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猫教学设计

2025/10/17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猫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猫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通过抓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大猫的性格古怪,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感受对生活的热爱。

2.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难点:初步尝试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不同作家写猫的异同。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老舍。

教学过程:

一、借助谜语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2.复习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1.出示学习目标。

自主尝试:

1、大声朗读读课文第1---3自然段,说说这三个自然段是围绕那一句话写的。

2、大花猫的有哪些古怪性格?找一找,用横线把它画出来。

3、从你发现的猫的性格特点中,你还可以发现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的`性格是的。

4、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自学。

3、全班交流。

三、重点研读,理解古怪。

(一)创设情境,理解古怪。

1.初步感知:读第一自然段,发现猫的哪些性格?找一找,用横线把它画出来。

2.理解贪玩:通过朗读展现猫的贪玩。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品读老舍先生对贪玩的猫的宽容与喜爱。创设情境,通过朗读品味老舍先生的语言,升华情感。

3.理解尽职:理解词语屏息凝视。亲身体验屏息凝视,体会猫等老鼠的决心,感受猫的尽职。指导朗读,感受猫的尽职。

4.通过刚才的学习,在我们眼前出现了老实的猫、贪玩的猫、尽职的猫,那种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5、过渡: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猫,才把猫的性格特点写得具体。作者不但描写具体,写法也独到,请比较两组句子。

A句能换成B句吗?为什么?

A、说它老实吧

B、它很老实

A、说它贪玩吧

B、它很贪玩

6、学生讨论

7、你喜欢老实的猫、贪玩的猫、尽职的猫呢?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读,请同学们听他读得好不好并评论

8小结:透过对立、矛盾的性格,体会猫的性格的古怪。

(二)进一步理解猫的性格古怪。

1.自主发现:自读第2、3自然段,找出其他矛盾的性格,体会古怪。

2.汇报交流:

(1)理解蹭、演动作、谈想法。

(2)理解印画上几朵小梅花等重点词句,说这时大花猫又在想什么?体会其中流露出的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指导有感情朗读。

(3)A句B句哪句更好?为什么?

A、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B、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黑点。

3、理解丰富多腔长短不一等词语。

4、指导进行表情朗读。

5、一读而过第三自然段,以我们家的大花猫的确(实在)勇猛为中心说一段话。

四、领悟写作方法。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猫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分析

《猫虎歌》是一首具有浓郁说唱风格的歌曲,全曲分为两段,每段4个乐句,表现猫通过自已的智慧当上老虎师傅的诙谐,风趣的形象,很适合学生进行表演唱。

歌曲旋律中出现了切分音符、附点四分音符及跨小节连线等,如只是听唱学习,学生还是不能准确掌握这些音符的时值,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启发学生学会大胆发现。

这节课围绕歌曲《猫虎歌》来进行情境引导-----情感体验-------自主感受-----演唱与表现-------模仿与创新-------拓展创编等教学环节,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力求让学生们在“游戏式”的学习中主动感受、主动参与、主动表现音乐形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

(2)学生能自信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猫虎歌》;通过聆听与模仿确演唱前倚音,跨小节连线音的时值。

(3)通过多种形式的演唱及歌表演的自主创编,让学生在自主个性的情感体验中提高对音乐情感的表现力;让学生以自已的声音来模仿“猫虎”的声音。

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用乐器及探究其它方式编创与表现关于“猫虎”的小音乐故事,培养创造性能力,良好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歌曲演唱与表演及创编拓展活动

(2)前倚音、跨小节连线音的时值的准确演唱;学生在合作控索与创编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与效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组织教学

让学生随《两只老虎》音乐进教室

学生边唱边自由律动进教室

演唱有关“兽王“的歌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歌学习

情境引导,

激发兴趣

导入小游戏“猫虎“擂台赛,出示两个不同表情的嘴巴生贴一贴。

学生扮老虎变成“拳击运动员”跟老师扮的猫跟着音乐“对打”。

让学生对比感受猫与老虎力量的悬殊,在游戏式的互动中自觉的进行情感体验。

歌词的情感

体验与交流

老师引导学生聆听关于老虎与猫的古老故事(歌曲)播放新歌。

带着问题认真的聆听,了解歌曲内容。

让学生怀着好奇心聆听歌曲

出示课题,引导看歌谱学歌词启发学生有感情的读歌词。

学生自由说说对音乐形象的感受。并读出歌词,进行歌词学习。

让学生自主的感受音乐形象,自觉的进行情感体验。

学生自主学习

请学生跟随范唱自主学唱,看谁学得好,学得快?

