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读书心得
爱习作提供的三字经读书心得(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三字经读书心得 篇1
《三字经》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通过学习《三字经》,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感到自豪。学习《三字经》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弘扬正气,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还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比如,做人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人要厚道,尊敬父母,有意志力和奋斗力,要有高尚情操。因为坦白就犹如是诚实和勇敢的生成物质,我们要拥有良书,要有益友,拥有一颗纯洁的心,这会是理想中最完美的生活。用纯朴的心灵去体验别人的困苦不堪。
所以,我觉得把《三字经》融入到我们生活中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既是民族知识的传承、又是民族精神的发扬。对于一个集体或是一个团队,更能够体现出它的实力。
《三字经》中有很多学习的典故,生动深刻,有很多都是在自身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奋发努力,最终取得成就。俗话说,人一辈子活到老学到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取,不仅是我们生存、工作的必需手段,也是我们实现自我和自身价值的提高。学才能有所用,这是一个人价值观的一个体现。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句给我的启示是比较深的,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好的环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孟母确实是个英明伟大的母亲,早在几千年前就看得如此深远。有如此孟母,才会有如此有名的孟子。现在有很多当父母的双双在外打工,把孩子留在爷爷奶奶的身边,甚至有些放在亲戚家里,孩子不光是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所处的环境也不好,就谈不上要好好学习了。然而作为父母也都希望子女成才,那么在这方面,孟母真可谓是典范,值得所有人效仿。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百善孝为先”可见“孝”为一切之根本。感恩,首先要感恩于给予你生命的父母,因为有了生命才会有一切。古有二十四孝,感人至深,传颂至今。无论你活在多么优越的条件中,或是你身处多么恶劣的环境下,都应该尽心尽力的`让你的父母过得舒适一些,舒心一些。这是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用一句很通俗的话说,你孝顺你的父母,那就是给你的子女做出榜样,那么当你变老的那时候,你也会得到良好的照顾,这就是为什么孝道在我国传承了几千年依然不变的因果。
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真实发生着的故事,一些特殊人群,他们和正常人有着不一样的地方,应该说他们做任何事都比正常人要艰难得多。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一种精神,一种不屈的精神,他们甚至在处于这样的条件下,不抱怨任何人和事。他们总是带着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给予的一切,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虽然有别于其他人,但是却因此得到了更多珍贵的东西,所以他们带着这种感恩去努力,去奋斗,最终取得成功,在我们看来也许并没有什么的一些小事,他们却很感谢,而且因为有这种感恩的心态,他们不会去抱怨什么,所以他们也是快乐的。这是一种境界。更是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一种精神
二十四、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夏传子家天下。这些人都是因为知道了这些责任,明责任,负责任才去为国家作出无私奉献。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一人立志,万夫莫敌”,因为每个人都把成功的秘诀当作自己的坚定目标。成功是希望与奋斗的结合,那么我们都会和平相处。
《三字经》学习最后一课讲的是礼仪,人与人初识,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我们随时都要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着装整齐仪态端庄,语言大方得体,能做到这一点,相信在外谋事也会事半功倍的。当然光是这些还远远不够,一个人还应该有良好的修养,这就需要有丰厚的知识内涵作后盾,大气的处世作风,凡事点到为止、拿捏得当。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取。有德有才,有益于整个社,意义深远!
通过这次学习,的确是让我获益颇多,不仅仅是对《三字经》本身的认识,也加深了我对教育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对我国的历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处世为人也有了更深刻的理念。
三字经读书心得 篇2
周末,我重温了《三字经》这本书,这次的阅读,让我加深了对书中许多句子的理解。思想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觉悟,我感到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根深源长。
一打开书本,我被里面的每句话给吸引住了,比如:“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几句话,我印象深刻。说的是:一个人,如果你不去学习,就不懂得道理,一个不知道伦理道德的人,活在世上就没有人尊重你。而后面的几句话说我们年幼时要向老师,向长辈朋友学习礼仪。这些话让我受益匪浅。
以前我不懂事,在学校里总以为学习不重要,上课不仅容易走神,不认真听讲,还常常惹老师生气。成绩必然一落千丈,每次的`考试,成绩总是倒数,班里的同学都在进步,而我一直原地踏步。每次的成绩排名,都让我受到沉重的打击。从此我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渐渐的改正自己的缺点,开始认真听课了。过了一段时间,果然成绩提高了,我感叹的说:“当初我不该上课不听讲,而耽误了学习”,幸好后面我能悬崖勒马。
平时我还认为,有些礼仪太繁琐了,总觉得做与不做又有什么区别呢?有一回,我家中来了一位客人,爸爸叫我给客人端水倒茶,还对客人说:“叔叔请慢用”,那位叔叔笑着对我说:“谢谢,你真有礼貌”。我听了叔叔的赞美,心里真高兴,一整天整个人都是飘乎乎的,嘻嘻……
《三字经》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做事。大家都一起来读读吧,让中华的传统文化永驻你我心!
三字经读书心得 篇3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亲子阅读了《三字经》里面的内容:“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还一起阅读了《黄香温席》和《药圣孙思邈》这两个故事,《三字经》我很早就会背诵里面的内容,但并没有理解里面的意思,这次阅读让我有了更深的理解,古人非常重视孝道,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是每个人都应该要做的事情,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还能干成什么事情呢?
