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九册《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爱习作提供的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九册《小数除法》教学反思(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九册《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篇1
今天上午我在辅导班带的一对四,用了二十分钟简单的给他们讲了这一课,教学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昨天晚上备课,从网上找到五年级上册的教参,单元末尾正好有这一课时的教案,遂抄了一遍,又看了几遍,揣摩了一下。今天在讲课中发现还有一些可学之处。
1.复习引入,出示几道除法算式,其中包含一道224÷4,这与教材例一会出现的算式22.4÷4相似,一起对比,前面是整数除法,后面是小数除以整数,引出课题。后面教学时,用这两道除法竖式对比,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让学生讨论后回答:除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做22.4÷4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把两道竖式放在一起比较,增加了学生思考的环节,让学生自己把结论说了出来。
2.教学环节非常仔细,一环扣一环,师生互动比较多,这一点也是值得学习的。
3.小数除法竖式中讲解每一步讲解都非常仔细,首先盖住小数点后面的4,用22÷4余2,问学生余的2是什么意思(表示2个一),然后把4露出来,把小数点后面的4写在余的2后面,再问这个24表示什么(表示24个十分之一),用24个十分之一除以4,每份应该是多少呢(每份应该是6个十分之一)怎样在商上面表示6个十分之一呢(在6的`前面点上小数点)
上这节课的反思:
1.周末学生比较放松纪律需要加强
2.在讲到24个十分之一时,学生不容易理解,但能懂得小数点后面的4代表4个十分之一,我讲解的时候是这样的,24:2写在4前面表示20,既然4代表4个十分之一,组合在一起就是20+4,就是24个十分之一。
关于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教学反思
3.再讲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时候,引导学生观察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自己发现规律,记忆非常深刻。在后面的做一做中,也几乎没出现忘点小数点和点错小数点的问题。
这节课,让我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还有就是现在不在学校上课的时间少了,在课堂上的发挥感觉没有以前熟练了,这是要改进的。
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九册《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篇2
【教学反思】
该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除法、商不变性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以后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的基础,也是本册的一个重点与难点。学生刚学过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已有了小数除法的一些经验,知道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只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不能直接计算,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让学生理解依据商不变的性质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到转化时要以除数的小数位数为标准及竖式的规范写法是本节课的难点。我在设计本节课中注意凸显以下几个教学特点:
1.科学的处理教材。
青岛版教材第一个红点是一位小数除以一位小数,在试教过程中学生以为要转化成整数除以整数来计算,不能有效地突破难点,所以我改用北师大版的教材,用二位小数除以一位小数为例进行教学,制造矛盾冲突,在冲突中引发思考,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以除数的`小数位数为标准转化计算比较简便。
2.找准知识的切入点。
课堂上突出如何引导学生依据商不变的性质将除数进行转化为整数,并把转化这个问题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到转化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既让学生收获知识,也让学生收获解题的方法。
3.注重算法与算理的有效结合。
在学生经过试算、交流、争辩中知道商不变的性质是转化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竖式书写的来龙去脉,既让学生知其然,也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虽然自己进行了精心的预设,可在课堂上留下了很多不足之处:
1.教师对于以除数为标准进行转化定位过早。
在第一个环节课堂中出现了两种转化方法后,学生还是以为转化为整数除以整数计算比较简便,教师没有让学生真正地算一算,或者先放一放再进行比较,而是直接通过数据的对比告诉学生答案,这个环节没有顺学而导。
2.课堂应变能力差,没有及时捕捉到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
3.教师激励学生的评价语言还应多一些。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感觉自己还应加强学习,加强对教材的研究与解读,真正做到在课堂上想的是每一位学生,与他们做真诚地交流。希望每节常态课都能因学生而精彩,因教师而灵动。
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九册《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篇3
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九册《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九册《小数除法》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九册《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篇4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是第三单元例2例3的新授课,第三单元在五年级教材中所占比重比较大,小数除法整体对学生来说也有难度,但还好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的基础上来加深的,而王老师这节课所讲条理清晰,算理分析得也很透彻。
上课伊始,王老师以复习四年级所学的小数的性质直接导入,这个来说对学生不难,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继而大屏幕出現了一组口算题,以开火车的方式要求学生口算结果。由这样一个环节,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口算的能力还是比较好的,联想到自己的学生在口算方面还比较欠缺,需要我多投入些精力在此方面提高。复习环节之三就是指名学生上黑板上笔算上节课的旧知。此环节有利于下面更好地吸收新知识,并且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继而引入例题:王鹏的爷爷计划16天慢跑28km,平均每天慢跑多少千米?李老师让学生齐读例题,并要求学生自己先列式计算,写完的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一下,看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根据题意,学生很快列式:28÷7在列竖式计算式,学生发现了商是1余12,这时李老师发问余数是12怎么办?引导学生懂得把12个1变为120个十分之一,120里有几个16?商应写在哪一位上?还有余数怎么办呢?引导学生发现继续添0接着除。