师提示:有没有觉得困难的地方需要大家一块儿解决的?

学生随音乐自主学唱,试着唱出自已学会的乐句。

学生找较难唱乐句,请老师或其它同学帮忙解决

,学生直接、形象的感受歌曲音乐形象的不同音乐情绪。

歌曲演唱与表现

师生合作唱;

师生分角色唱;

请学生分组创编动作;

集体边唱边表演

视情况学生分角色表演唱。

在合作互动中学会:“倾听”与有感情的演唱;

学生分4组,每组负责一个乐句的创编,展示后,请学生互评。

学生有感情的演唱,加上表情与动作进行表演

学生选择自已喜欢的角色表演唱

并请学生互评。

通过师生合作,产生积极的“情感互动”,提高学生对新歌学唱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自已的“角色”中学会表现音乐情感。

大胆自信的表现与创造,进一步巩固新歌的学习。

鼓励学生大胆的表现与创造,学会客观的评价他人。

3、创编与拓展活动

老师提示能不在适当的地方加入猫与老虎的叫声。

学生思考并尝试在歌曲适当的地方加入声音模仿加入猫虎不同心情的叫声。

让学生用自已的声音形象的模仿,表现动物的叫声。增添歌曲演唱的诙谐情趣。

模仿创新

引导学生用乐器来模仿猫虎声音

学生动手敲一敲,找出能模仿猫、虎声音的小打击乐器,选择乐器来代表不同的音乐形象。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已的想象力,通过打击乐器音乐的.听辩来模仿不同的音乐形象和音乐场景,将音乐形象具体化。

让学生在情境中乐器来创编与表现“猫虎”短小音乐故事。

教师先创设情境,给出一个故事主题,猫师傅教老虎徒弟。

学生或唱或奏或加入猫虎叫声。

让学生体验自已的创新成果。增强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继续创编

分小组讨论

学生互评

培养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4、课后作业

课后再编创“猫虎”的音乐猫虎故事及自已喜欢的小动物的故事

为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课后继续创造性的学习。

5、课堂小结

6、下课

老师放音乐与学生愉快的再见

让学生在欢笑中,愉快的走出音乐教室。

课后反思:

这节课围绕歌曲《猫虎歌》来进行情境引导-----情感体验-------自主感受-----演唱与表现-------模仿与创新-------拓展创编等教学环节,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力求让学生们在“游戏式”的学习中主动感受、主动参与、主动表现音乐形象。用充满童趣、诙谐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学生们有兴趣的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都得到提高,能较好的表现歌曲,也能掌握好歌曲的重难点,达到了教学目的。

存在的不足:

(1)在学唱歌曲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学唱歌曲,可以最大可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学唱的主动权关学生手中,实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学的良性互动,让学生先读再模仿,大部份学生能很快掌握,但是在歌曲演唱中对歌曲难点的把握还欠准确。

(2)在创编环节中,让学生自主讨论与设计,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但学生的创编方式显得局限,内容过于简单,且讨论的实效性还不够。因而,可以在活动前更明确、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让学生能充分、有效地发挥自已的想象,更具体的参与到间乐创造中去。

猫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默读的技巧,养成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习惯。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3、了解作者和家人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理清文章结构。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可是他家最终却永不养猫,期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去读课文《猫》。

(板书课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生字词,以课后“读读写写”和课下注解为主。

2、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写了自己一家养猫的经历。作者家里养了三只猫,特点不同,命运各异,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完成课后“思考探究一”的`表格。

要求:来历和外形用“——”勾画,性情用“~~~~~~”勾画,在家中的地位和结局用“()”勾画。

三、细读课文

1、作者总共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哪一次详写?哪几次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理由?

