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2025/10/22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情节中感知乐曲的ABC结构。

2、能分辨不同的音色,并根据不同音色做出相应的动作。

3、在音乐游戏中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4、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5、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活动准备:

音乐一段、PPT课件、老狼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进场:师生共同回忆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玩法入场。

二、初步感知音乐:

1、以简单的故事引入师:"刚才我们在外面玩了一个什么游戏?"你们想玩得更开心些吗?

"今天老师把这个游戏藏在一段好听的音乐中,请你从音乐中找找老狼和小羊在什么地方?藏在音乐里的这个游戏,小羊在天黑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吧!(第一遍)

2、出示图谱,感知音乐师:"你们找到狼和小羊在什么地方了吗?我看见有些小朋友用表情表现出来了,张老师也找出来了,而且我还把它画了出来。"

三、理解乐曲结构

1、教师根据音乐帮助幼儿分析乐曲结构师:"请你告诉我,我画出来的这个游戏什么颜色是老狼,什么颜色是小羊?"

2、师:"你们说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看着上面的游戏图来听听音乐好吗?"请大家跟着老师手中的小红点点来一起听哦。(第二遍)(边放音乐教师边做动作)

3、师:"这下听出来老狼和小羊了吗啊?"小结:原来白色的是小羊,黑色的是老狼。

四、按游戏图谱分析角色:

1、师:"小羊的音乐听起来让你感觉怎么样?"(欢快)老狼的音乐听起来让你感觉怎样?(凶猛、吓人)

2、听音乐看着游戏图谱加上你的动作一起来玩一玩。(第三遍)(师幼一起做动作)

3、分角色感知音乐中的不同音色,分角色进行游戏。

师:"这次我们用口型和动作来表现音乐,不发出声音哦。"听清楚什么地方师小羊,什么地方师老狼?(第四遍)(师幼无声表演,感受两种不同音乐)

五、听音乐和老师一起玩游戏。

1、老师当狼,幼儿坐在椅子上做造型进行游戏。(前四句)出示老狼玩偶,老狼跟我们做游戏,不被老狼发现(提示小羊不乱动,不让老狼发现)老狼转身的时候小羊要变成木头人哦,不被老狼发现。

2、幼儿从椅子过度到游走做造型动作。(前四句)--肯定造型独特的幼儿--鼓励幼儿变成不同的造型

3、幼儿分角色进行游戏:

第一次:教师当老狼,孩子们当小羊(面朝听课老师们表演)(第五遍)第二次:请部分孩子当老狼,部分孩子当小羊,小羊进行游走,当听到老狼的音乐时,要立刻停下做不同造型,没有及时停下造型的将被狼抓住。(第六遍)

4、幼儿两两结合进行分角色游戏:

当老狼说晕了晕了的时候,两两相抱的小羊不会被老狼抓走。(第七遍)两名幼儿结合商量好角色,进行游戏,最后老狼被打晕在地上,幼儿互换角色进行游戏。提醒幼儿听清楚音乐,并根据音乐做出相应的角色动作。

活动反思:

1. 在备课过程中知道小朋友对钟表这一块认识有点薄弱,但小朋友在游戏中认识钟表的能力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2. 活动过程的反思,通过游戏边玩边学让小朋友愉快而主动的学习到知识是我们的目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2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汇编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应AB曲式和乐句。

2、用不同的形式表现音乐。

3、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4、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活动准备】

挂图、彩带、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P2,以故事的情境引入。

二、聆听音乐。

1、老师播放音乐磁带,幼儿静静聆听。

2、手之舞

A段:手臂飘点出旋律的高低。

B段:在空中画出4个乐句。

3、飘带之舞

A段:聆听老师哼唱唱名旋律。

B段:在四周的空中划出4个乐句的线条。

三、律动感应AB曲式。

1、全体围圈

A段:模唱唱名旋律。

B段:彩段划船。

2、两人一组

A段:面对面模唱。

B段:两人一根彩段划船。

四、出示图片P3,讲故事。

感应两个小节的乐句:二个6拍

每2小节换拍肢体部位,走2小节换方向。

五、音乐与舞蹈。

1、分组进行表演。

A段:打击乐器伴奏。

B段:彩段划船。

2、两人一组,拿一根彩带。

A段:左右摇晃。

B段:两人一前一后随乐句划船。

六、游戏书。

A段:依树叶高低,唱出旋律的唱名。

B段:画出青蛙的船浆及水的涟漪。

【活动反思】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关。

5、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适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做到: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小百科:梦幻,指人生。多种颜色细腻勾勒出的梦幻,比美更令人沉醉于其中。出自 《庄子·齐物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图谱的帮助,感受乐曲ABC的结构及风格特点。

