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昆虫记》读后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昆虫记》读后感 篇1
《昆虫记》曾经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这部巨著是由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写的。他从小就非常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并真实写下它们的本能和习性,才写出《昆虫记》这部巨著。因此,他深受到了全世界人名的尊敬与爱戴。
《昆虫记》里面详细描写了各种各样的昆虫,比如:螳螂、蜘蛛、蜜蜂、蚂蚁、莹火虫,等等……里面的一字一词,都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表现了昆虫们独一无二的特点;娇小的莹火虫,它的对手竟然是如樱桃般大的蜗牛!真是太虚不可思议了!它先用自已身上携带的武器—刺!
去扎蜗牛的背部,蜗牛以为是在给它按摩,所以就没有搭理莹火虫,大约扎了二十下左右,蜗牛就完全没有反抗力了,原来,莹火虫身上的刺含有毒液,每次在扎蜗牛时,它就会将毒液输入到蜗牛的身体里,这样子才会让蜗牛没有了反抗力。
然后它将蜗牛从壳里拖出来,最后,它就可以一点一点的享受鲜美的蜗牛肉了。这也让我明白了“弱肉强食”的.道理。同时,我还知道莹火虫身上有着明亮的“小灯笼。”让科学有了启发,经过对莹火虫的观察和研究,才发明了电灯,让我们的生活从黑暗中得到光明。
读完《昆虫记》这部巨著,让我知道大自然中竟有如此多的昆虫,昆虫的样子和名字也意义不同,在昆虫里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蚂蚁遇到困难时有团结友爱的精神,泥水匠蜂在造房子时,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蜘蛛织网有坚持到底,弃而不舍的精神。
螳螂捕食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蜜蜂采蜜有着聪明智慧、勤劳勇敢和无私奉献还有舍已为人的精神和品德。等等……所以,我们要爱护大自然的生物,保护昆虫,爱护地球!既然昆虫里有如此多的奥秘,那就让我们一起翻开《昆虫记》寻找昆虫中的奥秘吧!
《昆虫记》读后感 篇2
《昆虫记》一书由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所著,向我们描绘了一只只昆虫的生活以及它们的世界,那是我们所不曾了解的,也是一本不错的儿童读本,让孩子更了解昆虫的生活。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昆虫记读后感600字,大家一起来看看。
合上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仿佛置身在奇妙的昆虫世界——在一片萤火虫组成的星海下,听!蟋蟀们肆意妄为的.吟唱着。看!挥着大刀的螳螂,佩戴者闪亮胸甲的水甲虫,穿着燕尾礼服杨柳天牛,它们正狂欢着。
法布尔让我身临其境的与昆虫们来了场对话,共享它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体味着生命的美好,眼前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文字,不再是深奥的自然科学,而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份份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这是一般记录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昆虫的书,一本记载昆虫无限奥秘的宝典,更是一本载满法布尔心血和智慧的传奇。当我在为昆虫世界而着迷时,更为法布尔告诉我的道理而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书中他写道:其实,并不是稀罕虫子才值得关注,哪些看似平淡无奇的虫子,如果好好观察,同样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情,普通并不等于无足轻重,只要我们给予重视,就会从中发现有趣的知识,无知常常使我们看不到它们的价值,其实再不起眼的生物都是构成大自然的生活乐章不可缺少的音符。看看我们自己,我们何尝不是普普通通毫无起眼的小学生,每天看似过着枯燥无味的三点一线的生活。我抱怨着,但是重来没有想到去重视。一定是我忘记了用心去看这个世界。我想起我每天上学的那条路,去年秋天的时候,路边一排排满树的金黄银杏树是多么的耀眼,匆匆忙忙的我都忘了停下脚步抬头去看看那抹金黄,去听听风穿过树叶的声音。忘记去踩踩那随风铺满的面的金色。因为我的无视,我错过多少大自然馈赠。
我想生活重来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放慢脚步跟随法布尔一起听听自然的声音吧!
