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爱习作提供的读苏菲的世界有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篇1
我看过的书中,给我印象深刻的不多,但是《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因无它,因为它是本有趣的哲学书。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乔斯坦.贾德著作的小说,本书多以苏菲和一位名叫艾伯特的神秘人之对话录,是以由浅入深的方式简介西方哲学的小说。
苏菲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又活力十足的14岁女孩,对一定事物有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对哲学。她表明自己是一个哲学家,因为她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并能实践自己所想。我们身边其实处处是哲学,却只有少数人会发现哲学的殿堂,不断去探索、实践。她是一位出色的老师——艾伯特.诺克斯,因为他迫使苏菲自己思考问题并得出结论,从不为她降低难度,同时他也关心苏菲,希望她能学好。艾伯特强烈信仰哲学,因为哲学让他明白他因艾勃特.纳格的意志而存在。
最初的哲学家被称为自然派哲学家,朝科学推理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成为后来科学的先驱。艾伯特认为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的唯一条件是要有好奇心,苏菲正符合,所以她在艾伯特的指引下,一步步跨入哲学的殿堂。
范曾说得好:“好奇心是科学之母。”想一下,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对吗?苏菲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同时,艾伯特向他解释从古希腊哲学发展到现今哲学的历程和转变。
《苏菲的世界》,即是哲学的殿堂,它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好奇心理,并了解了欧洲哲学史。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们应如苏菲踏入哲学的殿堂一样,专注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持之以恒,不断进取。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篇2
文学是无数语言文字拼凑而成的艺术,科学是无数定理定律的知识体系,美学是无数人对现实的感觉所组成的审美意识,而哲学,我觉得它是无数个世界的概括与总结。
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提到哲学,也很少有人讨论哲学。在大学里有那么一句话:选择哲学,等于待业。这句话说明了哲学这条路是条死胡同。在以前我对哲学从来没有什么概念,也从没接触过,但阅读了《苏菲的世界》之后,我总算明白哲学并不是那么陌生,其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不论是文学、科学、美学等等它们都有哲学。
印象最深的就是开篇苏菲收到收到了一封信,里面只有一个问题:你是谁?多么奇怪的问题。我也在一直思考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却又似乎永远没有答案。我是金介媛?还是说我是一个生活在银河系里的地球上的中国广东广州的人?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叫金介媛的'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个,在未来还会出现多少个,他(她)们都叫金介媛,但是就是我吗?而在广州又有成千上万的人他们就可以替代我么?答案显然不对。在思考了很久之后我只能回答说,我就是我,除此之外找不到任何词汇来说清楚“我”是谁。就这么一个问题,便把我吸引进了哲学的世界里,它是多么神秘,多么有趣,我似乎永远也捉摸不透它。
在书中我分清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我认识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笛卡尔、佛洛依德等等著名的哲学家。记忆中最有趣的一句话就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所说的一句话:Cogito,ergo sum. 这句法语翻译成中文也就是: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根据字面上的意思很容易理解。意思就是,因为我思考所以我存在,可是笛卡尔为什么要说这么一句话呢?笛卡尔是当时怀疑论者的代表人物,他怀疑这世上的每一样东西,但有一件事是他绝对肯定的,那就是他一直在怀疑。也因为他一直在怀疑,所以他无时不刻的在思考,而因为他必然是在思考的所以他也一定是个思考存在者。用自己的话来说也就是那句,我思故我在了。
但是这个时候我又有了新的疑问,为什么思考的就一定是存在者呢?不思考难道他就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么?之后我便用我哲学的头脑解开了这个疑问。
我原本以为哲学是一门完全不切实际的学问,一门枯燥乏味的学问,但是当我读完整本书之后,我才发现,其实哲学是最贴近生活的,它就是关于每个人心中的问题的学问,只有哲学才可以打开每个人心中的那个世界,只有哲学才可以解释我们心中的那些,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篇3
