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乌塔》有感

2025/10/28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读《乌塔》有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乌塔》有感 篇1

中国的教育和外国的教育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呀!对比一下,你一定会吓一跳的!

中国的孩子九至二十四个月的时候,开始识字,而外国孩子却已经学会了自己扔尿布了……由此可见,中国人从小就被培养成学习的机器,外国人培养的是动手能力,当然也不会落下学习。

家长过分爱孩子,爱变成了溺爱,把孩子当做一块宝,捧在手心里怕摔碎了,放在嘴里怕含化了。把我们当做小狗一样牵着,当做风筝似的拉着……请各位家长想一想,孩子有过一次独自出过远门的锻炼吗?各位一定都在想,孩子一个人去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无稽之谈。孩子什么都不会,去了外面就会受伤之类的吧。那你们有没有想过让孩子变成一个死读书的机器是一件更可怕的事情呢?想想吧,如果孩子们失去了生活的能力,那他们该怎么办呢?

家长们,让我们学会自力更生,让我们像乌塔,想雄鹰一样展翅飞翔吧!

读《乌塔》有感 篇2

上学期我们学习《乌塔》这一篇课文,文中14岁的乌塔独自游历欧洲的勇气令我非常敬佩,我被她那善良、胆大、心细的品质所深深地折服了!

文中讲了“我”在罗马认识了一个年仅14岁的德国小朋友乌塔。在“我”和乌塔的攀谈中,“我”知道了乌塔在读小学,已经独自游历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威尼斯、米兰等地方这一次独自游历欧洲的故事。

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游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先查警察局的电话,以便遇到危险事情时情时请求帮助,再给家人打一个电话,如果是我的话,我一定会叫爸爸妈妈给我整理,也从来没有想过独自旅行,警察局的电话我也没有想过。只有在玩累后才到想家,才会给妈妈打一个电话的不只是我一个人吧。

许多孩子也跟我一样从小就生活在蜜罐当里,生活在长辈的羽翼下,长辈们把我们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所以我们这一代都缺少独立,要想独立就要在困难中磨练自己的意志,锻炼自己,遇到困难不放弃。

通过这篇文章,我学到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勇于探索,争做一个自理、勇敢、坚强的人。

读《乌塔》有感 篇3

今天我再次阅读了《乌塔》这篇文章,它带给我的震撼依然那么强烈,文中德国小女孩乌塔只有14岁,却能够独自一人游览欧洲。

乌塔是多么独立而勇敢啊,她见解独到,经验丰富,考虑周全,有很强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和她相比,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中国孩子都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的。我们的生活中有电视、游戏、书本、游乐园,看起来似乎很丰富。可是父母总是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很少给我们锻炼自理能力的机会,更别提让孩子独自出远门,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了。

还记得去年我想参加湘潭日报社组织的北京夏令营,报名前家里大大小小开了好几次会讨论。爸爸支持我出去历练,妈妈因为不放心坚决反对,相持不下。最后还是召开了“扩大会议”,由外公一锤定音,我才得以成行。听老爸说,从我上了高铁那一刻起,妈妈就开始坐立不安。直到我从北京平安归来,收获满满,她才停止了唠叨,并且真的相信了我有照顾好自己的能力。

亲爱的妈妈,放手让我去锻炼吧!有一句话说得好,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今后我会把乌塔当作学习的榜样,通过实践提高自理能力,积累生活经验,勇敢地去广阔的世界中体验人生无限的美。请相信,我一定能飞得更高!

读《乌塔》有感 篇4

读过《乌塔》这篇课文后,我便陷入了迷茫,一个仅仅比我大了四岁的小女孩儿,竟然敢独自游历欧洲,这是为什么?为什么?

突然,一声妈妈的呼唤将我拉回了现实:“做完作业了就去写试卷!”这声将我禁锢在书房中的命令,唤起了我的一丝明悟:这就是我们与乌塔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吧!德国的父母可以放手让他们的子女在地球这片天空中翱翔,而我们的父母却迟迟不肯放手。我想到了这里时,脑袋里忽然就蹦出一段记忆来。那是我才刚满九岁,爸爸妈妈带我去了“五岳”——恒山。

那时,恒山上有一个付费体验的滑翔机的活动。我迫不及待地想去体验一下,但爸爸妈妈不让我去,说太危险了。但是,与此同时,一对外国父母正在极力劝说他们的一个胆小的女儿试试这项活动,最后,那个女孩只能迈开脚步,朝体现地点走去……爸爸妈妈,“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在温室中养出的花草移植出室外将迎接毁灭性的灾难。

爸爸妈妈,请松开你们慈爱的手,让我们自己在残酷的世界中翱翔吧!请你们换一种爱的方式,不要再将我们过度地保护吧!

读《乌塔》有感 篇5

今天,我们學了<烏塔>這一課。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作者在罗马认识了一个名叫乌塔的14岁小姑娘,了解她的一番故事,当作者知道她独自一人游历欧洲,而且有很多的安全意识,感到惊讶。如果我们中国的孩子独自一人游历欧洲,那可真是一件难事。因为,孩子们都是家里的宝贝,要是出去外面,也会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生怕孩子出事。

乌塔说的一句话:“光从电视和书本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我赞成她说的这句话,当然书本和电视只是传播给我们看,我们必须到外面世界看看,才是真正地感受但这儿的没。这使我想起了我的奶奶。

记得有一次,我要骑单车和老师一起家访。刚一出门,奶奶就跑过来说:“别走,看看气够不够,否则骑了一会,没气怎办?”然后,奶奶就叫爷爷帮我充气。充完了,奶奶又叫我等一下她,便从房子里拿了一大包饼干,说:“待会肚子饿了,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吃。”唉!出趟门不用这么多了吧!然后,奶奶就吧饼干挂在车头里。总算完了吧!该没转车,奶奶又从奶箱拿了几瓶奶给我,说:“口渴了,就喝吧!”说完,她又把奶挂在车头里。我只好黑着脸对奶奶说:“够了,爸爸有给钱我,我自己会买的啦!”可奶奶还是不放心,又拿了气水和水果给我。接着,于从袋子里拿了10多钱给我。我想:中国的人真是把儿孙,儿女们疼死了。

这时我才真正地领略但老师说中国的学生去夏令营的故事中学生们的滋味。

读《乌塔》有感 篇6

中国的孩子和外国的孩子差别非常大!中国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外国的孩子七八岁就几乎可以当家了,你们看,差异真的是很大呀!

课文《乌塔》里面,主人公“乌塔”是多么厉害呀!一个人独自游欧洲,而我们中国孩子连一个市都不能出去,一出去父母都给吓了半死。

我的爸爸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外国的人一生下来就很辛苦,长大之后要自己养活自己,途中父母不会给他们一分钱,就算死了也没关系,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孩子长大了之后也没有用了。直到他们有了一番事业,才肯给他们钱。

我们不是一台死读书的机器,也不是温室中的花朵,更不是笼中的鸟儿!我们也要自由地飞翔,因为我们不是一只枝头的麻雀,我们是一只展翅高飞的凤凰呀!

父母,我也要自由,不然我的翅膀会退化,让我无法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