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白发教学反思
爱习作提供的奶奶的白发教学反思(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奶奶的白发教学反思 篇1
《奶奶的白发》主要写了奶奶和孙子之间的一段对话,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教育少年儿童要孝敬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文中有一段情节:当“我”问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奶奶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时,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我低下了头,没有吭声。此时的“我”内心思绪万千,课文中没写,需要孩子们去体悟。我觉得如果孩子没有完全理解奶奶的话,没有理解我为什么低下头,那是很难说出真实的心理话的。
联系生活,理解奶奶说的`话的意思。没有任何的铺垫,未必所有的孩子都能理解奶奶说的话中的“一半、一半”的意思,让孩子们读了这句话之后,启发孩子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自己的奶奶是个怎样的人,平时在家是最辛苦的一个人吗?都干些什么?孩子们纷纷举手告诉我自己的奶奶很勤劳,有的说自己的奶奶负责接送他们上学放学,有的说自己的奶奶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全家人的早餐了,有的说自己的奶奶包了所有的家务,等等。显然,通过联系生活,已经将孩子们感情的闸门打开了,在他们口中,他们的奶奶和文中的奶奶一样辛苦,一样疼孙子。接着,我总结了一下:是呀,照理说,爸爸已经成家了,奶奶可以彻底休息了,可是奶奶还没闲着,她还在照顾着你们,请你们再读读这句话,现在你能体会它的意思了吗?孩子们又读着这句话,陆续举起了手,表达着内心的理解。这次,理解的孩子多了起来,他们知道,奶奶的白发是长期操劳的结果:一部分是为自己的儿子操心,一部分是为小孙子操心。
奶奶的白发教学反思 篇2
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开始,教师直接问学生:“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奶奶为什么这么说,你们明白吗?”,目的是唤起学生的疑问,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关注。当学生摇头示意不明白时,教师并没有将“标准答案”直接“告之”,而是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诱导学生举例。“谁能说说奶奶是怎样关心你们,为你们操心的?”这一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奶奶平时关心自己的一幕幕情景,立刻浮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发言积极踊跃,情真意切。在例举中,学生感悟到由于奶奶辛苦与操劳,所以头发才变白了。对于祖母的深情与厚爱,学生已有深切的领悟。接下来,对于“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的理解,学生自然是举一反三、水到渠成。至此,学生在例举中,深刻领悟了“这白发,一半是你给的,一半是你爸爸给的”这句话的意思。此教学过程实践了叶圣陶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是相机诱导”。
那么,听了奶奶的这句话,“我”有什么表现呢?
在学生理解了奶奶说的那句话以后,教师并没有就此了解,而是抓住“低下了头,没有吭声”,启发学生想象“我”沉默不语的.潜在原因,“此时,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这一问,承上而启下,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学生表达出了对奶奶的愧疚、对奶奶的敬爱,表达出了希望奶奶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感情……学生在表达中自然流露出对祖母的深情,孝心一片,深切感人。
反思五:奶奶的白发教学反思
对于这样一篇以“亲情”为基调的文章,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练习实际体会长辈对自己无私的爱。让很多学生说一说平时在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为自己做的事情,让学生从这些点点滴滴得小事中感受到长辈对自己不求回报的爱。同时引出练习里的“情深似海”、“恩重如山”两个成语,让学生看着字面意思想一想成语的含义,孩子们都能说得出来。
我问学生:除了奶奶,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人在关爱着我们,时时为我们操心,你能感受得到吗?
虽然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但他们的回答远远超乎我的想象:
生1:我妈妈整天为我操心,因为我的字写得不好,妈妈每天都要耐心地把我作业本上写得不好的字擦掉,让我重写,经常会陪我很长时间。
生2:我在学校生病不舒服的时候,爸爸不管在哪里,只要一接到我的电话,总是很快地赶到学校,接我去看病。
生3:我的爷爷很关心我,爷爷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但是每天都来接我放学。
生4:我妈妈很为我操心,因为我成绩不好,妈妈把工作辞了,一心来照顾我,辅导我的学习。
生5:我们只要双休日到爷爷奶奶家,他们一定会做很多好吃的来招待我们。
奶奶的白发教学反思 篇3
《奶奶的白发》这篇课文用生动简洁、富有情趣的语言描写了奶奶和孙子之间的一段对话,表现了两代人之间浓浓的亲情。本课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和突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解读重点句子。
(1)奶奶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这句话满带风趣,而又内涵丰富,表明了奶奶的白发是长期操劳的结果,表现了奶奶为两代人操心的实际情形。但是,对于这个句子,学生难以理解:白发长在奶奶头上,怎么会是爸爸和我“给的”呢?
在教学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理解:
“平时,你的奶奶关心过你吗?”
“关心过,我的奶奶非常的疼爱我。”
“她是怎样关心和疼爱你的?”我接着追问。
“我一到奶奶家去,奶奶就给我做好吃的。”
“小时候,爸爸妈妈上班,都是奶奶在家里哄我”
“有一次,我感冒了,奶奶一直陪着我,还给我喂药。”
“奶奶很关心我的学习。”
“小时候,奶奶还经常讲故事给我听呢!”
