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蒲公英》教学设计

2025/10/27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蒲公英》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蒲公英》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会用“嘱咐”造句,迁移应用。

3.引导学生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了解课文中不同人物角色的说话含义。

2.引导学生明白做事情要实事求是地道理,并在实际生活中予以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真的准备好了?

1.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我来说,你来做——我说一句话,你来做动作,听明白了吗?

做动作:很得意 看不起(不把它当回事的样子) 很认真……

(真好,小朋友们不仅会听,而且会想!)

2.刚才的游戏太简单,增加点难度好不好?我说课文,你做动作,看谁做得美——敢挑战吗?(请你站起来)

朗诵第一段:蒲公英的花瓣落了,花托上长出了洁白的绒球。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就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

会听会想,而且能够把想到的恰当地表达出来,利国的小朋友,真漂亮!

3.老师这儿有一些词语,你能把它们美美地读出来么?

(投影:文中词语)先练一练,看谁读得美?

还有一种读法,谁会?

中间加上一个“的”字,你会读么?

大家读得很美,谁能说说要把课文读美,有什么诀窍么?(边读边想)

打开课课本,46页,看看插图,找一找这沙漠、湖泊、和泥土都在哪儿。你说,这沙漠、湖泊、和泥土到底那地方最“美”呢?

二、重点品悟 朗读感受23

(1).品读2节

1.自由读:先别忙,读读这一段,你看太阳公公有什么看法?

(投影:太阳公公看见了……)

2.太阳公公是怎样给小降落伞们说话的?

你从哪儿看出太阳公公的亲切的?(读一读,找一找)

在生活中,都有谁“嘱咐”过你啊?都嘱咐些什么?

(指明说)

师:有趴在你的耳边轻轻地嘱咐,有拉着你手依依不舍的嘱咐,有抚摸着你的头深情的嘱咐…… 嘱咐是关心,祝福是牵挂,嘱咐是深深的爱……你想让太阳公公怎样嘱咐你呢?请你细细的练读这一部分,走进太阳公公的心。

3.谁来当太阳公公?(指名读)(太阳公公一定会给你提意见)

(3)品读3节

1.(示投影)小降落伞们是怎么回答的呢?请大家一起读。

2.多听话的小降落伞啊!可是,有两颗小种子却不这样想。它们想什么呢?

a (投影):一颗种子望了望下面的大地说:“……”

1.大家读一读,这颗种子想干什么呢?

2.从哪儿能看出来他一心想发财?

3.是啊,他的心都被“金光闪闪”的.表面给迷住了。怎样读,才能读出他的财迷心窍呢?

b(示投影)另一颗种子,他一心想的是什么呢?

1. 从哪里能看出来?

2. 有一句话,叫着“得意忘形”,就是一高兴,什么都给忘了。自己练习读一读,我看看你得意的样子。

三、迁移运用 升华主题10

1.第二年的春天来了,他们都有什么结果呢?请打开课本,读读最后一节。

2.请你结合课文完成下列练习(见《补充习题》)

3.金光闪闪的地方,银花朵朵的地方,看起来很美丽,但结果却不如黑黝黝的泥土。假如你是太阳公公,会怎样劝告那两颗想落到沙漠里湖泊里的小种子?

《蒲公英》教学设计 篇2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习作的方法,也有一定的想法,对于想象作文往往兴趣盎然,因而乐于书面表达。我们对作文的指导应“引而不牵”,在课堂活动中开拓学生的思路,巧妙渗透写作方法,又不束缚他们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

1、根据作文材料,展开丰富想象,写一个完整的故事。

2、写作时能初步关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或心理活动的描写,写得有意思。

3、乐于分享作品,学习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

1、故事写完整,富于想象力。

2、能初步关注到动作、语言、神态或心理活动的描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奖章、绘本。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习作指导

一、课前谈话,进入童话情境

1、走在通师二附的大楼里,感觉像走进了五彩缤纷的童话王国。你们喜欢看童话故事吗?认识哪些童话人物呢?