明确:第三次详写,第一二次略写。这样安排详略得当,使得文章波澜起伏,感情层层递进。尤其是第三只猫的死亡让作者陷入深深的懊悔之中,难以忘怀,自然着墨最多。

2、文章生动的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那么你喜欢哪只猫?用下面句式说说:

我喜欢第___只猫,因为它________,我从______________(语句)看出来的。

【学生的答案可能有:

A“三妹常常的,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与“三妹逗她时,它好玩极了。”相比较。

(写出了小猫玩耍时的活泼可爱,表达了“我们”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B“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写出小猫捉蝴蝶的有趣、活泼,表达了“我们”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C“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

(写出了小猫的淘气、顽皮,表达了“我们”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教师小结:这一组句子,从细小的方面写尽了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顽皮淘气。这样的描写,叫做细节描写。它可以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情趣。

四、质疑探究,理解主旨。

1、对三只猫的亡失,“我”的感情各是什么?

2、怎么理解“我”对第三只猫的内疚、忏悔之情。

3、这篇文章的中心主旨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

1、第一只猫:“我心里也感到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第二只猫:“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第三只猫:难过、内疚、忏悔、自责。

2、朗读17—34自然段,思考:在这个冤案中,“我”错在哪里?第三只猫死亡,我什么内疚、忏悔?

明确:

(1)“我”错在:“我”凭主观臆断,妄下断语,断定鸟是第三只猫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

(2)追问:同学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养第二只猫时家中也养了一对芙蓉鸟,鸟也被吃了,“我”会怎么想、怎么做?请你以第一人称来叙述。

(教师小结:本来,一个喜欢猫的人,对各种猫都应该一视同仁,美丽活泼的猫固然喜欢,而对于不美丽、忧郁的猫更应该怜悯,倍加关照。但是“我”并不是这样,“我”对三只猫的态度各不相同,以致造成了极严重的后果,使得第三只猫含冤而死。)

(3)问:第三只猫死亡,我什么内疚、忏悔?

“我”内疚、忏悔原因:第三只猫是冤死的,是因为“我”意识到凭着个人的好恶,带着私人的偏见去对待第三只猫是多么的不公平,因而良心受到谴责,追悔莫及。

3、(1)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

(2)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3)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4)要为人着想,不能损人利己。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有时候我们读郑振铎的《猫》会有这样的感慨:这哪里是在写猫呢?分明是一幕世态人情的写真!那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一种真情,一种感人肺腑的力量,就是文学作品艺术上的美的体现。

六、延伸迁移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一种态度对待生命?(出示动物图片)

七、布置作业。

1、完成基训

2、预习下一课

板书:

16、猫

尊重他人尊重生命

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猫教学设计 篇4

【教材解读】

《猫》是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15课,作者是老舍先生。这篇课文以朴实而生动的文笔介绍了猫的性格古怪和刚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感情真挚,文风亲切自然,语言平实,毫无雕琢,读后令人难忘。

《猫》是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第四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写动物的,选编《猫》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继续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二是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过程和方法目标:

以“自读,感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用事实说话的写作方法,体会老舍先生的语言魅力。

【教学难点】

1、 体会文中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2、 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以猫为背景的课题 猫),喜欢这种小动物吗?用一两句话说一说喜欢的理由好吗?

(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说一说喜欢猫的理由。)

有一个人也非常喜欢猫,他除了喜欢猫之外,还有一项了不起的本领——写文章。于是,他专门为猫写了一篇文章,文章写得太好了,就被编入了我们的教材,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猫》。板书:猫 (作者:老舍)

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过渡:之前老师布置大家用“五步读书法”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预习的效果。

三、梳理框架,重点学习1——3自然段。

过渡:老舍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凡大作家写文章最讲究的一点就是选取适合的材料。老舍先生写《猫》也是这样,他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选取了两种猫来写,一是成年的大猫,一是未满月的小猫。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看看哪里写的是成年大猫,哪里写的是未满月的小猫。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大猫(1—3);小猫(4)

师:下面,我们就重点通过1——3自然段的学习,感受老舍先生的语言魅力,体会其蕴含于字里行间对猫的感情。

(一)学生分自然朗读课文。(教师借机点拨,指导投入感情读书。)

(二)再读课文,划出中心句。

师: 1——3自然段是围绕一句话展开写,同学再默读速想:1—3自然段围绕哪句话写的?

