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后感600字
爱习作提供的《昆虫记》读后感600字(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昆虫记》读后感600字 篇1
读《昆虫记》比《海底两万里》要耗时很多,这也许是《海底两万里》比它更好理解,故事性也更强一些吧。总之,今天终于把《昆虫记》读完了,原来昆虫世界也是如此有趣,和海底世界一样令人着迷。我知道了蝉是怎样脱壳的,蚂蚁是以蚜虫分泌物为食,格朗多克蝎子和纳博讷狼蛛谁更胜一筹……
这本书并不像那些标准的科普书,从来没有东拉西扯:这种昆虫是什么门什么目,但又不在什么属什么种。《昆虫记》给人的感觉是很平易近人的,虽然是在描写昆虫的特点,但却时常会令人发笑,感觉和作者一起走进了一个诗化的昆虫世界,去探寻一些诗化的昆虫的奥秘。就像天牛幼虫是破坏树木的罪魁祸首,终日在树木体内以木屑为食物;螳螂的那对危险而完美的捕猎工具是如何为民除害的;松毛虫会绕着花盆排着长队转圈圈;蟋蟀的住宅有多么豪华,靠自己双手奋斗出来的才是最好的……。让今人头痛的科普文变得和戏剧小说一般有趣,让我们不由自主的想要走近昆虫,了解昆虫,让平凡的昆虫世界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所以,在我看来作者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昆虫学家,它更像是一个拥有特殊素材进行创作的文学家。他以千奇百怪的昆虫为对象,以它们的生长习性为材料,用优美的文字向我们展现了另一个世界的可爱之处。
记得罗丹的一句名言:在我们的世界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法布尔发现了属于自己的美,在自己的眼中留下了永久的快乐的世界,并用文字把这些美这些快乐传递给我们每一个人。拨开生活的浮云,就可以发现那份属于自己的美。我们曾经不也是这样吗?希望大家都可以将美留在自己的眼中留在自己的心中,不一定要和法布尔相同,却一样可以让你感受到无比的快乐。
《昆虫记》读后感600字 篇2
国庆节里,我读了一本叫《昆虫记》的书。《昆虫记》是昆虫学家和文学家的法布尔的传世佳作。这本书主要讲昆虫的习性、种类、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它至今还令我记忆忧新,久久不能忘怀。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迷宫蛛,现在我就给你们介绍一下吧。
迷宫蛛产卵的时候,它会舍弃它那完好的网,因为它的网太容易引起寄生虫的注意,对宝宝的安全非常不利,所以只好忍痛割爱了。你看,它是一位多么细心的妈妈啊!
当我读到“迷宫蛛一般会把巢建在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把卵产在那儿。然后,就寸步不离地守候着孩子们,尽心尽力地保护它的孩子们,并一直操劳到死。在死之前,它会用剩下最后的一点儿力气替孩子们咬破巢。”我很受感动,觉得迷宫蛛真伟大!
现实生活中我的母亲也和迷宫蛛妈妈一样伟大,并且还关心我爱护我。有一次,那是在晚上,我对妈妈说我不舒服,妈妈摸了摸我的头,然后,用体温针帮我量了一下,结果发现已经烧到38度半了。妈妈二话不说背起我就往医院跑,汗水浸透了她的衣服。过了好一阵子我们才来到医院。医生为我打了针,吃了药,我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当我醒来的时候发现妈妈正坐在我旁边,她的两只眼睛布满血丝,看得出来妈妈整夜未睡一直在守候着我。我很感受,为有这样的妈而感到骄傲,现在我要努力学习,长大之后好好的孝敬母亲,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法布尔的《昆虫记》将我引入到了一个昆虫的世界,使我懂得了不少关于昆虫的知识。在法布尔的笔下每一只小昆虫都被它描写得栩栩如生,所以我读完这本书毫不费力气,就好像在听故事一样。我想:如果在生活中我们人类也能像一些善良的小昆虫一样相处,那这个世界一定会很和平。
《昆虫记》读后感600字 篇3
《昆虫记》是一部昆虫类的科学著作。书中记载着许多昆虫,包括它们的外貌形态以及生活习性等。这些小巧又可爱的生物在作者笔下,越发动人。《昆虫记》是一部科普书,但它却没有生硬死板的文字儿,是那么生动有趣,像美妙的文章,甚至是一首诗,没有华丽不着边际的文字,而是精彩的真实故事。它记录了昆虫的体貌特征,食性,喜好,生存技巧,蜕变,繁衍和死亡。这一系列都是作者通过大量细致入微的观察,小心求证而得来的昆虫界真实的现象。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下,我看到了一个美丽而乐趣无穷的世界。是《昆虫记》带我领略了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是《昆虫记》,让我知道世界上有一个美丽无比而神奇的地方——昆虫界。
《昆虫记》是一部昆虫世界的史诗、是一群昆虫共同谱写的生命乐章、是一部永远解读的书。正如法国戏剧家罗斯丹所说,“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地思维、美术家一般地观察、文学家一般感受与抒写。”我在读他写的文章时,我感到每一只虫子都不是孤独的,有着人们的思维,正如蝉天真善良,螳螂杀人不眨眼这样的特点,法布尔给予了虫子们人的特点。
那天我在花园散步,无意中看到了两只七星瓢虫。我想起了《昆虫记》中的描写:“七星瓢虫身穿红色的外套,上面点缀着七颗醒目的黑色斑点,像一把艷丽的小花伞,七星瓢虫时常把小伞撑开还悠闲地飞舞着,如一位撑着小伞散步的娴雅淑女,所以七星瓢虫又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淑女虫。”多美的文字,形象生动的描写出了七星瓢虫的形态。廖廖数笔,一只七星瓢虫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我靠近了去观察。
只见那两只一大一小似是一对母子,我又想起了《昆虫记》中对这一生物“爱子”的叙述,不由得越发喜欢这本书来。
正是这本《昆虫记》开拓了我的眼界,使我受益无穷。也正是这本书,使我体会到了科学的重要性。
阅读,从科学开始。
