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伊索寓言》有感

2025/10/18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读《伊索寓言》有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伊索寓言》有感 篇1

《伊索寓言》,世界上最古老,最伟大的寓言集,每一个故事都饱含人生的哲理,言简意赅,趣味横生,有趣的同时也值得我们深思,生活中是否也会这样?

读了这本书,我也是受益匪浅,家喻户晓的《狼来了》,告诉我们要诚实,《农夫与蛇》告诉我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龟兔赛跑》告诉我们要谦虚……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狐狸和乌鸦》,故事中的乌鸦被狐狸夸的天花乱坠,结果失去了它已经到手的一块肉,乌鸦的形象令人忍俊不禁,但是乌鸦为什么会被骗呢?

“人贵有自知之明”,狐狸正是利用了乌鸦没有自知之明的特点,得到了肉,当乌鸦放声歌唱时,它已经被夸得飘飘然,压根没有意识到肉会掉,才造成这样的`后果。我读完这个故事时,又想到了另外一个故事:学生出去春游,老师问学生“你做了什么准备?”学生答“100顶高帽子”,老师听后,大怒,呵斥学生。学生夸口道“老师真是刚正不阿,是一个称职的好老师……”老师教育了一通,便让学生走了,学生离开后,说“高帽子还剩99顶”。

这两个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故事中的老师也没有意识到学生在给他戴高帽子,他觉得自己是一个称职的老师,学生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努力改正,不要像乌鸦一样被骗,陌生人的话并不是完全可信的,知道哪些话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做事情前,要认真考虑,谨防受骗。

小故事,大道理,《伊索寓言》,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争取博览群书,学习更上一层楼!

读《伊索寓言》有感 篇2

这个学期在吴老师的用心陪伴下,我们一起共读了好多书,其中有一本是我最喜欢的,那就是《伊索寓言》了。如果一本好书就是一位知心朋友,那我就有许多知心朋友了,其中最好的就是《伊索寓言》了。小时候,我就开始看《伊索寓言了。长大了,我还是很喜欢看这本书,这书里一共有一百个故事,每一个小故事都会让我懂得一个道理。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两个故事是:《披着羊皮的狼》与《孔雀和乌鸦》。这本书很有趣,它把动物当成人来写,用拟人的手法讲述动物之间的故事。这本书通过一个个故事告诉我们很多道理,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以下的这两个故事。

《披着羊皮的狼》故事说的是:有一只狼披着羊皮混进牧场的羊群中,后来被牧羊人发现,让它披着羊皮倒吊在树上,用来警告其它的狼并提醒人们注意。现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像狼一样的坏人,我们要提高警惕,不要相信他人的花言巧语,不要接受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碰到坏人时,要沉着、冷静,想办法去求救。

《孔雀和乌鸦》讲的是孔雀和乌鸦是一对好朋友,它们原来都是白色的,后来,孔雀坚持到底,经过精心设计,它得到一身漂亮的羽毛。乌鸦因为没有耐心,抵不了饥饿,后来只得到一身丑陋的黑色羽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为了一时的贪念毁了自己的一生。

其实《伊索寓言》这本书伴随我几年了。小时候,爸爸就买来送给我,开始我还不懂怎么看,随着我识字增多,我开始自己看了。这本书真的很好看,我被里面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我没有错过其中任一个故事,很多故事我都反反复复读了很几遍,每次感受都不相同。

每读一篇寓言,我就好象长大一岁了,又明白一个道理。《伊索寓言》真是我的良师益友。我爱看《伊索寓言》,它就是我最好的知心朋友,让它伴随着我成长!

读《伊索寓言》有感 篇3

我爱读书,也读了很多书。读书让我开阔了眼界,获得了知识,读书也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现在我正在读的书是《伊索寓言》,我很喜欢。

《伊索寓言》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影响的寓言之一,也是全世界读者阅读率最高的文学作品之一,被誉为西方寓言的始祖。

这本书讲了很多故事,其中我最喜欢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欠债的雅典人,故事讲述了:在雅典,有一个欠债的人,债主三番五次地来向他催讨拖欠的债款,他总说没钱,请求延期,但债主并不答应。他迫不得已只好把家中仅有的母猪赶出来与债主一起到市场上去卖。一个买主走上前来问这猪能不能生小猪崽。欠债的人回答说:“这头母猪不但能生小猪,而且它在土地女神节那天会生下些小母猪。“在雅典娜节那天会生下些小公猪?”买主听了这话大为惊奇。债主替欠债人解释说:“这毫不奇怪,因为它在酒神节还会生些小羊哩!”这个寓言说明: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会信口雌黄,说些没有根据的事情;还有人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为他人的谎言作伪证。

第二个故事是击水的渔夫,故事讲述了一个渔夫,准备在河里捕鱼,他用一张很大的网把河给拦了起来,然后坐在岸边等鱼自投罗网。可是,过了很久,他也没捕到几条鱼。渔夫又想了一个办法,他用麻绳拴住石块,将石块“扑通”,“扑通”地丢到河里,再提出来重新丢。因此,河水被弄得很浑,石头激起很大的浪花,把鱼群吓得仓皇逃窜,最后都钻进了他的网中。有人见了,指责他说:“你这样把河水弄浑,大家都没清水喝了!”渔夫回答:“要是不搅浑河水,我就捕不到鱼了!”这个寓言告诉我们:有些人和这个渔夫一样,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做损人利己的事情。