“有一次,我把课本拉在家里了,是奶奶给我送来的。”
“每天放学,都是奶奶来接我。”
至此,学生对奶奶说的“这白发,一半是你给的。”恍然大悟。那么对“一半是你爸爸给的”理解起来就易如反掌了。这样,为学生的理解设置了梯度,减少了难度,
2、 指导学生读好三个问句。
下面三个句子后面的标点叫什么?这样的句子你会读吗?试试看。
(1)“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是黑黑的,你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读出好奇、疑问、惊讶的语气。
(2)“怎么啦,不高兴了吗?”语调要轻松、柔和,表现了奶奶对孙子的.疼爱。
(3)“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读出我的天真可爱,对奶奶的关心。
先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体会进行朗读,读出每句话表达的情感。虽然同时是疑问句,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读起来也要有变化。这几句话读起来语调要轻柔,语气要上扬,要让学生在读中认真体会。
3、树立课程资源意识,恰当的进行拓展训练
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话;“我低下了头,没有吭声。”,引导学生想象“我”没有吭声的原因------“文中的‘我’为什么‘低下了头’?‘我’当时会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并说一说。”
“奶奶,原来你的头发是因为为我操劳才变白的呀!”
“奶奶,我让你操了多少心呀!”
“奶奶,我知道你的头发为什么会变白了。”
“奶奶,你为我和爸爸操了这么多的心呀!”
“奶奶,我原来真的是太调皮了,让你整天为我担心!”
……
课文的最后写道: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奶奶抚摸着我的头,笑了。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体会:“奶奶的头发会变黑吗?”“奶奶为什么笑了?她会想些什么呢?”
“奶奶的头发会变黑,她可以染发呀!”多么有趣的想法!
“奶奶的头发会变黑,如果她以后少操心,可以返老还童呀!”多么美好的愿望!
“奶奶的头发不会变黑了,但我可以让奶奶今后少为我操心,让奶奶更加快乐!”多么情真意切的语言!
……
学完课文,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你打算怎样让爷爷奶奶少操心?” 这样,对学生进行的尊敬老人的教育也水到渠成,真可谓是“润物细无声”。
奶奶的白发教学反思 篇4
今天学习《奶奶的白发》这一课。在导入时,我采用了讲故事的方法,在娓娓的叙述中,把孩子们带入了情境:夏天到了,院子里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象闪亮的珍珠,向日葵在阳光下张开了笑脸.小花猫躲在树荫下,吐着舌头.奶奶和孙子坐在小院里,一边乘凉,一边说着话,他们在说什么呢?想知道吗?一下子激起了孩子们强烈的探究欲望.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想!接着,让孩子们初步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培养孩子的质疑能力,也是本学期训练的重点,所以,在孩子们读了课题后,有的孩子问到了:.为什么奶奶的'头发是白的呢?这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我把问题放在哪里,告诉他们下节课解决.
今天学习了《奶奶的白发》,回顾这篇课文,有几点感受:
一、情境教学法。
用语言描绘情境,有图画再现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他们的心智,启迪他们的思维。因此,在导入时,我采用了讲故事导入的形式,结合插图,用语言为他们创设了一个生动的场景,使孩子们有了想迫切了解课文内容的愿望,为后面流利的读课文奠定了基础。
二、入境悟情。
这篇课文叙述简洁,富有情趣,一一篇朗读的好材料, 也是一篇思想教育的好材料。
因此,在第二课时,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如男女生比赛读,师生读,生生读,在读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体悟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情感,同时,让他们借助插图,回忆自己在所熟悉的生活,降低了理解的难度,把课堂学习与家庭生活衔接了起来,将生活的经验运用与课堂上, 加深了学生的体验,碰撞了学生的心灵。孩子们纷纷说出了在家庭中长辈为自己所付出的辛劳,如:生病了还为自己做饭,妈妈不在家时送自己上幼儿园,爸爸妈妈不在家时陪自己睡觉等等。
三、演练结合。
在熟练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我们又分角色表演了课文,大家对从表演者的动作和表情上做了评价,充分发挥了孩子们阅读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孩子们在演一演、评一评、说一说中更真切地体会到了长辈对自己的爱,为后面的实践延伸做了铺垫。
四、实践延伸
社会是个大课堂,让孩子在生活中实践,才能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才能让他们学会做人。
孩子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深刻体会到了长辈为自己所付出的 辛劳。孩子们都明白白发是不能变黑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使他们变的健康、快乐 、年轻。在课堂上我们共同指定了孝敬长辈行动指南,孩子们积极喳喳说了二十多条,有陪长辈散步,给长辈捶背,帮长辈叠衣服、、、、、有几个孩子还说到了以前不听长辈的话, 惹他们生气,以后再也不会了。
行动指南虽然说的很好,但是要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我们随时督促和矫正。因此, 本周的日记我就给他们布置的是我为家人、、、、、,本周末将根据收上来的日记和电访进行评比, 评出孝敬之星。
奶奶的白发教学反思 篇5
《奶奶的白发》主要写了奶奶和孙子之间的一段对话,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要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要尊敬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难点是理解奶奶说的一句话“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含义。教参中也明确要求“要让学生在动情的朗读中积淀语感,增强情感体验。”那么,我想用特级教师高万同老师曾说过这样一个九字决“读进去记得住 用得出”来分析本课。
一、读进去
1、融入情境:
利用听课文的配乐朗读,首先把孩子带到情境中区,再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图文并茂更好地帮助孩子们理解文中人物的内心情感,这样才能读进去。
2、多样的形式:
从读的形式来看,有老师师范读,指名读,加动作读,赛读,齐读,分角色读,表演读。通过多样的形式来吸引孩子融入情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
3、感悟读:
在课文中多处让学生换位思考和联系自己的实际来感悟奶奶的慈爱、辛劳,体验小孙孙的懂事、天真。通过自由发挥想象,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验人物情感。
二、悟得到