我一定要学习他们,孝敬我的父母,和弟弟友爱相处,我原来有的时候会不听父母的话,让他们生气,还经常和弟弟发生争执,不懂得让着他,我觉得这样很不应该,我要改正过来,做一个尊老爱幼,懂得孝顺的`好孩子。
我对《三字经》非常感兴趣,看了一遍又一遍。这本书上讲述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和做人的道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在以前,我比较通俗地把它理解为:人在以前是善良的。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一个人在幼年时期,本性是善良的,虽然人的本性都不坏,可是,由于后天的熏染,环境的影响,差别会变得越来越大,所以,我们不能够轻易地判断一个人是善还是恶。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句话虽不像前两句那么的“出名”,可其中也蕴涵着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再好的人才也不会闪耀光芒,而教育的根本,最重要的就是专心,恒心,耐心,以及毅力,而且,教育的方式也得恰到好处。
三字经有数百句,它精辟地用文字总结、概括了做人的道理,我读了这本书以后,更加透彻地了解了古人的智慧结晶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本书真告诉了我不少知识。
三字经读书心得 篇4
幼儿园的时候,爸爸妈妈开始教我读《三字经》,但那时我仅仅是作为口头禅,背背而已,不能深刻了解其中的含义,而且也只会其中的几句。真正开始读《三字经》仍是到了三年级上半学期,老师把它作为一项功课布置下来。当时心里真的觉得老师太可恶,把这种无用的东西当功课,又深奥又难背。
于是乎,天天读几句《三字经》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天天早晨,巷子里总能听到我朗朗的读书声。爸爸对《三字经》十分崇拜,他教我背诵的方法也很管用。徐徐地我喜欢上了《三字经》。由于它像是一部百科全书,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熟读三字经,便知天下事”。其中一个个小故事,便成为我成长过程中的指路明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中断心裁。”《孟母三迁》的故事让我对父母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多了些感恩的心;“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黄香温席扇蚊》的故事让我明白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孔融让梨》的故事使我懂得谦虚才能使人伟大;“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悬梁刺股》的故事又深深地感动了我。我深知不付出艰辛的劳动,永远不可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三字经》,你像一位的老师,感谢你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你像一盏明灯,成为我人生的导师。我将把中华传统的美德中华传承、延续下去。同时但愿我们所有的小朋友,能够在《三字经》的指引下,每天提高,健康成长。
三字经读书心得 篇5
你明白《三字经》是什么样的书吗?它在中国家喻户晓。古人的第一本书是《三字经》。这本书经历了许多沧桑。它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始终坚持世界之巅,历史悠久。
《三字经》是以儿童启蒙书籍为代表的最典型的作品。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它的`意思很容易理解,有些人也把它写成一首歌,让美丽的旋律净化心灵。这本书告诉我们很多关于历史、天文学、地理学、道德和其他知识的知识,就是所谓的古人说:熟悉三字经典,你可以了解世界,通过圣人的礼物。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香九龄,能温席;孝顺亲人,当之执。它的意思是:东汉时有一个叫黄香的人,从小就很孝顺。他九岁的时候,经常在父亲冬天睡觉前躺在冰冷的床上,温暖被子,让父亲睡觉。夏天,他先用扇子凉席子扇,然后请父亲休息。读到那里,我羞愧地想:与黄翔相比,天地真的很不一样。在我的生活中,当我放学回家时,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我从来没有想过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爸爸妈妈平时要上班,照顾我一丝不苟,多辛苦啊!我记得有一次,我妈刚下班回来,让我把筷子拿到客桌上。我靠在红木椅上,大声喊道:你自己,大结局。说完,又靠在椅子上看电视。吃饭的时候,妈妈没有帮我拿碗筷,我也无能为力。
《三字经》的经典句子蕴含着古人智慧的结晶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们心中种下一颗思想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
三字经读书心得 篇6
最近正在读《三字经》,颇有心得,夜不能寐,思绪万千,五更时分辗转难测,披衣起早,写出心得。
《三字经》成书于八百多年前的南宋时期,自问世以来,就作为儿童的识字教材,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它与《百家姓》、《千字文》合成“三百千”,被视作传承儒家思想和修身励志的启蒙教材;此经虽短,短短千余言,但是却能够流传至今,一直被世人传诵至今,它的生命力是什么,它的魅力何在?
本书虽短,但是很有特点。从形式上看,三字一句,短小精悍,读来朗朗上口,易于记诵;品来意味深长,文化浓重。古代的儿童,入学的'第一部书就是它。孩子们一边吟唱,一边摇头晃脑,韵味十足。
这部书不光形式上易于记诵,内容也很丰富。它以精悍的“关键词”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道德,做人典故融合在一起。《三字经》虽然是儿童启蒙教材,但是其讲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是难以改变的。它适合于任何年龄段的人去阅读它,理解它,去在生活中运用它。孩童时代的人读它记它,可能不知其意而背之,成年人读它记它,有着不同的意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讲的是:每个人出生的时候,天性都是善良的,习性却各有差异;假如不去教导他,习性就会发生变化,转变,所以要重视教育,持之以恒的教导。
我觉得,这本书中所讲的道理,95%还能够在现在社会中适用。作为教师,更要认真拜读拜读。“教书育人”,我认为育人比教书更重要,我准备利用寒假认真地学习本书,开学以后结合学校工作,把这些道理加以运用,我想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