(猫的.性格的确有些古怪。)请同学们把这句话画下来吧。像这样根据了一段或几段主要意思的句子,叫什么句?(中心句)

过渡:1——3三个自然段都是围绕:猫的性格的确有些古怪来写的。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自然段。

(三)请同学们认真默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写出了猫哪些古怪的性格?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归纳并板书:老实 贪玩 尽职

1、 指生读“老实”句。

师:这两句话有什么关系?作者用了一种方法,让我们觉得这猫真的是太老实了?(学习作者用“事例”写猫的方法,真实可信。)请同学们用线画下举例子的句子。(师在大屏幕上涂红)

2、请大家再看一看“贪玩”“尽职”的句子里,哪是举的例子?(指生回答)也画下来。(师在大屏幕上涂红)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运用两个关联词:任凭……也…… 非……不可……

3、师生合作读课文。师读:猫的特点的句子,生读:举事例句。

小结:这种举事例的方法,有什么好处?(真实可信,内容具体。)

过渡:第一自然写了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那么二、三自然段又写了猫哪些古怪的性格呢?

(四)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画下最能表现猫性格古怪的句子。

交流汇报。

第二自然段:指生朗读“高兴”句子。

1、老舍先生从哪两个方面写了猫高兴时的表现?(动作 叫声)让学生圈出写猫动作的词:蹭、伸、跳、踩。

2、从这几个词你觉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猫?(调皮、淘气、捣乱)这么调皮这么淘气,还给老舍先生捣乱,老舍先生为什么还喜欢它呢?(引导学生体会老舍先生爱猫如子的感情。)

3、猫的叫声连用了四个词,还有一个特殊的描写声音的词——“咕噜咕噜”,只有在什么情况下,猫才会有这种“咕噜咕噜”的声音?

4、淘气

哪些地方写猫的淘气,找出关键句。还有从几方面写小猫的淘气?

体会到:a.什么东西都玩

b.玩起来不怕率跟头,也不怕撞疼

c.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耍个没完

小猫:淘气 枝折花落

四、小结:

在这一段中,老舍先生直接用事实说话,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猫古怪特点。而且,老舍先生用了极富变换的动词、拟声词、恰当的关联词把猫的调皮、好动、可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让我们感受了他的语言魅力。有人这样评价老舍的语言:(大屏幕出示)一、用字,活中求变;二、句式,长短相间;三、修辞,真切自然;四、语言,传神有味。

五、拓展作业。

老舍先生的爱好非常广泛,除了爱养猫外,还爱打拳、唱戏、说相声、养花等等。尤其是对花的喜爱非同一般,为此还写了一篇《养花》的文章。请大家认真阅读,重点标画:体现老舍先生爱花的句子。

猫教学设计 篇5

学习目标

1、会认“乖”等7个生字,会写“凭”等13个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稿纸、梅花、跌倒、开辟、抓痒、撞疼、屏息凝视、变化多端、枝折花落”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喜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猫等待老鼠出洞和捉老鼠的课件(或录像、图片);猫叫声录音带。

2、学生收集有关猫的`图[文资料,张贴到教室的相关栏版上,办一期“猫趣”展。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师生交流。

a.导语:观看了同学们精心布置的“猫趣”展版,老师对猫的了解和喜爱都更进了一步,这小生灵真是有趣、可爱!参观了“猫趣”展,你最想说什么?

b、师生各抒己见,谈“趣”激情。

2、揭示课题,简介老舍。

整体惑知

1、自由练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可自读,可同桌一起读)

2、反馈生字词预习情况。

自由发言,就容易读错或写错的生字词互相提个醒。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后交流: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给了你怎样的第一印象?

4、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用什么方法能迅速抓住课文大意,理清课文条理?

