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
爱习作提供的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 篇1
5月26日上午,我和我的小记者伙伴们参加了太仓日报和太仓市城管局举办的“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环保之旅行活动,活动非常有趣。
我们来到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听取垃圾分类辅导讲座,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并且教会了我们如何分类。垃圾桶可以分为三类——红色的是有毒有害物垃圾桶、青紫色的是不可回收垃圾桶、绿色的是可回收垃圾桶。我知道了苹果核、用过的卫生纸、香蕉皮等应该放在不可回收的垃圾桶里;电池、废弃的灯管应该放在有毒有害的垃圾桶里,而一些白纸、洗净的酸奶盒、饮料瓶罐都可以放在可回收的垃圾桶里。可回收垃圾是可以再次循环利用的,而不可回收垃圾就要运到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有些无法焚烧的垃圾则要堆到一个“垃圾山”进行填埋,不用担心这些垃圾会污染土地、地下水、树木花草,因为在填埋的时候会在垃圾下面垫一层厚厚的环保物。原来,垃圾分类也包含了很多重要的知识啊!
在协鑫垃圾焚烧发电厂,我第一次看到了这么多的垃圾。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那个垃圾搬运机,它就像一个巨型的'抓娃娃机。这个庞然大物有四个爪子,张开爪子,对准垃圾往下一抓,一大堆的垃圾被抓了起来,接着垃圾就被放进了焚烧火炉中,点起了熊熊大火。虽然在焚烧发电厂有一股股垃圾的臭味,但是看到这些被人们丢弃的东西又可以循环再利用,我觉得真是太有意义了。
最后,我们去了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了解了餐厨垃圾应该如何无害化处理。
这次的环保活动真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学会了正确地垃圾分类,还了解了各类垃圾处理的方式,我会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我的家人、同学们一起分享,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环保达人”!
世界很大,我们会对很多事情无能为力。谁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重要的是你怎么去看待。当坏事降临,不要一味地浪费时间自怨自艾,不停地埋怨生活的不公。有时,眼睛看到的东西,并不是它实际的样子。任何事都有两面性,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命运一定另有安排。你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不是偶然,无论是好是坏,他们都将是你成长路上的台阶,帮助你变成更好的人。以平和的心态对人对事,不因幸运而忘乎所以,也不因不幸而垂头丧气。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自己身上有了一种气质,能吸引更多积极向上的人和事。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当你在错过月亮时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请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尽量少为已经发生的事后悔,永远挺胸抬头向前看。
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 篇2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我要准备睡觉了。脸洗干净的我,来阳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我的头向下望去,突然看见一个身穿单薄的老人,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在垃圾筒里翻着,好象在找什么东西似的。
我心里突然感到一阵恶心:用手去捡垃圾,难道不脏吗?还在这么冷的天里……突然,老人好象发现一个目标,立马弯下腰去,使劲捡起一个小塑料筒,脸上露出高兴的神态。就象吃了蜜似的。老人又开始找,明亮的手电筒在垃圾筒里晃呀晃……一股股刺骨的寒风逼向我,也逼向老人,老人用原本捡垃圾的脏手,搓了搓衣服,又开始他的工作。我越来越投入地看着老人捡垃圾……老人清点了一下垃圾,嘴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又拖着那辆早已破旧的三轮车,慢慢地走了,消失在夜幕中。
我完全呆住了,可以说这是我第一次看老人捡垃圾,而且还是在这么冷的天里捡垃圾。严寒驱不走我对老人的好奇心,直到爸爸叫我赶快上床睡觉的时候,我才回过神来。躺在床上,我回忆着刚才的场面,冷风,老人,和一个孤零零的垃圾筒。我开始不假思索道:“那个老人身上穿的这么冷就出来捡垃圾了,可见老人的家境实在是困难。而我现在却可以安心的躺在暖洋洋地被窝里睡觉……我和那个老人比起来,实在是……尽管老人知道捡垃圾赚不了多少钱,但他还是会来就捡一点。我开始每天晚上都去看看我家楼下,我家楼下的垃圾筒旁边,是不是还有一个辛苦的老人,不怕寒冷的'老人,意志力高的老人,老人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使我不假思索。
我想,把我休息是喝的浓茶送给老人,让他能感受到我们的温暖。如果,你遇到这个老人,你会怎么样?