《昆虫记》读后感600字 篇4
如果让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书橱中找一本我的最爱,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昆虫记》。
最早了解《昆虫记》是在我六岁那年,每晚都要听妈妈读几页,那个时候我捉蚂蚁,用细绳拴住蚂蚱的一条腿,把知了装在瓶子里,干这些事的时候总是充满乐趣。当我发现居然有一本书专门描写这些形态各异的小东西的时候,更是激起我对这些小虫子极大的好奇心。
昆虫是大自然中非常庞大的一个家族,它们对于我们太常见了,似乎没有任何稀奇,但是这本书却告诉了我们太多被我们忽略的知识,比如:蝉为什麽要大声唱歌?萤火虫尾巴上为什么有一盏小灯?蟋蟀的家是什么样?蜘蛛网为什么不是杂乱无章而是非常规则的几何形?还有,你知道吗?蝎子居然是“胆小鬼”!粪金龟(俗称屎壳郎)滚来滚去的粪球居然是给宝宝准备的食物!而且还非常详细地描述了这个粪球是如何制作的并且为什么会那么圆……这些简直太有趣了!
于是,我开始观察我周围的虫子们。有天晚上,我正为一道数学题发愁,一只蛾子不识时务地在我眼前飞来飞去,我一巴掌捂下去,不小心弄断了它的一条腿,它只能呼扇着翅膀原地转圈,忽然我发现它屁股后面出现了一颗小白点,不像它的“便便”,那颗白点掉下来后又出来一颗,好像是粘住了——下不来,我就用牙签帮它拨下来,然后又出来一颗,于是我一颗一颗帮它“接生”,至少有十几颗,我认为那是它的卵,可是后来那些卵在书本的挪动中找不到了,它们变成小蛾子了吗?
《昆虫记》为我打开了昆虫乐园的大门,那些生动的文字引领我走进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它让我学会了观察——用探索的眼睛,不仅仅是昆虫,还有大自然。所以,我爱《昆虫记》!我爱昆虫!
《昆虫记》读后感600字 篇5
最近我看了一本叫做《昆虫记》的书,《昆虫记》是法国杰出生物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名作。
书中作者把我们引领到了一个神秘而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里。向我们详细讲述了蜘蛛、蜜蜂、螳螂、甲虫、蟋蟀等等昆虫的生活习性及特点。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和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我觉得恍如身临其境一般。通过这本书,我不仅能了解到昆虫世界的真实面目,还能让我们发现大自然中蕴藏着的无穷奥妙。
我就拿书中的第三篇《石蚕》这篇文章来讲。里面的石蚕它是一种多么聪明而又勤劳的昆虫啊!我们人类可不能小看它们哦!这篇文章首先讲了石蚕用了“金蝉脱壳”这个办法从水甲虫的手中逃了出来,然后它把小鞘丢在河里后,又重新做了一个。因为鞘是石蚕的住所也是它的防御工具。它们会随时预防着水甲虫的下一轮袭击。如果没有鞘,石蚕不仅没有住所,连它的命都会丢掉。不过读这篇文章地时候,有一个地方我很好奇,为什么石蚕能驾驶着它的鞘可以上升也可以下降呢?
为了能解开我的这个疑惑,我决定做一个实验。我拿了一个矿泉水瓶子里面装满水放进池塘里,它会沉到水底。于是我又拿了一个矿泉水瓶里面装半瓶水,也把它放进池塘里,发现它浮起来了。我这个谜总算解开了,原来呀!装满水的瓶子比较重,所以水就浮不住它,而装半瓶水的瓶子较轻,那水自然浮得住它。所以石蚕依靠它的鞘也就拥有了这么大的本事!
值得一提的是,法布尔写的《昆虫记》除了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生活习性外,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让我们懂得生命的可贵。让我们一起走进昆虫的世界里,与它们一起生活一起快乐吧!
《昆虫记》读后感600字 篇6
它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曰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穷其毕生精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他刻苦钻研,牺牲了自己私有的时间去观察昆虫。《昆虫记》详细地描绘了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这给后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使人类社会迅速走了现代文明。
一天清晨,看了《昆虫记》后,这本书使我十分着迷,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我知道了:凌晨,蝉是怎样脱壳;屎壳螂是如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还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错误的,蜂抓青虫不是当成自己的儿子养,而是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
接着往下看,《昆虫记》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然而在它刚刚拥有生命的初期,也会牺牲在个头儿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蜘蛛织网,即使用了圆规、尺子之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设计家能画出一个比这更规范的网来,丰富的故事情节使我浮想联翩。
看着看着,这些虫子们渐渐地清晰起来,我思考着:如果我们保护环境,不污染环境,这些虫子是不是还会在呢?现在的环境恶化,又是不是在以后还会有呢?我仔细地想着这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一次的阅读,《昆虫记》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
昆虫是我们的朋友,所以为了他们,请不要去伤害昆虫!
返回首页