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2025/10/25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篇1

《小数的意义》是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的起始课,也是本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这部分知识是小数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学好小数的意义,真正理解小数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小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之后才学习的,所以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我注重抓住了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密切联系,如:通过学生对十进分数的认识来引导他们学习和理解小数的意义。以此作为学生认知的桥梁,我认为更易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最终定位在四点上:

1、在生活情景中,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

2、学会和他人合作,能较清楚地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3、通过小数的运用,激发学生对小数的学习兴趣。

4、通过学习,让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并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这是我在课前预想达到的教学效果。

在讲完这节课后,我认为自己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本节课的开始,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操作——测量橡皮的实际长度,然后去发现误差。这个环节的设计,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发展了学生发现问题、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以展示自己的机会。在这节课上,91%的学生都在课上积极发言了,只有3人一个问题也没有回答过。

(2)教学中,我能抓住分数和小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发现了小数的本质特征。这样,不但注重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而且也有利于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3)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善于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能启发学生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去学习。能将老师的讲解、学生的思考和适当的练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切实感受到了“生活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很有用”,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此外,我在讲授这节课的同时,还对班中的学生进行了前测和后测。测试后的结果还是比较令我满意的。如:在测试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会读下列小数吗?0.2、0.78、0.514”。前测中,有14人会读,有14人会读1、2个,还有8人根本不会读。而讲课之后,在后测中37人都已会读。“你知道小数的组成吗?”这个问题在前测中只有2人知道,17人不全知道,还有17人不知道。而学习完本课之后,全班有33人都知道了,只剩4人不全知道。

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篇2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7分米=()米 3角=()元

9厘米=()分米1分=()角

二、新授

1、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

出示情境图:芳芳和明明在量桌面的长和宽,看看他们量的结果是多少?

(长5分米,宽4分米)

这是用分米做单位的,如果用米做单位,5分米是几分之几米?4分米呢?(板书)

师:十分之五米还可以写成0.5米,0.5读作零点五。

十分之四米还可以写成0.4米,0.4读作零点四。

(板书补充)

完整的板书:

5分米 米 0.5米 读作:零点五米

4分米 米 0.4米 读作:零点四米

书空:0.5 0.4

齐读:零点五 、零点四

2、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出示情境图:

能不能像刚才那样,把几元几角写成以元做单位的数?

1元2角,想一想,2角是多少元?那么1元2角是多少元?(板书)

3元5角呢?(板书)

完整的板书:

1元2角 1.2元 读作:一点二元

3元5角 3.5元 读作:三点五元

书空,齐读。

3、认识整数、自然数、小数及小数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表示物体个数的1、2、3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他们都是整数。像0.5、0.4、1.2、3.5都是小数。小数中间的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

板书:

0、1、2、3 自然数 整数

05、 04、12、 35 小数

整小小

数数数

部点部

分 分

分别说一说0.4、1.2、3.5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各是多少。

三、想想做做

1:仔细观察图意,说说题目的意思。

照样子填写。

说一说每组3个名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3:独立练习。

4:先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5:为什么0右面第一个点上填0.1?1右面第二个点上1.2?

独立填写其他的小数。

教学后记:

学生说很简单,我可不敢掉以轻心,在小数这一块出问题的可多着呢。要不要说意义?

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篇3

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我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例如,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设计时,笔者分三个层次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设计:

第一层次:小数该怎么读?这类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以及个别与集体的练读直接解决。

第二层次:小数有什么用呢?为什么会有小数?这类一般问题,通过学生的相互讨论、客观分析,在互动中自我感悟、自我体会。

第三层次:小数的意义是什么?一位小数、两位小数是怎么来的?这是本课中重点要解决的概念问题,我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把学生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主动建构知识。

这三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其实有着本质联系,那就是,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主动学习。这既是平等意识、人格尊重在教学中的体现,也是实现对话教学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提出问题,阐述问题,发表见解,由此在交流中获得知识,锻炼互相交往的能力。而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着、欣赏者,引导者。

