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元宵节中班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快乐的元宵节中班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快乐的元宵节中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乐于参与画元宵等活动,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的快乐。
2.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教学过程:
一、了解元宵节。
1.谈话:谁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
2.引导幼儿讲述:你知道元宵节有什么活动呢?
3.教师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元宵节的来历和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播放ppt)
二、了解元宵品种、做法。
1.谈谈说说:我吃过的各种元宵。
2.出示范例,初步了解一碗元宵的画法:以前我们用彩泥和干米粉做过各种元宵,今天我们一起来画一碗元宵。
3.看老师讲解示范画元宵。
(1)先画一个小碗,碗底靠着纸边。再从碗底往上画两条斜线,最后再画出碗口。
(2)在碗口画上喜欢的元宵。
(3)装饰小碗。
三、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
1.幼儿大胆的画出碗的形状。
2.提醒幼儿要将元宵画圆整。
3.鼓励幼儿装饰出不同的碗边。
四、赏花灯,赠元宵。
1.老师提出要求:现在每个小朋友手里都有一碗热腾腾的元宵,你想送个哪个好朋友呢?等一会我们一边赏花灯一边吃元宵,好吗?
2.在敲锣打鼓的欢快气氛中,边赏花灯边互赠元宵。
快乐的元宵节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了解元宵主要的风俗习惯。
2、通过猜灯谜、做汤圆、踩高跷、观赏花灯、舞龙狮感受节日等活动,感受节日欢乐热闹的气氛。
3、增进父母、长辈与孩子之间的情感。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过程:
一、介绍元宵节:
1、通过讨论、老师讲解,了解元宵节的意义和风俗习惯。
2、体温:为什么人们要过元宵节?元宵节人们都进行一些什么活动?
3、让幼儿了解元宵节赏花灯、猜谜语、吃汤圆、舞龙狮的风俗习惯。
二、猜灯谜:
1、玩法:在活动室中任意取下一个气球,父母协同孩子用臀部将气球坐碎,取出其中的谜面,共同猜出谜底。
2、在猜谜过程中,感受与父母配合的乐趣。
三、画五官:
1、玩法:由一人用布蒙上眼睛,原地转三圈,另一人领着走到画五官,将五官画完整。(另一人可作适当的提醒)
2、父母与孩子共同感受游戏的欢乐。
四、舞狮、赏花灯、游园 、烟火晚会:
1、孩子与家长一起来到户外场地,尽快地舞龙、舞狮观赏花灯、跳起舞蹈。
2、烟火晚会,大家一起在烟火中同欢庆元宵节,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兴趣,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同时也学会了运用揉,搓,团圆,包馅技能,制作不同口味的元宵,体验劳动的快乐!
快乐的元宵节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湿糯米粉搓元宵并能团得较圆。
2、能感受到元宵节的快乐。
3、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节日庆祝活动的乐趣。
4、通过讨论,激发过节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过节。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收集花灯,布置活动室。
2、用湿糯米粉适量,消毒过的盘子一组一个。
3、幼儿用肥皂洗净双手。
活动过程:
一、观赏花灯,感知元宵节。
1、幼儿自由观赏花灯,相互欣赏。
2、引发幼儿讨论:为什么现在要玩花灯?