2、为乐曲创编律动表演动作组合,通过创编动作发展创造力,促进小朋友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3、在理解乐曲基础上,尝试为乐曲配器并创编节奏型进行演奏。

活动准备:图谱、乐器(铃鼓、圆舞板、碰铃)、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老师讲述故事《找宝贝》引起幼儿兴趣及学习欲望。

二、感受区分乐句,并按乐句自由做动作。

(一)欣赏第一乐句

1、倾听音乐感受:小男孩是骑马上山还是走路上山的?为什么?

2、再次倾听音乐:共上了几座山?(教师根据音乐画图)

3、倾听音乐手指图谱画图,引导幼儿感受乐句的第一拍重拍。

4、倾听音乐自由创编骑马动作。

5、启发幼儿找找身上的“高山”并用动作表示。

(二)欣赏第二乐句:

1、倾听音乐:上了几个台阶?

2、用动作表示上台阶。

(三)欣赏第三乐句:

1、倾听音乐:对山洞说了什么咒语?

2、边做声势边说咒语。

3、创编动作,变换山洞方位。

三、完整欣赏乐曲。

1、完整欣赏乐曲,师小结。

2、表现音乐:

(1)倾听音乐,根据乐句变换骑马动作,教师指不同的地方为山洞,以发展幼儿的方位感。

(2)自由结伴,互相创编库乞乞动作,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3)以听课老师为山洞,参与到游戏中来,促进师幼互动。

四、为乐器配器并演奏。

引导幼儿根据乐句节奏特点为乐曲创编节奏型,商讨配器并演奏打击乐。

五、谈话:

你认为山洞里会有什么宝贝?

拿出“宝贝”——书,并说说为什么是书?进行品德教育,勉励幼儿好好学习。

奥尔夫音乐活动反思:

这节课的主线是非常清晰的,就是让孩子熟悉并掌握节奏 。所以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幼儿轻松完成本次活动的目标,在活动的开始,我就以节奏游戏的形式开头,其目的是让幼儿熟悉节奏,并把游戏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认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会根据音符的排列顺序拍出音符的节奏;其次,培养幼儿听辨节奏的能力;最后初步练习有节奏的说话,感受节奏在语言中的运用,在这一环节中,刚开始时,孩子出现的语言节奏和动作节奏不合拍的现象,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孩子要创编适当的语言、运用节奏、还需动作节奏的配合,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但通过练习,也是对孩子能力的提升。面对这个困难,我引导孩子看音符图谱、用手拍打节奏、并配上相对应的语言节奏。

当完成第一部分的节奏练习后,我又将节奏 赋予生命,告诉孩子它就藏在一段好听的音乐中,激发孩子认真倾听、寻找节奏的兴趣。自然进入欣赏音乐的环节。

孩子找到节奏以后,心情很愉悦。我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音乐中会有这么奇怪的话呢?”再次吸引了孩子。这时,我用故事带入,帮助幼儿理解整首音乐的结构,音乐的`节奏。为幼儿创编身体动作、表现音乐节奏做好准备。幼儿进入角色以后,我用了一句情境化的语言“这座漂亮的石门是不喜欢听到吵闹的声音,要是太吵,就是念了咒语门也不会开。”就对孩子提出了寻宝要求。这样提出要求更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孩子自然会自觉遵守。所以大家看到我们孩子井然有序的乐器常规。

找宝贝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们一起去寻找宝贝吗?孩子要参与游戏,表现音乐,就需要对音乐非常了解,音乐中一共有三种节奏:八分音符的节奏、四分音符的节奏、两者混合的节奏。这三种节奏重复出现。为帮助孩子理解、掌握节奏,我将欢快的八分音符的节奏取名叫骑着小马爬山;四分音符的节奏慢一点是上楼梯;两者混合的节奏比较有力是念咒语;这样来引导幼儿后,抽象的音乐变得故事化、直观化,孩子也能轻松掌握,大胆表现了。