本节课的不足是: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但学生在做作业时,如4.8中的4在()位上,表示()个();8在()上,表示()个()。有个别学生出错,还要进一步加强练习。个别学生对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的数表示多少,掌握得不是太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小数部分的读法和整数部分的读法混淆,还要加强练习。

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篇4

小数的意义是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学习小数的开始,是数的概念的又一次扩展。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的,在日常生活已经有所接触,但由于小数的意义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还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我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出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契合点,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学习过程。

课前让学生收集了许多关于小数的资料,先把这些资料读一读,然后挑选你最感兴趣的一条,谈谈你了解到了什么?又想到些什么?如:一枝铅笔0.35元,一把直尺1.2元。雷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0.3千米。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是2.26米。88层的`上海金茂大厦高420.5米,是目前我国第一、世界第三的高楼。……

小数的意义就这一内容用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方法比较恰当,因为小数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新型的学习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也只能是一种课堂的装饰。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上,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例如,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设计时,我分三个层次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设计:第一层次:小数该怎么读?这类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以及个别与集体的读直接解决。第二层次:小数有什么用呢?为什么会有小数?这类一般问题,通过学生的相互讨论、客观分析,在互动中自我感悟、自我体会。第三层次:小数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本课中重点要解决的概念问题,采用学生利用教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把学生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主动建构知识。这三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其实有着本质联系,那就是,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主动学习。

在教学中,我也通过两年前的前一轮教学发现教材的编写顺序不太适合我校学生的接受能力,于是我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的组合,第一课时上生活中的小数与小数的意义(1)分数与小数。第二课时上认识小数与小数的读写。第三课时上小数的数位顺序。第四课时上小探究。第五课时上小数的组成。第六课时进行练习。我将学生比较熟悉的小数的读写和数位顺序提前教学,然后再进行小数的组成这一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部分的教学,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比较顺畅。

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篇5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中“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要求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是本节课应达到的知识教学目标。

整节课可以说还是按照我的设想比较顺的进行下来了,但是在我的这节课中还是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的。首先,我们现在运用的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而这一模式在我的课堂中体现的则不是太明显,特别是其中一个关键的“兵教兵”的环节,我将其给漏掉了,完全变成了我们以往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这是在教学模式的运用上我的不足。

另外,虽然我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思考、设计自学指导的语言,也在不断地修改如何才能让自学指导更易于学生自学,但是其中的问题仍然是比较大的。例如第一个自学指导中有这样一段话“找出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这一句话既有些太笼统了,没有给学生指出发现的方法,最还能够一步步的预设、铺垫,最后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

我认为在练习活动的设计上还是可以的。借助教材上“做一做”运用“填一填”“对口令”“我是小法官”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练习。但是有一点就是练习题的梯度不大,没有层次性,而选做题的难度不大,没有达到对优等生的配有工作。

由此,我想到了以后备课时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备课时要深入理解教材,想一想每个知识点应该要落实到哪一个程度;第二,问题设计时要有针对性,多思考提这个问题要解决的什么;第三,除了备教材外,更要备好学生,对于学生在课堂会出现地种种问题进行全面周到地预设;第四,还要备好各种教学资料,如课件、练习题、学具等等,这样就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篇6

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掌握小数的意义,是这单元教学的重点。本节课是以米尺作为教学小数意义的直观教具,是以长度为单位为例说明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成功之处: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在小数的意义这节课中,如何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中我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一是重点教学十进分数用一位小数表示。通过1分米=1/10米=0。1米3分米=3/10米=0。3米7分米=7/10米=0。7米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观察分数与小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然后让学生举出像上面这样的例子来进一步认识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二是采用放的形式让学生总结归纳百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三是采用让学生独立完成的形式总结归纳千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通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在难点上,对于小数的整数部分为什么都是0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发现、思考、交流得出因为1分米、1厘米、1毫米都不足1米,所以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这样小数的意义教学也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

对于小数的计数单位为什么是发现部分学生不理解,在练习题中出现了问题。

再教设计:

1。每个知识点都要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不至于留下知识上的死角。

2.加强习题的练习,让学生从多种类型上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深化对小数意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