我喜欢《伊索寓言》,她教会了我许多道理。我要用这些道理来指导我的日常行为,做一个诚实、善良的人。

读《伊索寓言》有感 篇4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伊索寓言》。这本书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两千年来以其特有的人生智慧。和艺术魅力受到各国人民尤其是隐射当时社会现实的,更多的篇章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和智慧,还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的。

《伊索寓言》里面有很多有意义的故事。我最喜欢的寓言故事是《蚊子和狮子》,因为它让我懂了一个道理。

《蚊子和狮子》主要讲了一只蚊子向一只狮子发起挑战,虽然赢了凶恶强大的狮子,但是最后却被弱小的蜘蛛消灭掉了。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不要骄傲自大,忘乎所以,最后骄兵必败。

骄兵必败不只是蚊子,我也一样。

记得小学有一次考试,我靠自己的努力得了全班第一,这是我小学历史以来成绩最好的一次。这个成绩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在我心里有说不出的自豪甚至有些飘飘然了,我把我的喜讯传给了我的家人,他们都夸奖了我。后来,我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结果,还在课堂上开小差,回答问题时很不连贯,断断续续。结果被老师批评了一顿,而且老师还给我妈妈打电话了,回到家,不说也知道,肯定会被批评的,果然不出我所料,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人不能有虚荣心,凡事不能骄傲!”妈妈的这一句话让我受用一生,它就像一盏灯,照亮了我人生的道路。

毛主席曾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一句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回响,回响……

读《伊索寓言》有感 篇5

在《伊索寓言》中,几乎每一个故事都来自于生活,大部分以动物为主人公,极少部分以神或人做主人公。各个故事都富涵哲理,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许多寓言中,我最喜欢的寓言是《磨坊主和儿子与驴》。

这则寓言讲的是有个磨坊主和他的儿子一起赶着他们的驴子,到邻近的市场上去卖。他们走了一会儿,看见了一些聚集在井边谈笑的妇女。其中有一个女人说:“看,多奇怪的人,有驴子不骑,却要走路。”磨坊主听到此话,就让儿子骑上驴子。走了不久,有一个老头说:“你们看看,懒惰的孩子骑着驴,而他年迈的老父亲却要行走。下来,你这小家伙!”年老的磨坊主便叫儿子下来,自己骑上去。没走出多远,又来了一群妇女和孩子,几个大人说:“你个无用的老头,怎么可以自己骑在驴子上,让那可怜的孩子跑的一点儿力气都没有啦?”没有主见的老磨坊主听了,立刻让自己的儿子也骑上驴子。快到市场时,一个市民看见了他们便问:“朋友,请问,这是你们自己的驴子吗?”老人说:“是的。”那人说:“从你们一起骑驴的情形来看,你们两个骑驴子,还不如你们两个台驴子呢。”老磨房听了,便和儿子一起把驴子的腿捆,用一根木棍将驴子抬上肩向前走去。经过市场口,很多人来围观,取笑这父子俩。吵闹声和这种奇怪的摆弄是驴子很不高兴,他挣断了绳索和棍子,掉到河里去了。老磨坊又气又羞,连忙从小路跑回家去。

读了这个故事以后,我知道了众口难调,如果想让所有的人都满意,最后可能会让所有的人都不满意。

读《伊索寓言》有感 篇6

古希腊的寓言故事,大多数是在奴隶们中间口头上流传的故事。这与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有所不同,其中非常有趣的,是《伊索寓言》在艺术上广泛的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动物们来当故事的主人公,利用它们的性格特点来突出主题,令我印象深刻。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仅用短短的一小段,就完全突出了人物形象,让我们读者马上就能准确的理解其中的寓意。这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故事,便是那《狐狸和葡萄》:有一天,一只饥饿的狐狸溜进葡萄园找食吃。望着高高的葡萄架,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沉甸甸地挂在藤上。狐狸的口水都流出来了。他憋足了劲往上蹿啊蹦啊,可就是够不着。“哼,谁要吃这样的酸葡萄。”狐狸安慰着自己,就走了。这篇故事仅用了九十几个字,便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一些人自欺欺人的丑恶嘴脸: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就说不好。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认为葡萄是酸的,而始终没有认识到是自己的能力不足,这只狐狸真是会安慰自己!一些人总能为自己的无能解嘲,在这篇文章中,那种嫉妒又无可奈何的心态一一被揭露了出来。

这仅仅只是《伊索寓言》中的一小篇,类似这样的有很多,但每篇都把寓意表述得淋漓尽致,篇章较短,并不会让我们读起来枯燥无味,这是我爱这本书最主要的原因。在每一篇故事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故事中十分严肃的批评和嘲讽。《伊索寓言》是当之无愧的古希腊寓言故事的精品,其中的道理都是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的。

好读书,读好书,让我们一起走进寓言故事,感受生活的智慧,想象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