通过老师的引导区感悟两种情感。一个是体验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和劳苦,及对我们的疼爱,为我们付出了太多,任劳任怨,为了后辈人能生活得健康、快乐,吃再多的'苦都觉得是值得的。第二个是要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在家里帮助长辈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个孝敬长辈的懂事的孩子。
读得出在体会了人物的情感后,发挥自己的想象,通过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表情,不同的动作来读出人物的情感。
当然,这三者在实际教学中,不是截然分离的教学环节。而是读中悟、悟中读。读进、读出是一个相互依存的、互为一体的过程。动情的朗读本身就是感悟读进的过程。()怎样才能知道“读进去悟得到”,这本身也是一个需要读出来体现的过成,让学生“读进去悟得出”也是一个体现“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的组织、引导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对人物的情感体会得很好,在换位思考,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话时也说得很实在,真正地把课堂学习与家庭生活衔接了起来。但是经过多次讲解、分析,变换形式的读后,效果不佳。回想起,原因在于对孩子读课文的评价不够。在读奶奶的话时,学生始终读得比较地生硬,其中有个男生读得很棒,无论是表情,语气都恰到好处,应该让她到前面来面对所有孩子师范读,让其他孩子去模仿读,不仅模仿读的语气还有读的表情、动作。另外读的形式列举出来很多,但是没有很好的交差利用,导致孩子们失去了读的兴趣,感觉一丝的枯燥。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欠缺,需要不断地磨练。
只有吸引了孩子的所有注意,让他们的思维跟着老师转,老师主导,学生主体,多方位地为读做准备,才能使孩子更好地理解课文,更轻松地学习。悯农教学反思民族小学教学反思民间玩具教学反思
奶奶的白发教学反思 篇6
原文:
一天,我指着奶奶的头发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你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
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我低下了头,没有吭声。奶奶说:“怎么啦,不高兴了吗?傻孩子,奶奶跟你说着玩呢。”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奶奶抚摸着我的头,笑了。
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认识1个多音字。
3、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芝苦,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能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妙词侍句。
2、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第2自然段。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理解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课文应该写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练读,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情况。
4、师范读课文。
5、全班齐读课文。
三、教学生字。
1、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教学新偏旁。
3、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4、指导写字。
5、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四、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六、教学后记:指、跟难以掌握,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和芝累、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投影、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自由读,
2、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3、“雪白雪白”是什么意思?
三、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指名读写奶奶和“我”的句子。
3、出示重点词句。
4、听了奶奶的话,“我”为什么低头不说话?
5、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时候,他心里会想些什么?(齐读)
6、为了不让奶奶操心,“我”会怎样做呢?
7、指导朗读奶奶第二次说话和“我”的话。
8、奶奶听了“我”说的话,为什么会笑了?带着高兴的心情读最后的一句话。
9、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10、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四、总结课文。
五、指导背诵。
六、教学后记:
1、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拉近了学生和老人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认识到了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了要尊重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3、本课的生字学生掌握的较好。
4、课的要认读的生字学生交难掌握。
5、本课含义较深,学生较难理解人物内心的心理变化。
教学反思:
《奶奶的白发》一文紧紧围绕“奶奶的'白发”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了老一辈人为后辈所付出的劳苦、艰辛,也表露了小辈对长辈的尊敬、关心,洋溢着一股浓浓的亲情。
教学时,我问孩子们:“在预习过程中,你产生了哪些疑问?”孩子们七嘴八舌,问了很多。但问的最多的两个问题是“这白发一半是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听了奶奶的话,我低下头,没有吭声。”这两句话不太理解。所以教学本课时,我主要抓住这两个问题进行教学。第一个问题学生们通过讨论很快知道奶奶的白发是自然规律。教学第二个问题时,我引导学生理清前因后果,回顾课文,由黑发、白发的差异带出了奶奶为两代人“操心”,又由“我”的情态点示了不吭声的内涵,体会“难受”、“难过”的心理,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通过引导学生由人及己发散思维,课文中的“我”理解了自己因为淘气让奶奶操心以致早生白发,我们自己呢?这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联想起让奶奶操心的种种事情,这时我因势利导,回到让奶奶白发变黑的心愿,对学生无疑是一种不着痕迹的教育。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