5、展示交流,理清脉络“方法”有三:

a、抓住各段中能概括主要意思的重点句,连起来读一读。

b.设计填空题,如:

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 )至第( )自然段写大花猫( );第( )自然段写满月的小猫( )。

c、设计板书,如:

老实 贪玩 尽职

(大花猫)性格古怪 高兴时…… 不高兴时……

胆小 勇猛

(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

剖析“古怪”,赏“猫”悟“情”

1、自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简要概括出猫性格古怪的几个方面,然后全班交流。

2、小组合作学习:

每人以猫的一个性格特点为例,把文中具体描写这一特点的语句读给同伴听。

3、深入研读,品词析句,体会情感。

a、同桌交流:老舍先生喜欢这一只“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的花猫吗?你是通过哪些描写来体会的?

b.范例引路。

出示例句:“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引导赏析:抓住“屏息凝视”“一连”“非……不可”边读边想象,并结合相关课件演示,体会作者对这只“尽职”的猫的欣赏、喜爱之感。

c、全班交流。

找出体会最深的句子,借助朗读、比较、品赏关键词语等方法,体验作者渗透于字里行间的爱意。如: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用身子蹭你的腿,……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积累运用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小组合作学习:

用“任凭……也”“非……不可”“无论……也”“……可是……”分别说句子,比比谁说得准确、说得多。

3、扩词练习

贪( ) 性( ) 高( ) 采( )

贫( ) 姓( ) 稿( ) 踩( )

第二课时

展示积累

选择第一、二、三自然段中自己背得最流利、最有感情的部分,背诵给同桌听。

赏读“可爱”,晶“情”动“情”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你是从哪些方面感受到“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又是从哪些描写体会到作者对小猫的喜爱之情的?

2、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a、观察插图,体会小花猫的可爱。

b.将课前收集的有关老舍先生酷爱花草的资料与他“放任”小花猫淘气的描写进行对比, 以加深感受。

c、联系语境理解“开辟…‘生气勃勃”。

3、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把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总体梳理,回归全文

1、小组讨论:老舍先生笔下这只既古怪又可爱的花猫,为什么能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难以抹去的印象?

2、各组代表发言,师生共同梳理:

(观察细致入微、描写真实具体、将猫视为朋友、字里行间处处留情)

3、朗读全文,加深体会。

自主选择,积累词汇

1、用喜欢的符号圈划出自己最欣赏的词语、句子,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再摘抄在“采蜜本”上。

2、同桌互相交流。

阅读链接,拓展延伸

1、读一读课后“阅读链接”中的两段话,想一想:同样是关于猫的描写,这两段话与老舍先生的《猫》一文,在观察与表达的角度上分别有什么不同?

(提示:第二段话与课文《猫》相似,侧重于用拟人的手法侧面描写猫的生活习性,并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第一段话则从正面直接描写猫的外形特点。)

2、小组交流。

3、课后留心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帮它拍摄一张相片或画一张画像,然后为相片或画像配一段旁白。

猫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折”;理解19个新词语的意思,能用“逐步”“无忧无虑”造句,领悟“可是”在语句中表示的转折作用,能用“说它……可是……”的句式说一段话。

2.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二、过程和方法:

1、品词品句,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2、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摘录法概括两段课文的段落大意,整体感悟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猫难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课外阅读老舍的文章数篇,初步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

2 、布置学生观察猫。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课文大意并给课文分段,完成作业第一、二题。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 板书:猫。知道猫吗?谁能说说你印象中的猫?

2、 指名说。

3、 揭示课题。

(1)如果学生能说得比较细致,就及时予以鼓励:你真会观察!已经学会了和大作家老舍先生一样去仔细地观察事物了。揭示课题。

(2)如果说的只是粗线条的:你们所说的猫如果要老师画出来的话,我就画不出来了,因为你们没有把猫的形象说具体、细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老舍 先生笔下的猫是怎么样的。揭示课题。

4、 齐读课题。

5、 说说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誉为语言大师,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骆驼祥子》等。

二、自学课文

1、要求:

(1) 读通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记记新词的字形,联系上下文想想词义。

(2) 读读想想:你喜欢这些猫吗?

(3) 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大猫,哪些自然段写了小猫?