本节课的新授还有一个知识点是在例3,王老师在讲例三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主要重点是在于让学生发现:整数部分小于除数,不够除,用0来占位,继续除。
在新授的小数除法的两种情况后,王老师总结学生回忆,当我们除到被除数的末尾还有余数怎么办?因为两种情况要牢记,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对号入座。那我们怎么オ能知道我们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验算。
老师要在日常训练学生的过程中使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通过验算才能知道你的计算是否正确,这一习惯要贯穿于小数除法学习始终。最后在新授结束练习现固,通过课后做一做的题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后趁热打铁加深方法记忆,这有利于学生之后更加松地应对类似提醒,轻松学数学。
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九册《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篇5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又是难点,它在计算教学中处于关键地位。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要随着除数的变化而变化”。
本节课的教学自认为有一下几点做得比较好:第一,教学时我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将一个数除以小数转化成小数除以整数)进行学习,注重“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第二,课堂上注意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比如,列出算式7.6÷0.85后,问学生“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你会算吗?自己先试试。”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时间,通过思考出现认知冲突,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也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我对一些细节处理得不够明确,比如:给0.544÷0.16列竖式时,当除数和被除数扩大到它的100倍时,原来的0和小数点没用了就应该划去,课堂上的板书这一点做到了但没有强调,五(3)部分学生没有做好,但五(4)班大部分学生都忽略了显示移动的过程。于是学生就搞不清小数点的位置而导致最后的计算错误。其次,当除数小数位数比被除数多时,学生容易只移动被除数原有的位数而没有添0比如:11.7÷0.26只转化成117÷26。最后,商末尾的0没写,比如:13÷0.065转化后是13000÷65,学生容易得出结果是2,而忽略被除数末尾还有两个0,商应写回这两个0。当然这点与学生原有知识没有掌握好有关。第三,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不够好,上课容易走神,感觉是一团“散沙”。
针对以上的不足我做了一些补救。首先,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改变学生上课思想不集中(集中的时间不长)的坏毛病。课堂上我时刻注意着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随时提醒他们。其次,根据这节课的内容对一些作业上出错的同学进行面批逐个辅导,效果不错。
总之,每节课下来总觉得有很多的不足。以后应该在备课上多花点时间,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有时会有一种课不会上的感觉,有点茫然。
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九册《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篇6
一、把握知识内在联系,找准新知识的最佳生长点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学生较容易掌握。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却是个难点。而商不变性质正是联系旧知与新知的桥梁,也是新知的最佳生长点。在教学中,复习旧知后,我要求学生根据214.5÷15=14.3,利用商不变的规律直接写出21。45÷1.5、0.145÷0.015的商。这是学习层面的一个飞跃,但却是有根据、有基础的飞跃。学生能根据商不变性质来说理,就证明了这个飞跃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只要紧紧抓住商不变性质这根线索,这部分内容就能轻松获得突破。
二、抓住本质,化繁为简,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根据商不变性质先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再反推出原式的商。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最根本的是要先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算出商,完全没有必要计算时在小数点的问题上过多纠缠,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学中,抓住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本质,不在竖式计算上设置人为的障碍,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才能使学生学得更轻松。
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位数不同,更明显地体现了商不变性质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算法的本质。计算方法,在教学中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尝试、观察、比较、思考中完成新知与旧知同化,更新知识结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获得新知,更新认知结构
在教学中,出示214.5÷15=14.3,要求学生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说出21.45÷1.5、2.145÷0.15、0.2145÷0.015的商,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尝试,再让学生通过思考、观察、比较2.052÷3.6、20xx÷0.36、2.052÷0.036的转化过程来发现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转化方法。
最后通过计算来总结计算方法,在教学中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尝试、观察、比较、思考中完成新知与旧知同化,更新知识结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巧用儿歌教学,帮助学生总结算法,突破难点
在计算的过程中,除数和被除数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是一个难点,部分学生容易出现错误,适时引用儿歌可以帮助学生较好的突破这个难点。“外移几,里移几;方向一致要注意;里缺补零要牢记;上下点点要对齐。”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