二、情境展示,指导作文构思

1、今天,让我们放飞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

先来认识一下故事的主人公(出示蒲公英),谁来说说你对蒲公英的了解?主人公蒲公英生活在一个山谷里,什么是山谷呢?这会是一个怎样的山谷里呢? 如果你就是这棵蒲公英,生活在不一样的山谷里,你的心情怎么样?有什么愿望吗?

2、有一天,山外飞来了一只小鸟,住在蒲公英的身边。它会是一只怎样的小鸟?

3、出示作文材料:一棵蒲公英长在山谷里。一天,从山外飞来了一只小鸟,住在了它的旁边。好多有趣的故事已经藏在里面了!

4、咱们静静地想故事,看谁最有本领,最会编故事。

师暗示提醒:蒲公英和小鸟是怎样相处的`?后来呢?——他们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可要把故事想完整哦!想得细致些,有意思些。(学生静静思考)

三、交流表达,指导写作方法

1、谁愿意把你编的故事说给大家听听?

点评学生故事(扣住“完整”“有意思”来说。“有意思”指故事有变化的情节,有想象力,有一定的表情、动作、对话等的细节描写等。

2、把故事编完整,再编得有意思,其实也不是很难。

咱们把故事说给同桌的小伙伴听一听。听完别人的故事,可以夸一夸他编得最有意思的地方,也可以给他提点好的建议。

四、总结,激励学生习作

刚才同学们相互交流,说得挺好,把你说的故事写下来,就是非常好的童话故事了。我们回到教室后,把故事完整地写下来,为你的故事取一个题目。老师非常期待你们的精彩故事。

《蒲公英》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识记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重点

在反复诵读诗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美妙的画面,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或图片。

教学时数:1课时

一、情境导入,渲染气氛

(播放课件或图片)

同学们,你们对这飞舞飘洒的蒲公英一定不陌生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蒲公英的小诗。

(板书:《蒲公英不说一语》)

二、理解诗歌

(一)初读,整体感知。

1、自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认生字,并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找伙伴们读,要读得正确、流利,读后说说读懂了什么。

3、指名读,师生交流,感知诗的大概内容。

(二)精读,细细品味。

1、我们再来细细地读读这首小诗。想一想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喜欢吗?

2、把你所感受到的和周围同学交流交流。

3、汇报。

(1)第一小节,生动描绘了蒲公英飘洒飞舞的'形态,引导学生抓住“远了又远了”“近了又近了”“一絮又一絮”“淘气”等词语,让学生想象这美妙迷人的画面。

(2)第二小节,写出了满天满地的“蒲公英”与孩子们尽情嬉戏的欢快场面。“落、染、碰、沾、不弃也不离”这些词语形象准确,情真意切,充满了童趣。

(3)第三、四小节,一问一答,再次表达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结尾一句“蒲公英不说一语/眨眨眼/与我亲昵”,既照应了文题,同时眨眼、亲昵的动作也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这样的画面。)

(三)有感情地朗读,组织交流。

1、这样迷人和谐的画面,真让人喜欢,融入自己的感受把这首诗美美地读读吧!

(学生练读)

2、指名读文,请同学们评价。

(引导学生用欢快的、轻松的语调朗读诗歌)

3、让我们把这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记在脑海里,让这温馨的画面永远留在心中。

(练背,指名背)

《蒲公英》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词语。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多种形式的朗读为主线,加深课文的理解,落实“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小课题。

2、通过朗读,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激发学生保护大自然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蒲公英的梦是什么样的,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

生答:蒲公英的梦是(美好的),(幸福的),(快乐的)等,老师板书:快乐

2、如此美好快乐的梦,一定和它的遭遇有关,我们来写一个词(遭遇)ppt2展示(遭遇),这两个字的结构、偏旁,跟着老师一起来写一写这两个字,

老师板书学生用手画一画这两个字(边读笔画边写),齐读三遍,谁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 生答:不好的.事,不幸的事。

3、人们都说“梦是心中所想”,在现实生活中蒲公英遭遇到了什么?它的感受又是怎样的?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5课,PPT3展示,齐读课题《蒲公英的梦》

二、深入理解,合作交流

(一)开花前的遭遇和感受

1、PPT4展示:自由朗读1-6自然段,思考:开花前,蒲公英遭遇到了什么?