2、交流反馈

(1) 做作业本第一、二、三题。做完后集体交流反馈。

(2) 你们喜欢这些猫吗?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自由朗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3) 说说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大猫,哪些自然段写了小猫。分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

第二段:第4自然段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体会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的小猫的可爱,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流程】

一、复习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教学第一段

1、自由朗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指名说。

方案一:学生能直接说出“猫的性格的古怪”。

1、知道“古怪”这个词语的意思吗?(猫的'性格特别,难以捉摸)

2、再反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怎样写了猫的性格的古怪的?

3、集体交流

指名说。每说一处,教师投影出示。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充分利用老师、优秀学生的示范朗读,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读美,读出感受。(加点词语为教师板书)

A、猫很老实:很乖、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B、猫很贪玩:出走一天一夜、任凭……也不……、要不……怎么……呢?。

C、猫很尽职:闭息凝视、一连几个钟头、非……不可……。

D、猫高兴的时候温柔可亲:蹭、抓痒、踩梅花、丰富多腔地叫唤。

E、猫不高兴的时候一声也不出:无论……

F、猫很胆小: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G、猫很勇敢:不要说……就是……。

4、看黑板上的板书,老舍先生写出那么多的猫的性格(齐读),你有什么话

想说吗?(这些词语的意思都有些矛盾)看看课文上事怎么把他们联系起来的。(说它……的确……可是……)

5、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

出示: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______________可是 。

6、猫的性格这样古怪,作者喜欢吗?再读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喜欢猫?

(1)比较:(男女生分别读一句)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读出了什么感情?(女同学读出第一句中的讨厌感情,男同学读出第二句中喜欢的语气。)

(2)它还会丰富多腔地……

师:猫的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好像……

生:(接答)像唱歌、说话……

指名读这句句子。

(3)老师觉得猫捉老鼠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 谁能来模仿一下猫捉老鼠的样子。体会“尽职”、“闭息凝视”的含义。

出示填空:

闭息凝视——————( )

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 (专心、耐心、决心)

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

指名读猫捉老鼠的句子,读出专心、耐心、决心。

7、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再读读第一段,找出刚才没有读的句子。读出味道。

8、想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看来,这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作为第一段的段落大意,这种方法叫做摘录法。

方案二:学生只是零碎地说猫的性格的具体表现

1、上述教学步骤3。

2、看黑板上的板书,老舍先生写出那么多的猫的性格(齐读),你有什么话

想说吗?(猫的性格有些古怪)具体说说。

……

这些词语的意思都有些矛盾。

看看课文上事怎么把他们联系起来的。(说它……的确……可是……)

3、接上述教学步骤5——8。

三、教学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段,按照上述的方法想想这段主要围绕哪句来写的?(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2、反复读读这段,想想你是怎么体会到这一点的?

3、交流

(1) 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2) 一根鸡毛,一个线团……耍个没完没了。(顽皮)

(3) ……跌倒马上起来,再跑再跌。(敢于尝试,不怕失败)

(4) ……撞疼了也不哭。(勇敢)

(5) ……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这么小的猫还懂得找地方玩,真可爱)

(6) 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枝折花落。

4、尽管小猫如此顽皮,淘气,但我会责打它们吗?(不会)我会讨厌它们而不要它们吗?(不会)为什么?

作者是十分喜欢猫的。

满月的小猫就像一群孩子,他们淘气、天真、生气勃勃,实在太可爱了。

四、读着读着,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喜欢上了这些猫,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全文。

五、(本环节看情况而定,如果时间来不及就移入第三教时)老舍先生真不愧为语言大师,他把古怪的大猫和满月的小猫写得如此可爱。

1、他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猫的可爱的?(是从逗人喜爱的样子,逗人喜爱的性格,逗人喜爱的动作等等,让人感受到喜爱之情的。)

2、你喜欢小动物吗?说说家里的小动物可爱之处。

3、同学们举的这些例子,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好像我们亲眼看到、亲身体验到的一样,不仅具体,而且真实,这是我们写好“喜欢的小动物”片段的基本条件。

4、写的时候,要注意抓住特点,要有重点,要安排好顺序。语言要朴素,多说平常话,像课文里的语言那样,除了写它逗你喜爱的样子、活动、性格之外,别忘了用“喜爱”的字眼儿抒发一下你的感情。

5、学生仿写片段,教师巡回指导。

6、集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