正如高尔基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们在一生中会读很多本书,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本很有趣而又蕴含哲理的书,书名叫做《苏菲的世界》。作者是乔司坦·贾德。这是一本哲学入门书。
乍一看,内容跟哲学八竿子打不着。但实则该篇文章以一位名叫苏菲的小女孩不断接到来自哲学家的哲学课程信为背景,又以苏菲不断的探寻不断的解谜为主线,向我们介绍了世界哲学史和哲学的奥妙所在,逐渐地,一步步的让我们了解到他们活着的世界只是在一本书中。
这就像我们看人家变魔术一样,由于我们不明白其中的奥秘,于是便问道,魔术师如何能将一只活生生的兔子从礼帽里变出来呢?许多人对这世界的种种也同样有不可置信的感觉。关于突然变出一只兔子的事,这不过是魔术师耍的小把戏。在哲学中,我们把小白兔比作整个宇宙,而我们人类则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虫。不过哲学家们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魔术师看个清楚。成为哲学家的首要原因就是不要失去好奇心,大胆的去探寻,就像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一样。
哲学是什么?或许有人说哲学就是那些类似于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等一些深奥的宇宙终极谜题构成的。实际上哲学仅仅是跨过事物的表面而看清它的本质。
《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
它向我们揭露了哲学的奥义。向我们介绍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众哲学家的思想与生平。在这些哲学家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便要数达尔文了。
在我们的看法中,达尔文他是一名昆虫学家或是一名自然科学家。跟哲学根本没有一星半点儿的关系。但他提出的进化论大大的影响了哲学史。而且虽然他是一个生物学家,但他却和真正的哲学家一样,重在的是提出问题,而不是着急着解答问题。小心谨慎是一个哲学家,也是一个科学家应有的态度,这便是哲学的精神。
我认为达尔文他哲学的精神和他身为科学家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在日常的生活中,我总是发现问题就着急的去探究,通常这时我就只看到了表面,而并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这导致了我并没有小心谨慎地去探索问题,而是过于急躁的去妄下定论。当我了解到达尔文的态度、哲学的精神时便下定决心要去学习他。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看待事物时一定要像上文提到的寄生虫一样来到兔子皮毛的表面,充满好奇心地去观察魔术师,也就是观察事物最真实的本质。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篇4
这是一本关于哲理的书,我开始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我认为这会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我开始并不知道,这本书是讲些什么的,当我看到第一章,我便知道这是讲哲学,每当我看到一个问题,我也会思考,但往往都是以失败告终,就比如,第一个问题“你是谁?”我当时的第一个回答就是,我就是我,但苏菲却比我们想的还要多,她还联想到了其他的一些事物。比我们想的还要深入,还有“世界从何而来”“哲学是什么”“奇怪的生物”这些问题把我弄得晕头转向,使我对这本书没有了兴趣,让我接着读下去的是那个寄信胡神秘人,她是谁呢?为什么要寄信给苏菲呢?
我继续的往下读,后面的内容并不象前面那样难以解读,而且越往后面读,我就觉得我的四周被金灿灿的阳光照着。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次雅典之旅。艾伯特的穿越和雅典两千四百年前的样子,使我大吃了一惊,我当时的思想是和苏菲一样的,这是不是在拍电影呀!怎么会有人一下子就回到古代的雅典呢?可能是在做梦,对于雅典之旅,这就像是在讲一个故事,让人通俗易懂。
这本书讲了许多关于哲理的知识,都发生在我们身边,但我们都没有提出疑问,并认真思考过。哲理是一门很复杂又是很简单的`一门学问,但这门学问最重要的就是动脑筋和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认真思考,直到寻找到答案,我们应该学习苏菲那种爱思考,坚持不解的精神。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懂得思考,而且都深入的去探究,那这个世界的知识分子肯定会比现在多得多。《苏菲的世界》带给了我另一种感觉,一种难以解说的感觉,就好像如果你站在宇宙,你就是宇宙中渺小的尘埃,你非常地想去探索,但宇宙太大了,不论你怎么努力,永远都触碰不到它的边缘,既然望不到边,那就让我们更加努力去探索吧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篇5
《苏菲的世界》是乔斯坦·贾德的一本非常有哲理的哲学小说,让我读后深有感悟。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哲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不仅枯燥,而且非常难以琢磨。但是自从我读了《苏菲的世界》之后我的想法就改变了。
《苏菲的世界》是通过一封封神秘而又引人深思的来信把我深深的吸引,带领我走进哲学的王国,遨游哲学的世界。每一个个深奥的问题,经过深深地思考,去领悟哲学的道理:
一、我是谁?