(1)指名回答(PPT5展示句子一:三个月前,我不小心降落在街心公园的草坪上……开不出漂亮的花。”)

(2)你从哪个词体会到了蒲公英的不快乐?(难受)

(3)蒲公英为什么会这么难受?(提示:是因为要听(PPT6展示):汽车的叫喊声,呼吸呛鼻子的废气,喝有怪味的酸雨。)这说明了什么?(环境恶劣)这恶劣的环境具体指的就是(噪音、废气、酸雨)相应板书。

(4)谁能把蒲公英难受的心情读出来?读一读这段。指名读,谁再来读读?(评价:哪个蒲公英读得最难受啊?)

(5)小结:蒲公英在城市中心深受恶劣环境的困扰,所以她十分担心开不出漂亮的花来(板书:担心),心里十分的难受。让我们把这段话再齐读一遍,读出蒲公英此刻的难受和担心。

2、过渡语:其实啊,在这一部分当中,还有一个成语也写出了蒲公英难受担心时的样子,看谁最快找出来。(愁眉苦脸)指名回答,你能把它所在的整段话读出来吗?(PPT7出示句子二:“唉”一声轻轻的叹息……为什么叹气呢?)

(1)(点击PPT8)解释“愁眉苦脸”。(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形容愁苦的神色。)

(2)谁愿意跟大家做做“愁眉苦脸”的样子?在什么时候或者什么情况下你会“愁眉苦脸”呢?

(3)你能用“愁眉苦脸”说一句话吗?

(4)师范读

(5)学生自由朗读

(6)如此担心的蒲公英多难受啊,幸亏有椰子树伯伯的安慰,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内容(PPT9展示: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第一至六自然段。)

(7)小组展示(两组)

(二)开花后的遭遇和感受

师:这么漂亮的蒲公英开花了吗?(开花了)但是在开花后的第一天,她遇到了什么?(PPT10展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7—10自然段,思考:开花的第一天,蒲公英遭遇了什么?)

1、指名学生回答。(PPT11展示句子三:不料,一辆旧汽车……痛得昏了过去。)

2、(点击PPT12)解释“震耳欲聋”。(师边读边指出词语)

3、(点击PPT13)解释“不偏不倚”并说一句话;空饮料罐子本应该被扔进垃圾桶,却被丢在地上,这说明城市中心到处都是随手乱扔的(垃圾)呀。板书:垃圾。

4、(PPT14展示)自由读第八段完成填空:

蒲公英被________呛得______;蒲公英被__________震得______; 蒲公英被__________砸得______。

(齐读一遍)

5、师:蒲公英回想起今天的遭遇,忍不住哭了,说明她非常的(伤心),板书:伤心。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师:一个弱小的生命,刚刚开出漂亮的花朵,却遭遇到一连串痛苦的打击,此时此刻,蒲公英会说些什么?(PPT15出示句子四:蒲公英擦了擦眼泪,说“椰子树伯伯, 如果人们不乱排放废气,不制造噪音,不污染水源,不乱扔垃圾,我们不就可以生活在美丽的环境中吗?”)

2、指名读。

3、这是什么句,又是什么句?(排比句、反问句)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 改写成陈述句。

4、齐读。

过渡谈话:这是蒲公英的愿望,也是我们人类的愿望。然而,现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同学们请看:PPT16、17、18、19出示污染图片。这回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蒲公英做那样的梦了吧?假如你是蒲公英,你希望人类都有哪些环保意识啊?(画环保树)带着这样美好的梦,我们再次读一读蒲公英的梦吧。(PPT20出示句子五)

四、总结全文,写作延伸

1、保护环境十分重要。希望同学们能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去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2、(PPT21)假如蒲公英的生活环境一夜之间改变了,请同学们大胆发挥想象,续编小故事 小练笔:

假如蒲公英的生活环境改变了,请同学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有一天,蒲公英从梦中醒来,它惊喜的发现

