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篇1
《绿山墙的安妮》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蒙哥马利的一部文学名著。
书里的主人公安妮从小就是孤儿,卡斯巴特兄妹本想领养个能帮他们做事的男孩,却阴差阳错的把爱幻想、唠唠叨叨的安妮领了回来。在绿山墙,她结识了好朋友戴安娜,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所著名的大学。但马修不幸过世了,为了照顾马瑞拉,安妮留在亚邦里做了一名教师。
读了这本书,我非常羡慕安妮。因为,安妮的过去虽是痛苦和不幸的,但在她的'生活中,有一对善良的兄妹,还有一位知心的朋友和许多帮助她、关心她的人,并且,她依然乐观的面对生活,积极的面对自己所遭遇的一切,这使她的生活充满阳光。可是,我也同情安妮。因为,安妮从小就失去了父母,没有一个亲人,多亏有好心人帮助,把她抚养长大。可就算他们把安妮当做公主娇惯着,也弥补不了她心中的缺憾——缺少父爱和母爱的关怀。而我,生长在一个温暖的家庭,有家人给予我帮助并对我鼓励。安妮只是一个渴望得到爱,渴望得到家庭的孩子,而她的要求是每个普通孩子都所拥有的,我想,在现实生活中,我一定会遇到很多痛苦和不幸,但比起安妮的经历,这一定不算什么,我该有更多的理由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
读完这本书,我要向安妮学习。到雷德蒙德去上大学一直是安妮的心愿,但她在自己的前途和马瑞拉的安危之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留在绿山墙来照顾马瑞拉。安妮不仅懂得知恩图报,还懂得在选择放弃去雷德蒙德深造的同时,制定新的目标,新的计划,完全没有任由命运来安排自己。安妮这种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掌控自己未来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学习吗?
安妮虽是孤儿,但她善良、勤劳、直率,珍惜友谊,乐观向上,热爱大自然。我要像安妮一样,用积极的心态微笑着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迈过一个又一个坎儿,踏过一个又一个波折,朝着我美好的梦想前进!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篇2
《绿山墙的安妮》作者是加拿大的露西·莫德·蒙哥玛利。故事的主要内容是:绿山墙的卡思伯特兄妹决定领养一个男孩做农活,孤儿院却送来了一个爱幻想、喋喋不休的红发女孩——安妮。安妮天性活泼乐观,她因为天真和爱幻想闹了不少笑话,又因为善良和直率赢得了友谊和真挚的爱。她凭着努力考取了好大学,却为了留下照顾生病的玛丽拉,她又放弃了学业,在绿山墙附近当小学教师。
安妮最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就是她十分乐观。她是一个身世凄凉的女孩:从小就父母双亡,邻居收养她到6岁。起初她先帮人家看孩子,后来被送往孤儿院,11岁才来到绿山墙农舍。经过那么多的悲痛、辛劳,这种痛苦我们能忍受吗?No!当然不能。但是,幼小的安妮挺过来了。她不但没有倒下,对生活依然充满希望。这样的乐观我们有吗?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消息:一位绝症患者与一位体魄强健者去医院检查。护士竟粗心地把两者病单调反了。绝症患者一看自己没病,别说不失落了,生活开始充满色彩,就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那健康的人一看自己得了绝症,傻了眼,整天忧心忡忡,失魂落魄,被阴影笼罩,不久便去世了。这消息不知是否真实,但它充分说明:微笑,让生活更美好。
安妮学习很用功,值得我学习。她一忽儿在拼写上占了先,一忽儿又做对了所有算术题。她甚至会熬一个通宵去猛攻十进位小数,再一次名列榜首。这种争强好胜、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只要一碰到难题,我们不会想尽办法解决,只想等老师报出答案。其实我们应该深入思考,从别的角度去看,实在不懂可以虚心地请教他人呀。
安妮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成功之路。是的,让我们微笑着面对生活,微笑使生活更美好。《绿山墙的安妮》的确值得大家去看。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篇3
在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草地上,有一个女孩,她的微笑时世界上最美丽的。她热爱着她看见的一切事物,她对一切事物都是那样热情。故事发生在绿山墙,有一个叫安妮的孤儿,被马修和马瑞拉兄妹从孤儿院领回。他们本想领一个男孩帮农场干活,却阴阳差错地领回了一个骨瘦如柴、一头红发、满脸雀斑的女孩。她差一点被送回去,但她丰富的想象力把兄妹俩迷住了,留了下来。安妮给绿山墙的所有地方都起了优美的名字,如:闪光的小湖;白色的欢乐之路等;她还与一位名叫黛安娜的黑发女孩成了知心朋友。安妮在朋友、老师、马修和马瑞拉的爱和关怀中幸福地生活着,直到马修死亡。安妮坚强地活了下去,成了一名乡村教师。
故事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安妮。她是个天真活泼的女孩,她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她想像空中的小鸟一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她有一种魔法,可以想象出任何事情,仿佛这件事情就发生在你眼前一样。她爱笑,是孤儿。可她的心,正如她的红发那样燃烧,她不气馁不哭泣,她怀着浪漫及固执,闯下各种祸。我看着她,哭笑不得,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笑,在这样的青春面前谁能不欢笑呢?
