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灯笼》教案

2025/10/17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灯笼》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灯笼》教案 篇1

小班美术粘贴灯笼活动可以调动小朋友们的活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小朋友在粘贴灯笼图案完成作品中找到满足感。以下是小班美术粘贴灯笼教案,欢迎参考!

活动名称:小灯笼的聚会

目标:

1、用直线和围圈的方法做成各种灯笼。

2、能大胆地想象并尝试独立设计灯笼的图案。

准备:

1.长方形色纸,长纸条。

2.蜡笔,剪刀,浆糊。

过程:

1.出示各种各样灯笼的图片,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玩具小灯笼。·

提问:图片上的灯笼你都见到过吗?有些什么颜色?灯笼外面的图案是怎么样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上面有很多图画好像我们看的连环画。有的上面写字的,是让你猜谜语的`)什么时候人们会挂上灯笼?(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灯笼能用什么材料来做?(布,塑料,纸)

2、教师示范讲解小灯笼的制作方法。

看一看,老师的小灯笼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纸)上面有些什么图案?你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小灯笼呢?

展示制作步骤。

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先在纸上画上你自己设计的图案,注意把有图案的一面对着自己。

剪的时候注意不要剪到底。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3)探索除了这样剪,你还能想出更多的制作方法吗?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讨论交流。展示幼儿作品。教师与幼儿一起布置,开一个小小灯展。

《灯笼》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我们班的孩子在中班时候对数数、配对等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在个别化学习“小鬼当家”中通过买菜游戏,来进行数的组成的操作,为学习加法试题也打下了基础,因此,5以内的加法试题口算是在这些数经验的基础上让孩子来学习,由于数字小,孩子们便于掌握,因此在大班初期非常适合。

灯笼是我国在喜庆日子里一直要用到的.,在生活中孩子们对灯笼的大小、形状、颜色非常熟悉,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根据大小、形状、颜色让他们进行5以内的加法试题口算学习比较适合,所以根据主题就选择了《挂灯笼》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加法算式题,初步理解算式中“+”、“=”和三个数字的实际意义。

2、了解中国挂灯笼的特有风俗,体验中国特有文化。

活动准备:PPT、5以内加法算式题卡、操作材料包

活动过程:

一、说灯笼:了解挂灯笼是中国特有的风俗

今天老师带来了灯笼,我们什么时候会挂灯笼?(节日、春节)

小结:挂灯笼是中国特有风俗,在中国的许多节日里,大家都喜欢挂灯笼,红红火火特别热闹。

二、挂灯笼:

根据灯笼列算式题今天我们也来挂灯笼,先来看看老师这里挂的灯笼。

1、(PPT)请你看看这里的灯笼有什么不一样?

2、大灯笼有几个?小灯笼有几个?个别幼儿摆放灯笼分家并用数字表示出来。

3、想把他们合起来,用什么来表示呢?这个符号像什么?

4、“+”名字叫加号;1和4合起来一共是几呢?

(5),可以用“=”来表示,像什么?(马路上的黄线等),“=”名字叫等号。

小结:有数字、有符号排列出来的叫算式题。算式题中,“+”读“加上”,表示“把加号前面和后面合起来”。“=”读“等于”,表示“等号前面的部分等于等号后面的部分”。

三、看灯笼——根据灯笼找加法算式

1、这样我们用一道算式题把刚刚老师挂的灯笼的个数表示出来了

第一次幼儿操作

1)出示挂灯笼情况,按照算式题卡来挂灯笼。

提醒:观察灯笼,分辨某一特征的肯定或否定进行操作摆放。

2)集体交流

你的灯笼是按什么特征进行悬挂的?这些数字各代表什么意义。

第二次幼儿操作:

1)请你把你桌上的灯笼挂起来,再帮它们找个加法算式题做朋友。

提醒:按一个特征的肯定或否定进行分家。尝试多次不同特征挂灯笼。寻找可以匹配的算式题,对应的挂在一串串灯笼下面。

2)集体交流

介绍所列算式。3+2=5,你可以用什么不同的方法挂灯笼呢?

2、想一想如果挂的灯笼再多一点,你还能找到适合它的算式题吗?老师会把它放在区角活动中,可以和你的朋友一起来试试。

《灯笼》教案 篇3

一、活动内容:简单灯笼的制作。

二、活动目标:

1、小组展示有关灯笼的知识,了解观灯的由来,灯笼的象征意义。

2、咨询研究,明白各种简单灯笼的制作方法。

3、小组合作制作灯笼,并体验做纸工的乐趣和成功的快感。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开拓创新的能力以及认真耐心做事的习惯。

三、活动准备

工具:刻刀,剪刀,双面胶,玻璃胶、订书机,垫板,钢格尺等

材料:查阅搜集的`资料、图片、歌曲、视频等

彩纸、废旧物品、自制蜡烛、各种小饰品、水彩笔等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孩子兴趣:

同学们生活中我们对灯笼并不陌生,你们搜集到了哪些有关灯笼的信息呢?与大家分享吧。

二、小组展示搜集到的与灯笼有关的小知识:

1、佛教观佛舍利、点灯将佛的介绍。

2、灯笼的象征意义。

3、观灯的节日,元宵节的由来,灯谜等。

4、介绍生活中运用灯笼为主题的很多造型设计。

5、有关灯笼的视频和歌曲展示分享。

有学生说不完整的或者不清楚的地方,及时点明。教育学生传承中华文明,节俭爱国。

三、小组合作制作灯笼:

1、先交流讨论将要做什么样的灯笼,思考需要哪些材料。

2、交流本组想做的灯笼有哪几部分基本部件组合,分工制作每一部分。

学生操作,教师对能力较弱的孩子进行指导,请能力强的孩子帮助别的孩子。

提醒:

1、制作时一定要认真、仔细。

2、合理选择工具,按要求小心使用,避免受伤。

3、将大家的零部件组合制作雏形。

提醒:保持干净。

4、思考如何美化自己小组的灯笼,并美化灯笼。

四、展示成果做出合理评价。

我们一起来交流,你的精彩发言,会让大家成长。

1、每组派代表介绍展示自己组的制作成果,其他组做出合理评价,如:设计造型、制作精美、美化到位,整洁干净或者改进部分、改进方法等。

2、小组改进。

3、杨老师赠语:积极并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是你成功的基石,你会时常体验到丰收的喜悦。

五、有始有终

1、收拾好自己的剩余材料。

2、检查清理垃圾并处理。

六、板书设计:

制作灯笼

吉祥喜庆如意仔细做要合作有创意

《灯笼》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我们现在开展的主题是《我是中国人》,就在前几天我们也过了一个节日——国庆节。节日上来,孩子们纷纷来告诉我们节日里看到了什么去了哪里玩很开心,而在之前的环境布置上,孩子们也常常好奇的问我,为什么要在教室里挂灯笼……等等。发现孩子们对此兴趣十分的浓厚,而区角活动中也有挂灯笼这个活动,但是孩子们的操作情况一般,很多幼儿对5以内的加法还是比较陌生。因此结合《我是中国人》中“欢腾的国庆节”这一站点,利用孩子们的兴趣点,渗透5的加法,设计了这一活动——挂灯笼。

活动目标:

1、通过挂灯笼庆国庆的活动,比较灯笼的不同特征,探索5的分合,了解5的加法,发展幼儿思维的正确性。

2、乐意参与活动,感受中国的传统风俗,体验庆祝国庆节的欢乐情绪。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4以内数的组成经验

2、活动墙、PPT、分合图4副、试题卡、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体验国庆节的愉快

1、我们过了一个快乐的.国庆节,大家是怎样庆祝国庆?——挂彩旗、彩灯、气球、灯笼等

小结:国庆节是我们祖国妈妈的节日,大家一起张灯结彩,快乐的给祖国妈妈过生日。

二、比一比——探索5的分合并与题目配对

1、今天我们也一起来挂灯笼好吗!出示PPT

1)一共有几盏灯笼?用数字几表示?——一共5盏,用数字5表示

2)这些灯笼有什么不一样?——颜色、大小、形状等

3)现在要请你们帮帮忙,听清楚要求:

a、请你们分成三组,每组5个人

b、使用1号材料,互相商量一下尝试把这些灯笼分家家,能有几种分法,并记录。

4)幼儿交流,教师总结,出示PPT

a、你们是怎么分的?(追问如:1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或那你把5分成了几和几?……)——边讲边出示

b、看看5可以分成几和几?

c、那现在看看5一共有几种分法?——四种

这四种分法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如:原来2和3、3和2数字一样,位置交换了一下,看到2和3

你就马上想到——3和2。

小结:5有4种分法,我们只要记住2种就把4种分法都记住了。

2、出示试题卡,请个别幼儿将题目与5的分成找朋友。

追问:为什么?——如:因为2和3合起来就是5,所以2+3=5。

小结:原来这些加法题目就是这样变出来的!

三、点一点——了解5的加法

1、看!屋檐上的灯笼要亮起来了,请你们一起来帮忙点灯,好吗?

2、交代任务

点的时候请你们仔细观察上面的加法题目找到相应答案的蜡烛,点错了,

灯可就不亮啦!

3、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将完成的幼儿作品摆放到活动墙。

讨论:看看灯笼都点亮了吗?

小结:我们的灯笼都点亮啦!让我们把这份喜庆带回到教室给其他的伙伴吧!

《灯笼》教案 篇5

《灯笼》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灯笼》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灯笼》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2、运用粘贴的方法制作灯笼,促进双手的协调配合,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 购买的红灯笼一个,圆形灯笼(三片纸做的)范样一个,菱形灯笼(四片纸做的)范样一个。教室里

预先拉上绳。

2、 毛钱做的灯笼穗子,固体胶,剪刀。

3、 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 出示实物红灯笼,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在哪儿见过灯笼?都见过什么养的灯笼?设么时候挂灯笼?

2、 出示圆形灯笼范样,幼儿仔细观察,探索灯笼制作方法。

提问:它们是有什么纸做的?是用几片纸做的?是怎么粘在一起的?

3、 教师边示范边提出制作要求。

(1) 制作灯笼的彩色纸可以是三张,也可以是四张、五张等。

(2) 对折后在彩纸的`反面粘上胶,纸片的边角要对齐、粘牢。

(3) 粘合最后一篇纸时,先把穗子挂线夹在灯笼中间。

4、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 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完成作业后热心帮助别人。

(2) 帮助能力弱对幼儿掌握对折、粘连的方法。

5、 把幼儿制作的灯笼挂起来,共同欣赏。

讨论:说说哪个灯笼做的好,好在那里。

6、出示菱形灯笼范样,引导幼儿探索制作方法,鼓励幼儿回家尝试制作。

小百科: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xx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