幼儿积极创编动作,大胆表现音乐节奏。在这段音乐结束时,我们找到 “宝贝”。这一意外惊喜满足孩子的游戏的成功与快乐,也是为进入使用打击乐器演奏这一环节做了自然的过渡。

在使用打击乐器时,孩子有些好奇,喜欢敲打乐器。我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乐器宝宝发出声音来。但要求他们要看着我的手势,培养他们看指挥的习惯。孩子能轻松使用乐器进行演奏。

为了让活动更有趣,能充分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发展他们主动创编的能力,我设计了寻宝游戏,让孩子在音乐声中体验快乐,大胆表现。同时让孩子的艺术能力在大胆表现过程中发展起来。整个活动在愉快的游戏中自然结束。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5

一、预设目标

(一)音乐智能

1、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引导根据童谣内容进行简单的肢体律动。

2、初步认识乐器——响棒。

(二)整合其他智能

1.身体运动智能:在操场上玩游戏。

二、活动资源

活动材料:

1、小老鼠、小猫的头饰。

2、乐器:响棒

3、音乐《嘉禾舞曲》

三、示例活动

1、带领宝宝到户外有落叶的地方,边念儿歌边鼓励宝宝观察并感受树叶飘落的到处都是的景象。

师:秋风吹,树叶飘,红叶黄叶往下掉。一片一片拾起来,和我一起做游戏。

2、可运用优美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宝宝对大自然的热爱,加深宝宝对秋天到处都是落叶的美好景象的感受。

3、鼓励宝宝用动作或语言表达对美好景象的感受,如学学小树叶飘。

4、给每位宝宝一个小筐,并带领宝宝找树叶、捡到的树叶放近筐里。

5、可请配班老师协助分组进行活动,注意观察宝宝的行动,保证宝宝在老师的视线内,注意宝宝的安全。

6、引导并鼓励宝宝在捡树叶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树叶的颜色、形状等。

四、活动指导策略:

(一)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秋天落叶的美好景象。

难点:喜欢亲近大自然。

(二)活动形式:谈话、户外实践。

五、活动观察与感受能力

各关键能力表现突出表现较好表现一般备注语言能力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用连贯,优美和活泼轻快的歌声演唱曲子。

2、喜欢参与音乐活动,感受创编的乐趣。

活动准备:图谱

活动过程:

一 音乐游戏《大声小声》

1、介绍游戏,示范玩法。

前提:由游戏入手,展开活动《蝴蝶花》

师:小朋友你们看黑板上有什么呢?

幼:炸弹

师:小朋友现在老师跟你们玩个音乐游戏,老师唱大声,你们就要唱小声。

老师唱小声的时候,你们就要唱大声。(示范)

2、集体游戏

二 学唱歌曲(第一段)

1、欣赏歌曲

师:小朋友现在请你们认真听老师唱这首曲子(第二段),想想这首曲子表现的是什么季节?

幼:夏天

2、熟悉歌曲

师:那歌曲中都有些什么呢?

幼:鲜花、蝴蝶……

师:请小朋友在听老师唱第二遍,听听歌词中都讲了些什么啊?

幼:(进一步明确)(边告诉幼儿歌词,边把图画在黑板)

3、完整跟唱

师:看着黑板跟着老师把这首歌曲唱一遍(伴奏)

三 创编歌曲(第二段)

师:小朋友我们刚才唱的是夏天的歌曲,那现在是夏天吗?

幼:不是,是春天。

1、请幼儿说说春天有些什么?

师:那春天里都有些什么呢?

幼:桃树…….

2、分组创编

师:有哪个小朋友要上来告诉大家自己编的曲子呢?(请两位)

幼:春天,春天…….

3、集体创编

四 完整演唱

1、出示图谱,解释歌词

师:老师也编的首春天的歌曲,请小朋友看着图谱先听老师唱一遍。

2、完整演唱

师:请小朋友先跟老师念一遍,我们在一起唱一遍(清唱)

现在我随着钢琴,一起学唱这首曲子。

五 完整表演歌曲,鼓励幼儿创编动作

师:小朋友这首歌是快乐的还是忧愁的?

幼:快乐的

师:为什么呢?

幼:因为有乐呵呵。

师:那我们该如何给曲子取个名字呢?

幼:叫乐呵呵。

师:现在请小朋友围成一个圆圈,边唱边想想要比什么动作?

(随着音乐,让幼儿自由编动作,最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