安妮的'故事告诉了我,我们现在还没有的东西,就是坚强和勇气,在任何时候都一如既往的微笑,一如既往的快乐。成长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我们可以选择任何态度去面对它,但如果你想成为阳光少女,那么,安妮的乐观便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性情。试着用安妮的眼光和态度去看待世界,你会发现,原来阴暗的部分也是明媚的,这便是乐观的力量!期望也是一种快乐,这些期望也许会辜负一些东西,但它不会辜负自己。也许,安妮原来不期望它会实现,但在期望的过程中她已经得到了快乐和满足,这就是想象的力量!
安妮是个丰富多彩的女孩,她还有许许多多的故事!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篇4
合上书,轻轻舒一口气,目光缓缓移到了那阳光明媚、树木葱茏的窗外。刚刚读完的那本书——《绿山墙的安妮》中的小主人公安妮的形象好像浮现在我的眼前。不,应该说是她和他们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安妮·雪莉是个孤儿,当马修和玛丽拉夫妇想在孤儿院收养一个男孩帮助家里干活的'时候,阴差阳错地把11岁的安妮领回了家。马修很喜欢这个有趣的孩子。刚开始,妻子玛丽拉并不喜欢安妮,想把她重新送回孤儿院。在马修的强烈坚持下,他们收养了这个可爱的孤儿,玛丽拉也渐渐喜爱上了她。经过安妮的不懈努力,最终考取了女王学校并且拿到了艾佛里奖学金。就在这时,马修突发心脏病离开了自己,如果再不注意保养,玛丽拉的眼睛也会瞎掉。因此,安妮自愿放弃了奖学金和去大学深造的机会,准备在当地找一份教书的工作,留下来照顾玛丽拉。这时,成绩优异的男生吉尔伯特把自己在阿冯利教书的位置让给了安妮。从此,两人忘记过去,成为了好朋友。
我真的盼望这本书厚一点,再厚一点;内容多一点,再多一点。我想,我已经真切的爱上了安妮,爱上了她那丰富的想象力——可以跟一草一木交朋友和对话,还给他们每个人取了一个可爱的昵称。闪光的小湖、闹鬼的树林……她似乎能把一切悲观的事情,想得美好和浪漫。我爱上了她那乐观向上的态度——虽然自己是个孤儿,但还是始终热爱这个世界;遇到枯燥的几何数学题,又想尽办法去攻克它,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女王学院,在女王学院一年后结业,获得了全校独一份奖学金。我还爱上了她天真淳朴的品质——越到正式场合时,她总是会犯一些小错误,如请牧师的太太来家里吃饭,自己做蛋糕时,错把镇痛涂抹剂当成香草香精来使用;请戴安娜来家里用茶点时,把葡萄酒当成甜酒来饮用,使黛安娜大醉。
我爱她太多太多……
最后,我想用约瑟芬老小姐的话作为文章的结尾:“安妮像彩虹一样有许多不同的色彩,每一种色彩出现时都是非常绚丽的。我喜欢那些能使我爱他们的人。”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篇5
前不久,我与母亲共同阅读了《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
书中主要讲述了安妮被玛丽拉兄妹收养,差点被抛弃和重新被带回家后的故事。其中玛丽拉那隐藏在心底的不敢表达出来的母爱令人感动。安妮为了重病的玛丽拉,而留在当地做了一名小学教师的事也让人深有感触。
与母亲共同读完后,有种奇怪的感觉。我似乎很抵触与父母共读有关亲情的书,因为书中的主人公很孝顺,能做到我做不到的事。另外,也有感动。玛丽拉虽然不是安妮的亲身母亲,可依旧很关心安妮,安妮也很爱玛丽拉。这种无血缘关系的亲情是最触动人心的。
从我记事起,就没和母亲共同阅读过一本书,初体验感觉很新鲜,也很紧张,我终于体会到安妮被带回家之前的紧张感了。从前阅读这本书时,除了感动就没有其他感受了。果然,一本书只有多读几遍,才能真正理解它蕴含的`奥秘。从前的我并不懂,认为书看一遍就够了,自己已经懂了。现在看来,我觉得的自己可真傻、真幼稚。
《绿山墙的安妮》之所以能这么著名,是因为整本书充满了温馨的气氛,作者对景物的描写很美,安妮的想象也让人觉得丰富多彩。让人感觉充满诗情画意,无法形容词句的美、妙、好。不得不说,作者很厉害,这本书也是我至今为止最喜爱的书了。它也真实反映了人在各种环境中的情感,例如思乡、敌意、愤怒和快乐等等。我想这本书之所以那么著名,或许是因为优美的笔调、真实的情感等地方,让人感到美好。
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绿山墙的安妮》也是。虽然意见不同,但读者对它充满了喜爱。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