“我是谁?”这是苏菲收到的第一封神秘的来信,从此引发了她对身边一系列事物的思考甚至对整个世界、宇宙的思考。
虽然很少有人真正的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每个人都习惯了“我就是我”的想法,但是如果你的名字由“苏菲”变成了“菲苏”,那么你到底是“苏菲”还是“菲苏”呢?有时候我也会想“我到底是谁?又为什么会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呢?”书上说:“存在即是合理”,意思是说存在的是合理的,不合理的就不会存在,因此我便这样合理的存在了吧!
就像我站在鲁迅的故居里,鲁迅先生曾经在这里生活过,而我又站在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突然之间我感觉人活着是件多么美妙、神奇的事啊!而这个世界又是多么神秘啊!
二、要有好奇心
书中来信的神秘人说过:“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是啊,我们学习要有好奇心,做事要有好奇心,活着更要有好奇心,有了好奇心才能懂得更多的东西,可见有好奇心是一件多么可贵的精神啊!
许多人小时候就有好奇心,但是长大了之后,想法现实了,也渐渐习惯了这个世界,认为什么都是应该的,却丢失了好奇心;此时此刻,我也悲哀的发现我也正渐渐的'习惯这个世界,认为有些事都是理所当然的,没有奇迹,没有悬念,更没有什么魔法,一切都是真理,一切都存在了,一切都是合理的,那边不用再去思考,不用去求知,不用有好奇心。
有人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我想这也是因为每个孩子都还没有丢失最初的好奇心吧!
三、没有至善至恶
大家都认为世界上有善良和邪恶,而那些神话、电影、戏剧、演义都在极力地宣誓“邪恶是永远战胜不了正义(善良)的”、“正义(善良)必胜”等等,,渐渐地人们也被这些看法所“感染”了,认为好人就是代表正义(善良),坏人就是代表邪恶,我也是这样想的;可是当我看完书中第三章后,我的看法就变了。
我跟着苏菲的步伐,深深地思考,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并没有至善至恶,而这些善恶都是取决于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如果大多数人认为某种事物是好的,那么这种事物就会被推崇为善的代表,反之就会被人们唾弃为恶的代表。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思想也会发生变化,任何事物无论是至善还是至恶,似乎都不是真实的,所以我认为世界上并没有至善至恶。
……
说实话,哲学实在是一个太大的课题,让人不得不去不断地深思,而我就好比一个刚刚步入哲学这个金色殿堂的小孩子,世界太大,而我太小,我就如那布满夜空的星尘,但是,我相信,我总有一天也会成长起来,也会沿着哲学的阶梯,一步步地爬到处,去仔细地审视哲学这个大世界的!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篇6
“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有一天当你听到或看到这样的问题时,你会如何回答呢?你是否曾思考过世界的本源是什么,人到底从何而来呢?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把我带入了《苏菲的世界》,我在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在神奇女孩子苏菲的陪伴下开始了对人生、对世界、对社会的思索与探求。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我和苏菲一样企图揭开层层谜团,然而在人生的长河中,人们依然不断的在探索,在思考,世界的本源是什么?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充满魅力的哲学启蒙书籍,书中描写了14岁女孩苏菲的神奇经历,虽然貌似是写给年青人的书,但书中对于哲学知识的启蒙与指导,对于人性及对社会、世界的认识却是适合各年龄层次的人们好好读一读的。全书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世界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史,在介绍哲学史的过程中又不断穿插着艾伯特与苏菲,艾勃特与席德之间的神奇关系,以两位少女苏菲与席德的关系做为导线向读者一层层展现哲学的神秘与奇特之处,深深地吸引了我。哲学这门学科对于我而言是比较遥远的,少得可怜的一点点哲学知识来自于学生时期的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和自然课程、历史课程,唯一能说出来的就是某某某是位世界知名的哲学家,但哲学到底是什么,哲学是研究什么的,和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我一直没有关心过。直到读了《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才使我对哲学这门科学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人类哲学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现代科学的发展史,与人类文明的足迹相印证,哲学家们在思考人生、研究哲学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推动人类文明的脚步向前近。文中的苏菲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强的少女,而哲学正需要人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不断的进步发展。
历史就像一条流动的河,思想的历史就像这条河流,人们的思考方式受到宛如河水般向前推进的传统思潮与当时的物质条件的影响。因此我们永远无法宣称任何一种思想永远是对的。只不过就你所置身之处而言,这种思想可能是正确的。我想这就是历史带给我的一些思考。“我是谁”?人生如星尘一般在历史的洪流中是渺小的,又是神奇的。“我思故我在”,哲学会使我们醒悟,而《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