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 篇3
亚里士多德曾说:“一切艺术、宗教都不过是自然的附属物。”但是,如今大自然却难以摆脱人类强加在它身上的附属物——垃圾。由于我们的环保意识不强,每日有意无意制造的垃圾早已成为我们居住环境的一大隐患。解决隐患,则先从小事做起,从垃圾分类开始。
每年迎接新春前,我和扫尘都有个约会。来到书房,看着乱七八糟的书房,我立即灵光乍现:“这药箱放在这太占空间了,干脆把它搬到架子上吧!”我念叨着。压在书堆上的药箱又大又沉,我使出了洪荒之力才把它搬起来。
“哎哟!”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我一个趔趄摔倒了,不幸的是药箱也从手里滑了出去,箱子里的药物撒了一地,药箱里的温度计也掉了出来,一地的玻璃碎片。我站在原地愣住了,望着满地狼藉,我忐忑不安,哎,真是越帮越忙。
我正想小心翼翼地用手把碎片捡起来,恰好被妈妈发现了。她及时拦住了我,语重心长地说:“水银与皮肤接触会造成汞中毒,绝对不可以用手拿哦!来,用扫把。”说着拿起扫把递给我,我提心吊胆地将水银扫了起来,一粒粒的小水银真是淘气,我真怕它跳出来碰到自己。
“好啦!大功告成!”我正要将扫好的水银倒入垃圾桶中。这时,妈妈制止了我,“水银属于有害垃圾,所以我们应该另外准备一个垃圾袋,将水银用报纸包住。”“唉!这也太麻烦了吧!”“我们辛苦一点,才能避免清理垃圾的人受到伤害。”“啊?”我十分疑惑。
“假如我们不把垃圾分类,捡垃圾的人不小心触碰,会引发中毒。你想想,他们以捡垃圾来维持生计,如果中毒,不只是身体上的伤害,物质上也是多么大的负担啊!”她望着我说。我不禁无声,开始想着妈妈的一番话。
我轻轻地将水银倒在报纸上,小心翼翼地包起来,并在报纸上用笔写着:小心水银。做完这一切,我的'心中五味杂陈……原来,分类垃圾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呀!
是啊!垃圾分类提高了废品回收利用的比例,减少了原材料的需求;垃圾分类,还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难度,形成全社会一起尊重、关心环卫工人的氛围。
有一位宇航员曾经说过:“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我想,如果我们有效分类,让垃圾不再是自然有害的附属物,而是装饰物、有用物,我们的地球会更充满青春与活力的。
所以,我呼吁大家:“从小事做起,真正做到垃圾有效分类,一起为环保助力,哪怕只是微薄之力。”
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 篇4
今天,我亲自体验了垃圾分类。在家中,原本总会将垃圾潇洒地随手一扔的我,会突然在垃圾桶前驻足,对着那分别写着“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易腐垃圾”“有害垃圾”的四个垃圾桶思考一阵子,再慎重地把垃圾放入正确的垃圾桶内。
去扔垃圾时,我翻开可回收垃圾箱的盖子,竟没有以往的刺鼻气味,真正给人一种东西可回收的感觉。我将手中的垃圾倒入可回收、其他和易腐三个垃圾箱中,确认刚才未出错后才转身离开。这是我第一次觉得丢垃圾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垃圾箱再也没有给人杂乱无章的`视觉冲击和令人作呕的嗅觉冲击,可以看出垃圾分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过,还不是所有人都有垃圾分类的意识,我去丢垃圾时发现一个中年男子仍习惯性的将垃圾随手一扔,最后还是在保安的提醒下再将垃圾分类投放好。
总之,垃圾分类虽会耗费些时间,但还是值得人们花费一点点精力去实施的!
垃圾分类的心得体会 篇5
通过生活垃圾分类活动我们了解到,在新的世纪,我们渴望干净的地球,渴望环保的家园,渴望绿色、健康、卫生的生活环境,但是我们生活的地球,正在日益遭受人类生活中燃烧煤炭、石油等排放的二氧化碳浩劫,导致全球暖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空洞等。人类的生存环境正在逐渐恶化,人类正面临着自然资源的匮乏和短缺的现状。
倡导低碳生活,创造生态家园,是我们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低碳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环保可以从点滴做起,我们应该积极去提倡和实践“低碳”生活,把好的经验与建议推广给自己身边的人,将“低碳生活”的绿色概念传递给每一个家庭,营造全社会节能减碳的环保氛围,争做节能减碳的宣传者。
传统社会生活不认为环境是资源,因为那时认为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无价值的、可以无偿使用;是无主的,谁采谁有,因而认为对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的使用是大自然的恩赐,没有枯竭之虑。环境意识的产生,要求改变对环境资源的这种态度。它强调环境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加以保护和珍惜使用;它是有价值的,必须有偿使用;它是有主的,属于国家财产。
人类要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要强调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强调整体性思维,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认识和对待。不断完善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使整个科学技术沿着符合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
环境道德作为人类可持续生活的道德,是一种新的世界道德。它认为不仅要对人类讲道德,而且要对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它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扩展到人类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从对自然界的价值和自然界权利的确认,制订和实施新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原则不仅以人类的利益为目标,而且以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环境教育是“学中做”的教育,非常需要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来发展其对环境的意识、理解力和各种技能。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为了保护好我们的绿色家园,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节能减碳变成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