板书设计:

15 蒲公英的梦

开花前 担心

开花后 伤心

梦中 快乐

《蒲公英》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1、会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小诗,初步感受大自然中植物的奇妙。

2、会认读“蒲公英、种子、毛茸茸、微风、飞”这五个词语。

3、学会“公、种、朵、到”这四个字。

二、教学重点:

1、通过多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小诗。

2、学会本课4个生字,能正确认读文中5个新词。

三、教学难点:

1、理解“毛茸茸、微风”的词义。

2、体会“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从想象练说中理解本句中“哪儿”的意思。

四、教学时间:

1.5课时

五、教学准备:

课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会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小诗,初步感受大自然中植物的奇妙。

2、会认读“蒲公英、种子、毛茸茸、微风、飞”这五个词语。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聊天

(二)引入新课

(三)解析小诗:

1、反馈交流问题(1):植物妈妈是谁?

2、反馈交流问题(2):蒲公英的种子宝宝告诉我们,它是怎么离开妈妈的.呢?

你从哪些句子中找到答案的?

朗读训练。

3、演示课件,学生练说:飞呀,飞呀,飞到(),()就是我的家。

老师小结:“哪儿”的意思。

朗读训练。

4、齐读小诗。

(四)背诵小诗

(五)积累词语

1、老师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划出新词。

2、认读新词。

(六)生字正音

(七)课堂小结:

1、采用交流形式进行互动小结。

2、老师小结。

板书:(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复习巩固并学会正确书写“公、种、朵、到”四个生字。

二、教学过程:(略)

《蒲公英》教学设计 篇6

活动准备

《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的故事。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学习关心身边的人。

感受互帮互助,体验助人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二、师生共同讨论:

1.教师:小蚂蚁和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

2.教师: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是谁帮助了你?你得到别人帮助高兴不高兴?

3.教师:你帮助过别人吗? 你帮助别人后心里感觉怎么样?

三、引导幼儿表演互相帮助的场景。

教师:你能把互相帮助的场景表演一下吗?

四、完成幼儿用书中的相关操作内容。

教师:看一看,说一说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你能学他们这样做吗?

使用彩色贴纸中的小红花,引导幼儿学习判断对错。

五、教师小结

只有乐于关心、帮助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才会有更多的朋友。这样我们的`身边才能到处充满爱。

活动建议

鼓励幼儿用绘画等多种方式表现幼儿之间互相帮助。

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在小河的对岸住着一群可爱的小蚂蚁。一天,小蚂蚁们爬到树叶小船上玩。一阵大风吹过来,把树叶小船吹到了河中。树叶小船载着小蚂蚁们漂来漂去,他们好不容易才爬上了岸。

野地里长着一棵蒲公英,翠绿的叶子,淡黄的花朵,美丽极了。夜里,她听到附近传来哭声,仔细一看,是十几只又冷又饿的小蚂蚁。蒲公英召唤小蚂蚁来到身边,她用叶子为他们搭起小房子,用奶一般的叶汁喂饱他们,哄他们睡觉。天亮了,小蚂蚁们快活地喊:"谢谢您救了我们,蒲公英妈妈。"蒲公英妈妈笑盈盈地说:"我会想办法送你们回家的。"他们在蒲公英的叶子下高兴地生活着。

一天,小蚂蚁们听到了蒲公英妈妈的叫声,他们看到有条大青虫正在咬她的叶子呢。小蚂蚁们向大青虫发起进攻。大青虫又痒又疼,掉下来死去了。蒲公英妈妈感动极了。

蒲公英妈妈的黄花谢了,长出了洁白的绒球。她告诉小蚂蚁们:这就是我的娃娃们。你们赶快爬上绒球,一人抱住一把小伞。小蚂蚁们急忙爬了上去。这时一阵大风刮来,小伞带着小蚂蚁飞呀飞呀,又飞到了小河对面,飞到了他们自己的家。

小伞在小蚂蚁的家园里生根发芽,这下小蚂蚁和蒲公英可以永远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