,也意味着她从那时开始便要自理了,还要照顾好弟弟妹妹和妈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早早学会自理,因为爸爸、妈妈也会老去,那时候就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了。
《城南旧事》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海音,她是一个爱读书的人,《窃读记》这个故事就已经向我们说明了。莎士比亚说过:“生活没有了书籍,就像没有了阳光;智慧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不管怎样说,这些名人名言都充分表明了书的重要性,我希望大家努力读书,它是知识的源泉。
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5
暑假里,我一口气读完了林海音笔下的《城南旧事》,就感觉像有一位很好的朋友在跟我分享她的趣事,一篇篇文章,既美好又平凡,散发着温暖的气息,读起来毫无压力。当我读它的时候,有一种似曾相似,那种感觉就像一边品茶一边看电影。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10来岁小女孩身边的故事,每件事看起来都很平常,虽然故事发生的时间离现在相隔了近一个世纪,但当我读它时,就像发生在我眼前一样,那么自然,那么真实。平凡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她很完美地描绘了生活中的诸多小事。而这些小事也反衬出书中小姑娘的世界是单纯的,充满疑问的。她有一颗美好,向善,勇敢而坚强的心。她从不在自己的世界里上锁,真实淳朴的感情让人尽在其中而不能自拔。
书中还讲了很多故事,《惠安馆》中,疯姑娘秀贞,漂亮的妞儿最终惨死在火车轮下的结局让人潸然泪下;《爸爸的花儿落下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让人感到一种父亲的爱,一种复杂又真诚的爱意…...透过作者童真的双眼,我们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虽然很天真,却道尽了人世间的情感。《城南旧事》,用平凡的`文字,描绘了老北京的模样,尽管没有华丽的色彩,但依旧深刻逼真。
第一篇《冬阳童年骆驼队》是我最喜欢的一篇,读着文字,仿佛眼前站着成队的骆驼,你能感受到它们温暖的鼻息迎面扑来。温暖的阳光洒在懒洋洋的骆驼身上,它们有的站着让人卸煤,有的跪下来休息,有的吃草料…。我虽然没有见过真的骆驼,但想着当时的画面必是极美极温馨的。特别是当你看到一个小女孩蹲在骆驼的面前,学它们吃草料而咀嚼自己牙齿的时候,你肯定会笑的前仰后合,不是吗?对于驼铃作用的理解,小姑娘跟大人的想法也不一样。大人认为驼铃是用来保护骆驼不受狼的侵犯,而我们的作者认为驼铃是为了给旅人带来乐趣的。仔细想想,小孩发现了大人发现不了的美,而且也不是没有道理哦。所以凡事我们还得多观察,多动脑筋,说不定,从你的眼里,会发现不一样的美,会有一不样的收获呢。这篇文章中,还有一段文字让我受益匪浅,“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是呀,我们学习,处理每一事情,都不能急功近利,毛毛糙糙,沉着冷静地对待。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踏实,坚持下去,你终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