《昆虫记》读后感 篇3
独立小院,月光如水,我静坐其中,感受着流泻在身边的月光的凄美,静静地阅读着法国作家法布尔的佳作《昆虫记》,并不禁被其平凡,却又可打动人心的语言所吸引。
法布尔出生于一个极其普通的法国家庭中,家人们都对昆虫没有兴趣,甚至还讨厌昆虫,但就在毫无遗传的情况下,年幼的法布尔却对此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幼年时,从法布尔喜爱研究动植物,喜欢探索水下世界的动物们,喜欢长相奇特的虫子,上学时不忍心消灭树下的蜗牛,就可看出他对昆虫的喜爱。
长大后更是入迷,愿被别人当做傻子的在石块儿旁看蟋蟀唱歌儿而待一整天,愿在寒冷的冬天将炉内温暖的火熄灭,好观察舍腰蜂的家,愿让蜜蜂在窗上筑巢,因为飞蝗泥蜂在门口筑巢,而小心翼翼的进门。
在阅读这本书时,我仿佛置身其中,和法布尔一同去探索这大千世界所带给我们的奇妙体现,去探索植物以及昆虫身上那不为人之的奥秘。通过他那细致入微的观察与科学性的描绘,激发了我很大的兴趣爱好及获得了大量的知识。
我认为法布尔才是真正的科学家,与别人不同的,别的科学家们研究动物们,只是将活了的或将死了的动物残忍的解剖开来,和动物唯一所联系的只有那冰冷的解剖刀。而法布尔不同,他是在生活中,在不伤害它们的`情况下,去仔细观察,和昆虫联系的是自己对昆虫的喜爱,是自己热爱昆虫的那颗心,找到的成果,可能没有解剖的详细,但却比解剖更近人情。结果定比起解剖所得到的更多,因为他是用自己的一生去研究动物,他了解的不仅是昆虫的结构,更多的是观察及生动的描写了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
法布尔用自己的一生去了解昆虫,他不仅是在研究,更是在和昆虫做朋友,这是他自己的一种追求,一种向往,一种令人所敬佩的精神。
《昆虫记》读后感 篇4
了解蜘蛛、蜜蜂、螳螂、甲虫、蟋蟀、蝉等昆虫的生活习性,让我看到了一幅有关昆虫的精彩画卷。——题记
刚刚看到《昆虫记》这本书的时候,看到封面上"昆虫"两个字时,不禁兴趣大失。这比起《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的刺激探险,比起《童年》《简爱》的一个个令人回味的故事,似乎看起来平淡无奇。
拿起这本书,渐渐的被这本书的内容所吸引起来,作者法布尔用他轻松诙谐,细腻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又一个可爱的昆虫:为快乐而高声放歌的蝉,不知动脑的建筑家黄蜂,恐怖而又对自己儿女慈祥至极的迷宫蛛,还有绿色蝈蝈等等。一个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昆虫被作者描述成了一个个感情丰富的,栩栩如生的小生灵。
特别是蝉的'故事:它在地下,等待了四年,当钻出土后只能活一个月,却仍然放声高歌,蝉那珍惜自己,活出自己的精神让我感动,作者说道:它们不仅为大自然的美好而高歌,更是在为自己的复苏而歌唱,这句话久久刻在我的心里。
还记得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趴在地上看蚂蚁。当那暗红色的小东西,穿过密密麻麻的草丛,我总喜欢把手按在它前面,等它爬上"肉乎乎的大柱子",再把手抬起来,这样蚂蚁就只能在我的手上,漫无目的的乱跑了,看着它们细细的脚快速地来回交织着,那焦急的样子,总让我忍不住笑出来。我当时是那么痴迷这种游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渐渐对此失去了兴趣。而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充满好奇与热爱,并一直延续和坚持着这份热爱,才会写出如此真实,文学和科学融为一体的《昆虫记》!
真想不到,昆虫的世界是如此丰富。昆虫,如此微小的生命也能这样精彩,我们应该保护昆虫,爱护大自然。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像法布尔一样,对自己的目标多一份热爱!多一份执着!多一份努力!
《昆虫记》读后感 篇5
最近我又一次拜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领略了昆虫的神秘世界,跟随法布尔的脚步观察了昆虫有趣的生活习性,学习他倾其一生,以无比的热情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它是怎样一部经典著作呢?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用毕生的心血写成的科学巨著。全书主要讲了昆虫的捕食、繁殖等行为。作者用其幽默的语言和独特的写作手法为我们呈现了昆虫世界中生机盎然的景象。本书逻辑缜密,语言幽默,描写十分写实、生动、打动人心。是中学生不可或缺的科普巨著。
我最喜欢的昆虫是萤火虫,它靠体内的氧化物质来发光,在夜间的草丛中飞舞,炫耀自己发光的漂亮尾部,真像是借了一盏小灯笼。但同时,它也是个残暴的、冷血的杀手、捕食者,它专门抓弱小可怜,行动缓慢的蜗牛来饱餐一顿,它有专门捕食蜗牛的麻醉针、麻醉剂,还有可以融化蜗牛的毒素——体液。当我读到萤火虫抓住一只蜗牛时,它会用尖锐的口器给蜗牛注射一种麻醉剂将蜗牛就变成了肉粥时,我不禁感叹萤火虫竟然有如此多的智慧,可爱的萤火虫竟然是一个食肉主义者,而且手段狠毒辣,不仅仅有萤火虫,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在漫漫的夏夜中,法布尔仅凭昏暗的烛光,就能观察的'这么细致。可见法布尔具有洞察秋毫的犀利眼神和追求自然科学的精神,他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去观察和研究,甚至是歌颂那微不足道的昆虫。当我读到了可怜的鸣蝉、勤劳的蜜蜂、可怕的狼蛛、长毒刺的黄蜂等等时,仿佛自己也是一名在旁边观察的生物学家了。然而,我难以想象法布尔在细心的观察中克服了多少困难?
法布尔在我心中,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人,他用长达三十年的观察来研究昆虫并做记录,凭借的不仅仅是他的兴趣,更是他有着超人的毅力和耐力,他创造了一个奇迹,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