3、小结:元宵节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灯、玩花灯、做元宵、吃元宵。
二、引导幼儿搓元宵。
1、老师介绍做元宵的材料,湿糯米粉。
2、讨论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将湿糯米粉搓成长条,再分成一段一段的,最后将每一段搓圆。
三、幼儿操作。
老师将湿糯米粉分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提醒幼儿不能把元宵掉到地上,以免弄脏。然后将幼儿做好的'元宵送到厨房请师傅帮助煮沸熟。
快乐的元宵节中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2、积极参与赏灯、玩灯、搓元宵等活动,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3、知道元宵节的时间是正月十五。
4、通过礼物来对颜色感兴趣。
5、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二、活动准备
1、干米粉、小盘子每人两份,花灯每人一盏
2、 锣鼓音乐伴奏带
三、活动过程
1、讲讲元宵节。
(1)引导幼儿讲述:我知道的元宵节。
(2)教师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元宵节的来历和中国人过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2、做元宵。
(1)谈谈说说:我吃过的`各种元宵。
(2)教师介绍做元宵的材料,并示范制作方法。
① 将搓圆的元宵放入干米粉盘中来回滚动,直到四周全沾满米粉。
② 最后放在手心里搓圆即成。
(3)幼儿分组制作,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掌握两人合作滚米粉的技能。
(4)将搓好的元宵放在每组的大盘中,分享集体合作的快乐。幼儿在等待元宵煮熟的同时玩花灯。
3、玩花灯。
(1)幼儿各提一盏花灯,同伴间相互欣赏,介绍自己所拿的花灯的名称及主要特点,
(2)幼儿在音乐声中,提灯玩耍。
4、品尝小元宵。
鼓励幼儿有礼貌地邀请老师、阿姨一起吃元宵,学习与他人分享劳动成果,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快乐的元宵节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起幼儿的谈话兴趣,萌发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
2、鼓励幼儿勤观察、大胆发言,体验与同伴分享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的关于广饶文化广场变化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谈话的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发现咱们的广饶文化广场上与以前有什么不同么?
幼儿:广场上挂了好多的灯笼;
幼儿:有鱼灯、还有孙悟空呢?广场的大柱子上都挂满了灯笼,还有……
(孩子们的谈话欲望调动起来了,他们相互谈论着,高兴的表情挂在小脸上。)
二、给予幼儿与同伴分享的机会
师:你们观察的很仔细,能不能把自己看到的给全班的小朋友详细的讲一讲呢?
(孩子们积极的举手,来前面把自己的新发现与大家分享。)
三、总结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挂灯笼么?
教师引出元宵节,告诉小朋友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正月十五前后,人们赏灯、猜谜、吃元宵、放烟花等非常热闹,激发孩子们晚上和爸爸妈妈一起赏灯的兴趣。
反思:谈话活动只是让幼儿从感性上对元宵节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激发了幼儿对元宵节的兴趣,那么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接下来我设计了故事《元宵节的来历》。
快乐的元宵节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的:
为了更好地营造中华民族传统佳节的喜庆氛围,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与手工艺术,感受民俗文化。奉化实验一幼“倡导父母‘陪养’孩子,幼儿欢乐过寒假,亲子动手制作以“环保”为主题的灯笼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也借此促进孩子多元能力的发展。
二、活动时间:
亲子制作时间:
20xx年x月xx日~20xx年x月xx日。
悬挂灯笼时间:
20xx年x月xx日
悬挂灯笼地点:
灯笼展示时间:
20xx年x月xx日(正月十五元宵节)。
三、活动要求:
1、各班级悬挂灯笼具体分配如下:一楼大班段5个班级;
正上方二楼:中班段5个班级;三楼:小班段5个班级。每个铁架都有班级指示牌提示。
2、正月十三当天,各班(自己商量一位老师)选择具体时间段组织本班幼儿前来悬挂灯笼,(因各班选择的具体时间段不一,园部不统一发短信,辛苦各班主任定时间以短信方式通知家长)悬挂前将预备好的编号与灯谜纸粘贴好,在保证本班幼儿的灯笼悬挂完后方可离开。
3、正月十五元宵节(园部会以短信的形式邀请家长带着孩子参加猜灯谜赏灯笼活动),幼儿园为前来参加活动的孩子分发圆子汤,圆子提供时间为上午10:00—12:00和下午的17:00—19:00)
4、要求本次制作灯笼时家长及时以照片的形式记录孩子参与的过程,并做本次评比的重要的.依据。班主任建立以班级为人数的文件夹,并用孩子的学号命名,将孩子参与过程的照片以电子文稿的形式于x月xx日之前打包发送到xxxxx邮箱。
5、灯笼制作材料必须是环保、立体的。
四、活动摄影:
五、活动评比:
1、本次活动以年段为单位推选“最佳创意奖”2个班级(数量加质量),另外则按班级参与的灯笼数百分比推选“最佳组织奖”若干班级。
2、园部将评选:“最佳创意灯笼”20名,另外按每班参赛数60%再评一、二、三等奖。
评价人员:教师(园班子成员、艺术组老师)
3、园部会以奖品或奖状的形式分发参与活动的幼儿。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